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卡槽的型材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00:26:47 4
專利名稱:具有卡槽的型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框架型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可以靈活和其它型材支架連接的支 撐式型材。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型材在結構上沒有卡接式卡爪,兩邊為整體式的卡爪,使用中存在以 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結構配合上比較單一,只能同時與一種件形成配合關係。2、裝配和實 用上比較單薄,缺少了應有的鋼度與強度。發明內容針對現有型材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結構具有卡槽的型材。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改進技術方案如下具有卡槽的型材其橫截面為矩形,位於型材1橫截面的上部兩個對角處分別設有 橫截面為圓弧形的上卡腳5,對應的下部兩個對角處分別處設有橫截面為直角形的下卡腳 6,位於型材1橫截面的底部中間設有倒T形的中卡腳7 ;所述兩個圓弧形的上卡腳5之間 形成燕尾狀的上卡槽,所述兩個圓弧形的上卡腳5與相鄰的下卡腳6之間形成T形的側卡 槽,兩個下卡腳6與倒T形的中卡腳7之間形成兩個T形的下卡槽。與側卡槽對應配合設有T形連接件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型材採用中空型腔,具有輕便堅固,可以靈活和其它 型材支架連接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各聯接件配合結構示意圖。圖3為與本實用新型配合連接的尾座三維剖視圖。圖4為與本實用新型配合連接的T形連接件示意圖。上圖中,型材1,T形連接件2,型材90度角連接件3,尾座4,上卡腳5,下卡腳6, 中卡腳7,固定腳8,彈性卡爪9,卡爪10,T形配合結構1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具有卡槽的型材其橫截面為矩形。位於型材1橫截面的上部兩個對角處 分別設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上卡腳5,對應的上部兩個對角處分別處設有橫截面為直角形 的下卡腳6,位於型材1橫截面的底部中間設有倒T形的中卡腳7。兩圓弧形的上卡腳5之 間形成燕尾狀的上卡槽,兩個圓弧形的上卡腳5與相鄰的下卡腳6之間形成T形的側卡槽,兩個下卡腳6與倒T形的中卡腳7之間坪成兩個T形的下卡槽。參見圖2和圖3,與上卡槽對應配合安裝有圓柱管狀的尾座4,尾座4的外表面設 有與上卡槽對應配合的彈性卡爪9和卡爪10。安裝時,先將尾座4上的卡爪10卡入燕尾狀 的上卡槽內,再將彈性卡爪9卡入即可。卡爪9帶有半圓槽,具有彈性,易於卡入。卡入後 只有在將卡爪9正壓下時才可取出該件。參見圖2和圖4,與側卡槽對應配合安裝有T形連接件2。兩根型材可以通過圖2所示的型材90度角連接件3呈90度角配合連接。
權利要求1.具有卡槽的型材,其橫截面為矩形,其特徵在於位於型材(1)橫截面的上部兩個對 角處分別設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上卡腳(5),對應的下部兩個對角處分別處設有橫截面為 直角形的下卡腳(6),位於型材(1)橫截面的底部中間設有倒T形的中卡腳(7);所述兩個圓 弧形的上卡腳(5)之間形成燕尾狀的上卡槽,所述兩個圓弧形的上卡腳(5)與相鄰的下卡 腳(6)之間形成T形的側卡槽,兩個下卡腳(6)與倒T形的中卡腳(7)之間形成兩個T形的 下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卡槽的型材,其特徵在於與側卡槽對應配合設有T形 連接件(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具有卡槽的型材。該型材的橫截面為矩形,位於其橫截面的上部兩個對角處分別設有橫截面為圓弧形的上卡腳,對應的下部兩個對角處分別處設有橫截面為直角形的下卡腳,位於型材橫截面的底部中間設有倒T形的中卡腳;所述兩個圓弧形的上卡腳之間形成燕尾狀的上卡槽,所述兩個圓弧形的上卡腳與相鄰的下卡腳之間形成T形的側卡槽,兩個下卡腳與倒T形的中卡腳之間形成兩個T形的下卡槽。本實用新型採用中空型腔,具有輕便堅固,可以靈活和其它型材支架連接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S3/00GK201836639SQ201020584420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明者任社明, 吳新平 申請人:合肥美菱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