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氮汙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05:15:0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氮汙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化工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汙染物,含氮量很高的汙水便是主要汙染物之一。化工廠為了避免因汙水直接排放到外界環境中而造成二次汙染,因此需要將這些汙水輸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由於待處理的汙水量很大,而且汙水處理一般是先進入調節池調節PH值、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值等,在通過厭氧、好氧微生物處理雜質,但是這種傳統的水處理設備僅能滿足COD值的處理標準而無法使汙水中氮元素達到相應的指標。這主要是厭氧即缺氧微生物處理過程不夠深入導致的。
綜上所述,如何研究出一種高氮汙水處理系統,具有更強的氮元素處理淨化能力,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高氮汙水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氮汙水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所述調節池中設置有汙水進口,所述調節池通過管道連接有用於降解含氮雜質的多個相互串聯的缺氧池,所述缺氧池通過管道連接有用於氧化汙水雜質的生物流化床,所述生物流化床通過管道連接有用於分離固態雜質和淨水的沉降池,所述沉降池通過管道連接有芬頓水處理裝置,所述芬頓水處理裝置中設置有排水管;所述調節池、缺氧池、生物流化床、沉降池和芬頓水處理裝置的各個所述管道之間安裝有用於提供汙水輸送動力的機械泵,每個所述缺氧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上密封連接有頂罩,所述頂罩上端面固定連接有用於輸送缺氧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的排氣管。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池串聯有輔助調節池,所述輔助調節池上開設有汙水進口,所述輔助調節池的容積大於所述調節池的容積。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調節池的數量為多個且依次相互串聯,由靠近至遠離所述調節池方向,每個所述輔助調節池的容積依次增大。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外接有二氧化碳、甲烷分離設備。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與所述頂罩之間通過無縫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所述頂罩與所述池體上端面相扣合,扣合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進一步地,所述沉降池包括通過管道與所述生物流化床連接的二沉池和與所述二沉池相連通的混凝沉降池。
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氮汙水處理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第一、該高氮汙水處理系統中通過設置多個相互串聯缺氧池可以使含氮雜質很高的汙水經過缺氧處理得以充分降解,即該設計有效延長了汙水的缺氧微生物處理時間,進而提高了對汙水中含氮元素雜質的分解能力。該設計省去了好氧池,因為所述生物流化床就屬於好氧微生物處理,因此該設計結構精簡,毫無結構繁雜的缺陷,結構設計也更為合理。此外,在所述缺氧池頂部設置所述頂罩和所述排氣管可以使所述缺氧池中產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氣體等氣體得以有效排出,利於進行尾氣收集與再利用,因此該設計整體還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
第二、該高氮汙水處理系統中通過設置所述輔助調節池可以使所述調節池能夠適用於不同汙染程度的汙水處理工作,即汙染程度較重的汙水先進入容積較大的輔助調節池調節相應汙染參數如PH值、COD值等,之後再進入調節池進一步精細化調節,這為後續的缺氧處理提供便利。
第三、該高氮汙水處理系統中通過增加所述輔助調節池的數量,並有規律的設計每個所述輔助調節池的容積大小,進而使該系統能夠處理不同汙染程度的汙水標準更加細化,因此該設計可使此系統更為有針對性的處理多種不同汙染程度的汙水,進而提高汙水淨化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輔助調節池,2、調節池,3、缺氧池,4、生物流化床,5、沉降池,6、芬頓水處理裝置,3.1、排氣管,3.2、頂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高氮汙水處理系統,包括調節池2,所述調節池2中設置有汙水進口。所述調節池2通過管道連接有用於降解含氮雜質的多個相互串聯的缺氧池3。所述缺氧池3通過管道連接有用於氧化汙水雜質的生物流化床4。所述生物流化床4通過管道連接有用於分離固態雜質和淨水的沉降池5。所述沉降池5通過管道連接有芬頓水處理裝置6。所述芬頓水處理裝置6中設置有排水管。所述調節池2、缺氧池3、生物流化床4、沉降池5和芬頓水處理裝置6的各個所述管道之間安裝有用於提供汙水輸送動力的機械泵。
通過設置多個相互串聯缺氧池3可以使含氮雜質很高的汙水經過缺氧處理得以充分降解,即該設計有效延長了汙水的缺氧微生物處理時間,進而提高了對汙水中含氮元素雜質的分解能力。該設計未涉及好氧池,因為所述生物流化床4就屬於好氧微生物處理,因此該設計結構精簡,毫無繁雜,結構設計也更為合理。
每個所述缺氧池3包括池體,所述池體上密封連接有頂罩3.2,所述頂罩3.2上端面固定連接有用於輸送缺氧池3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的排氣管3.1。此外,在所述缺氧池3頂部設置所述頂罩3.2和所述排氣管3.1可以使所述缺氧池3中產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氣體等氣體得以有效排出,利於進行尾氣收集與再利用,因此該設計整體還具有節能、環保的優點。
所述調節池2串聯有輔助調節池1,所述輔助調節池1上開設有汙水進口,所述輔助調節池1的容積大於所述調節池2的容積。通過設置所述輔助調節池1可以使所述調節池2能夠適用於不同汙染程度的汙水處理工作,換言之,汙染程度較重的汙水先進入容積較大的輔助調節池1調節相應汙染參數如PH值、COD值等,之後再進入調節池2進一步精細化調節,這為後續的缺氧處理提供便利。
所述輔助調節池1的數量為多個且依次相互串聯,由靠近至遠離所述調節池2方向,每個所述輔助調節池1的容積依次增大。通過增加所述輔助調節池1的數量,並有規律的設計每個所述輔助調節池1的容積大小,進而使該系統能夠處理不同汙染程度的汙水標準更加細化,因此該設計可使此系統更為有針對性的處理多種不同汙染程度的汙水,進而提高汙水淨化效率。
為了使所述缺氧池3內的氣體產物有效排出,避免在氣體輸送過程中存在洩漏情況,所以將所述排氣管3.1與所述頂罩3.2之間設計為通過無縫焊接方式固定連接,所述頂罩3.2與所述池體上端面相扣合,扣合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密封墊。由於二氧化碳的液化點為-56.55℃,所以比甲烷的液化點高很多,因此在所述排氣管3.1外接有二氧化碳、甲烷分離設備,該分離設備採用加壓液化方式分離這兩種氣體。
為了進一步提高沉降池5的工作效率,提高沉澱淨化水質的能力,所以將所述沉降池5設計為包括用於初級分離汙水與雜質的二沉池和用於深度沉澱淨化汙水水質的混凝沉降池。其中,所述絮凝池是通過添加絮凝劑來提汙水中雜質高絮凝能力,利於實現淨水與雜質的進一步分離。
為了使設備中的汙水流量更便於調控與檢測,所以在所述管道內設置有流量計和流量調節閥。為了使所述管道具有良好的支撐,避免因為所述管道之間承載汙水量較大而出現彎折變形現象,所以在所述管道的下方設置有管道支撐架。為了使所述缺氧池3中的含氧量更易於檢測,所以在所述缺氧池3中均設置有用於時時檢測汙水中氧含量的測試裝置。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