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用於治療神經受損的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6:22:26 2

專利名稱: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用於治療神經受損的用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用以治療神經損傷的用途。
背景技術:
水飛薊是一種由乳薊(milk thistle, Silybum marianum)分離的黃酮木脂素混合 物,常用於治療肝臟病症。其亦具有抗發炎、細胞保護、及抗致癌活性。水飛薊賓是水飛薊 中的主要黃酮木脂素,且其已被發現具有上述的治療效應。脊髓損傷(SCI)是脊髓的損害,其會造成感覺及運動控制的喪失。其可能是由脊 髓的疾病(如,弗利德來運動失調(Friedreich' s ataxia))或物理創傷(如,挫傷)而造 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基於非可預期地發現水飛薊或水飛薊賓具有神經保護活性並可改善脊 髓損傷大鼠的功能恢復。因此,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治療神經損傷(如,SCI)的方法,對需要該治療的個體投 與有效量的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特定而言,可將水飛薊或水飛薊賓傳輸至損傷的神經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可經由注射而進行鞘內投與。用於本發明方法的水飛薊賓可為分離形式,亦 即,由合成方法製備或由天然來源(如,水飛薊)富集。分離的水飛薊賓化合物是指含有以 乾重計至少40%該化合物的製備物。分離化合物的純度可由,如,管柱層析、質譜、高效液相 層析(HPLC)、NMR、或任何其它適當方法進行測量。名辭「治療」在本文中是指對具有神經損傷、該損傷的症狀、或朝向該損傷的易感 性的個體,以治癒、療愈、減輕、緩解、改變、補救、改善、改良、或影響該損傷、該損傷的症狀、 或朝向該損傷的易感性的目的,施用或投與包括一或多種活性劑的組合物。「有效量」在本 文中是指欲對該個體產生治療效應所需的各種活性劑的量,其可能為單獨使用或是結合一 或多種其它活性劑。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根據投與的途徑、賦形劑的選擇、以及其它藥 劑的共同使用,有效量可各有不同。本發明亦是關於一種以水飛薊或水飛薊賓增進由SCI (如,挫傷性SCI)復原的方法。本發明亦包括水飛薊或水飛薊賓在製備用於治療神經損傷的藥劑中的應用。本發明又包括水飛薊或水飛薊賓在製備用於增進由脊髓損傷復原的藥劑中的應用。本發明一或多個具體實例的細節示於下文的敘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徵或優點將可 由下文的附圖及數個具體實例的詳細敘述以及附呈的權利要求書而得悉。


上述發明內容及以下具體實施方式
與所附附圖一併閱讀將更增了解。為達闡明本發明的目的,附圖中所示具體實例為目前較佳者。然而,應了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所示的特定 排列及結構。在附圖中圖1顯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在大鼠脊髓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中對於LPS及 紅藻胺酸誘發性毒性的效應,其中(A)顯示各個處理組中每1. 5mm2的iNOS-陽性細胞數目 (Con =對照組;a =P < 0. 05 (LPS 對對照組);b :P < 0. 05 (LPS+SM 對 LPS)) ; (B)顯示各處 理組中iNOS及環氧合酶-2(C0X-2)的西方點漬分析結果(Con =對照組);及(C)顯示各處 理組中釋入培養基中的亞硝酸鹽量(a =P < 0. 05 (處理組對對照組);b :P < 0. 05 (SM/LPS 或SB/LPS對LPS) ;SM =水飛薊;SB =水飛薊賓)。圖2顯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在混合膠質細胞培養物中對於細胞增殖以及對於 H2O2-誘發性自由基形成的效應,其中㈧顯示各個處理組中每1.5mm2的BrdU-陽性細胞數 目;及⑶顯示水飛薊(80 μ M)及水飛薊賓(80 μ Μ)對於H2O2-誘發性自由基形成(ROS)的 有效抑制。圖3顯示水飛薊在由(A)脊髓或(B)皮質所製備的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中 對於H2O2-誘發性自由基形成的劑量反應性保護效應。圖4(A)顯示水飛薊(80 μ Μ)及水飛薊賓(80 μ Μ)在脊髓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 養物中對於H2O2-或t-ΒΟΟΗ-誘發性自由基形成的效應。圖4⑶顯示水飛薊(80 μ Μ)及水 飛薊賓(80 μ Μ)在皮質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中對於H2O2-或t-B00H-誘發性自由基 形成的效應。圖4 (C)顯示水飛薊(80 μ M)在小膠質細胞培養物中對於H2O2-或t-B00H-誘 發性自由基形成的效應。(*相較於對應DMSO組的P < 0. 05)圖5顯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在MTT分析中的結果。圖6顯示鞘內投與水飛薊在挫傷性SCI大鼠中的效應,以後肢功能的恢復說明 (SM20 = 50% PEG 中的 20 μ g/ μ 1 水飛薊,6 μ 1/ 大鼠;SM5 = 50 % PEG 中的 5 μ g/ μ 1 水 飛薊,6 μ 1/ 大鼠;* 由單因子 ANOVA 及 Student-Newman-Keuls 法的 P < 0. 05)。圖7顯示大鼠脊髓中心的西方點漬分析結果,其指出水飛薊(SM)可減少損傷脊髓 中心的損傷誘發性EDl及環氧合酶-2 (C0X-2)表現。圖8顯示在鞘內投與水飛薊(120yg/大鼠)後不同時程時於損傷脊髓中的水飛
薊賓保留情形。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關於使用水飛薊或水飛薊賓以治療神經損傷或協助由此種損傷復原的 用途。在本文中,辭句「由SCI復原」是指罹患SCI病患的病理狀況的改善及/或損傷脊 髓的生理功能的恢復(至少部分)。舉例而言,在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動物模型中,大鼠在 脊髓T9-T10區域受到挫傷性的損傷。在此種情形下,由後肢運動缺陷的改善可證實SCI的復原。7jC飛薊是取自乳薊(Silybum marianum Gaertn,亦稱為 Carduus marianus L) 的種子及果實的標準萃取物,其含有黃酮木脂素水飛薊賓(silybin,與silibinin同 義)為其主要組成份。水飛薊可由任何公知方法製備,參見例如以下文獻所公開的技術
4Barreto等人,由水飛薊萃取營養藥物-熱水萃取法,Appl. Biochem Biotechnol. 108 881-9,2003 ;Wallace等人,由水飛薊萃取營養藥物第二部份有機溶劑萃取法,Appl. Biotechnol. 105-108 =891-903,2003);以及Wallace等人,由水飛薊進行黃酮木脂素的批 次溶劑萃取,Phyotchemical Analysis. 16 :7_16,2005。或者,水飛薊可由供貨商處購得,諸 如,Sigma-Aldrich (St. Louis, MO)。水飛薊賓(silybin,silibinin)或2,3_ 二氫-3_(4_ 羥基-3-甲氧基苯 基)-2-(羥甲基)-6- (3,5,7-三羥基-4-氧代苯並吡喃-2-基)苯並二惡烷,具有兩種非 鏡像異構形式。該兩種異構物皆可由天然來源分離或是可由合成方法製備。同樣地,水飛 薊賓亦可由Sigma-Aldrich(St. Louis, MO)及其它供貨商處購得。特定而言,為達成較佳效應,可將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直接投與至損傷的神經區域。 在一具體實例中,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由鞘內投與,亦即,注射進入浸泡著脊髓及腦的腦脊髓 液中。為協助傳輸,可將水飛薊或水飛薊賓與適當的醫藥可接受性載體共同調配為醫藥 組合物。在本文中,名辭「醫藥可接受性載體」是指與該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相容,且較佳為 可安定該活性成分,同時不會對該待治療個體有害的載體。例示性的載體包括,但不限於, 鹽水、緩衝鹽水、葡萄糖、水、甘油、乙醇、及其組合。待投與至SCI區域的水飛薊或水飛薊賓的量可因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諸如,該 個體的狀況,以及該SCI的類型及嚴重性。在施用至罹患SCI的病患時,水飛薊或水飛薊賓 的量應可達成所欲效應,亦即,修復損傷區域及/或至少部分增進該損傷脊髓的功能恢復。 適當的量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須過度實驗的情形下基於本公開內容及常規知識與技 術判定。本發明現將由下列的實例而進一步說明。此等實例是為說明的目的而提供,且不 以任何方式被視為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化學品水飛薊及水飛薊賓購自Sigma-Aldrich(St. Louis, M0,產品編號分別為S0292及 S0417)。將水飛薊或水飛薊賓溶於二甲亞碸(DMSO)中,並以培養基新鮮稀釋,以進行所有 試管內的培養物實驗。液相層析梯度溶劑及試劑取自E. Merck (Darmstadt, Germany)。除非另有明示,其它試劑購自Sigma-Aldrich。混合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如Hung 等人(Mol. Brain Res. 75 (2000) :330_336)及 Tsai 等人(Ann. N. Y. Acad. Sci. 1042(2005) =338-348)所述的方法,由懷孕第15天的Sprague-Dawley大鼠胚胎的皮 質或脊柱區域,製備混合神經細胞_膠質細胞培養物。簡言之,以木瓜蛋白酶/蛋白酶/脫 氧核糖核酸酶I的混合物(0. 1%0. 1%0. 03% )分離細胞,再將其以1-2χ105個細胞/cm2 的密度塗盤至經聚離胺酸塗覆的培養盤上。將細胞維持在添加10%胎牛血清(FBS)的杜氏 改良伊氏培養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中。混合膠質細胞培養物如Tsai 及 Lee (Free Radical Biology&Medicine 24(1998) :705_713)所述的方法,由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的皮質或脊髓,製備混合膠質細胞培養物。簡言之,使經 研磨的皮質或脊髓通過尼龍布(80及10 μ m),塗盤在75cm2培養瓶中,並將其維持在含有 5. 5mM葡萄糖及添加10%胎牛血清(FCS)的DMEM中。使細胞在5% C02、95%空氣的水飽 和大氣中於37°C進行培育。為使培養物不含汙染細胞,在第10天,以ISOrpm隔夜震蕩除去 懸浮細胞以純化培養物。將燒瓶中的培養物再次塗盤於多孔培養盤上。培養物顯示針對膠 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有90%以上的陽性染色。小膠質細胞培養物由大鼠混合膠質細胞培養物純化出小膠質細胞培養物(Tzeng and Huang, J. .Cell Biochem. 90(2) (2003) :227_33)。簡言之,在培養10至14天後,借著震蕩燒瓶而 分離漂浮細胞及輕微黏附的細胞。將所得的細胞懸浮液轉移至多孔培養盤(Corning,USA) 中,並使其在37°C下黏附。在30分鐘後除去未黏附的細胞,分離出強力黏連形式的微膠質 細胞。藉由離子鈣結合性適應分子-1(IBA1,Wako Chemicals, Japan)或ED-1 (Serotec,UK) 的免疫染色,測定出微膠質細胞的純度為大於96%。動物Sprague-Dawley(SD)大鼠取自國立陽明大學(NYU)或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動物中 心(臺灣)。使用介於240-280g的間的成年雌性SD大鼠作為誘發性挫傷性SCI模型。動 物的處理及實驗流程皆經臺北榮民總醫院的動物實驗委員會仔細審核通過。脊髓挫傷使用NYU落重裝置(weight-drop device)誘發挫傷性SCI。麻醉成年雌性SD大 鼠。在第九胸(T)椎位置進行背側椎板切除術。由50mm高度落下IOg短柱而損傷T9-T10 脊髓的背側表面。硬膜保持機械完整,而落重損傷造成了蛋形壞死區域的特徵,在首尾方向 延伸至數個脊髓節段(Grossman et al.,Exp Neurol. 168(2) (2001) 283-9 ;Widenfalk et al.,JNeurosci. 21 (10) (2001) :3457_75)。實施例1 水飛薊不會影響脊髓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中的細胞類型在種下細胞後第二天,使混合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與水飛薊(40 μ Μ)共置 培育3天。接著處理細胞以進行神經細胞、星形膠質細胞、或小膠質細胞標記的免疫組織化 學分析。將原代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塗盤至經聚離胺酸塗覆的培養盤上,並以 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0分鐘。以0.2% Triton X-100透化細胞。接著以初級抗體染 色細胞,包括抗-βΙΙΙ 微管蛋白(Covance MMS-435P)、抗-GFAP (Chemicon AB 5804)、 及抗-EDl (Serotec MCA 341)抗體,再以其個別的螢光標記性次級抗體(Jackson ImmunoResearch Inc.)染色。β III微管蛋白是一種神經元專一性標記,GFAP是星形膠質 細胞標記、而EDl是小膠質細胞標記。以配備螢光鏡片的螢光顯微鏡取得脊髓神經元或非 神經元細胞的影像。以CXD相機拍攝神經元或免疫反應性細胞的影像。根據該等結果(數據未顯示),水飛薊並不會影響脊髓培養物中的神經元存活以 及非神經元細胞的數目。實施例2 水飛薊可保護脊髓神經細胞_膠質細胞培養物對抗LPS及紅藻胺酸誘 發的毒性在種下細胞後第二天,在有或無內毒素脂多醣(LPS,1.2yg/ml)或興奮性神經毒素紅藻胺酸(ΚΑ,150μΜ)的存在下,以水飛薊(40 μ Μ)處理混合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 物2天。收集培養基以進行釋出的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分析,並收集細胞以進行免疫組織 化學及西方點漬分析。在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固定及Triton X-100透化後,使細胞與初級抗 體抗-IL-Ιβ (Chemicon)隔夜共置培育(4 °C ),並接著在室溫下與驢抗山羊488 (Alexa)或 驢抗小鼠cy3 (Jackson Lab)共置培育90分鐘。根據該等結果(數據未顯示),LPS或KA 的處理在該等脊髓培養物中誘發IL-I β表現。亦處理細胞,以進行可誘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環氧合酶-2(C0X_2)表現 的西方點漬分析。簡言之,將等量的細胞裂解物蛋白加樣至SDS-PAGE凝膠上並進行分離。 根據標準流程進行電泳。在電泳後,將凝膠轉移至PVDF膜上(Millipore,USA),並在4°C 下與對抗iN0S(BDtransduction,USA)或C0X-2 (Cayman)的抗體隔夜共置培育。將點漬膜 與驢抗兔IgG HRP (辣根過氧化物酶)-綴合性次級抗體(Santa Cruz)或山羊抗小鼠IgG HRP-綴合性次級抗體(Santa Cruz)共置培育1小時,再使用超訊息化學冷光基質(Pierce, USA)進行HRP偵測。NO的產生是以Griess反應試劑進行比色反應偵測培養基中的亞硝酸鹽積累而予 以分析。簡言之,在LPS處理2天後,收集培養物上清液(150 μ 1),並與50 μ 1的含有 磺胺/0. 萘基乙二胺二鹽酸鹽/2%磷酸的Griess反應試劑混合,再在室溫下共置培育 10分鐘。在540nm測量吸收值。使用亞硝酸鈉(NaNO2)作為標準物以計算二氧化氮(NO2)。如圖1㈧至(C)所示,LPS誘發C0X-2及iNOS表現、iNOS-陽性細胞數目、以及一 氧化氮(NO)釋出的增加,以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表示。水飛薊可有效降低LPS或KA的 刺激。水飛薊賓可顯著降低LPS誘發的NO釋出。實施例3 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可抑制混合膠質細胞培養物的細胞增殖5-溴-2-脫氧尿苷(BrdU)是一種在有絲分裂S期納入遺傳物質中的胸苷類似物, 以其處理細胞,進行混合膠質細胞培養物增殖活性的研究。將水飛薊或水飛薊賓(20-80 μ Μ)加入未匯合的膠狀細胞中2天。在細胞固定前 2小時,將5-溴-2-脫氧尿苷(Βιχ υ,ΙΟμΜ,其可由增殖細胞攝入)加入培養的細胞中。以 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30分鐘,室溫)後,以2M HCl (10分鐘,37°C)處理細胞以使其DNA變 性。接著以PBS重複清洗細胞,直到pH值到達6.5或以上。接著以小鼠抗-Brdua 100, Chemicon,Temecula,CA)及兔抗-GFAP(1 300,Chemicon)抗體進一步進行重複處理 (40C,隔夜),再與FITC-及羅丹明(rhodamine)-綴合性次級抗體(室溫,90分鐘)共置培 育。在各孔隨機選取7個區域,計數含有BrdU的細胞。計算出BrdU/總細胞的比例。如圖2㈧所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兩者皆可有效降低膠質細胞的增殖(由 BrdU (+) /GFAP (+)的比例表示)。實施例4 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可減少脊髓星狀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及神經細 胞_膠質細胞培養物以及皮質神經細胞_膠質細胞培養物中的毒素誘發性自由基形成抗氧化活性是神經保護劑的一種重要作用機制,因為自由基的傷害在各種不同物 質的神經毒性效應以及諸如發炎、缺血及再灌注、動脈粥狀硬化、及老化過程的致病機制中 皆扮演重要角色。自由基的含量(氧化壓力)可藉由H2O2或第三丁基過氧化氫(t-B00H) (參見圖3(C)、圖4(A-B)、及圖5(A-C)中的「對照組」)的挑戰在細胞中誘發。
在本實施例中,以各種不同的自由基產生物處理混合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或是 混合神經細胞-膠質細胞培養物而誘發氧化壓力,並以經改良而可使用螢光微試驗盤視 讀器的DCF分析檢驗水飛薊及水飛薊賓的抗氧化活性。細胞內的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形成是以非熒旋旋旋光性的2『,7' -二氯二氫螢光素二乙酸酯 (DCF-DA)偵測,其為用於偵測胞內氧化物生成的靈敏且廣泛使用的探針。DCF-DA可自由 進入細胞,並由胞內酯酶修飾成為親水性(並因此「受困」)、即非熒旋旋旋光性的報導分子 DCF。DCF的氧化會產生高度熒旋旋旋光性的DCF,其可由流式細胞計數或其它螢光偵測方 法偵測。為進行DCF分析,首先在培養物中加入無血清培養基中(DMEM+N2)的40 μ M DCF-DA(Molecular Probe D-399 ;Invitrogen, Carlsbad, CA)處理 1 小時。接著以含有毒 素(包括H2O2 (ImM用於神經元;3mM用於非神經元細胞)以及t_B00H(0· 75mM))的生長培 養基置換該培養基處理2小時。在毒素處理起始後10分鐘內,加入不同劑量(介於自20 至160 μ M)的水飛薊或水飛薊賓。以螢光試驗盤視讀器,在485nm/538nm的激發/發射波 長,測量所得的螢光DCF含量。如圖2(B)、圖3㈧及(B)、及圖4㈧至(C)所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兩者皆為強 力的抗氧化劑,因其在所有試驗的培養物中,包括脊髓混合膠狀細胞培養物(圖2(B))、脊 髓混合神經細胞-膠狀細胞培養物(圖3(A);圖4(A))、皮質混合神經細胞-膠狀細胞培 養物(圖3(B);圖4(B))、以及脊髓小膠質細胞培養物(圖4(C)),皆可顯著降低H202-或 t-ΒΟΟΗ-誘發性自由基形成。重要的是,介於自20 μ M至160 μ M)的水飛薊可在脊髓或皮質 混合神經細胞_膠狀細胞培養物中有效減少H2O2-誘發性自由基(圖3㈧及(B))。使用ΜΤΤ(3-(4,5_ 二甲基噻唑-2-基)-2,5_ 二苯基四唑)的還原程度,測量細 胞存活或是測定活細胞的代謝活性。MTT可由存活細胞的粒線體酵素還原成為藍色的甲 暨(formazan)產物,其與代謝功能的完整性成正比(Edmondson et al.,J. Tiss. Cult. Meth. 11(1998) :15_17)。為進行MTT分析,如上所述以毒素以及水飛薊或水飛薊賓處理該 等培養物2小時。在處理後,由孔中除去培養基,並以添加葡萄糖(5mM)的PBS中的0. 5mg/ mL MTT置換。在37°C下共置培育2hrs後,除去此溶液,並以酸化的異丙醇溶解該等藍色的 甲暨晶體。以分光光度計在570nm測量該所得溶液的光學密度。如圖5所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可強效增進MTT的還原。MTT還原分析取決於代謝 活性細胞將MTT四唑餘丨鹽還原成為甲暨的能力。還原的吡啶核苷酸輔因子NADH與大部分 的MTT還原作用有關。此種結果指出水飛薊及水飛薊賓的強抗氧化特性。實施例5 水飛薊的鞘內投與對於挫傷性SCI的效應由於高濃度(純)DMSO的直接注入可能會造成細胞毒性,因此使用替代性 的較安全試劑聚乙二醇(PEG;麗2000Da)溶解水飛薊以進行鞘內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PEG是一種親水性的聚合物,已被證實為安全且對急性脊髓損傷具有神 經保護作用(Shi and Borgens, J. Neurophysiol. 81 (1999) 2406-2414 ;Shi et al., J. Neurotrauma 16(1999) 727-738 ;Shi and Borgens, J. Neurocytol.29 (2000) 633-644)。以鹽水製備PEG溶液(50 % )。接著將水飛薊以5至20mg/ml的濃度溶於PEG 溶液中。在誘發挫傷性損傷的後30分鐘內,將6μ 1含或不含水飛薊的PEG由鞘內投與至 損傷脊髓的中心。縫合皮膚,並如上所述在脊髓損傷後的第二天及每周監測後肢功能(BBB量表)。如圖6所示,水飛薊的鞘內注射(20yg/yl)可顯著有助於SCI大鼠的功能恢復, 而PEG(水飛薊的載劑)則不具神經保護性。在損傷5周後,麻醉大鼠,並以4%多聚甲醛進 行血管灌注。接著矢狀切片脊髓(ΙΟμπι厚),並加以處理以使用抗神經絲蛋白(針對神經 元)或抗-EDl (針對活化的小膠質細胞)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根據該等結果(數據未 示),在經水飛薊處理的脊髓中,其脊髓軸突(神經絲蛋白陽性)獲得較佳的保存,並可見較 低程度的小膠質細胞活化(ED-I)。創傷性的脊髓損傷具有破壞性,並會起動一系列的細胞及分子事件,包括初級及 次級的損傷級聯。脊髓的損傷會引發發炎反應,該發炎反應一開始便會造成進一步的組織 損傷。降低對於脊髓損傷的早期發炎反應,因此可能限制組織損傷的範圍,並因此限制後續 的失能。在損傷3天後犧牲有或無鞘內投與水飛薊的SCI大鼠。快速取出脊髓的損傷中心, 並以冰冷的萃取緩衝液(7Μ尿素、2Μ硫脲、4% CHAPS,40mM Tris緩衝液(pH7. 5)及蛋白酶 抑制劑(Roche 11836145001))予以均質化。使用 Bradford 法(Bio-Rad Protein Assay, Bio-Rad Laboratories)測量蛋白濃度。將等量的蛋白加樣至8% SDS-PAGE凝膠上並進行 分離。在轉移後,以抗C0X-2、抗ED-1、及抗肌動蛋白抗體探測所得的PVDF膜。與圖6的結 果相符,鞘內投與水飛薊可在損傷3天後的損傷脊髓中,降低C0X-2( —種促發炎酶)的表 現,並抑制ED-I (+)小膠質細胞浸潤,如圖7所示。鞘內水飛薊的分布可能與全身性sc投與者不同。對SCI大鼠鞘內投與水飛薊 (120μ g/6y 1/大鼠)。在損傷1、2、7、及14天後,取出脊髓中心,並以5倍體積的50mM Tris-HCKpH 7.4)予以均質化。以等體積的溶劑(丁醇甲醇,95 5 ;ν/ν)進一步萃取 組織均質物。離心後,收集所得的有機層,濃縮,再直接注射至具有UV偵測的HPLC裝置中。 圖8顯示脊髓中所達成的水飛薊素接觸時程(藥物動力學)。水飛薊素的分布僅限於損傷 的脊髓中心。在注射2周後,仍保留約8 μ g/g組織的水飛薊素。因此,水飛薊素藥物動力 學的差異可能可說明鞘內水飛薊素注射的有效結果。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明了,可對上述的具體實例進行變化而不偏離其廣泛的發明 概念。因此,鹹可明了,本發明並不限於所公開的特定具體實例,其是欲涵括由附呈的權利 要求書所定義的本發明精神及範圍中的修飾。
9
權利要求
一種水飛薊(silymarin)或水飛薊賓(silybin)在製備用於治療神經損傷的藥劑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投與至損傷的神經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神經損傷是脊髓損傷(SCI)。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經鞘內投與。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經鞘內投與。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投與至損傷的神經區域。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SCI是挫傷性SCI。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經鞘內投與。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投與至損傷的神經區域。
10.一種水飛薊(silymarin)或水飛薊賓(silybin)在製備用於增進由脊髓損傷 (SCI)復原的藥劑中的應用。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經鞘內投與。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投與至損傷的神經區域。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SCI是挫傷性SCI。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投與至脊髓的損傷區域。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是所述藥劑是投與至脊髓的損傷區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飛薊(silymarin)或水飛薊賓(silybin)在製備用於治療神經損傷的藥劑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1/357GK101961365SQ20101023845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4日
發明者蔡美娟, 鄭宏志 申請人:鄭宏志;蔡美娟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