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2:25:31 3
專利名稱: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溫冷庫結構,特別是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
背景技術:
普通低溫冷庫或庫架分離式低溫冷庫其貨架高度使得低溫冷庫結構很大,基礎造價也很高,不能夠較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佔地面積。普通低溫冷庫或庫架分離式低溫冷庫最忌諱的是庫內的結構立柱,如立柱在貨格內,會浪費整列貨位;如立柱在貨架排與排之間,使得立體低溫冷庫的寬度增大,既增加了土建投資又浪費了大量的庫內空間;而且容易形成冷橋,浪費大量製冷能源。普通低溫冷庫的保溫板與保溫板支撐部分為剛性固定連接,在室內外溫差變化大的情況下,由於保溫板與保溫板支撐部分的膨脹係數不同,容易造成保溫板的擠壓變形或破裂。普通低溫冷庫的蒸發排管或蒸發器設置在冷庫四周,不但影響進貨出貨,而且製冷效率低,冷耗大,需要大量風機動能鼓風才能將冷庫各處進行製冷。普通冷庫製冷均採用將製冷劑循環桶和製冷劑循環泵外置在冷庫外的形式。這樣一來,就需要在製冷劑循環桶和製冷劑循環泵外單獨設置保溫層,以避免冷量損失和外部結冰。但是即使做了很厚的保溫,依然會損失大量冷量。普通冷庫的蒸發製冷均採用滿液式或乾式蒸發製冷,其缺點是滿液式蒸發製冷方式製冷效率雖然高,但是需要使用大量製冷劑;而乾式蒸發製冷雖然使用的製冷劑少,但是蒸發器的利用率低、製冷效率不高,一旦產生回液問題又會損壞製冷設備。普通的製冷設備使用過程中,壓縮機中的油路會產生大量熱能,如果不能及時冷卻的話,會影響壓縮機的正常使用。普通技術解決都是依靠額外設施進行冷卻,不但耗費能源而且效率低。而一般的冷庫基礎保溫層,又存在如果長期在低溫下,容易由於過冷、造成冷熱不平衡導致基礎凍鼓等問題。普通的將高溫高壓製冷劑變為低壓低溫製冷劑技術均採用熱力膨脹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能效比低。普通冷庫製冷採用間歇式製冷方式,一般開機十幾個小時就要關機,這是因為不能很好的控制製冷量,為了不至於冷庫過冷,只能間歇式開關制冷機組。這樣就導致冷庫溫度溫差變化大,並且與外界傳熱溫差增加,降低了製冷系統的效率。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對以上普通冷庫結構進行改進, 達到安全可控、高效節能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設計方案這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由地腳預埋件、支撐鋼立柱、鋼立柱貨架連接件、支撐鋼立柱連接件、筏板基礎、上保溫板、側面保溫板、底面保溫板、製冷劑管路、壓縮機、冷凝器、製冷劑循環桶、製冷劑循環泵、蒸發排管組成,將所述地腳預埋件安裝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下部;將所述支撐鋼立柱之間用所述鋼立柱貨架連接件連接;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上部用所述支撐鋼立柱連接件連接;將所述地腳預埋件裝置在所述筏板基礎內;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上面裝置所述上保溫板,在所述支撐鋼立柱外側裝置所述側面保溫板,在所述筏板基礎下裝置所述底面保溫板;用所述製冷劑管路將所述壓縮機、所述冷凝器、所述製冷劑循環桶、所述製冷劑循環泵與所述蒸發排管連接起來,所述蒸發排管裝置在由所述上保溫板、側面保溫板、底面保溫板組成的冷庫體內。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支撐鋼立柱除承受貨物的荷載外,還做為冷庫的骨架支撐著室外保溫板、屋面和牆面圍護,即支撐鋼立柱兼作貨架和冷庫承重的結構。貨架高度不受限制,能夠較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佔地面積。普通低溫冷庫或庫架分離式低溫冷庫其結構過大、造價過高,而且庫房的骨架與地面連接容易產生冷橋,浪費大量製冷能源。 而本發明實現了庫架及筏板基礎一體的結構,用保溫板將整個低溫冷庫包裹在內,不但能夠承受較大的風載,其貨架高度不受結構廠房的限制,能夠較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佔地面積、降低了成本,而且不產生任何冷橋,極大的節省了製冷能量。由於本發明內無結構立柱, 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庫內空間。普通冷庫或庫架分離式冷庫最忌諱的是冷庫內的結構立柱,它的存在使冷庫的貨架所佔用的空間加大,如立柱在貨格內,會浪費整列貨位;如立柱在貨架排與排之間,使得冷庫的寬度增大,既增加了土建投資又浪費了大量的庫內空間。因本發明實現了庫架及筏板基礎一體,貨架、支撐、基礎結構形成了一個整體,其抗震能力大大提高。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外側的所述支撐鋼立柱上開有縱向蠶型孔, 使用調節螺栓通過所述縱向蠶型孔連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連接在內檁條上;所述內檁條通過連接螺栓將所述側面保溫板夾持固定。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當室內外溫差變化大時,雖然側面保溫板與支撐鋼立柱的膨脹係數不同,但是由於調節螺栓可以在縱向蠶型孔內上下移動,就可以通過改變側面保溫板與支撐鋼立柱的相對位置,從而使側面保溫板相對於支撐鋼立柱的位置進行自動調整,達到側面保溫板與保溫板支撐部分為可調節連接,能夠有效防止側面保溫板的擠壓變形或破裂。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所述蒸發排管裝置於冷庫頂部。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利用冷氣自然下降與熱氣上升產生自然對流,節省了大量風機動能,效率高又節能省電。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裝置於冷庫內部。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裝置於所述冷庫內部,利用冷庫內部低溫,造成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的內外溫差小,不需要設置任何保溫層;同時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散發出的冷量也會直接作用於冷庫內部製冷,安全可靠、不存在任何冷量損耗。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所述製冷劑循環泵和所述蒸發排管之間裝置有節流裝置。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調整所述節流裝置,從而對進入所述蒸發排管入口的製冷劑流量進行調整,使製冷劑在所述蒸發排管中處於半滿液狀態,達到既可以使用較少製冷劑又可以保證製冷效率高的目的;而採用製冷劑循環桶,不擔心回液問題,安
全可靠。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所述壓縮機的供油管路外裝置油換熱裝置, 在所述底面保溫板下裝置乙二醇地埋管;將所述壓縮機的供油管路與所述油換熱裝置的內換熱口連接;將所述油換熱裝置外換熱口與所述乙二醇地埋管連接。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這樣就通過油換熱裝置將壓縮機中的油降溫,保證壓縮機中的油及時冷卻,維持壓縮機的正常使用;而同時又可以通過油換熱裝置對乙二醇地埋管中的乙二醇加溫,從而通過乙二醇地埋管對所述冷庫底面保溫板進行加熱,防止產生由於冷庫保溫基礎層長期在低溫下,容易由於過冷、造成冷熱不平衡導致基礎凍鼓等問題。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所述冷凝器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之間裝置一密封罐體,將隔板裝置於所述罐體中間,形成封閉的兩個空間;將所述冷凝器製冷劑出口連接在所述罐體第一封閉空間上端;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內底部裝置一個浮球,所述浮球通過連杆裝置與滑塊連接;所述滑塊裝置在底座上;所述滑塊上開有通孔;所述底座上開有通孔與供液管路一端連接;將所述供液管路的另一端與所述罐體的第二封閉空間上部連接;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內底部裝置另一個浮球,所述另一個浮球通過另一個連杆裝置與另一個滑塊連接;另一個所述滑塊裝置在另一個底座上;所述另一個滑塊上也開有通孔; 所述另一個底座上也開有通孔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連接;將所述壓縮機吸氣口與所述罐體第二封閉空間上部連接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冷凝器製冷劑出口端的高溫高壓製冷劑進入罐體第一封閉空間後,抬高浮球,致使連杆裝置帶動滑快滑動,使滑塊上的通孔瞬間接通底座的通孔,製冷劑瞬間蒸發降溫,變成中溫中壓製冷劑通過供液管路進入下一封閉空間,再次通過浮球以及連杆裝置和滑塊與底座聯動,將滑塊通孔與底座通孔接通,製冷劑再次瞬間蒸發,變成低溫低壓製冷劑,進入所述製冷劑循環桶。本發明採用上述方式將高溫高壓製冷劑變為低壓低溫製冷劑,與普通的熱力膨脹方式相比,不但效率高、而且能效比高。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將壓力傳感器裝置在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吸氣口與所述壓縮機之間;在所述壓縮機上裝置控制器。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就可以通過檢測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吸氣口與所述壓縮機之間的壓力,通過控制器控制壓縮機的吸氣壓力來匹配庫溫,使得庫溫恆定。從而安全可靠、不必間歇式開關機,能夠全天候不間歇工作、製冷效率高、庫溫穩定。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2為圖1中的A部放大3為圖1中的B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這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由地腳預埋件1、支撐鋼立柱2、鋼立柱貨架連接件3、支撐鋼立柱連接件4、筏板基礎5、上保溫板6、側面保溫板7、底面保溫板8、製冷劑管路9、壓縮機10、冷凝器11、製冷劑循環桶12、製冷劑循環泵13、蒸發排管14組成,將所述地腳預埋件1安裝在所述支撐鋼立柱2下部;將所述支撐鋼立柱2之間用所述鋼立柱貨架連接件3連接;在所述支撐鋼立柱2上部用所述支撐鋼立柱連接件4 連接;將所述地腳預埋件1裝置在所述筏板基礎5內;在所述支撐鋼立柱2上面裝置所述上保溫板6,在所述支撐鋼立柱2外側裝置所述側面保溫板7,在所述筏板基礎5下裝置所述底面保溫板8 ;用所述製冷劑管路9將所述壓縮機10、所述冷凝器11、所述製冷劑循環桶 12、所述製冷劑循環泵13與所述蒸發排管14連接起來,所述蒸發排管14裝置在由所述上保溫板6、側面保溫板7、底面保溫板8組成的冷庫15體內。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支撐鋼立柱2除承受貨物的荷載外,還做為冷庫 15的骨架支撐著室外保溫板、屋面和牆面圍護,即支撐鋼立柱2兼作貨架和冷庫承重的結構。貨架高度不受限制,能夠較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佔地面積。普通低溫冷庫或庫架分離式低溫冷庫其結構過大、造價過高,而且庫房的骨架與地面連接容易產生冷橋,浪費大量製冷能源。而本發明實現了庫架及筏板基礎一體的結構,用保溫板將整個低溫冷庫包裹在內, 不但能夠承受較大的風載,其貨架高度不受結構廠房的限制,能夠較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佔地面積、降低了成本,而且不產生任何冷橋,極大的節省了製冷能量。由於本發明內無結構立柱,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庫內空間。普通冷庫或庫架分離式冷庫最忌諱的是冷庫內的結構立柱,它的存在使冷庫的貨架所佔用的空間加大,如立柱在貨格內,會浪費整列貨位; 如立柱在貨架排與排之間,使得冷庫的寬度增大,既增加了土建投資又浪費了大量的庫內空間。因本發明實現了庫架及筏板基礎一體,貨架、支撐、基礎結構形成了一個整體,其抗震能力大大提高。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外側的所述支撐鋼立柱2上開有縱向蠶型孔16,使用調節螺栓17通過所述縱向蠶型孔16連接固定件18 ;所述固定件18固定連接在內檁條19上;所述內檁條19通過連接螺栓20將所述側面保溫板7夾持固定。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當室內外溫差變化大時,雖然側面保溫板7與支撐鋼立柱2的膨脹係數不同,但是由於調節螺栓17可以在縱向蠶型孔16內上下移動,就可以通過改變側面保溫板7與支撐鋼立柱2的相對位置,從而使側面保溫板7相對於支撐鋼立柱2的位置進行自動調整,達到側面保溫板7與保溫板支撐部分為可調節連接,能夠有效防止側面保溫板7的擠壓變形或破裂的目的。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將所述蒸發排管14裝置於冷庫15頂部。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利用冷氣自然下降與熱氣上升產生自然對流,節省了大量風機動能,達到效率高又節能省電的目的。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 13裝置於冷庫15內部。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13裝置於所述冷庫15內部,利用冷庫15內部低溫,造成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13的內外溫差小,不需要設置任何保溫層;同時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13散發出的冷量也會直接作用於冷庫15內部製冷,安全可靠、不存在任何冷量損耗。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所述製冷劑循環泵13和所述蒸發排管14之間裝置有節流裝置21。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通過調整所述節流裝置21,從而對進入所述蒸發排管14入口的製冷劑流量進行調整,使製冷劑在所述蒸發排管14中處於半滿液狀態,達到既可以使用較少製冷劑又可以保證製冷效率高的目的;而採用製冷劑循環桶12,不擔心回液問題,安全可靠。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所述壓縮機10供油管路外裝置油換熱裝置 22,在所述底面保溫板8下裝置乙二醇地埋管23 ;將所述壓縮機10的供油管路與所述油換熱裝置22的內換熱口 M連接;將所述油換熱裝置外換熱口 25與所述乙二醇地埋管23連接。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這樣就通過油換熱裝置22將壓縮機10中的油降溫,保證壓縮機10中的油及時冷卻,維持壓縮機10的正常使用;而同時又可以通過油換熱裝置22對乙二醇地埋管23中的乙二醇加溫,從而通過乙二醇地埋管23對所述底面保溫板 8進行加熱,防止產生由於冷庫保溫基礎層長期在低溫下,容易由於過冷、造成冷熱不平衡導致基礎凍鼓等問題。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在所述冷凝器11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之間裝置一密封罐體沈,將隔板27裝置於所述罐體沈中間,形成封閉的兩個空間;將所述冷凝器11製冷劑出口 45連接在所述罐體沈第一封閉空間觀上端;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觀內底部裝置一個浮球四,所述浮球四通過連杆裝置30與滑塊31連接;所述滑塊31裝置在底座32上;所述滑塊31上開有通孔33 ;所述底座32上開有通孔34與供液管路35 —端連接;將所述供液管路35的另一端與所述罐體沈的第二封閉空間36上部連接;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36內底部裝置另一個浮球37,所述另一個浮球37通過另一個連杆裝置38與另一個滑塊39連接;另一個所述滑塊39裝置在另一個底座40上;所述另一個滑塊39上也開有通孔41 ;所述另一個底座40上也開有通孔42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連接;將所述壓縮機 10吸氣口與所述罐體沈第二封閉空間36上部出口 46連接。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冷凝器11製冷劑出口端的高溫高壓製冷劑進入所述罐體沈第一封閉空間觀後,抬高浮球四,致使連杆裝置30帶動滑快31滑動,使滑塊 31上的通孔33瞬間接通底座32的通孔34,製冷劑瞬間蒸發降溫,變成中溫中壓製冷劑通過供液管路35進入第二封閉空間36,再次通過浮球37以及連杆裝置38和滑塊39與底座 40聯動,將滑塊通孔41與底座通孔42接通,製冷劑再次瞬間蒸發,變成低溫低壓製冷劑,進入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本發明採用上述方式將高溫高壓製冷劑變為低壓低溫製冷劑,與普通的熱力膨脹方式相比,不但效率高、而且能效比高。此外,本發明還採取以下設計方案將壓力傳感器裝置43在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 吸氣口與所述壓縮機10之間;在所述壓縮機10上裝置控制器44。由於本發明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就可以通過檢測所述製冷劑循環桶12吸氣口與所述壓縮機10之間的壓力,通過控制器44控制壓縮機10的吸氣壓力來匹配庫溫,使得庫溫恆定。從而安全可靠、不必間歇式開關機,能夠全天候不間歇工作,製冷效率高、庫溫恆定。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任何基於本發明的等同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由地腳預埋件、支撐鋼立柱、鋼立柱貨架連接件、支撐鋼立柱連接件、筏板基礎、上保溫板、側面保溫板、底面保溫板、製冷劑管路、壓縮機、冷凝器、製冷劑循環桶、製冷劑循環泵、蒸發排管組成,其特徵在於將所述地腳預埋件安裝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下部;將所述支撐鋼立柱之間用所述鋼立柱貨架連接件連接;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上部用所述支撐鋼立柱連接件連接;將所述地腳預埋件裝置在所述筏板基礎內;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上面裝置所述上保溫板,在所述支撐鋼立柱外側裝置所述側面保溫板,在所述筏板基礎下裝置所述底面保溫板;用所述製冷劑管路將所述壓縮機、所述冷凝器、所述製冷劑循環桶、所述製冷劑循環泵與所述蒸發排管連接起來,所述蒸發排管裝置在由所述上保溫板、側面保溫板、底面保溫板組成的冷庫體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在外側的所述支撐鋼立柱上開有縱向蠶型孔,使用調節螺栓通過所述縱向蠶型孔連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連接在內檁條上;所述內檁條通過連接螺栓將所述側面保溫板夾持固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蒸發排管裝置於冷庫頂部。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和所述製冷劑循環泵裝置於冷庫內部。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製冷劑循環泵和所述蒸發排管之間裝置有節流裝置。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壓縮機的供油管路外裝置油換熱裝置,在所述底面保溫板下裝置乙二醇地埋管;將所述壓縮機的供油管路與所述油換熱裝置的內換熱口連接;將所述油換熱裝置外換熱口與所述乙二醇地埋管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冷凝器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之間裝置一密封罐體,將隔板裝置於所述罐體中間,形成封閉的兩個空間;將所述冷凝器製冷劑出口連接在所述罐體第一封閉空間上端;在所述第一封閉空間內底部裝置一個浮球,所述浮球通過連杆裝置與滑塊連接;所述滑塊裝置在底座上;所述滑塊上開有通孔;所述底座上開有通孔與供液管路一端連接;將所述供液管路的另一端與所述罐體的第二封閉空間上部連接;在所述第二封閉空間內底部裝置另一個浮球,所述另一個浮球通過另一個連杆裝置與另一個滑塊連接;另一個所述滑塊裝置在另一個底座上;所述另一個滑塊上也開有通孔;所述另一個底座上也開有通孔與所述製冷劑循環桶連接;將所述壓縮機吸氣口與所述罐體第二封閉空間上部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其特徵在於將壓力傳感器裝置在所述製冷劑循環桶吸氣口與所述壓縮機之間;在所述壓縮機上裝置控制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溫冷庫裝置結構,將地腳預埋件安裝在所述支撐鋼立柱下部;將支撐鋼立柱之間用鋼立柱貨架連接件連接;在支撐鋼立柱上部用支撐鋼立柱連接件連接;將地腳預埋件裝置在筏板基礎內;在支撐鋼立柱上面裝置所述上保溫板,在支撐鋼立柱外側裝置側面保溫板,在筏板基礎下裝置底面保溫板;用製冷劑管路將壓縮機、冷凝器、製冷劑循環桶、製冷劑循環泵與蒸發排管連接起來,蒸發排管裝置在由上保溫板、側面保溫板、底面保溫板組成的冷庫體內。本發明是一種安全可控、高效節能的低溫冷庫裝置結構。
文檔編號F25D19/00GK102493690SQ20111044272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劉剛, 康建慧, 張繼龍, 楊建國, 樊海強 申請人:北京市恆慧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