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
2023-12-08 13:10:36 2
專利名稱: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特別指一種以人工栽培方式產制巴西蘑菇子實體。
背景技術:
巴西蘑菇自國外引進並經商品化後,已成為國人普遍可接受的健康食品。目前市場上的巴西蘑菇製品大部分是其菌絲體產品而非其子實體產品,原因在於巴西蘑菇子實體的培養牽涉了培養基及培養技術等因素,而人工栽培巴西蘑菇產量品質控制的成敗,培養技術是很重要的關鍵。
目前的巴西蘑菇的培養方式絕大部分是採用類似生產菇類的方式為的,其特色是將太空包站立、去除其塑膠外膜,以稻草為栽培的培養基,以及用廢土或沙土覆蓋太空包。上述培養方式存在以下缺失一、站立的太空包營養補充不易而降低產量。
二、去除塑膠外膜的太空包容易吸收過多水分致太空包壞死。
三、去除塑膠外膜的太空包使巴西蘑菇的菌絲擴展太快,造成同一時間形成過多子實體,但卻無法達成各項生長條件,致該子實體短小、容易老化而縮短了採收期。
四、去除塑膠外膜的太空包也容易衍生雜菌,致不當覆蓋或吞噬巴西蘑菇的菌絲。
五、以廢土覆蓋太空包會使產出的子實體中殘留過多的重金屬成分,而影響食用者的健康。
六、以沙土覆蓋太空包雖然可獲得較大的菇體,但菇體含水量高容易腐爛致可採收的期限短,另外沙土無法提供足夠的巴西蘑菇生長所需養分及維生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其能減少太空包壞包機會並提高產量及增加產品品質,可以延長巴西蘑菇子實體的採收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菌種製備;b.菌種接種至太空包及溫包;c.將太空包移置土壤種植;d.覆土;e.澆水;f.催菇;g.保持菇床通風及溼度;h.採收。
所述的方法,其中菌種製備步驟是將巴西蘑菇子實體經子實體分離、接種培養、擴大原種等程序製成栽培菌種。
所述的方法,其中太空包的溫包時間為3-4個月。
所述的方法,其中太空包放置於土壤中一呈上下間距及左右寬度的長條菇床。
所述的方法,其中太空包為數個成一串地沿著該菇床的間距置入,再每串鄰接的排列。
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一間距中置設有四粒巴西蘑菇的太空包。
所述的方法,其中菇床的覆土厚度為完全覆蓋太空包。
所述的方法,其中菇床上覆土厚度為高於太空包表面3-3.5公分。
所述的方法,其中菌絲長出時間為巴西蘑菇菇床完成後10-15天。
所述的方法,其中開始澆水以保持菇床溼度的時間為巴西蘑菇菇床完成後的25-30天。
所述的方法,其中催菇為澆水讓菇床保持微溼狀態,每日一至三次直到在巴西蘑菇子實體長出為止。
所述的方法,其中催菇於每日的早晚各一次對菇床澆水。
所述的方法,其中為催菇的每日澆水在巴西蘑菇子實體長成2-3釐大小時停止。
所述的方法,其中太空包要排入菇床前太空包的外塑膠膜割設有3-4條刀口。
所述的方法,其中巴西蘑菇的採收為自栽種日起35-45天。
所述的方法,其中巴西蘑菇的採收期為2-4個月。
所述的方法,其中太空包的原料包含木屑、米糠、石灰粉及水。
所述的方法,是施行於一室內環境。
如上述目的的巴西蘑菇培養方法,搭配將做為栽培巴西蘑菇子實體的太空包以臥式地平放於該菇床中,且太空包排入前先於太空包外的塑膠膜割設數條刀口的做法,使太空包不致吸收過多水分,以及菌種不會接觸雜菌以減少太空包壞包機會,從而能提高產量及增加產品品質。
由上述方法所產出的巴西蘑菇較現有其他的人工栽培巴西蘑菇,不但具有飽滿的子實體,且其採收期可長達2-4個月。
圖1為本發明的方法流程圖;圖2A、2B為本發明的太空包的排列方式俯視圖;圖3A、3B為本發明的太空包的刀口設置形式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太空包的排列方式前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僅以較佳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可實施性及其功效特點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較佳的巴西蘑菇培養方法,是指一種產制巴西蘑菇子實體的方法,其步驟如圖1所示包括菌種製備本發明的巴西蘑菇的栽培菌種,是取天然的巴西蘑菇子實體,經將其子實體分離成巴西蘑菇的原種;再接種培養成巴西蘑菇原種;以及擴大該巴西蘑菇原種成為本發明的巴西蘑菇栽培菌種。
菌種接種至太空包及溫包本發明所用的栽培巴西蘑菇的太空包,其成份包括木屑、米糠、石灰粉及水,該木屑最好經過二次發酵處理以便增加其供給巴西蘑菇的營養素及避免增生雜菌。太空包製成後必須冷卻才能進行菌種的接種,接種完成後的太空包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溫包才可移置土壤中種植。前述溫包必須是巴西蘑菇太空包的顏色呈白色;太空包內的菌絲體有稍微縮小;以及,剝開太空包木屑已完全被巴西蘑菇菌絲完全吸收融合成白色木屑等現象都具備始完成。該溫包時間從巴西蘑菇太空包開始製作到菌絲完全成熟,大約需三至四個月的走菌時間才符合可栽種條件。
要種植巴西蘑菇的土地以四至五年沒有耕種農產品的較佳,而且,當決定以該土地做為栽種巴西蘑菇的場地後,較佳的應建置成一室內環境,以排除戶外環境的諸多不可控制因素。
在種植方面,先將土地往兩側挖開成一上下間距h及左右寬度w的菇床1如圖2A、2B所示。太空包2是以倒臥的方式置於該菇床1中,其中太空包2以數個串接的方式置於菇床1的每一個間距h中,其較佳的是置入三粒(圖2A)或四粒(圖2B)太空包2;成串的太空包2再緊鄰的排列於該菇床1的寬度w中。
上述太空包2要排入菇床1前須於太空包外的塑膠膜上割設數條刀口21如圖3,其數量以3-4條即可;該刀口21以間隔布設於太空包2的周圈,如圖3A圖;或集中於周圈一處,如圖3B皆可。於太空包2表面設置刀口21的目的是使太空包不致吸收過多水分巴西蘑菇的菌種不會接觸雜菌,能減少太空包壞包(即無法長出巴西蘑菇的子實體)機會;以及,刀口可減低巴西蘑菇菌絲擴展的速度,使子實體不會同一時間生成,讓每一個子實體能充分吸收養分下成長,進而提高產量及增加產品品質。
覆土每條菇床1的太空包2一排好必須於當天進行覆土,以避免陽光直射造成菌絲壞死。菇床的覆土以完全能覆蓋太空包2為準,如圖4,其較佳的覆土高度為高於太空包2表面3-3.5公分。本發明所採用的覆土,較佳的是以原土壤和培養基分層覆蓋,其原因在可使巴西蘑菇菌絲在成長時有足夠的密度及空間成長,並且具有保持溼度的作用,以成熟而長成子實體;以及,培養料可進一步提供巴西蘑菇長成子實體所需的足夠營養素。
本發明關於覆土的方式,如圖4所示的依序為底層培養料33、太空包2、培養料33及最上層原土壤35的方式進行覆土作業。
澆水巴西蘑菇菇床完成後大約10-15天左右,菌絲會長出並開始與培養料混合及吸收培養料的養分;在栽種約第30天,菌絲體會完全吸收培養料而形成一層白色菌絲,此時即可少量澆水讓菇床保持一定的溼度。
催茹當菌絲長滿培養料即可進行催菇,其時間為巴西蘑茹菇床完成後的25-30天。催菇的方式是進行菇床澆水,以每日一至三次為宜,若進行兩次澆水以早晚各一次為佳,因為中午空氣溫度高,水溫度低容易造成菇床的溫差變化,而使菌絲壞死或延誤子實體的長成。
保持茹床通風及溼度當子實體長成2-2釐大小時,即可暫停催菇時的每日固定澆水作業,以防止過度潮溼造成子實體腐爛;並且,要保持茹床的通風性;但要避免風直接吹向菇床,以免巴西蘑菇子實體無法成長或快速萎縮或產生畸形。如菇床過度乾燥可以適度的噴灑水以保持其溼度,但不宜過度潮溼。
採收從栽種開始35-45天後即可進行採收巴西蘑菇的採收,採收期可達2-4個月。
利用如上述本發明的巴西蘑菇培養方法所產出的子實體,由於生長空間大加上每一單顆子實體都能充分吸收養分,故能達到均一標準大小的菇體(高度3公分以上),且由於菇體水分含量較小不易腐爛而能延長採收期。
以上已通過各種實施方式充分說明本發明的可實施性及其實施後結果。但這些只是本發明的其中較佳實施例,不能視為本發明的限制條件,本發明的具體權利範圍以本發明申請的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內容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菌種製備;b.菌種接種至太空包及溫包;c.將太空包移置土壤種植;d.覆土;e.澆水;f.催菇;g.保持菇床通風及溼度;h.採收。
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菌種製備步驟是將巴西蘑菇子實體經子實體分離、接種培養、擴大原種等程序製成栽培菌種。
3.如權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太空包的溫包時間為3-4個月。
4.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太空包放置於土壤中一呈上下間距及左右寬度的長條菇床。
5.如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太空包為數個成一串地沿著該菇床的間距置入,再每串鄰接的排列。
6.如權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每一間距中置設有四粒巴西蘑菇的太空包。
7.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菇床的覆土厚度為完全覆蓋太空包。
8.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菇床上覆土厚度為高於太空包表面3-3.5公分。
9.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菌絲長出時間為巴西蘑菇菇床完成後10-15天。
10.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開始澆水以保持菇床溼度的時間為巴西蘑菇菇床完成後的25-30天。
11.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催菇為澆水讓菇床保持微溼狀態,每日一至三次直到在巴西蘑菇子實體長出為止。
1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催菇於每日的早晚各一次對菇床澆水。
13.如權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為催菇的每日澆水在巴西蘑菇子實體長成2-3釐大小時停止。
14.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太空包要排入菇床前太空包的外塑膠膜割設有3-4條刀口。
15.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巴西蘑菇的採收為自栽種日起35-45天。
16.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巴西蘑菇的採收期為2-4個月。
17.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太空包的原料包含木屑、米糠、石灰粉及水。
18.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是施行於一室內環境。
全文摘要
一種巴西蘑菇的培養方法,其步驟包括菌種製備;菌種接種至太空包並進行溫包;太空包移置於土壤中種植;菇床上覆土;菌絲長出後開始澆水讓菇床保持溼度;菌絲長滿太空包時進行催菇;在子實體長成2-3釐大小時要保持菇床通風及溼度;採收。如上述步驟的巴西蘑菇培養方法,搭配將太空包以臥式地平放於該菇床中,且太空包排入前先於太空包外塑膠膜割設數條刀口的做法,使太空包不致吸收過多水分,以及菌種不會接觸雜菌以減少太空包壞包機會,從而能提高產量、增加產品品質且其採收期可延長。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1015257SQ20061000708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0日
發明者方永芳 申請人:林憲秋, 方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