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千裡成語(一日一成語目不窺園)
2023-08-22 18:25:35 2
目不窺園 mù bu kui yuán「解釋」窺:瞥看。原指漢代董仲舒專心治學;幾年中都無暇觀賞花園中的景致。後用以比喻埋頭鑽研;不為外事分心。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例」董江都目不窺園,隱居求志,天人三策,偉大光明。(清-陶曾佑《中國文學之概況》)
「近義詞」專心致志
「反義詞」心猿意馬
「辦析」目不窺園與「專心致志」有別:目不窺園一般用來追述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潛心學習研究、不旁騖外事外物的情形;「專心致志」多用來形容眼前集中用心學習研究的情形。
「辨形」園,不能寫作「圓」。
「正音」窺,不能讀作hui.
「故事」西漢時期,廣漢學者董仲舒年少時讀書非常刻苦,經常是夜以繼日地讀書,他的書房緊靠著奼紫嫣紅的花園,他三年沒有進過花園,甚至連一眼都沒瞧過。後來他被徵為博士,公開聚眾講學,弟子遍布四方。
「例句」1). 為了考上重點中學,他成天目不窺園。
2). 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來目不窺園,廢寢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擱在了一邊。
3).他搞這些研究已經很久了,目不窺園,終於成功了。
「說明」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漢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儒學家,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從此儒學開始成為官方哲學,並延續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統」、「天人感應」理論,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統治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仍有學者在研究他的思想體系及故裡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匯集於《春秋繁露》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