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03:19: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塗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
背景技術:
塗裝行業的生產車間都採用固定式廠房,設備一旦安裝調試完成後,無法移動,而部隊演習、作戰地點無法確定,隨機性大,如果將所有車輛均集中到一個地點進行塗裝,首先成本較高,其次時效性差,根本不能適應現代化作戰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用於跟隨機動作戰部隊,根據需求,對工件及裝備的圖案進行變換,使其與環境更好的融合,達到防偽目的。各分單元設備集成安裝在方艙內,可快速轉場進行噴塗作業;可在固定廠房內進行,也可機動至指定地點快速組裝、進行噴塗作業;方艙規格及接口與工業標準貨櫃相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多個拼接的方艙(100)和自動噴塗系統;
所述自動噴塗系統包括噴塗裝置(101)、底座及導軌單元(102)、空壓站單元(103)、第一控制櫃單元(104)、第二控制櫃單元(105)和供料單元(106);
所述方艙包括多個隔間,每個隔間中分別安裝空壓站單元(103)、第一控制櫃單元(104)、第二控制櫃單元(105)和供料單元(106);
所述底座及導軌(102)固定在方艙(100)內,噴塗裝置(101)安裝於導軌(102)上,噴塗作業時噴塗裝置在導軌上移動,空壓站單元(103)向供料單元(106)提供動力,供供料泵輸送塗料,第一控制櫃單元(104)和第二控制櫃單元(105)分別對噴頭和噴塗裝置進行自動噴塗控制,供料單元(106)通過供料泵和塗料管道向噴頭提供塗料。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上述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可快速轉場進行噴塗作業,既可在固定廠房內進行,也可機動至指定地點快速組裝、進行噴塗作業;對廠房及場地無特別要求;時效性優;展開及撤收時間短;採用模組化,微型化,智能化設計,集成度高,效率高,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單個方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中多個方艙拼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並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其包括方艙(100)及自動噴塗系統。其中,如圖1所示,所述方艙自成一個完整的模塊--噴塗艙,所述自動噴塗系統包括噴塗裝置(101),底座及導軌單元(102),空壓站單元(103),第一控制櫃單元(104),第二控制櫃單元(105),供料單元(106)等多個單元,所述方艙內設置三個隔房,第一間隔房放置空壓站單元(103),第二間隔房放置第一控制櫃單元(104)和第二控制櫃單元(105),第三間隔房放置供料單元(106),全部置於方艙內。
其中,所述噴塗裝置(101)包括噴塗裝置、移載裝置等;所述底座及導軌單元(102)固定在方艙(100)內,噴塗裝置(101)放置於導軌上,噴塗作業時噴塗裝置在導軌上移動,空壓站單元(103)通過供氣管道向供料單元(106)提供動力,供料泵輸送塗料,第一控制櫃單元(104)和第二控制櫃單元(105)通過管道及信號線,分別對噴頭(安裝在噴塗裝置)和噴塗裝置進行控制,供料單元通過供料泵和塗料管道向噴頭提供塗料,從而進行噴塗作業。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噴塗裝置為機器人,所述移載裝置為移動小車。
本實用新型中根據噴塗工件(108)的尺寸,選擇多個方艙進行拼接,拼接後的方艙總長度需大於工件長度4米,工件噴塗一次性完成(在噴塗過程中無需對工件或者方艙進行移動,提升效率,保證噴塗的重複性),在拼接完成後的方艙內安裝一套視覺定位單元(包括多個視覺定位採集裝置(107)和一臺主機,主機放置在作業管理艙(109)內),用於對噴塗工件位置特徵進行數據採集與分析,並將分析後的數據傳送至噴塗裝置控制櫃,以供噴塗裝置控制櫃校正噴塗裝置的自動噴塗路徑。在一實施例中每個方艙安置2個視覺定位採集裝置(10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視覺定位採集裝置(107)為攝像頭。
所述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還包括一個作業管理艙(109),其連接每個方艙的噴塗艙控制櫃(104)和噴塗裝置控制櫃(105),用於統一管理每個方艙中的噴塗艙控制櫃(104)和噴塗裝置控制櫃(105)。
如圖2所示,為4個方艙拼接後的結構示意圖(每個方艙內設置一個噴塗裝置),方艙之間採用定位塊及連接螺栓進行連接,噴塗裝置只能在本方艙內進行移動工作。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噴塗工件(108)為左右噴塗工件,則拼接形成的移動式自動噴塗系統,包括兩排拼接的方艙,分別位於噴塗工件(108)左右側,且兩排拼接的方艙長度均大於噴塗工件(108)的長度4米。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替代了車間傳統固定式噴塗,受地域限制小,間接提高了戰略廠房的隱蔽性、便捷性。降低了建造廠房的成本。同時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噴塗效率,節能環保。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可應用於對機動作戰部隊的車輛進行迷彩噴塗,達到防偽的目的。
經實施例得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具有如下的性能參數:
1.展開時間:≤16h
2.撤收時間:≤1.5h
3.工件定位時間:≤0.5h
4.機動性能:可以採用汽車牽引及火車運輸
5.貯存溫度:-20℃~+55℃;
6.工作溫度:+5℃~+40℃
7.相對溼度:不大於85%(25℃~30℃);
8.作業海拔高度:不大於2500米
9.運輸海拔高度:不大於3500米
10.作業區風力≤3m/s;風力﹥3m/s時,須搭建帳篷或採取防風措施。
11.單個方艙長度宜為35'~45'之間,優先選擇45'。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方艙移動式自動噴塗方法,其包括:
步驟101:將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運送到達工作位置後,布置方艙就位,連接好地線、電源、通信光纖等;
步驟102:接入電源,打開總電源開關,使方艙內的噴塗艙控制櫃通電;
步驟103:調整方艙至水平位置,開啟方艙內各隔間的照明,開啟方艙相應的艙門及頂板,懸掛安全警示牌及設置安全防護欄;
步驟104:第一次展開方艙時,拆除噴塗裝置固定架、固定螺栓,開啟導軌移載電機,將噴塗裝置從運輸狀態移至噴塗狀態,用螺栓將導軌支撐板鎖緊在移載底座上;
步驟105:開啟相應隔間排氣扇;
步驟106:開啟空壓站,使工作壓力達到設定的參數;
步驟107:檢查噴塗裝置及導軌單元、供料單元、附屬設備等是否滿足工作條件;
步驟108:準備噴塗的塗料,並將塗料添加到相應的塗料罐內;
步驟109:開啟塗料罐上的攪拌器,使其對塗料進行充分攪拌;開啟供料泵,開啟調壓閥及背壓閥,調整壓力,將塗料從塗料罐內吸入輸送到塗料管道,至換色閥進行供料;
步驟110:在作業管理控制臺進入作業控制畫面,從公共存儲設備內調出所需要噴塗工件的噴塗程序,通過乙太網光纖傳輸,將噴塗程序傳輸到噴塗裝置控制櫃,噴塗待命;
步驟111:噴塗工件移至噴塗區域規定範圍內停好,視覺定位系統對噴塗工件位置特徵進行數據採集,傳輸給作業控制艙內的控制櫃,將採集的數據與存儲在系統內的原始數據進行對比,計算噴塗工件位置誤差數據,將誤差數據傳輸給方艙內的噴塗裝置控制櫃,校正噴塗裝置自動噴塗路徑;
步驟112:確認各噴塗要素無誤後,向噴塗噴塗裝置發出噴塗作業指令,噴塗裝置接受到的指令進行噴塗作業。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方艙式自動噴塗系統包括多個方艙,在布置方艙時,先將其中一個方艙在噴塗場地的標線內進行標定,方艙固定於運輸裝置上,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方艙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運輸裝置上,且所述運輸裝置可以為半掛車、平板車等;運輸裝置底部的調平裝置將方艙調至同一水平,並採用專用鎖具固定。其它噴塗艙全部以該艙為基準進行放置,每個方艙與對邊的方艙對齊偏差不大於15mm;兩方艙間的導軌水平角度不大於0.1°,直線偏差不大於15mm,與對邊導軌平行偏差不大於20mm。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