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6:49:46 2
專利名稱: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滷水提溴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
背景技術:
溴素是一種重要產品的化工原料,隨著醫藥、農藥、溴系列化工產品有機化工的不斷擴大和延伸,其需求量越來越大,已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為了提高溴素產量,從有限的滷水資源中提出儘可能多的溴素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研究課題。滷水中的溴含量已從2006 年的每立米300多克,下降到現在的150多,含量驟減了 50%。在以前的制溴工藝中,溴的總提取率在70%左右,氧化氯在88%左右徘徊。其氧化系統設備一直沿用靜態混合器進行管路氧化。經多年使用,氧化效果沒有新的起色。氧化,是用氯氣將滷水中的溴離子氧化變成溴分子,即用氯氣將溴置換出來,其化學方程式為2Br-+Cl2 = Br2+2CF+9. 18千焦耳。氧化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滷水中溴的提取率的高低。以前的氧化設備是設在氯氣進口後段,與滷水管路同徑,在氯氣進入管路後,流經靜混合設備進行氧化,俗稱靜態混合器,是在管路中裝入正反方向的螺旋葉片,起到靜態混合作用,該裝置製造工藝複雜,且使用壽命短,安裝不好葉片易脫落,嚴重影響氧化效果。由於它是利用正反葉片,使滷水在管路中不斷改變流向達到氧化目的,所以使其管路阻力增大,動力消耗增加。國外的溴素生產主要是以原料滷水直接蒸餾法製得,因他們的原料滷水含溴量高達5-10kg/m3,是直接在塔內氧化、蒸餾而取得,無外部氧化管路,沒有同類項目的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用來提高氧化率,降低管路系統阻力。採用此裝置可以提高總提取率,節約動力消耗,降低原料消耗。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包括管式靜態混合器,其中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豎立放置(後文稱之為豎管),下埠封閉,上埠通至吹出塔;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在管壁下端距離地面高度0. 5 0. 8米處設置滷水進口,所述滷水進口為90 °彎頭,彎頭出口端指向下埠。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中設有導流葉片。本實用新型的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優選將滷水豎管直徑由0.5米改為0.8米,長度為13米左右(將多段管式靜態混合器螺接而成),目的是增加滷水在管路停留時間;同時改變滷水進入滷水豎管方式,改直進式為反進式,即在滷水進入豎管加一個90°彎頭,進入位置離地面高度0. 5 0. 8米,目的是改變滷水進入豎管方式,使順向流動為湍流,使進入滷水中的氯氣與滷水充分混合反應完全,達到提高氧化率目的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設在氯氣進口後段,與滷水管路同徑,一起通過彎頭進口端進入管式靜態混合器的下端,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反應,生成溴氣,通過上埠通至吹出塔中進行吹出,得到溴素產品。經試驗使用,證實使用本裝置的氧化率可以從88%上升到90%以上,氧化率比往年的平均值提高2.7%。本實用新型的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不但能提高氧化率,同時又降低了管路系統阻力,降低了動力消耗。因為其氧化率是在配氯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的,因而又降低了氯氣消耗。通過實際機組使用,效果明顯,提高氧化率2.7%,平均氧化率在90. 47% ;在滷水上水量吹出率相同的情況下(上水量1120M7H吹出率82% )每立方米滷水可多提溴素3. 53g, 每年每套機組可多生產溴素23. 72噸,三套機組合計7116 ;效益1946387元,同時三套節電 144000KWH,效益103680元,節約氯氣91噸,效益163952元,三項合計2214019元。本實用新型的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工藝原理簡單、投資少,建設周期短,效益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結合以下實施例具體說明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如圖1所示,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包括豎立放置的管式靜態混合器1,下埠 2封閉,上埠 3通至吹出塔(圖中未示出);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在管壁下端距離地面高度0. 5 0. 8米處設置滷水進口 4,所述滷水進口為90°彎頭, 彎頭出口端指向管式靜態混合器1的下埠 2。管式靜態混合器1直徑為0. 8米,長度為 13米左右(將多段管式靜態混合器螺接而成)。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設在氯氣進口後段,與滷水管路同徑,一起通過彎頭進口端進入管式靜態混合器的下端,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反應,生成溴氣,通過上埠通至吹出塔中進行吹出,得到溴素產品。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改變滷水進入豎管方式,使順向流動為湍流,使進入滷水中的氯氣與滷水充分混合反應完全,達到提高氧化率目的經試驗使用,證實使用本裝置的氧化率可以從88%上升到90%以上,氧化率比往年的平均值提高2.7%。本實用新型可以採用多種型號的管式靜態混合器進行改造獲得(滷水進口的 90°彎頭可以焊接在管壁上),如ZW管式靜態混合器、GJH型管式靜態混合器等,管式靜態混合器中均設置有導流葉片,導流葉片一般為螺旋狀單體,每兩個相鄰的開頭相同的單體, 方向相反地交叉固定在管道內,運行中單體本身不發生旋轉運動,混合器內也無任何轉動部件,而是以水流的動能作為混合的能量,流體在混合單體內流動時,每一單體將水流一分為二,混合器總分流數將單體的數量成幾何級數遞增,這種混合稱為成對分流混合,而由於相鄰的混合單體方向相反,使水流不斷產生方向相反的旋紊流狀態下,在每個單體的兩端產生旋渦,這種旋渦、反旋渦更增強了混合效率,在混合器內時發生三種混合作用,從而使得本體具有傳質速度快,能完成不同液介質在瞬時內的有效混合。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包括管式靜態混合器(1),其特徵在於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1)豎立放置,下埠( 封閉,上埠( 通至吹出塔;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1)在管壁下端距離地面高度0.5 0.8米處設置滷水進口 G),所述滷水進口(4)為90°彎頭, 彎頭出口端指向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1)的下埠 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1)中設有導流葉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1)的直徑為0.8米,長度為13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包括管式靜態混合器,其中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豎立放置,下埠封閉,上埠通至吹出塔;所述管式靜態混合器在管壁下端距離地面高度0.5~0.8米處設置滷水進口,所述滷水進口為90°彎頭,彎頭出口端指向下埠。本實用新型的反式進滷水氧化裝置設在氯氣進口後段,與滷水管路同徑,一起通過彎頭進口端進入管式靜態混合器的下端,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反應,生成溴氣,通過上埠通至吹出塔中進行吹出,得到溴素產品。經試驗使用,證實使用本裝置的氧化率可以從88%上升到90%以上,氧化率比往年的平均值提高2.7%。
文檔編號C01B7/09GK202246051SQ2011203306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5日
發明者劉旭升, 盧曉東, 李寶春, 杜金河 申請人:萊州誠源鹽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