新四季網

親爹上牆

2023-08-13 14:15:38

在鐵釘兒很小的時候,他的老娘就得了急病去世了。老娘去世以後,他老爹一直再未婚娶。其實,給他老爹當「紅娘」的人很多,都是他一句話就把親事吹了。他當著介紹人的面說:「她能拿俺兒子當親生的一樣對待嗎?」誰敢這樣承諾他呢?所以,他的婚事就被耽擱了。

在鐵釘兒老爹三十多歲的時候,他看上村裡一個叫做「大紅燈籠」的三寡婦,這個三寡婦長得很俊俏,有一雙丹鳳眼,對人非常熱情。可是不少人說她「風騷」。她有一手做紅燈籠的絕活兒,過年過節時,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著她做的大紅燈籠。因此,她便得了個美名——「大紅燈籠」。

當縣上的電影隊來村裡放電影的晚上,鐵釘兒的老爹都要和大紅燈籠並肩坐在熒幕前,他老爹的眼睛望著熒幕上的畫面兒,可是心裡卻是想入非非。散了電影,大紅燈籠一手扯著他老爹的襖袖,一手提著大紅燈籠向村裡走去。大紅燈籠把他的老爹送到門口兒,便戀戀不捨地向自己家裡走去。

但是,村裡人卻對三寡婦沒有好印象。 村裡人都說,大紅燈籠為什麼丈夫和孩子前後不差十天就先後死去了,就是讓大紅燈籠「克」死了,說她是克夫又克子,誰也不敢娶,所以就一直沒嫁出去。

村裡人都苦口婆心地勸說鐵釘兒他老爹,說決不能娶大紅燈籠當老婆,而且不能讓大紅燈籠到鐵釘家裡半步,說是會把鐵釘兒和鐵釘的老爹都會剋死。然而,鐵釘兒他老爹心裡就是要娶大紅燈籠當老婆!而大紅燈籠卻在鐵釘兒他爹面前直勁搖頭。就這樣,鐵釘他老爹又當爹又當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鐵釘兒拉扯大。不過,鐵釘兒的老爹心裡一直也沒有把大紅燈籠放下,還把大紅燈籠給他做的鞋墊兒揣在懷裡。

鐵釘兒長到二十歲的時候,聽到了街坊鄰居一些流言飛語,說是鐵釘兒的老爹和大紅燈籠早就不清不楚的,直到如今,大紅燈籠還想勾引鐵釘兒的老爹呢。鐵釘兒聽了這些讓他臉紅的話後,公開對他老爹說,他不喜歡大紅燈籠當他的後娘。他老爹咳嗽了兩聲,就對鐵釘兒說:「爹這輩子就這樣了,還指望有啥女人陪伴呀?只要你以後能攤上個好媳婦,安安生生過日子,爹也就心滿意足了。」

鐵釘兒的老爹嘴上是這樣說,可是心裡總是放不下大紅燈籠。有一天,鐵釘兒發現老爹在門口的垃圾箱裡一個勁地翻騰。鐵釘兒又生氣又惱怒地道:「爹,你在找啥呢?多髒啊!這要是讓人家看見了,多丟人啊?好像在尋找什麼吃的一樣!」

鐵釘兒的老爹也不吱聲,只是把頭埋進垃圾箱裡,翻騰起來沒有個完。最終,他在垃圾箱裡尋到了一雙鞋墊兒。他把鞋墊揣在懷裡,怒氣衝衝地問鐵釘兒:「是你把這雙鞋墊丟進垃圾箱裡去的?」

鐵釘兒沒有好氣地說:「爹,你還一直保存這那個破寡婦的鞋墊幹什麼?也不嫌寒磣!」

「啪」的一聲,老爹朝著鐵釘兒的臉上就是一巴掌!

鐵釘兒委屈地掉了眼淚兒。

鐵釘兒的老爹從鼻子裡「哼」了一聲,揣著鞋墊就向家裡走去。

這件事過了好幾天,鐵釘兒的老爹也不搭理鐵釘兒,這使鐵釘兒很難受,尋思老爹為了那個破寡婦,竟然打了自己!鐵釘兒想著想著,便又流淚了。鐵釘兒後來又一想,爹把自己拉扯大,付出的血汗可以說是車載船馱,可是自己從來也沒孝順過爹什麼,就想著那一年帶老爹去旅遊一次。鐵釘兒是個拖拉人,這件事情他一拖再拖,心想,反正有的是時間,所以這個願望一直也沒有實現。眼下,他老爹多種疾病纏身,不願意動彈了。鐵釘兒就對他老爹說:「爹,趁著你的身子骨還能支撐住,我還是帶你出去旅遊一次吧。」可是,他老爹把個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似的,就是不願意走出去。

鐵釘兒有些悶悶不樂。

有一天,鐵釘兒的老爹見鐵釘兒滿面憂愁的樣子,便突然對鐵釘兒說:「鐵釘兒,你還是陪爹出去逛蕩逛蕩?」

鐵釘兒一聽老爹這話,真是喜出望外,便高興地說:「爹,我明天就帶你去,你說去哪兒咱就去哪兒!」

在鐵釘兒備準備陪老爹去北京的頭天晚上,大紅燈籠在牆頭外把鐵釘兒喊了出去,站在牆頭下,她塞給鐵釘兒一把票子,說是他爺倆出門在外,花銷大了,走路都得花錢,讓鐵釘兒把她給的錢帶上。可是,鐵釘兒把那一疊錢票子一下子摔在了大紅燈籠的臉上,氣呼呼地說:「誰要你的臭錢?今後,我和我爹的事情你少摻和!」可能是鐵釘兒的聲音太大了,讓他老爹在屋裡聽到了。等鐵釘兒走進屋裡時,他老爹又給了鐵釘兒一巴掌,並怒聲罵道:「混蛋,你怎麼跟你三嬸說話的?你他媽少指教啊?」

鐵釘兒把嘴咧了咧,沒敢吭氣兒。

第二天早上,鐵釘兒向他老爹說,到北京的火車票買好了,下午就出發。誰知道,他老爹怒氣未消地說,不去了!鐵釘兒只得憋屈著把火車票退了。

這件事情過去不久,鐵釘兒的老爹又對鐵釘兒說,他還想去看看外面的光景兒。

鐵釘兒就冷著臉對他老爹說,這回出去可不準半道變卦。

鐵釘兒老爹說:「出門幹啥哩,我就在家裡看看就行了。」

鐵釘兒就詫異地問:「爹,在家怎麼能看呀?」

鐵釘兒的老爹就說了:「你把我發上牆頭吧,我在牆頭上向外望一會兒就行了。」

鐵釘兒驚訝地問老爹,在牆頭上能望到什麼呢?

鐵釘兒老爹堅持說,他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光景兒,一定要鐵釘兒把他發上牆頭去。

沒有辦法,鐵釘兒只好照著老爹的意思做了。

鐵釘兒把老爹發上牆頭後,怕老爹有什麼閃失,堅持上牆頭攙扶著老爹。他老爹卻說,用不著,自己看一會兒就下來。鐵釘兒只得在牆頭下面,一邊扶著梯子,一邊向上仰著臉兒,緊緊盯著老爹。

鐵釘兒的老爹雙腿跨在牆頭上,一雙渾濁的眼睛呆呆地向南方望去。鐵釘兒發現老爹臉上有了淡淡的微笑。不一會兒,鐵釘兒的老爹就對鐵釘兒說:「行了,爹看夠了。」

鐵釘兒把老爹撮下牆頭,就問:「爹,您都看到了什麼?」

鐵釘兒老爹興奮地說:「爹看到了高樓大廈,看到了大馬路,看到了一溜兩行的汽車,還看到了大山、大海,看到的光景可多啦!孩子,你孝順爹的良苦用心爹明白,你已經實現了你對爹的承諾了,用不著再為爹這事一直掛在心上了!」

鐵釘兒攙扶著老爹進了屋裡,讓老爹在炕上躺下。他看著老爹那滿意的神情,自己也覺得很欣慰,爹在牆頭上能看到那麼多光景?尋思著自己何不也爬上牆頭看看呢?鐵釘兒就趁著老爹睡了的時候,便悄悄地爬上了牆頭,向四處撒覓。那裡能看到什麼高樓大廈、什麼大馬路、大海啥的呀?除了能看到幾座大山外,再啥也看不見了!鐵釘一點兒也不明白,老爹為什麼說他能看到那麼多光景呢?驀地,鐵釘兒似乎懂得了,老爹完全是為了他鐵釘兒呀!爹是為了實現他陪著爹出去旅遊的願望才這樣說、這樣做的呀!他仿佛懂得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義。鐵釘兒想到爹在牆頭上並沒有看到什麼而直想哭。

鐵釘兒的老爹在牆頭上看了光景不幾天後,又突然提出,讓鐵釘兒把牆頭再砌上兩層磚,說是牆頭太矮了,小偷一邁腿就翻過了牆頭,很容易就進了院子。

鐵釘兒認為爹說得有道理,就立即請了村裡的幾個泥瓦匠,不一會兒就把牆頭加高了許多。

這天,鐵釘兒的老爹又讓鐵釘把他發上牆頭,說是這回牆頭高了,或許還能看到更多更美的光景兒。鐵釘兒就想,爹那次啥也沒有看見,這次牆頭高了,爹或許能看到一些什麼。所以,鐵釘兒又把老爹第二次發上了牆頭。

鐵釘兒的老爹坐在牆頭上,一直向村裡南頭望去,望了好大一陣兒,就在牆頭上轉回臉來,向站在牆根下扶著梯子的鐵釘兒說:「行了,孩子,爹看夠了呀!」

鐵釘兒把老爹從牆頭上撮了下來,忙問,爹,這回是不是比上回看得光景清楚一些了?

鐵釘兒的老爹重重地點點頭說:「那是,那是!」

鐵釘兒攙扶著老爹走進屋裡,等老爹躺下了,他便懷著好奇的心情爬上了牆頭,向四處打量著,可是,和第一次在牆頭上看到的景致完全一樣,依然是幾座大山。

鐵釘兒剛要下牆頭,猛然發現,在村南頭那個三寡婦家的大門上掛著兩個大紅燈籠!在大紅燈籠下站著一個穿紅著綠的女人,那個女人正是三寡婦!

鐵釘一下子明白了爹想看的是什麼了。鐵釘兒要帶他老爹出去旅遊,那只是鐵釘兒的一廂情願啊!而他老爹想得並不是這個呀!他一直把大紅燈籠裝在心裡啊!

鐵釘兒懵懵懂懂地走進屋裡,想著對老爹說點什麼。老爹見鐵釘兒進了屋裡,便艱難地從炕上爬起來,把他一直保存著的鞋墊遞到鐵釘兒手裡,哽咽著聲音說:「孩子,在你還不到三個月的時候,你娘就走了,幾乎在同一個時間裡,你三嬸也先後死了丈夫和剛生下來的兒子。是你三嬸半夜三更悄悄地來到咱家,給你餵奶啊!她懼怕人家說是會把咱爺倆剋死,所以,她大白天不敢出門兒,只能夜裡偷偷地來咱家啊!你是吃著你三嬸的奶汁長大的呀,孩子!有一天深夜,是個雷雨的夜裡,你發高燒,是你三嬸揣著你,冒著大雨,奔跑了七八裡路,把你送到了鎮上的衛生所啊!你的高燒退了,可是你三嬸卻感冒得厲害呀!爹本來想著去看看她,可是爹去不了,寡婦門前是非多啊!何況村裡對我和你三嬸兒還有那麼多的閒言碎語啊!爹對不起你三嬸啊!」

鐵釘兒猛然打了個愣怔!

接著,鐵釘兒的老爹又說:「孩子,你自以為這僅僅是你三嬸給爹的一雙鞋墊嗎?這不是一雙普通的鞋墊啊,這裡面還包含著你三嬸對你的一片心意啊!」

「對我的一片心意?」鐵釘兒疑惑了。

鐵釘兒的老爹老淚縱橫地說:「孩子,你三嬸把她僅有的兩萬元錢的一張存款單,就縫在這鞋墊裡呀!這都是她賣大紅燈籠的錢,也是她一輩子的積蓄啊!她說,這是留著給你結婚用的!在她心裡,早就把你當成是她的兒子啦!」

鐵釘兒被強烈地震撼了!他捧著那雙鞋墊,淚水譁譁地淌了下來。

鐵釘兒轉回頭來,欲要向老爹說聲「對不起」,卻突然發現,他老爹閉上了眼睛。

鐵釘兒喊了一聲「爹」便一頭撲在老爹的身上了。他一邊哭著一邊想,老爹要是有三嬸做伴兒,讓那個大紅燈籠照著,他的道路或許會走得更長一些,心裡會更亮堂一些啊!」

突然,他老爹呼啦一下子又睜開了眼睛,把一隻手伸出來,鐵釘兒慌忙地把老爹的手緊緊地握住了。只聽老爹呼吸微弱地說:「孩子,爹求你了,爹走了後,你一定要好好地孝順你三嬸兒,為她養老送終啊!她會用那大紅燈籠把你的心照亮呀!」

鐵釘兒猛然跪在了老爹的面前,涕淚橫流地喊道:「爹,你放心吧,兒子一定為三嬸盡孝!像對親娘一樣對待她,為她養老送終,她走時,我為她披麻戴孝!」

鐵釘兒的老爹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同类文章
暮江吟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時候,有位大詩人名叫白居易,一次,他去一位很久不見的朋友家做客。白居易發現,這位以前很愛好旅行的朋友已經好多年不出遠門了。   「哈哈,你變了,變得不愛旅遊了,美麗的風景對你沒有吸引力了嗎?」白居易
讀唐詩聽故事

讀唐詩聽故事

 山行 杜 牧(唐)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從前,有個小孩兒,她特別喜歡花。   寒冷的冬天,她聞到淡淡的香味,找啊找,找到了長在牆角的一株潔白的花。   孩子驚訝地問:「看哪,媽媽,這是什麼花?"媽媽笑著說:「這是梅花
憫農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夏天,爸爸帶著兩個孩子在鄉下做客,孩子們在屋裡一邊吃著西瓜,一邊說著玩什麼遊戲。   忽然,小妹妹看見有人在外面幹活。「瞧,」小妹妹趕緊報告哥哥,「那人不怕熱嗎?」   「是呀!」哥哥說,「你看他們鋤草鋤得滿頭大汗,汗
尋隱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從前有位詩人,他有個朋友住在深山裡。一天,詩人要去拜訪他的這位朋友。詩人出發了,他走過野花盛開的草地,淌過清清的小河,穿過鬱鬱蔥蔥的樹林,進入到雲霧繚繞的深山。   「我的朋友見到我一定會特別高興!」詩人想著,不由得加
剔盡寒燈夢不成之朱淑真

剔盡寒燈夢不成之朱淑真

在宋代,和李清照比肩的才女,當屬朱淑真。只不過,李清照的愛情是華美的盛宴,有著濃鬱的芳香,而朱淑真的心卻是寂寂無色的花枝,總也找不到屬於她的那一枝愛情花開。   朱淑真一生都在尋尋覓覓中期盼著愛情。只可惜,愛成灰,心已涼,痛斷腸。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相傳為朱熹侄女。她
節操冰潔之張玉娘

節操冰潔之張玉娘

 原以為,梁山伯和祝英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沒想到,歷史上真的出現過一個類似梁祝式的經典愛情傳奇。故事中的女主角,是宋代才女張玉娘。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南宋浙江松陽人,出身於仕宦之家,祖輩世代為官,父張懋曾任提舉官。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玉娘受到詩書禮
古詩中的快樂兒童

古詩中的快樂兒童

近日讀到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一首兒童詩,題為《小兒垂釣》。詩云:「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一個「蓬頭稚子」,斜身在野草中釣魚。路人向他招手問路,他卻怕驚動了魚兒而不敢回應。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但卻似一枝出水的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
「一氣之下」《陋室銘》

「一氣之下」《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在和州任通判時寫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劉禹錫在當時是怎樣寫出這篇傳世佳作的。   資料顯示,唐貞元年間,劉禹錫任監察御史時,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劉禹錫、柳宗元
漢陽的樹

漢陽的樹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仕途坎坷,長期漂泊羈旅的唐代詩人崔顥在登上黃鶴樓時,看眼前鶴去樓空,望天際悠悠白雲,目睹鸚鵡洲上萋萋芳草,對岸漢陽城裡樹木蔥鬱。不覺感慨於歲月不再,人世茫茫
玉簫郎君

玉簫郎君

臘月,薄暮時分,一位文士獨自一人來到了雲翔閣。   「雲翔風月」是汀州八景之一,位於城北,遠接臥龍山,臨滔滔汀江。   彼時的雲翔閣,極為清靜,只有一位老齋公在不聲不響地清掃落葉,譁啦一聲,譁啦又一聲。   老齋公就是那些「服侍菩薩」的普通老百姓,男性。又有老齋婆,不用說是女性。現在的閩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