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乾隆被捕

2023-11-03 21:11:02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曆,一生治國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為太平盛世,退位後還當了一段時間的「太上皇」,遙控國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簡出,身份顯赫,誰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萬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裡,這個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將軍屬下的旅順口水師營協領高勳。

高勳是山海關人,他為人忠厚耿直,忠於職守,為官清正,愛兵愛民,雍正年由外地調入旅順水師營擔任協領,當時軍營內部種族歧視比較嚴重,漢族官兵與滿族官兵同差卻不同餉,他曾理直氣壯地去找盛京將軍要求給漢族官兵加薪,他的諸多舉動深得官兵的好評。

水師營原來在荒野郊外,朝廷要在這裡建水師營,按規劃要建1200間營房,高勳在建營房期間因公得罪屬下一個根基很硬的佐領,那佐領四下裡放風要去告他貪汙,挪用建房銀子,使1200間營房只好建成草頂的房屋。這消息傳到上司那裡,上司立即派官員來水師營調查,他們嚴肅地審問高勳:「軍隊建營房為什麼不建瓦房而建草房,省下的銀子哪去了?」來查辦的官員氣衝衝地審問高勳,高勳則理直氣壯地回答:「這裡的百姓都住草房,附近沒有磚瓦窯,要建磚瓦房,一是要佔地燒磚瓦,二是會引起百姓埋怨,建草房則可避免這些情況,而且也省下不少銀子。」

上司派來的查辦人員仔細走訪了營區,在官兵中普遍搞了調查,又仔細查了帳目,清點了庫內剩餘的銀子。經過查詢,帳目相符,庫存銀子與帳面完全一致,高勳沒有鋪張浪費,還處處替朝廷節省銀兩,上司很滿意,便給高勳記了大功一次。

水師營的建立除了要組織官兵在海上巡邏,防止倭寇入侵之外,還要負責在沿海緝私,查禁朝廷規定的違禁品,高勳偏偏在嚴格執行公務時惹了一個大麻煩,這麻煩使水師營官兵及百姓為高協領捏了一把汗。雍正十二年?1734年 秋天,水師營集市上來了幾個外鄉買賣人,他們在販賣長白山人參。在當時,朝廷規定,人參是貢品也是高級補品,必須由朝廷統一經營,普通百姓如敢參與人參販賣,便要抓入大牢,按刑部法典處罰。所以,百姓來協領衙門舉報後,高協領馬上派人到集市上查探,當奉命前來查探的官兵趕到集市後,發現這幾個外鄉人竟大大方方與當地百姓討價還價,對官兵的到來熟視無睹。官兵們剛要上前問話,那幾個外鄉人竟怒髮衝冠對來幹預的官兵不由分說抬手就打,這幾個被派去的官兵雖說平時精通武功,卻沒遇到過這些武藝高強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便被外鄉人打得連滾帶爬,鼻青眼腫,幸虧在附近操練的大隊官兵趕到,推推搡搡好不容易才將這幾個人拿下押送到協領衙門,一路上,被捆綁的外鄉人在官兵群裡還伸腿打人,氣焰十分囂張。

高協領升堂審訊,問了半天他們才開口,為首的那個北京人自稱姓高,問他們是幹什麼的,他自稱是做買賣的,這夥人在公堂上昂首挺胸,怒目相視,差人命他們跪下回答協領大人的問話,他們不但不跪,還一個勁地罵著。高勳自當官差還沒遇上這種不懂官府規矩的人,他猛拍公案大喝一聲:「大膽歹徒,你們膽敢私販長白山人參,犯了國法,又膽敢毆打官差,該當何罪?來人哪,把他們押下去……」

站在一旁察言觀色的軍師趕緊拉了一下高勳的袖子耳語說:「大人且慢,我看這些小子不同尋常,為首的那小子氣度不凡,一定是有什麼背景,怕是有點來頭。當然,私賣人參確是犯了大法,依我之見,不如把他們連人帶貨一起送往盛京,讓盛京將軍看著發落去吧。」高協領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他深知官場黑暗,一旦嚴懲了高官或皇親國戚,說不定有什麼麻煩,燒香引出鬼的事可是得不償失。

第二天,他派得力官員和一隊官兵,將這夥人捆綁起來,連人帶貨押往盛京。

到了盛京,押進盛京將軍衙門,只見盛京將軍看見押解來的人後,急忙跑下公堂,親自替為首的那個小夥子解下繩子,並親自送到行宮安頓下來。

這情景被前來押送的水師營官兵看得一清二楚,他們經過打聽,才知被抓的為首的年輕人原來就是皇太子弘曆。高協領得到這個消息後,自知惹下大禍,他做好了心理準備,等著隨時被朝廷滿門處斬。

雍正十三年秋,老皇帝雍正駕崩,皇太子弘曆即位,改年號為乾隆元年,這消息傳到水師營,高勳頓時心驚肉跳。正在他天天忐忑不安之時,一道聖旨降下,命高勳火速進京。高勳安頓好家眷,沒敢把自己的「厄運」告知部下及親屬。他在軍師的幫助下,把皇帝可能問罪的事兒都想好了對策,準備了一番後,他便硬著頭皮進京復旨去了。

高協領剛到京城,沒敢耽誤,急匆匆上殿去見皇上,乾隆皇帝見了高勳劈頭就問:「高勳,抬起頭來,你還認識我嗎?」高勳抬起頭來又連連叩首:「奴才該死,奴才該死……」乾隆笑容滿面地問:「高勳,你有什麼罪啊,有罪的是朕,朕怕是有罪之人吧?」高勳一聽,明明是皇上在挖苦他,反正總是一死,倒不如把心裡話倒出來,如此死法也痛快一些。他把心一橫,反倒鎮定下來,斬釘截鐵地說:「恕奴才直言,長白山人參是朝廷規定的貢品,尋常百姓私自買賣是要殺頭的,長白山是我大清的發祥地,皇祖立下聖訓,此乃禁區,不準進山採藥、打獵,聖上私採長白山參,又私自拿到集市上販賣,犯了國法,罪上加罪,……」乾隆聽了略露贊同的臉色,只好說:「可我是皇上啊?」「皇上那時沒登基,應當按大清刑律與庶民同罪。」「可我是皇太子……」「你口口聲聲稱自己姓高,是掌柜的,奴才豈知皇上的真實身份?」乾隆龍顏大怒:「大膽的奴才,高勳,你竟敢如此放肆,在你心目中還有君臣之禮嗎?你死到臨頭了,知道嗎?」「君讓臣死,臣不敢不死,不過,死也要讓臣死個明白,我不知高掌柜就是皇太子,不知者不怪罪,奴才為什麼要處以死罪呢?再說,大清皇祖遺訓,皇家太子都不去遵守,誰還去遵守?奴才身為朝廷命官,遇見違訓犯法之事不去管,那才是失職有罪,如忠於職守去管犯法之徒反而有罪,以後誰還去管犯國法的事呢?」

乾隆帝聽了高勳在朝上一番「膽大妄為」的忠言,心裡十分痛快,他決定好好提拔他。他對高勳說:「朕錯怪了高協領,念你秉公執法,對朝廷忠心不二,朕要對你重用,你回去待命吧。」

高協領回到水師營不久,朝廷便下了聖旨為他擢升了官職,高協領的子女也跟著他走馬上任。高勳上任那天,水師營官兵及百姓揮淚送別,百姓把高勳一直送出了二裡之外才戀戀不捨地返回。高協領水師營抓皇帝的故事便代代傳了下來。

同类文章

孤注一擲的雄主——拓跋珪

 回溯源頭——代國的建立與滅亡   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稱代王。此人生而奇偉,寬仁大度,身長八尺,隆準龍顏,長發委地,相貌英偉,經過三十多年苦心經營,兼併鄰近諸部,擊高車,破沒歌部落,攻伐劉衛辰部,節節勝利。他至此自稱代王,並與同屬鮮卑族的前燕慕容氏廣結姻親,大具開國氣象。可惜什翼犍生不

梟雄寒浞

 在夏王朝初年,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人物,他姓寒(又作韓),單名一個浞字,又名漪,所以史書上也有稱他為寒漪的。   在中國史書上對寒浞這位君王的評價卻是很糟糕,說他是一位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他不僅殺死了自己的師父,還殺死了他的義父后羿,奪取了有窮國的半壁江山。後來他又繼續窮兵黷武,興

神武不可測的漢光武帝——劉秀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但對東漢開國皇帝,神武不可測,允冠百王的劉秀卻知之甚少。這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帝的劉秀名氣顯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幾位皇帝和那些著名的亡國之君。但在作為方面絲毫不遜色。   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漢

明清皇帝用人:鹹豐疑人敢用崇禎疑人敢殺

「用人不疑」與「疑人不用」是孟不離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後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歷史上犯過錯誤、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該疑而不用,還是用而不疑呢?   事實勝於雄辯,在這方面我拿崇禎和鹹豐做個比較。   崇禎皇帝:用一個殺一個最後全

掃蕩北邊除隱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徵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徵沙漠之戰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國為肅清蒙古故元殘餘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棄大都(今北京)北逃後,一直滯留在近塞地區,並多次舉兵南犯,以圖復闢,均被明軍擊敗。元朝殘餘勢力雖由此日漸衰弱。但在北方近

永樂皇帝與武當山的故事

 到武當山旅遊的人大都是衝著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鬼斧神工的金頂造極、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絕倫的武當武術而去。然如果到武當山旅遊前能了解到武當山與明朝永樂皇帝的一段歷史有關,那遊覽起來就更有興味了。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後,燕王朱棣率領的北方軍隊和建

唐宣宗:傻子皇叔被迫出家又如何合法即位

來時糊塗去時迷   那一年,在丹陽街頭,一個鄭姓少女和一個方士不期而遇。不知名的卜者從少女身上看出了其不尋常的命運:鄭氏將來會成為一位帝王的母親。雖然說這位鄭姓少女就是後來唐宣宗李忱的母親,但預言在沒有成為現實之前,都是荒誕劇。有人聽了搖搖頭一笑而過,有人聽了心理卻起了化學反應。鎮海節度使

宋太祖的「 誠信 」公關

1964年,宋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氣攻下吳越。誰知吳越國王錢俶親自拜見趙匡胤,並獻上了吳越國的地圖,以示臣服之意。   趙匡胤見錢俶來訪非常高興,便留他在汴梁遊玩談心,而錢俶卻在暗地裡賄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為他說話保住吳越國,深受皇帝倚重的宰相趙普更是他的重點公關對象。對此趙

光武帝為何退功臣而進文吏

 南北功臣的制衡   光武「以徵伐濟大業」,故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初即位時,非但不「退功臣」,反而任之以顯職。據萬斯同《東漢將相大臣年表》,其時除太傅卓茂外,大司馬吳漢、大司徒鄧禹、大司空王梁、驃騎大將軍景丹、建威大將軍耿弇、虎牙大將軍蓋延、建義大將軍朱祜(大將軍杜茂與以上四大將軍官次相

楚宣王的煩惱

  1.戰國時期,南方的楚國國力強盛起來,楚將昭奚恤由於多次立下赫赫戰功,權勢越來越大。   2.楚宣王聽說大臣們都爭相去討好昭奚恤,其他諸侯國也只害怕昭奚恤,而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這讓他感到悶悶不樂。   3.一天上朝時,楚宣王問大臣們:「寡人聽說北方的國家都害怕昭奚恤,有這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