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01 11:19:16

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它由進液接口、血液過濾器、滴鬥、浮閥、輸液管、滴速調節器、出液接口及增設在輸液管上方液路上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的閉式導氣機構及增設在輸液管上的手動加壓泵及增設在進液接口上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所構成。特點是:①前一個輸液瓶停滴後能自動止流;②能避免輸液針內回血可能導致的血液凝固液路堵塞;③其閉式導氣機構能供護士預啟、隨閉,安全靈便,能將輸血袋輸血器內貴重殘液全都輸入人體,既能避免浪費又能確保療效;④能加壓快速滴輸搶救患者;⑤即使患者攜瓶滴輸在衛生間暈厥也能避免血液暴露事故。供臨床連續滴輸及防殘液使用。
【專利說明】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用一次性輸血器(附註:隨著科技進步和認知能力的提升,原始的輸液器已分化為輸液器、輸血器。注射器已分化出人體、配藥、自毀、無殘留、獸用…等注射器。既而輸血器又分化出帶針、無針、全血、成分血…等輸血器;輸液器又分化出避光、便攜、靜脈營養、滴定調節、滴定管式、防殘液、自動止液、自動排氣、精密過濾…等輸液器;這種醫療輸注器具的分化反過來又促進著醫療技術發展。本發明的【技術領域】之所以採用「一次性輸血器」而沒有採用「醫療滴輸器具」是因為其【技術領域】已呈現出明顯分化現象),尤其涉及一種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
【背景技術】
[0002]—、液體浪費現象及原因
[0003](一 )滴輸過程中輸液管進氣後的排氣、排液及再充液現象前一個輸液瓶(附註:為便於描述,本發明用軟袋代表輸液袋、輸血袋,用輸液瓶代表輸液瓶、軟袋)停滴而沒有被患者及時發現,空氣會進入茂菲氏滴管[注:本發明將其(如:慣用的直管形茂菲氏滴管、開設有嫁接加藥接口的茂菲氏滴管、錐體形茂菲氏滴管等)簡稱為滴鬥。將插瓶連接器、插瓶連接針(它包含側孔針、斜面針及配有空氣淨化件的導氣管等)等統稱為連瓶器。將獨立的血液過濾器,成份血過濾器,安裝在滴鬥內的血液過濾篩等統稱為血液過濾器。將設置在滴鬥、血液過濾器、滴定管頂部的輸液導管(如:直管形輸液導管,配有開關/滴速調節器的直管形輸液導管,Y形輸液導管,配有開關/滴速調節器的Y形輸液導管,配有開關/滴輸調節器及軟袋的Y形輸液導管,配有開關/滴速調節器其中一個支管設有藥液過濾器的Y形輸液導管,開設有嫁接加藥接口的L形輸液導管,配有開關/滴速調節器的L形輸液導管,配有藥液過濾器、開關及交通管的輸液導管等)統稱為滴管,因它們都是位於滴鬥上方的輸液導管,故稱滴管。將設置在滴鬥、血液過濾器頂部的連瓶器,滴定管頂部的連瓶器(含滴定管),滴管上端的連瓶器(含滴管)等統稱為進液接口,所謂的進液,它是相對於滴鬥而言。將連 接在滴鬥出液口的輸液導管(如:直管形輸液導管,下端連接有短段彈性管的輸液導管,開設有嫁接加藥接口的輸液導管,能使它腔內氣泡、氣栓自動上排的液氣對流輸液導管,下端連接有短段彈性管的液氣對流輸液導管等)統稱為輸液管。將設置在輸液管末端的的慣用接頭(如:乳頭形接頭、帽扣式接頭、活動帽扣式接頭)、輸液針、輸液三通旋塞等統稱為出液接口 ]及輸液管腔內。其問題是:①當輸液管進入短段空氣時,護士常將輸液管自下而上用力纏繞在手指上使輸液管變癟向上擠出輸液管內的空氣,有時需反覆操作才能成功,費功耗時十分不便;②當輸液管進入長段空氣時,須先分離輸液針向外排出輸液管內滯液及空氣,然後使輸液管重新充液而繼續滴輸,不僅操作程序繁瑣,易造成接口及病房汙染,而且常因液體的排出尤其是重複排出而影響療效和造成浪費(注:本發明文件中的符號「/」指的是「或」)。
[0004]( 二)滴輸過程中輸液袋、輸血器內的滯液成因及丟棄現象為防止輸液管進氣所致的麻煩,當採用輸液袋滴輸時,大部分護士尤其急診科的護士是故意不插置導氣管,其結果會導致輸液袋、滴鬥及整條輸液管內生成滯液,護士們或因患者呼喚而帶液拔針/換接下一袋液體,連同滯液、殘液一併丟棄,據測,大都在20毫升上、下。尤其是貴重液體的小號輸液袋,其殘液量與設定輸液量的比值相對要大,這是一個不可接受但又不便處理的問題。
[0005](三)滴輸過程中的回血及血液凝固液路堵塞後的排液及再穿刺現象由於輸液管進氣會使液柱變短壓力降低,或在患者變換體位致靜脈壓波動時,常有回血現象,即使輸液針梗內少許回血,若沒有及時發現及時續液,常致血液凝固液路堵塞,須重新排液、排氣、充液和穿刺,不僅操作麻煩,而且會增加患者痛苦和造成浪費。 [0006](四)滴輸過程中或滴輸末期輸液瓶內的殘液成因及丟棄現象由於連瓶器的進液口位於它的尖部,因而會導致輸液瓶頸、瓶口生成殘液,據測其殘液量大都在2毫升左右,尤其貴重殘液常被忽略(例如:目前一瓶50毫升白蛋白注射液的價格為600元,若殘留I毫升,其直接損失就是12元),當前一個輸液瓶停滴後或在當日滴輸末期[指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停滴後至滴輸結束時的那段時間,以下(含權利要求書)不再重釋]連同輸液瓶及它腔內的殘液一併丟棄,大凡護士們都會心疼,但又無從處置。此外,神經科的醫護人員時常到其它科室討要使用過的白蛋白輸液瓶,將殘液塗抹在本科癱瘓患者褥瘡瘡面上促進其修復癒合,這種現象就足以表明其問題所在。
[0007](五)滴輸末期滴鬥、輸液管內的滯液、殘液成因及丟棄現象①當滴鬥滴空輸液管內液柱下行變短其壓力與靜脈壓相等時,輸液管下段便會呈現出液體停滯現象(附註:前一個輸液瓶停滴後輸液管內所呈現的液體滯留現象,本發明將其簡稱為滯液;當日滴輸末期輸液管內所呈現的液體滯留現象,本發明將其簡稱為殘液),其殘液量與靜脈壓個體差異、穿刺部位及輸液管下段蜿蜒曲迂程度等密切相關(附註:因此本發明所謂輸液管上段是指滴鬥滴空後進入空氣的那段空輸液管,本發明所謂輸液管下段是指滴鬥滴空後所呈現出滯液現象的那段輸液管,各約佔輸液管長度二分之一;並非把輸液管平分為2、3、4…段之後所示的上段及下段;故此本發明所謂的「輸液管上段」及「輸液管下段」是相對的,其長度是大致的,特此說明);尤其是貴重液體或小兒滴輸時或小輸液瓶內液體殘留,不僅造成浪費,而且會影響療效;為防止貴重液體殘留,護士通常另開一瓶葡萄糖生理鹽水等衝管,不僅操作程序繁瑣和造成新的浪費,而且對限鈉、限糖、限液的患者十分不利;②由於部分患者總是擔心空氣會進入人體而心存恐懼,或在滴鬥尚未滴空便催促護士為其拔針;護士或因繁忙而帶液拔針,連同滴鬥、輸液管內的滯液、殘液一併丟棄的現象十分常見。
[0008](六)輸血袋停滴後其腔內殘液丟棄現象與輸液瓶相比,輸血袋內的殘液量會更多一些,據測(稱重)其容量為200毫升的輸血袋的殘液量大都在10毫升上下,這是因為血液為黏性液體,會黏附在輸血袋內壁上。此外,相對於輸液袋,輸血袋壁較厚,兩壁不易附著在一起,部分區域會形成滯液死腔以及輸血袋的周邊及袋口支架會使它附近的袋壁處於張開狀態,在當日滴輸末期生成負壓所致。滴輸完畢,當血糊糊的輸血袋被丟棄時,大凡護士們都會心疼,但又無從處置。尤其大失血、大手術的患者輸血較多時,其浪費現象更為明顯。
[0009]《護士進修雜誌》於1998年第13期卷第I期第11頁發表了一篇題為「靜脈輸液時消除微量空氣進入靜脈的實驗研究」的論文;《實用護理雜誌》(由衛生部主辦)於2003年3月第19卷第3期第54頁發表了一篇題為「輸液過程茂菲氏滴管下長段空氣的排出方法」的論文都能表明傳統輸液器的上述缺陷所在。[0010]二、相關技術缺陷
[0011]防液體殘留式輸液器(專利號:ZL00239693.9,公告日:2001年9月26日)的缺陷是:①不能對貴重液體的輸液瓶腔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下稱不能涮瓶並滴入人體);②危重患者每天大都連續滴輸十多瓶液體,由於滴鬥進、出液口各有一個止回閥,當滴鬥滴空輸液管內進氣時,即便是短段空氣也不能上排,只能採用分離輸液針的方法向外排出輸液管腔內的滯液及空氣;由於滯液的排出或多次排出,反而會影響療效及造成浪費,因此認為它不適合連續滴輸使用;③前一個輸液瓶滴空後空氣會進入輸液管內使液柱變短壓力變小,常致回血,即使輸液針梗內少許回血也有可能發生血液凝固液路堵塞,須重新排液、排氣、充液和穿刺,不僅麻煩,且會浪費;④在隆冬季節裡,當冰冷的液體進入暖氣病房後,溶解在水分子間隙的氣體受熱膨脹(尤其輸液管內的液體比輸液瓶內的液體受熱速度快)析出形成附著在輸液管內壁的氣泡,由於止回閥的作用很難將其向上排出,當大量輸液氣體越積越多時,須開放出液接口排液、排氣,不僅麻煩,且會浪費;⑤輸液前先將輸液器的連瓶器插進倒置的輸液瓶口內,繼而關閉輸液管並捏擠滴鬥,將它腔內的空氣擠進輸液瓶內使輸液瓶內壓力些許升高,以便往輸液器內充液,然後進行靜脈穿刺。由於滴鬥進液口上設有止回閥,很難將滴鬥內的空氣擠進輸液瓶內,影響滴輸操作(指滴輸準備工作)。
[0012]一次性多功能安全輸液器(專利號:02280389.0,公告日:2003年10月29日)的缺陷須從微觀技術及可行性上去認識:①不能涮瓶並滴入人體沙塵暴、霧霾天氣已成當今國人舌尖上的話題,而加藥導氣三通口 5上沒有配置空氣淨化件,是一種暴露式的導氣口,開蓋後懸浮在大氣中的病毒、病菌、塵埃、小昆蟲等有進入液路的危險;③滴鬥進、出液口上各有一個止回閥,它所導致的問題與防液體殘留式輸液器的缺陷雷同,不再重述;④(參見說明書附圖1、7、12)加藥導氣三通口 5位於滴鬥上方,它會導致三種問題:其一,只能在當日滴輸末期才能開蓋,否則會導致輸液管進氣並會影響滴鬥的計量及提示液路是否通暢等功能;其二,護士須等著滴鬥及輸液管上段內的液體自然進入人體才能作進一步的處置,因為有些疾病(如心衰)是不能輸入過快,即使用注射器推注5毫升、10毫升藥液也會設定一個時間,若注入過快或致問題;其三,會佔用和浪費護士時間,護士既是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戰士,上班猶如打仗,其工作特點是,必須是醫生、患者隨叫隨到不能拖延或延期,尤其遇到多位患者同時呼`叫、氣候聚變、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患者突增時,護士們常顧此失彼壓力很大;因此,如何方便護士有利於患者,為護士節省一點兒時間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⑤從設計原理上看其技術特徵的輸液終末自動關閉閥裝置是合理的,但是先後經過三間工廠近一年的模型試驗,其輸液終末自動關閉閥裝置不能實現關閉液路的預期效果,其原因可能與滴輸時液面下行速度慢負壓生成過程長(它是依靠液面緩慢下行而生成負壓的)負壓值低以及(參見說明書附圖7)錐體形浮子式輸液終末自動關閉閥裝置的浮子自重輕及壓強小有關,此外,與原始玻璃滴鬥相比,現輸液器的滴鬥由半透明柔材製成,受負壓作用些許向內凹陷變癟而抵消一部分負壓,進而會降低負壓值而影響關閉效果;⑥膜式輸液終末自動關閉閥裝置位於滴鬥上方,輸液前捏擠滴鬥所瞬間生成相對高的負壓會使膜式輸液終末自動關閉閥裝置處於關閉狀態,不便往輸液器內充液,影響輸液操作,而成為放棄該專利權的六大因素。至少本設計人當初沒有想到以上問題,且目前尚未發現相關文獻及產品,否則也就不存在本申請。
[0013]近年來威海威高,武漢高迅,江西宏達等多家企業分別申請了一種雷同的自動排氣輸液器,它們是在輸液管下段被稱之為精密藥液過濾器(狀如手錶,內設兩腔)的進液腔的外壁中心開了一個或配有密封蓋的排氣口所構成。使用方法是:①當前一個輸液瓶滴空輸管內進氣時及當排氣口上不設密封蓋時,可直接進行續液;②當前一個輸液瓶滴空輸液管內進氣時及當排氣口上配有密封蓋時,應先開蓋再進行續液。它們是利用輸液管內氣栓上方液柱壓及靜脈壓的雙向壓力將氣體擠出排氣口。其排氣方式分敞開排氣和需要時開蓋排氣兩種。其缺陷是:①不能涮瓶並滴入人體;②當日滴輸末期輸液管下段有殘液現象,其殘液量與被稱之為精密藥液過濾器的大小、形狀等因素密切相關,據測某企業產品的殘液量在8毫升左右前一個輸液瓶滴空後空氣會進入輸液管內使液柱變短壓力變小,有 發生回血和液路堵塞風險,或須重新排液、排氣、充液和穿刺;據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糖尿病科三名護士介紹,與傳統輸液器相比,自動排氣輸液器(如威海威高的產品,即使滴鬥沒有滴空)更容易發生回血(大都在患者變換體位時),其原因可能與排氣口(猶如高壓鍋蓋的排氣口)的些許釋壓作用有關;④不管怎麼說其排氣方式仍為開放式排氣,只是開放的部位不同吧了 ;由於排氣口位於輸液管下段,當患者創面滲血,瘡口溢膿,大小便失禁,打噴嚏,擤鼻涕,咳嗽吐痰,嗆水嗆食,噁心嘔吐或在病床上大小便時,有經排氣口汙染液路風險;眾所周知,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既然氣體能從排氣口排出,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有可能從排氣口侵入,即使千萬分之一的概率,也儘可能避免,一旦出現問題醫、患、廠三方都很被動或引起緊張關係,為一點兒小問題弄出醫護人員命案的事件時有發生;輸液畢竟是輸入,密閉比開放安全性高,即便是導尿和引流,也會強調一個密閉性的問題,不會使它總是敞開;醫務人員所熟悉的內、外科所通用的「閉式引流瓶」就足以表明密閉對安全是何等重要;⑤其排氣口尤其是敞開式的排氣口所透出的甜味、腥味(血製品)會否招惹蚊蠅、螞蟻、跳騷等需要時間觀察;⑥當排氣口上不配密封蓋時,容易被「自動」二字所誤導,由於排氣口位於輸液管下段,一旦患者肢體壓死排氣口,空氣有進入人體的危險;當排氣口上配有密封蓋時,須打開密封蓋等氣體自然排出再蓋回,名日自動,也須手動,不僅麻煩,而且會浪費護士時間。
[0014]專利號為201120265273.0的一次性免排氣續液輸液器的缺陷是:①不能涮瓶並滴入人體;②前一瓶液體滴空後空氣會進入輸液管上段腔內使液柱變短壓力變小,有導致回血及液路堵塞的風險,而成為放棄該專利權的兩個主因。
[0015]專利號為ZL200320131818.4的一次性使用自動止液輸液器(廠家:浙江歐健保靈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電話:0576-85289098)產品的浮閥位於滴鬥下方,不僅能防止輸液管進氣所致麻煩,而且液柱高壓力大能有效防止回血及血液凝固所致液路堵塞,尤其能防止開放式排氣或開放式排液排氣等續液方式可能導致的環境、液路汙染及職業感染,已有部分醫院急診科為緩解工作壓力而採用了該產品。然而它在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卻出現了另一個更為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在當日滴輸末期會導致整條輸液管內生成殘液,據測量實物其殘液量為10毫升;尤其是小輸液瓶或小兒輸液,其殘液量與設定輸液量的比值相對較大。例如: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是50毫升,其直接損失就是五分之一。患者每日輸藥量是醫生根據患者體重、病情、年齡等因素計算出來的;因此,護理學院對護士訓練有嚴格要求,即在輸液前往輸液器內充液及排氣時(指輸液準備工作),剛剛看到輸液針尖有藥液外溢應即時關閉液路,所排出藥液不能超過3滴(國家技術標準的滴頭為每毫升藥液15滴),往輸液器內充液的操作須一次成功,否則考核不合格,須補考合格準予畢業。因此有較多醫院尤其重點醫科院校的附屬醫院大都謝絕該產品。甚至有在行的患者拒絕使用該產品。早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披露了一個驚人數據,2010年我國人均輸液8瓶…(見2011年I月15日廣州日報B24)。按每2瓶藥液配I條輸液器(這是考慮到危重病人每天大都滴輸多瓶而大部分門診及基層醫療機構及部分住院患者每次大都滴輸I瓶)每條輸液器殘留10毫升年人均(4條輸液器)浪費40毫升藥液(未含輸液袋、輸液瓶內的滯液、殘液及輸液過程中輸液管進氣後的排氣、排液以及回血所致液路堵後的排液及再穿刺等所致的浪費)估算,它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毫無疑問其直接損失的藥液同樣是驚人的。除人為因素(如患者缺乏正確健康理念要求吊針,公立醫院趨利性,私立醫院商業行為等)外,與輸液器結構缺陷密切相關。該輸液器缺陷還在於:不能涮瓶並輸入人體。隨著醫療保障制度完善、普及和發展,打吊針的人還會日益增多,其浪費現象還會日趨嚴重。
[0016]附註:①血液過濾器殼體由半透明柔性材料製成方便護士觀察內部情況和捏擠,血液過濾器殼體及過濾網的面積及網孔均較大,以確保各種紅細胞都能通過不致損傷破裂,同時能防止脂肪粒和聚集的紅細胞堵塞液路或經右心進入患者肺部引起肺梗塞;滴輸時血液過濾器基本保持中空狀態,當網兜兒內液面上升時提示液路不暢,護士可以隔著殼體輕擠網兜兒使聚集的紅細胞散開使液路再通;血液過濾器大都位於輸液管上方。而藥液過濾器的過濾膜緻密殼體相對較小且由硬材製成以防肢體擠壓變形致過濾膜脫位,藥液過濾器大都位於輸液管下段尤其末端,滴輸時須排淨空氣。雖然輸液器和輸血器的滴輸原理相仿,但二者的結構、用途、使用方法存在明顯差異,屬於不同領域的器具,況且目前尚未發現與本申請相雷同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基於原理相同用途不同的器具很多及輸血比輸液的浪費現象更為突出等原因,為促使這一問題的解決,故將其單獨申請;②目前雖未發現自動止液輸血器,但浮閥為已有技術,或會被認為容易想到,故本申請將其放在權利要求1前序中描述。
【發明內容】

[0017]本發明得益於一次外出途中遇到山體滑坡交通受阻之後的清土移石、鑽樹底、爬碎石及繞道行駛等多種處理方式而受啟發。本發明的目的是:①提供一種不僅能夠自動止流,而且能防止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的輸血器方便護士防殘液操作能避免暴露式的導氣方式可能引起的液路汙染。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①滴輸貴重液體時,能將輸液瓶、輸液管內的殘液全都輸入人體;②能加壓快速輸液輸血搶救患者能將輸液管內可能的氣泡、氣栓上排,供隆冬季節的患者連續滴輸使用;④滴輸前能將滴鬥內空氣擠進輸液瓶內使其內壓些許升高,有利於輸血器充液,避免影響滴輸操作(指滴輸準備工作)。
[0018]本發明是通過提供一種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而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的。包括慣用的進液接口、血液過濾器、滴鬥、浮閥、輸液管、滴速調節器及出液接口,特點是:它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方液路上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的閉式導氣機構所構成,或由設置在進液接口上不僅能夠儲液而且能供護士手動泵液進而能在貴重液體的輸液瓶停滴後對它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所構成,或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方液路上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的閉式導氣機構及設置在進液接口上不僅能夠儲液而且能供護士手動泵液進而能在貴重液體的輸液瓶停滴後對它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所構成。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是一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預啟/後啟的大氣壓力傳導機構;所謂的「預啟」是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能供護士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預先)開啟使液路暢通;所謂的「隨閉」是指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液體時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能供護士隨手關閉進而能使浮閥的閥芯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而繼續滴輸;所謂的「後啟」是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至少能供護士在當日滴輸末期手動開啟進而能將大氣壓力(含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壓力,外界大氣壓力兩種情況)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所謂的「閉式導氣機構」,它是相對於暴露式的導氣口而言,而非直接將外界大氣導入輸液管腔內的機構[附註:本申請就必要技術特徵問題專訪了廣州四間省、市級醫院的五位中、高級護師都認為輸血器不包括輸液針。其依據是:①輸液針與輸血器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僅為活動連接,而且有不同型號及單獨包裝的產品供護士選配;②近年來輸液導管、無針密封接頭、輸液三通旋塞等新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即使輸血器包裝袋內配有輸液針也會將其廢棄;③《中國實用護理雜誌》(由中華醫學會主辦)於2006年9月在第22卷第9期上旬版第54頁上刊登了一篇題目為「可來福(無針密封接頭)的臨床新用途」的論文;《現代護理雜誌》於2001年11月在第7卷第11期第62-63頁刊登了一篇題目為「無針輸液系統在小兒靜脈留置輸液中的應用」的論文,均能表明傳統輸血器不包括輸液針。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廠家的輸血器產品是配有輸液針供插接留置針肝素帽或基層醫院使用,故本申請將其併入「出液接口」中描述。此外,若專利局認為本申請給出的技術方案(即權利要求I)的創造性不足,本申請同意將手動加壓泵添加進去,並真誠歡迎專利局和審查人員在審查意見通知書中直接指出(無須分析或評述),或賜以修改範本供我們參考,本申請將予充分尊重,特予說明]。
[0019]進一步,當所述輸液管上方的液路上設置有閉式導氣機構時,則可以在該輸液管上設置一種能將它(指輸液管)腔內殘液輸入人體的手動加壓泵。
[0020]進一步,所述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由設置在進液接口上的囊管、囊體及能啟閉囊管的開關所構成;所述的囊體`是一種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的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並且能藉助於囊管及進液接口與輸液瓶腔貫通的貯液(容)器。
[0021]進一步,所述的手動加壓泵可以由設置在輸液管下段下部/輸液管下段中部/輸液管下段上部(均為優選部位)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及分別設置在該加壓囊進、出液口上的止回閥所構成。
[0022]進一步,所述的手動加壓泵也可以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段下部/輸液管下段下部(均為優選部位)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及分別設置在該加壓囊上、下方液路上的開關所構成;當加壓囊上方的液路上設置有滴速調節器時,則可省略加壓囊上方液路上的所述開關。
[0023]進一步,當浮閥位於滴頭下方時,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為開設在浮閥底壁(指浮閥殼體底壁,以下不再重釋)上能與浮閥出液口貫通且配有啟閉裝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本體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浮閥,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浮閥側壁(指浮閥殼體側壁,以下不再重釋)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滴鬥管壁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殼體能供護士預啟閥芯使之位移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預啟式浮閥,或為開設在浮閥出液口上且配有空氣淨化件及啟閉件能供護士後啟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浮閥出液口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 ;當浮閥位於滴頭上方時,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為開設在浮閥底壁上能與浮閥出液口貫通且配有啟閉裝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本體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可控式浮閥,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浮閥側壁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進液接口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殼體能供護士預啟閥芯使之位移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預啟式浮閥,或為開設在滴鬥上部/開設在浮閥出液口上且配有空氣淨化件及啟閉件能供護士後啟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以下簡稱為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經由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附註:①所謂滴頭下方指的 是滴鬥下方或滴鬥下部;所謂滴頭上方指的是滴鬥上方;所謂繞閥是指繞開浮閥殼體;②所謂浮閥內腔是傳統浮閥、上置可控式浮閥、下置可控式浮閥、上置預啟式浮閥、下置預啟式浮閥內腔的統稱;③所謂可變形浮閥本體是可變形浮閥殼體、可變形浮閥出液口的統稱所謂啟閉件是密封蓋、開關的統稱;⑤所謂上置、下置都是相對於滴頭而言;指的是浮閥相對與滴頭它所處的方位;⑥所謂外界,它是相對於輸血器內腔而言所謂浮閥上方液路指的是進液接口,當血液過濾器位於浮閥上方時也包含血液過濾器;⑧所謂滴頭上方液路指的也是進液接口,當血液過濾器位於滴頭上方時也包含血液過濾器;⑨當血液過濾器位於滴鬥腔內時,所述的滴鬥內腔也包含血液過濾器)。
[0024]使用方法是:①首先連接輸液瓶,繼而倒置滴鬥並捏擠它進行充液,即使採用軟袋滴輸也應插置導氣管,儘量減少滯液、殘液;②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開通閉式導氣機構,以防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當輸液管內液體停止下行時輕擠手動加壓泵的加壓囊能將輸液管內殘液輸入人體;③捏擠仿膽式涮瓶滴入器的囊體能對貴重液體的輸液瓶腔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以下簡稱為能涮瓶並滴入人體)。
[0025]本發明與傳統輸血器相比,其優點在於:①能涮瓶並滴入人體能將輸液管內殘液輸入人體;③當採用軟袋滴輸時,護士可放心地插置導氣管,能防止軟袋內生成較多滯液、殘液;④消除了開放式排液、排氣所致的麻煩、汙染及浪費液柱高壓力大,能防止回血可能導致的血液凝固液路堵塞及再穿刺所致的麻煩及浪費;⑥消除了患者可能的血液暴露事故及醫護人員職業感染的潛在危險;⑦消除了患方擔心空氣會進入人體的顧慮。
[0026]本發明與防液體殘留式輸液器相比,其優點在於:①能涮瓶並滴入人體;②能防止輸液管進氣,進而能避免重複排液、排氣、充液所致的麻煩及浪費,適合連續滴輸使用
液柱高壓力大,能防止回血可能導致的血液凝固液路堵塞及再穿刺所致的麻煩及浪費滴鬥進、出液口上沒有止回閥,能將滴鬥內空氣擠進輸液瓶內使其內壓些許升高,有利於輸血器充液,不影響滴輸操作;⑤能將輸液管內可能的氣泡、氣栓上排,適合隆冬季節的患者滴輸。
[0027]本發明與一次性使用自動止液輸液器相比,其優點在於:本發明為一種多功能輸血器,具體功能是:①不僅能自動止流,而且能防止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②滴輸血液、血製品等貴重液體時,能將輸液瓶、輸血器內殘液全都輸入人體,既能防止浪費,又能確保療效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方便靈活;④即使患者墜床或攜瓶輸液下床活動或在衛生間暈厥,也能有效防止血液暴露事故,很安全能加壓快速滴輸搶救患者。
[0028]本發明與一次性自動排氣輸液器相比,其優點在於:①能涮瓶並滴入人體;能將輸液管內殘液尤其是貴重殘液輸入人體;既能防止浪費,又能確保療效;②為閉式滴輸,消除了開放式排氣可能引起液路汙染的潛在危險,符合輸液、輸血衛生基本精神;③液柱高壓力大,能避免回血及血液凝 固可能導致的液路堵塞及再穿刺所致的麻煩及浪費能加壓快速滴輸搶救患者;⑤即使患者墜床或在衛生間暈厥也能防止血液暴露事故。
[0029]本發明與一次性免排氣續液輸液器相比,其優點在於:①能涮瓶並滴入人體液柱高壓力大能避免回血及血液凝固所致的液路堵塞,進而能避免重複排液、充液及穿刺所致麻煩及浪費能防止患者可能的血液暴露事故。
[0030]本發明與一次性多功能安全輸液器相比,其優點是:①能涮瓶並滴入人體;②為閉式導氣,能避免暴露式導氣口 5可能引起的液路汙染能預啟、隨閉,不影響滴鬥功能,省功、節時、靈便、安全;④實踐表明浮閥結構成熟切實可行滴鬥進、出液口上沒有止回閥,能將滴鬥內空氣擠進輸液瓶內,不影響滴輸操作;⑥能將輸液管內氣泡氣栓上排,適合隆冬季節的患者滴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下面結合二十三個附圖七個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基本構思及原理。
[0032]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其中浮閥8為冠狀剖面,閥芯處於自啟(漂浮)狀態,下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 10處於關閉狀態]示意圖。
[0033]圖2為圖1所示閥芯及它側壁上的導嚮導液翅片9的仰視示意圖。
[0034]圖3為圖1所示,其滴鬥、浮閥(處於自閉狀態)及閉式導氣機構(即上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 16且處於後啟狀態)(滴輸末期)的另一種設置方式(指形狀、結構及相互位置關係等,以下不再重複說明)的主視示意圖。[0035]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結構(其浮閥25的閥芯為冠狀剖面且處於自啟狀態,其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26處於關閉或者說隨閉狀態)示意圖。
[0036]圖5為圖4所示,其滴鬥、浮閥及閉式導氣機構(即下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導氣管39且處於預啟狀態)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0037]圖6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結構(其中上置預啟式浮閥處於自啟狀態)示意圖。
[0038]圖7為圖6所示,其滴鬥、浮閥及閉式導氣機構(即下置預啟式浮閥53且處於自閉狀態)(輸液瓶停滴後)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0039]圖8是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結構(其中下置可控式浮閥64處於自閉狀態)示意圖。
[0040]圖9為圖8所示齒狀卡口 62的俯視示意圖。
[0041]圖10為圖8所示的下置可控式浮閥64且處於自啟或者說隨閉狀態(局剖)示意
圖。
[0042]圖11為圖8所示懸吊件導孔65及導液孔68的仰視示意圖。
[0043]圖12為圖8所示下置可控式浮閥64且處於預啟(滴輸末期)狀態示意圖。
[0044]圖13為圖8所示,其滴鬥、浮閥及閉式導氣機構(即上置可控式浮閥且處於預啟
狀態)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的主視(滴輸末期)示意圖。
[0045]圖14是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結構(其中浮閥79為冠狀剖面且處於自閉狀態)示
意圖。
[0046]圖15是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結構(其中下置可控式浮閥為冠狀剖面且處於預啟狀態)(滴輸末期)示意圖。
[0047]圖16為圖15所示活筒89底壁90的仰視示意圖。
[0048]圖17為圖15所示套筒92頂面的俯視示意圖。
[0049]圖18為圖15所示套筒92的右視示意圖。
[0050]圖19為圖15所示柔性密封圈88的俯視及活筒89的冠狀剖面平視示意圖。
[0051]圖20為圖15所示,其滴鬥、浮閥及閉式導氣機構(即上置可控式浮閥,為冠狀剖面且處於預啟狀態)(滴輸末期)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0052]圖21是本發明第七實施方式結構(其中浮閥106為冠狀剖面且處於自啟狀態,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07為冠狀剖面且處於預啟狀態)示意圖。
[0053]圖22為圖21所示,其滴鬥、浮閥及閉式導氣機構(即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117且處於關閉或者說隨閉狀態)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的冠狀剖面示意圖。
[0054]圖23為圖21所示,其滴鬥、浮閥及閉式導氣機構另一種設置方式(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24的冠狀剖面)(預啟狀態,滴輸末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5]實施例1:
[0056]如圖1、2所示,進液接口由側孔針1、滴管2及配有空氣淨化件5的淨化型導氣管3 (習稱排氣管)構成。也可將側孔針I直接設到血液過濾器4頂部與淨化型導氣管3共同構成進液接口。即使用軟袋滴輸也應插置淨化型導氣管3儘量減少滯液、殘液。配有滴速調節器11的輸液管由慣用輸液導管12及短段彈性管14(其作用是:①靜脈穿刺時捏擠它能彈回可促使回血以確認穿刺是否成功;②可正壓拔針,亦即邊捏擠邊拔針以防皮下瘀血或針口滲血)構成。承當出液接口的乳頭形(圓錐形)接頭13供輸液針栓套接。浮閥8位於滴頭6下方(圖1為滴鬥下方),限位件7能防閥芯上堵液路[附註:省略限位件7後可視浮閥位於滴鬥下部(即浮閥與滴鬥合璧,滴鬥下部管壁兼作浮閥殼體,閥芯位於滴鬥下部,也可以說是浮閥殼體兼作滴鬥下部管壁),以下不再重釋]。閥芯底部中心的凹槽內嵌有柔性封口件。閥芯側壁上的豎直導嚮導液翅片9(通常為三個以上)與浮閥側壁之間設有配合間隙,在保持閥芯自由浮動前提下能使它總是處於豎直狀態以確保關閉效果。與多功能安全輸液器的浮子相比,本閥芯較重壓強較大且嵌有柔性封口件,實踐表明能切實關閉液路。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開設在浮閥出液口上且配有空氣淨化件(設在其腔內的空氣淨化膜)及啟閉件(密封蓋)能供護士後啟的下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 10,滴輸末期打開密封蓋(即所謂能供護士後啟)便能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浮閥出液口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進而能防止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當觀察到輸液管內液體停止下行時拔除輸液針結束當日輸液。其原理猶如喉頭腫瘤氣道阻塞後的氣管切開通氣。其不足之處是:護士需等到輸液管上段殘液自動進入人體才能作進一步處置,較為費時,故列為次選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 當浮閥位於滴頭6上方(滴鬥18上方,以下不再重釋)時,則可將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設置到滴鬥18上部(上三分之一,不另作圖)或浮閥出液口上,並可將其改稱為上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 16。另當浮閥殼體與滴鬥管壁連體(猶如圖1那樣)時,則需將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設置到滴鬥上部(不另作圖)並可將其歸屬於上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的範疇。滴輸末期打開啟閉件(開關17)便能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經由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以防滴鬥18和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斜口的浮閥進液口 15能防閥芯上堵液路,故可將其視為限位件。滴輸前先倒置浮閥、滴鬥並捏擠滴鬥將它腔內空氣擠進輸液瓶內使其內壓些許升高,繼而往輸血器內充液。與多功能安全輸液器的膜式輸液終末自動關閉閥裝置3相比,捏擠本滴鬥所瞬間生成相對高的負壓不會使浮閥處於關閉狀態,有利輸血器充液不影響滴輸操作(附註:以下實施例的連接方式、使用方法、功能效果及閉式導氣機構的形狀、位置變動及其名稱變更等存在雷同情況,不再詳細描述)。
[0057]實施例2:
[0058]如圖4所示,進液接口 20由配有淨化型導氣口 21 (習稱排氣口)的插瓶連接器22及配有滴速調節器11的滴管及標有刻度設有懸掛件19的滴定管23構成。滴速調節器11用於控制採液量。滴鬥28腔內設有血液過濾器29。滴頭(微滴滴頭)27供小兒滴輸使用。浮閥25位於滴頭27上方。閥芯上的觸角樣限位件24能防閥芯上堵液路。閉式導氣機構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浮閥側壁上且配有開關17(滑扣)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的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26,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將其開通(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便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系經淨化型導氣口 21淨化過的大氣,以下簡稱為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浮閥25上方液路(進液接口 20)、浮閥25、滴鬥28內腔(含血液過濾器29)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便能防止滴鬥28及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液體時,可隨手關閉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26使閥芯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即所謂能供護士隨閉)。當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的上端改設在進液接口 20上時(不另作圖),則改稱為上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預啟開關17便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進液接口 20)、滴鬥28內腔(含血液過濾器29)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其原理猶如三峽大壩側邊的航道。與多功能安全輸液器的暴露式導氣口 5相比,省時、密閉、靈便、安全。若將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26的下端改設在滴鬥28上,定會影響滴鬥功能;因此只能後啟,滴輸末期滴鬥內也有液體,護士需等到滴鬥及輸液管上段排空才能作進一步處置,會浪費護士時間,故列為次次選(次選中的次選)實施方式。手動加壓泵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段下部(指上段下三分之一)能供護士擠壓泵液的加壓囊(球)34及它上、下方液路上的開關17構成。先關閉加壓囊34上方液路再輕捏加壓囊34能將輸液管內殘液輸入人體,當觀察到殘液全部進入人體時立即關閉加壓囊34下方液路以防回血,繼而拔除輸液針結束當日輸液。加壓囊34位於輸液管上段下部原因是,滴輸末期它內腔是空的,輸入殘液較為便利、省時、安全。若加壓囊的位置太高則不利於操作,這是因為輸入殘液時護士眼睛緊盯的是輸液針導管內的液氣流動情況。若將加壓囊設置到輸液管下段,須交替啟閉加壓囊34上、下方的液路和重複捏擠加壓囊34才能將殘液輸入人體,這是因為滴輸末期加壓囊34是滿的(也有殘液),須將加壓囊排空後才能將殘液全部輸入人體,較為費時且不安全,因為有些患者是不能輸入過快,若掌控不好或致問題。加壓囊的容積以稍大於輸液管下段容積為宜,因為捏擠加壓囊時不可能將它腔內液、氣全部排出。稍小的加壓囊也可採用,輸入殘液時重複操作一次以上便是。若專供隆冬季節的患者滴輸,也可將加壓囊設置到輸液管下段任意部位尤其輸液管下段下部(指下段下三分之一),先關閉加壓囊下方液路再捏擠加壓囊34能向上衝出輸液管內可能的氣泡;輸入殘液時重複操作一次或一次以上便是。加壓囊34上方設有滴速調節器35(為進口調檔調節式滴速調節器,它的上部和下部可作石磨式相對轉動進行調節,旋擰一周可調至最大、最小至關閉,國內已有類似產品)。承當出液接口的活動帽扣式接頭32,其帽扣31 (螺帽)不僅能圍繞乳頭形接頭30的豎軸作水平方向相對轉動,而且能沿乳頭形接頭30進液口 33那一頭的外壁上下滑動,其積極意義是:不僅能與輸液針的螺扣型針栓旋接以防意外脫落,而且能供帶有連體護蓋的那種漏鬥形針栓套接。如圖5所示,浮閥位於滴頭27(滴鬥36)下方,血液過濾器37位於滴鬥36腔內。閉式導氣機構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滴鬥36管壁上且配有開關38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的下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39 ;它與滴鬥36構成U管關係,不影響滴鬥功能。預啟開關38便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27上`方液路(進液接口 20)、滴鬥36內腔(含血液過濾器37)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同理,當下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39的上端改設在浮閥側壁上時(不另作圖),則改稱為下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預先將其打開便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27上方液路(進液接口 20)、滴鬥36、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不難理解,若將下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39的上端改設到進液接口 20上,定會影響滴鬥功能,因此它只能後啟,故列為次次選實施方式。當然,也可在滴定管23腔內或滴管上設置血液過濾器,進而可以省略血液過濾器29、37。在兒用滴定管式輸血器上設置浮閥、閉式導氣機構和手動加壓泵尤其重要的原因是:①能防止輸液管進氣及回血所致液路堵塞,因小兒靜脈細小合作困難,再穿刺較為麻煩;②小兒輸液總量少,殘液量與設定輸液量的比值相對較大。此外,當加壓囊34上方設有滴速調節器時,則可省略它上方的開關17,這是因為滴速調節器也有關閉液路的功能。但當該種滴速調節器35位於加壓囊34下方液路上時,最好保留加壓囊34下方液路上的開關17,這是因為關閉滴速調節器35需雙手配合,不太方便。
[0059]實施例3: [0060]如圖6所示,其進液接口由兩個插瓶連接器40及滴管(設置有藥液過濾器41及滴速調節器11的Y形輸液導管)構成,供高個兒護士調節滴速、輸液輸血轉換及防殘液控制。滴鬥腔內設有血液過濾器47。帽扣式接頭48與活動帽扣式接頭32的區別是:帽扣式接頭48的帽扣是不能沿乳頭形接頭進液口那一頭的外壁上下滑動的。浮閥位於滴頭6上方。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上置預啟式浮閥,它由可變形浮閥殼體(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可以折彎變形)及閥芯構成。閥芯由開有導液孔43及嵌有柔性封口件42的套筒44和出液管45構成。柔性封口件42及/或套筒44由輕質材料(指比重小於水)製成。出液管45由硬脆材料製成,它的中段靠近可變形浮閥殼體內腔底部的橫向劃痕46 (猶如注射用水安瓿頸上的劃痕)能供護士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順手隔著可變形浮閥殼體將其掰斷,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閥芯使之位移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進液接口)、浮閥(上置預啟式浮閥)、滴鬥內腔(含血液過濾器47)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50腔內。其原理猶如切除腸癌解除梗阻。手動加壓泵由位於輸液管50上段下部或輸液管下段下部的加壓囊(管)49及它上、下方液路上的滴速調節器11構成。先關閉加壓囊上方滴速調節器11再輕擠加壓囊49能將輸液管內殘液輸入人體,然後關閉加壓囊49下方滴速調節器11以防回血,繼而拔除輸液針結束當日滴輸。另需提示的一個問題是,向下驅動加壓囊49下方滴速調節器11的滾輪會使輸液針導管內液氣下移約4公分,因而在捏擠加壓囊49輸入殘液時應保留適量液體,以防關閉滴速調節器11時會將它下方的空氣壓入人體,因此必須對護士進行嚴格培訓和考核,較為麻煩。若將滴速調節器11倒置後安裝在加壓囊49下方的那段輸液管上,在關閉它時會導致回血,因此認為加壓囊49下方以夾頭、滑扣等那樣的截止開關最為合適。如圖7所示,滴鬥51腔內的血液過濾器52兼作限位件。當與圖6相同或相仿的預啟式浮閥位於滴頭6下方[它包含位於滴鬥下方(不另作圖)或位於滴鬥下部兩種設置方式;圖7為滴鬥51下部,即閥芯位於滴鬥下部,出液管活動插在滴鬥出液口內,滴鬥下部管壁兼作浮閥殼體]時,則改稱為下置預啟式浮閥53,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摺彎「滴鬥」51下部使出液管脫節(脫位)便能打開閥芯,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閥芯使之位移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6上方液路(即進液接口)、滴鬥51 (含血液過濾器52)、浮閥(下置預啟式浮閥53)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50腔內。另如圖7所示,由於滴鬥管壁及可變形浮閥殼體均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可以折彎且沒有明確界線,因此,若以閥芯位於「滴鬥腔內」為由,進而將其說成是內置預啟式浮閥,或將其改為別的什麼名稱,這些均落在本發明下置預啟式浮閥的範疇之內。
[0061]實施例4:
[0062]如圖8至12所示,其進液接口由滴管59 (配有軟袋55及開關57的Y形輸液導管)及插瓶連接器54構成。支管56、58上的開關57供液體轉換控制。輸液管上設有滴速調節器11。滴頭6上方設有血液過濾器60。承當出液接口的輸液三通旋塞69 (為已有技術)上的帽扣式接頭能與輸液針的螺扣型針栓旋接,螺扣型接頭栓能供輸液器嫁接滴輸。浮閥位於滴頭6(滴鬥61)下方,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的下置可控式浮閥64,它由可變形浮閥殼體63 (波紋殼體,屬於可變形浮閥本體的範疇)、齒狀卡口 62、閥芯67、花蕾狀懸吊件66 (狀如玫瑰花、荷花的花蕾)、懸吊件導孔65及導液孔68構成。齒狀卡口 62兼作限位件且能供花蕾狀懸吊件66手動穿越或脫出,相互關係猶如紐扣。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順手豎向擠壓可變形浮閥殼體63使之變短,便能將閥芯67掛起使閥芯與浮閥出液口互離(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6上方液路(即進液接口,含血液過濾器60)、滴鬥61、浮閥(下置可控式浮閥64)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時,隨手下拽可變形浮閥殼體63脫出閥芯使它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即所謂能供護士隨閉)而繼續滴輸。其原理猶如高層建築蓄水池的自控、手控雙用水閥。如圖13所示,浮閥位於滴頭6上方,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的上置可控式浮閥72 ;其構成是:可變形浮閥殼體(屬於可變形浮閥本體的範疇)上部的環形凹槽71構成一向內凸的能供閥芯上的傘骨狀懸吊件70手動穿越或脫出的龍門框,該龍門框兼作限位件,相互關係猶如紐扣。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豎向擠壓可變形浮閥殼體能將閥芯掛起使閥芯與浮閥出液口互離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即進液接口,含血液過濾器60)、浮閥(上置可控式浮閥72)、滴鬥18內腔和輸液管上段導入輸液管腔內;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時,隨手下拽可變形浮閥殼體脫出閥芯使它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而繼續滴輸。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使液路暢通。
[0063]實施例5:
[0064]如圖14所示,進液接口由插瓶連接器73及設有嫁接加藥接口的L形輸液導管74及配有開關57、藥液過濾器76的交通管75構成,供輸液輸血轉換。滴鬥77腔內設有血液過濾器78。浮閥79位於滴頭6 (滴鬥77)下方。活動帽扣式接頭32充當出液接口。作為本發明另一種構思,可在進液接口上設置一種能供護士手動泵液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81,它由囊體(球管形)82、囊管80及能啟閉囊管的開關(以下簡稱為開關)57構成。囊體82是一種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 的不僅能夠儲液而且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並能藉助於(經由)囊管80和進液接口與輸液瓶腔貫通的貯液(容)器。使用方法及效果是:①輸血前先用氯化鈉注射液建立靜脈滴輸通道(為常規操作方式)並捏擠囊體82使它腔內充滿氯化鈉注射液備用,靜脈穿刺成功及換接輸血袋滴輸後,將輸液瓶內剩餘的氯化鈉注射液用於同科室其它患者建立靜脈滴輸通道使用,符合國家倡導的節約精神;②輸血袋停滴後捏擠囊體82對它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不僅能避免輸血袋內殘液浪費,而且能防止換瓶衝管所致麻煩,進而能防止重複穿刺輸液瓶塞可能導致的液路汙染(如瓶口消毒不嚴,瓶塞穿刺孔滲漏,重複穿刺所致瓶塞碎屑等);③囊體82的容積或可稍大,分兩次以上涮瓶並滴入,滴輸末期輸液管內雖有殘液,但它是氯化鈉注射液,也就是說它不僅能將輸血袋內殘液輸入人體,而且能將輸液管內貴重殘液輸入人體;同時也適合滴輸一袋以上血液或加壓滴輸。操作程序是:先折閉囊管80下方的那段滴管再捏擠囊體82能使輸液瓶內壓力升高。本構思得益於一次對座便器清潔而頓悟。其實對於任何醫務人員來說對膽的結構、功能都應該是熟悉的,我們之所以有此聯想確屬偶然。
[0065]實施例6:
[0066]如圖15至19所示,進液接口由插瓶連接器93及滴管構成。血液過濾器85位於滴鬥84腔內。活動帽扣式接頭32位於輸液管94 (由於輸液管上的配件及其位置等有所不同,輸液管的粗細及各段輸液管的長度存在差異,雖無特定含義,但為便於識別及審查,故未採用相同的圖注編號)末端。輸液管94上設有滴速調節器11。進液接口上設置有仿膽式涮瓶滴入器,它由囊體(球形)83、囊管及開關57構成。囊體83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捏擠囊體能涮瓶並滴入人體,也可用於加壓滴輸。開關57能防止衝涮輸液瓶腔的液體回流到囊體83內。浮閥位於滴頭6(滴鬥84)下方。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的下置可控式浮閥,其可變形浮閥殼體(屬於可變形浮閥本體的範疇)由空筒92、活筒89 (猶如注射器的活塞,可沿空筒內腔長軸往復滑動,因其是一個筒,故稱活筒)構成。空筒92上部制有向外凸出的U形限位滑槽87 ;活筒89上部制有向外突的並能沿U形限位滑槽87滑動的乳突形限位扣86,以防下拽空筒92時用力不當致其脫落。活筒89下部側壁上制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環形凹槽99用於套置柔性密封圈88。閥芯位於活筒89底壁90與空筒92底壁之間預設的腔隙內。閥芯頂部設有懸吊件91。底壁90兼作限位件。活筒89底壁90上開有能供懸吊件91上下滑動穿梭的懸吊件導孔97及導液孔98。 活筒89上端與滴鬥84下端接通。浮閥出液口與輸液管94上端接通。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順手上抽活筒89或下拽空筒92能使可變形浮閥殼體變長,便能將閥芯懸吊在底壁90上使閥芯與浮閥出液口互離(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6上方液路(即進液接口)、滴鬥84 (含血液過濾器85)、浮閥內腔(下置可控式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94腔內。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液體時,隨手上推空筒92便能使閥芯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即所謂能供護士隨閉)而繼續滴輸。不難理解,其可變形浮閥殼體也可以由上部制有螺紋的空筒及活筒構成(不另作圖),旋擰空筒可使之變長或變短,進而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輸液管下段下部(為優選部位)設置有一種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手動加壓泵96,它由位於輸液管下段下部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34及其進、出液口上的止回閥95構成。捏擠加壓囊34能將輸液管內殘液輸入人體,重複捏擠加壓囊34能加壓快速滴輸搶救患者。由於其操作便利,因此對加壓囊34的容積及設置的位置不作硬性限定。例如:①若專用於連續滴輸及加壓快速滴輸及防殘液,則加壓囊34的容積可以稍大,加壓囊及止回閥的所處位置以輸液管94下段上部(指下段上三分之一)或輸液管94下段中部(指下段中三分之一)為宜(均為優選部位,因南北存在身高差異),不僅能避免醫護人員抬高手臂連續抓擠加壓囊34所致手臂酸軟肌力疲勞,而且能監護患者和防止彎腰操作所致不適;②若專供個高兒護士使用,也可將其設置到輸液管上段下部、輸液管上段中部(指上段中三分之一)甚至輸液管上段上部(指上段上三分之一);③若專用於防殘液,則加壓囊34的容積宜小不宜大,加壓囊及止回閥以位於輸液管下段下部(指下段下三分之一)為宜,這是因為重複捏擠它十分便利,無須交替啟閉它的進、出液口,當隆冬季節輸液管內有氣泡析出時,可將輸液管纏在手指上使輸液管變癟向上擠出氣泡。此外,由於滴鬥84進、出液口上沒有止回閥,與防液體殘留式輸液器相比,能將滴鬥內空氣擠進輸液瓶內使其內壓些許升高,有利輸血器充液,不影響滴輸操作。另由於手動加壓泵96能將輸液管94內殘液輸入人體,因此囊體83的容積也不宜過大。如圖20所示,滴鬥102腔內設有血液過濾器103,浮閥位於滴頭6上方。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的上置可控式浮閥,它由浮閥進液口、浮閥殼體、閥芯及能撐起閥芯的腿100(它由導嚮導液翹片下延而成)及可變形(指能伸縮)浮閥出液口(它既屬於可變形浮閥本體的範疇,也屬於浮閥出液口的範疇)構成。可變形浮閥出液口由套管及能沿它內腔長軸上下滑動的芯管101構成。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順手下拽芯管101便能使它的頂面與閥芯互離(即所謂能使閥芯與浮閥出液口互離)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上置可控式浮閥)、滴鬥102內腔(含血液過濾器103)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同理,當該結構形式的可控式浮閥位於滴頭下方[它包含位於滴鬥下部(指其與滴鬥合璧,即閥芯位於滴鬥腔內,滴鬥下部管壁兼作浮閥殼體,可變形浮閥出液口兼作滴鬥出液口)及位於滴鬥下方兩種設置方式]時,則可將其改稱為下置可控式浮閥(均不另作圖)。所謂可控式浮閥是指當連續滴輸時它能自動啟閉液路,當防殘液時它能供護士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開啟(即所謂能供護士預啟),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液體時它能供護士隨手關閉(即所謂能供護士隨閉)使閥芯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與自動止液輸液器相比,其優點是:不僅能防止輸液管上段生成殘液,而且能將輸液瓶、輸液管下段貴重殘液全都輸入人體,既能防止浪費,又能確保療效。即使患者墜床或攜瓶輸液下床活動或在衛生間暈厥(如:排尿、體位、咳嗽性暈厥,便秘誘發心梗等),也能有效防止血液暴露事故(指血液返流到輸液瓶內)。[0067]實施例7:
[0068]如圖21所示,進液接口由滴管及插瓶連接器111構成。進液接口上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由囊體83、囊管及開關57構成。血液過濾器105位於滴鬥104腔內。設有滴速調節器11的輸液管由短段彈性管113及液氣對流輸液導管112構成。活動帽扣式接頭32充當出液接口。浮閥106位於滴頭6 (滴鬥104)下方(省略限位件後可將浮閥視為位於滴鬥下部,不另作圖)。閉式導氣機構為開設在浮閥106底壁上能與浮閥出液口 109貫通且配有啟閉裝置(配有手柄110和開有導液孔108的旋塞)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6上方液路(進液接口)、滴鬥104 (含血液過濾器105)、浮閥106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07。手動加壓泵96位於輸液管下段下部,有利於隆冬季節輸液管內氣泡氣栓上排。如圖22所示,血液過濾器105位於滴鬥114 (其頂部設有嫁接加藥接口的茂菲氏滴管)腔內併兼作限位件。浮閥位於滴頭6下方[它包含位於滴鬥下部(圖22為滴鬥下部,亦即浮閥與滴鬥合璧,閥芯115位於滴鬥114下部,芯管116也就是浮閥出液口兼作滴鬥出液口,滴鬥114下部管壁兼作浮閥殼體,亦可將浮閥殼體視為滴鬥114下部管壁)及滴鬥下方(不另作圖)兩種設置方式]。閉式導氣機構為開設在浮閥底壁118套管119及芯管116上能與浮閥出液口貫通且配有啟閉裝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進液接口)、滴鬥114 (含血液過濾器105)、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121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17。啟閉裝置由設置在浮閥底壁118上的套管119及芯管116構成;套管119及芯管116上部分別開有能夠重疊的導液孔;其關係是:套管119能供芯管116緊密插置並且能供護士手動作水平方向相對轉動,相對於套管119轉動芯管180° (亦可設置在其它角度)之後或者說轉動芯管116的下部120至預設死點,則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17處於開啟(指分別開在套管119、芯管116上部的導液孔正好處於重疊並且與浮閥出液口處於貫通狀態)狀態,其原理猶如旋塞。另可省略短段彈性管仍將手動加壓泵96設置到輸液管121 (液氣對流輸液導管)下段下部,以利輸液管內可能的氣泡氣栓上排。同理(參見附圖23),浮閥122位於滴頭6上方。閉式導氣機構為一種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24,它由分別開設在浮閥底壁125套管126及芯管127上部能夠重疊的導液孔構成;芯管127能沿套管126內腔長軸上下滑動。下拽芯管127 (即浮閥出液口)至預設死點能使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24正好處於開啟狀態,進而能在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進液接口)、浮閥122、滴鬥102內腔(含血液過濾器103)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121腔內。設置在芯管上部的定位滑扣123與開設在套管126上部的定位導槽(定位裂隙,不另作圖)相匹配,以確保下拽芯管127之後能使分別開在套管126及芯管127上的導液孔(即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124)正好處於重疊並且與浮閥出液口貫通狀態。同理,也可將該結構形式的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設置到滴頭6下方,並可將其改稱為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 ;當然,也可將如圖21、22所示那樣結構形式的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設置到滴頭上方並可將其改稱為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均不另作圖)。
[0069]以上實施例的附圖為示意圖,所描述的技術特徵只是為了讓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根據本發明基本構思實現的範例,並非對本發明所用材料及結構形式的限制。不難理解,上述實施例中的一些技術特徵可以省略、位移、互換或分解重組,也可用其它功能相同的部件替換,就像在第一個漢字上增添不同偏旁之後就構成另一些漢字那樣,完全可以重新配置。例如:①上述實施例所示的滴鬥、浮閥…等,只是表明慣用的滴鬥、浮閥…等必要部件都可採用,並非固定於附圖中的那些樣式;比如,可用開關57替換如圖6所示滴管上的滴速調節器11,也可用液氣對流輸液導管替換如圖1、4、6、8、14、15所示的輸液管;目前國內的一次性輸液器廠家就有數百間,其產品各有特點,本發明不可能將其一一畫出,只要不觸及他人合法權益均可採用;②如圖1所示,可以在它的輸液管上增設手動加壓泵;如圖15所示,可以採用慣用密封結構(如注射器空筒與活塞之間的密封方式),進而省略柔性密封圈88 ;③如圖1、4、6、8、11、14、15、20、21、22、23所示,既可以將它們的滴鬥、浮閥、手動加壓泵及/或閉式導氣機構的設置方式互換,也可將仿膽式涮瓶滴入器互換或可將其省略,或可省略懸吊件導孔65及導液孔68,還可在如圖14所輸液管上方液路上增設閉式導氣機構及/或在輸液管上增設手動加壓泵;也可在加壓囊49進、出液口上各設一個止回閥,同時省略加壓囊49上方或下方的滴速調節器11 ;更可採用其它類似的閉式導氣機構替換本發明所給出的閉式導氣機構;其`實能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的方法很多,但本申請認為能夠說明問題即可;④可用國家技術標準的輸液管替換如圖1、21、22所示的輸液管,供常溫高溫季節患者滴輸;如此等等,這些都是可以的。因此應當指出,即使對於本領域最普通的技術人員來說,在接觸本發明之後完全可以舉一反三,進而利用本發明的基本構思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毋庸置疑,這些均落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包括進液接口、血液過濾器、滴鬥、浮閥、輸液管、滴速調節器及出液接口,其特徵在於:它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方液路上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的閉式導氣機構所構成,或由設置在進液接口上不僅能夠儲液而且能供護士手動泵液進而能在貴重液體的輸液瓶停滴後對它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所構成,或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方液路上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的閉式導氣機構及設置在進液接口上不僅能夠儲液而且能供護士手動泵液進而能在貴重液體的輸液瓶停滴後對它進行涮洗並滴入人體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所構成;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是一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預啟/後啟的大氣壓力傳導機構;所謂的「預啟」是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能供護士在續接當日最後一個輸液瓶的同時隨手開啟使液路暢通;所謂的「隨閉」是指當患者病情突變需臨時加滴液體時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能供護士隨手關閉進而能使浮閥的閥芯恢復到自動啟閉液路狀態而繼續滴輸;所謂的「後啟」是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至少能供護士在當日滴輸末期手動開啟進而能將大氣壓力自上而下導入輸液管腔內;所謂的「閉式導氣機構」,它是相對於暴露式的導氣口而言,而非直接將外界大氣導入輸液管腔內的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輸液管上方的液路上設置有閉式導氣機構時,則該輸液管上設置有一種能將它腔內殘液輸入人體的手動加壓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由設置在進液接口上的囊管、囊體及能啟閉囊管的開關所構成;所述的囊體是一種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的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並且能藉助於囊管及進液接口與輸液瓶腔貫通的貯液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仿膽式涮瓶滴入器由設置在進液接口上的囊管、囊體及能啟閉囊管的開關所構成;所述的囊體是一種由醫用柔性`材料製成的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並且能藉助於囊管及進液接口與輸液瓶腔貫通的貯液器。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動加壓泵由設置在輸液管下段下部/輸液管下段中部/輸液管下段上部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及分別設置在該加壓囊進、出液口上的止回閥所構成;或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段下部/輸液管下段下部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及分別設置在該加壓囊上、下方液路上的開關所構成;當加壓囊上方的液路上設置有滴速調節器時,則可省略加壓囊上方液路上的所述開關。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動加壓泵由設置在輸液管下段下部/輸液管下段中部/輸液管下段上部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及分別設置在該加壓囊進、出液口上的止回閥所構成;或由設置在輸液管上段下部/輸液管下段下部能供護士手動擠壓泵液的加壓囊及分別設置在該加壓囊上、下方液路上的開關所構成;當加壓囊上方的液路上設置有滴速調節器時,則可省略加壓囊上方液路上的所述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一次性自動止流式防液體殘留型輸血器,其特徵在於:當浮閥位於滴頭下方時,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為開設在浮閥底壁上能與浮閥出液口貫通且配有啟閉裝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本體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浮閥,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浮閥側壁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滴鬥管壁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殼體能供護士預啟閥芯使之位移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滴頭上方液路、滴鬥、浮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預啟式浮閥,或為開設在浮閥出液口上且配有空氣淨化件及啟閉件能供護士後啟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自浮閥出液口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下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當浮閥位於滴頭上方時,則所述的閉式導氣機構為開設在浮閥底壁上能與浮閥出液口貫通且配有啟閉裝置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可控式浮閥出液副口,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本體能供護士預啟、隨閉離合閥芯與浮閥出液口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可控式浮閥,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浮閥側壁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設置在浮閥出液口與進液接口上且配有開關能供護士預啟、隨閉轉換液路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繞閥可控式旁路型導氣管,或為配有可變形浮閥殼體能供護士預啟閥芯使之位移使液路暢通進而能在 當日滴輸末期將來自輸液瓶內已淨化的大氣自浮閥上方液路、浮閥、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預啟式浮閥,或為開設在滴鬥上部/開設在浮閥出液口上且配有空氣淨化件及啟閉件能供護士後啟進而能在當日滴輸末期將外界大氣進行淨化並能將其經由滴鬥內腔和輸液管上端導入輸液管腔內的上置後啟式淨化型導氣口。
【文檔編號】A61M5/14GK103599576SQ201310616063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楊桂麗, 陳振業 申請人:廣東工業大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