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01:17:32 1
專利名稱: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焦化備煤系統的改進,具體的說是一種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
煤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我國大容積焦爐生產,大部分採用的是搗固煉焦工藝,焦炭質量的高低與搗固煤餅堆密度大小有著直接關係,提高焦炭質量的基礎是配煤質量的穩定,而影響煤餅堆密度和配煤質量的關鍵因素是配合煤破碎細度。國內配煤一般採用兩種工藝一是先粉碎後配合;二是先配合後粉碎。使用普遍的為後一種,它由配煤倉、第一帶式輸送機、自動配料秤、一級破碎機、第二帶式輸送機、二級破碎機、第三帶式輸送機、煤塔、電磁除鐵器構成,一級破碎機和二級破碎機都採用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配煤倉設有五個,分別存放不同粒徑的煤,各配煤倉下的自動配料秤將煤按比例分配到第一帶式輸送機上,由第一帶式輸送機轉運並經電磁除鐵器除鐵後,配合煤進入一級破碎機進行一級破碎,煤被破碎至粒徑< 3_達76%後,由第二帶式輸送機及電磁除鐵器再次除鐵後,配合煤進入二級破碎機進行二級破碎,煤被破碎至粒徑< 3mm佔85%以上,其中粒徑< Imm大於50%,由第三帶式輸送機運入煤塔的倉內供焦爐使用。在當前煤源日趨緊張形勢下,合理採購粒級較小或部分粉狀煤種,對煤源選擇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節約煉焦煤資源。因此,對部分煤種可通過配合優化後實施一級破碎提供給煉焦生產。如果繼續採用二級破碎,出現配合煤料細度過高,操作工通過調整破碎機錘頭與反擊襯板之間的間隙,即使調至最大也不能有效解決破碎細度過細的問題,導致煉焦生產出現搗固煤餅塌煤,裝煤過程中焦爐冒煙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不改變原二級破碎備煤工藝的基礎上,能實現一級破碎備煤的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包括配煤倉、第一帶式輸送機、自動配料秤、一級破碎機、第二帶式輸送機、二級破碎機、第三帶式輸送機、煤塔和電磁除鐵器,一級破碎機和二級破碎機都採用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第一帶式輸送機和第二帶式輸送機上都設有電磁除鐵器,配煤倉設有五個,分別存放不同粒徑的煤,在配煤倉的下料口與一級破碎機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一帶式輸送機,在一級破碎機的下料口和二級破碎機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帶式輸送機,在二級破碎機的下料口與煤塔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三帶式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帶式輸送機的中部設有分煤裝置,分煤裝置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上。所述的分煤裝置,由分流板、千斤頂、支架、下料筒和轉軸構成,下料筒的上部固定在第二帶式輸送機的機架上,下料筒的下端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上,分流板呈「V」型,其後端兩側分別通過轉軸固定在第二帶式輸送機的機架上,在機架上還固定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千斤頂,千斤頂的前端與分流板的前端鉸接固定,分流板位於第二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不改變原二級破碎備煤工藝的基礎上,實現了一級破碎備煤,可以停用二級破碎,煤源選擇的空間更加廣闊,解決了煤料過細搗固煤餅塌煤、裝爐冒煙現象,從而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淨化了工作環境,提高了煉焦生產效率,給焦爐加熱制度執行提供了保障,更為有效地是節約電能、人工、材料消耗,增加經濟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煤裝置的結構俯視示意圖;圖中1、配煤倉;2、第二帶式輸送機;3、一級破碎機;4、第二帶式輸送機;5、二級破碎機;6、第三帶式輸送機;7、煤塔;8、分煤裝置;9、機架;10、輸送帶;11、下料筒;12、分流板;13、千斤頂;14、支架;15、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圖2製作本實用新型。該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包括配煤倉1、第一帶式輸送機2、自動配料秤、一級破碎機3、第二帶式輸送機4、二級破碎機5、第三帶式輸送機6、煤塔7和電磁除鐵器構成,一級破碎機3和二級破碎機5都採用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第一帶式輸送機2和第二帶式輸送機4上都設有電磁除鐵器,配煤倉I設有五個,分別存放不同粒徑的煤,在配煤倉I的下料口與一級破碎機3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一帶式輸送機2,在一級破碎機3的下料口和二級破碎機5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帶式輸送機4,在二級破碎機5的下料口與煤塔7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三帶式輸送機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中部設有分煤裝置8,分煤裝置8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6上。所述的分煤裝置8,由分流板12、千斤頂13、支架14、下料筒11和轉軸15構成,下料筒11的上部固定在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機架9上,下料筒11的下端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6上,分流板12呈「V」型,其後端兩側分別通過轉軸15固定在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機架9上,在機架9上還固定設有支架14,支架14上設有千斤頂13,千斤頂13的前端與分流板12的前端鉸接固定,分流板12位於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輸送帶10上。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在五個配煤倉I內盛放不同粒徑的煤,各配煤倉I下的自動配料秤將煤按比例分配到第一帶式輸送機2上,由第一帶式輸送機2轉運並經電磁除鐵器除鐵後,配合煤進入一級破碎機3進行一級破碎,煤被破碎至至粒徑< 3mm佔85%以上,其中粒徑< 1mm大於50%後,由第二帶式輸送機4及電磁除鐵器再次除鐵後,在經過分煤裝置8時,啟動千斤頂13,通過千斤頂13將分流板12壓到輸送帶10上,輸送帶10上的煤被分流板12推入下料筒11內,落在第三帶式輸送機6上,被輸送至煤塔7的倉內供焦爐使用;如果一級破碎機3出來的煤不符合粒徑要求,那麼就必須啟動二級破碎機5,此時,必須將千斤頂13升起,使分流板12與輸送帶10分離,這樣就採用傳統的備煤裝置進行備煤。這樣,通過對進廠煤提前進行取樣制樣、細度測量,對不同煤種建立細度測量記錄,根據煉焦生產需求採取合理的配煤指令,在具備一級破碎工藝生產條件後,啟動分煤裝置8,可直接實施一級破碎工藝,在生產條件 不具備的情況下,隨時完成一、二級破碎工藝的轉換。
權利要求1.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包括配煤倉(I)、第一帶式輸送機(2)、自動配料秤、一級破碎機(3)、第二帶式輸送機(4)、二級破碎機(5)、第三帶式輸送機(6)、煤塔(7)和電磁除鐵器,一級破碎機(3)和二級破碎機(5)都採用可逆反擊錘式破碎機,第一帶式輸送機(2)和第二帶式輸送機(4)上都設有電磁除鐵器,配煤倉(I)設有五個,在配煤倉(I)的下料口與一級破碎機(3)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一帶式輸送機(2),在一級破碎機(3)的下料口和二級破碎機(5)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帶式輸送機(4),在二級破碎機(5)的下料口與煤塔(7)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三帶式輸送機(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帶式輸送機⑷的中部設有分煤裝置(8),分煤裝置(8)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煤裝置(8),由分流板(12)、千斤頂(13)、支架(14)、下料筒(11)和轉軸(15)構成,下料筒(11)的上部固定在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機架(9)上,下料筒(11)的下端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6)上,分流板(12)呈「V」型,其後端兩側分別通過轉軸(15)固定在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機架(9)上,在機架(9)上還固定設有支架(14),支架(14)上設有千斤頂(13),千斤頂(13)的前端與分流板(12)的前端鉸接固定,分流板(12)位於第二帶式輸送機(4)的輸送帶(10)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包括配煤倉、第一帶式輸送機、自動配料秤、一級破碎機、第二帶式輸送機、二級破碎機、第三帶式輸送機、煤塔和電磁除鐵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帶式輸送機的中部設有分煤裝置,分煤裝置的下料口位於第三帶式輸送機上。該帶分煤裝置的焦化備煤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不改變原二級破碎備煤工藝的基礎上,實現了一級破碎備煤,可以停用二級破碎,煤源選擇的空間更加廣闊,解決了煤料過細搗固煤餅塌煤、裝爐冒煙現象,從而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淨化了工作環境,提高了煉焦生產效率,給焦爐加熱制度執行提供了保障,更為有效地是節約電能、人工、材料消耗,增加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C10B57/04GK202865176SQ20122053482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王德軍, 李恩文, 焦玉雪, 王玖文, 畢經生, 楊逢庭, 曹太峰 申請人:萊蕪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