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脫膜清洗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4:33: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CD生產設備,尤其是LCD脫膜清洗機。
背景技術:
公知的,LCD加工包括蝕刻、脫膜等多個工序。目前由於LCD生產工藝的價值較高,較少企業公開脫膜工藝及其設備。為此我司研發並公開了一款LCD脫膜清洗機。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兼具LCD蝕刻後進行脫膜和清洗的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LCD脫膜清洗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
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輥道、第一吹塵器、第一噴淋系統和UV燈箱,所述UV燈箱設置在第一輥道的進料端上方,所述第一輥道且位於UV燈箱之後的位置上依次設置有第一吹塵器和第一噴淋系統,所述第一吹塵器包括風泵和噴嘴,所述噴嘴設有兩個且分別通過設有手閥的管道連通風泵,所述第一噴淋系統包括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加熱器、溫度傳感器、噴管,該水箱內設有水泵、加熱器、溫度傳感器,該水泵通過四跟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四跟噴管,其中兩根設置在前,另外兩根設置在後,這四跟噴管均設有壓力表;
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二輥道、第二噴淋系統和第二吹塵器,所述第二輥道上間隔設置有六個電動刷,這六個電動刷按照安裝位置分為前、中、後三組,一組兩個電動刷,所述第二噴淋系統包括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溫度傳感器、加熱器和噴管,該水泵通過六根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六根噴管,這六根噴管對應前、中、後三組電動刷也分為前、中、後三組,一組兩根噴管且上下對應設置,所述第二吹塵器包括風泵和噴嘴,該噴嘴設置三個,兩根設置在前一個設置在後,噴嘴通過帶手閥的管道連接風泵;
所述第三段包括第三輥道、第三噴淋系統和第三吹塵器,所述第三輥道上間隔設置有四個電動刷,這四個電動刷按照安裝位置分為前、後兩組,一組兩個電動刷,所述第三噴淋系統包括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溫度傳感器、加熱器和噴管,該水泵通過四根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四根噴管,這四根噴管對應前、後兩組電動刷也分為前、後兩組,一組一 組兩根噴管且上下對應設置,所述第三吹塵器包括風泵和噴嘴,該噴嘴設置三個,兩根設置在前一個設置在後,噴嘴通過帶手閥的管道連接風泵;
所述第四段包括第四輥道、第四噴淋系統、第五噴淋系統、第六噴淋系統、第七噴淋系統和超純水噴淋系統,所述第四輥道上依次設置有第四噴淋系統、第五噴淋系統、第六噴淋系統、第七噴淋系統和超純水噴淋系統,所述第四噴淋系統、第五噴淋系統、第六噴淋系統、第七噴淋系統之間的結構區別僅在於安裝位置不同,所述第四噴淋系統包括設有補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和噴管,該水箱內設有水泵,該水泵通過兩根帶手閥的管道連接兩根噴管,該噴管設有壓力表,該噴管分列第四輥道的上下方,所述超純水噴淋系統包括DI水進水管、電磁閥、流量計和噴管,DI水進水管通過管道連接噴管,該管道上依次設有電磁閥和流量計,該噴管設有兩根且分列第四輥道的上下方;
所述第五段包括第五輥道、第一風刀系統和第二風刀系統,所述第五輥道上依次設有第一風刀系統和第二風刀系統,所述第一風刀系統和第二風刀系統的結構區別僅在於安裝位置不同,所述第一風刀系統包括風泵、上風刀和下風刀,所述上風刀設置在第五輥道上方,所述下風刀設置在第五輥道下方,所述上風刀和下風刀通過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風泵。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噴淋系統和第二噴淋系統的水箱通過連通管連通,該連通管上設有閥門。其作用便於兩個噴淋系統水源共享。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四噴淋系統、第五噴淋系統、第六噴淋系統、第七噴淋系統通過將前者補水口和後者溢流口連接的方式連接起來,所述第七噴淋系統的水箱通過回水管連接超純水噴淋系統對應的第四輥道處,使得超純水噴淋後得到再次利用,節約資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UV照射使得工件上的殘膜硬化破碎,然後利用噴淋和刷洗使其脫落並通過多次噴淋使之潔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段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段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段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段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五段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段;2、第二段;3、第三段;4、第四段;5、第五段;101、第一輥道;102、第一吹塵器;103、第一噴淋系統;104、UV燈箱;105、噴嘴;106、手閥;107、風泵;108、水泵;109、加熱器;110、溫度傳感器;111、噴管;112、壓力表;201、第二輥道;202、第二噴淋系統;203、第二吹塵器;204、電動刷;205、連通管;301、第三輥道;302、第三噴淋系統;303、第三吹塵器;401、第四輥道;402、第四噴淋系統;403、第五噴淋系統;404、第六噴淋系統;405、第七噴淋系統;406、超純水噴淋系統;407、DI水進水管;408、電磁閥;409、流量計;410、回水管;501、第五輥道;502、第一風刀系統;503、第二風刀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6所示,LCD脫膜清洗機,它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四段4和第五段5;
所述第一段1包括第一輥道101、第一吹塵器102、第一噴淋系統103和UV燈箱104,所述UV燈箱104設置在第一輥道101的進料端上方,所述第一輥道101且位於UV燈箱104之後的位置上依次設置有第一吹塵器102和第一噴淋系統103,所述第一吹塵器102包括風泵107和噴嘴105,所述噴嘴105設有兩個且分別通過設有手閥106的管道連通風泵107,所述第一噴淋系統103包括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108、加熱器109、溫度傳感器110、噴管111,該水箱內設有水泵108、加熱器109、溫度傳感器110,該水泵108通過四跟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四跟噴管111,其中兩根設置在前,另外兩根設置在後,這四跟噴管111均設有壓力表112;
所述第二段2包括第二輥道201、第二噴淋系統202和第二吹塵器203,所述第二輥道201上間隔設置有六個電動刷204,這六個電動刷204按照安裝位置分為前、中、後三組,一組兩個電動刷204,所述第二噴淋系統202包括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溫度傳感器、加熱器和噴管,該水泵通過六根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六根噴管,這六根噴管對應前、中、後三組電動刷204也分為前、中、後三組,一組兩根噴管且上下對應設置,所述第二吹塵器203包括風泵和噴嘴,該噴嘴設置三個,兩根設置在前一個設置在後,噴嘴通過帶手閥的管道連接風泵;
所述第三段3包括第三輥道301、第三噴淋系統302和第三吹塵器303,所述第三輥道301上間隔設置有四個電動刷,這四個電動刷按照安裝位置分為前、後兩組,一組兩個電動刷,所述第三噴淋系統302包括設有進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溫度傳感器、加熱器和 噴管,該水泵通過四根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四根噴管,這四根噴管對應前、後兩組電動刷也分為前、後兩組,一組一組兩根噴管且上下對應設置,所述第三吹塵器303包括風泵和噴嘴,該噴嘴設置三個,兩根設置在前一個設置在後,噴嘴通過帶手閥的管道連接風泵;
所述第四段4包括第四輥道401、第四噴淋系統402、第五噴淋系統403、第六噴淋系統404、第七噴淋系統405和超純水噴淋系統406,所述第四輥道401上依次設置有第四噴淋系統402、第五噴淋系統403、第六噴淋系統404、第七噴淋系統405和超純水噴淋系統406,所述第四噴淋系統402、第五噴淋系統403、第六噴淋系統404、第七噴淋系統405之間的結構區別僅在於安裝位置不同,所述第四噴淋系統402包括設有補水口和溢流口的水箱、水泵和噴管,該水箱內設有水泵,該水泵通過兩根帶手閥的管道連接兩根噴管,該噴管設有壓力表,該噴管分列第四輥道401的上下方,所述超純水噴淋系統406包括DI水進水管407、電磁閥408、流量計409和噴管,DI水進水管407通過管道連接噴管,該管道上依次設有電磁閥408和流量計409,該噴管設有兩根且分列第四輥道401的上下方;
所述第五段5包括第五輥道501、第一風刀系統502和第二風刀系統503,所述第五輥道501上依次設有第一風刀系統502和第二風刀系統503,所述第一風刀系統502和第二風刀系統503的結構區別僅在於安裝位置不同,所述第一風刀系統502包括風泵、上風刀和下風刀,所述上風刀設置在第五輥道501上方,所述下風刀設置在第五輥道501下方,所述上風刀和下風刀通過帶有手閥的管道連接風泵。
所述第一噴淋系統103和第二噴淋系統202的水箱通過連通管205連通,該連通管205上設有閥門。其作用便於兩個噴淋系統水源共享。
所述第四噴淋系統402、第五噴淋系統403、第六噴淋系統404、第七噴淋系統405通過將前者補水口和後者溢流口連接的方式連接起來,所述第七噴淋系統405的水箱通過回水管410連接超純水噴淋系統406對應的第四輥道401處,使得超純水噴淋後得到再次利用,節約資源。
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