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6:46:07
專利名稱: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銜接組件,尤指一種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
背景技術:
請參考圖7及圖8所示,為現有的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件的側視圖及其實施狀態圖。所述銜接件9為塑膠射出成型的構件,供裝設於一車用的反射鏡8的背部,其包含一第一連接部90及一第二連接部91。所述第一連接部90供固定於所述反射鏡8背部的連結柱 80。所述第二連接部91自所述第一連接部的90—端延伸出並具有一開口 911及一連通開口 911的容置空間912。所述開口 911的周緣斜向設有至少一擋片910。所述第二連接部91的開口 911可供一連杆7的球頭部對應插入。所述連杆7固定於車體上。當反射鏡8欲裝設於車體時,所述第二連接部91的開口 911對應卡設所述連杆7的球頭部,所述第二連接部91的擋片910會受所述球頭部推擠而彎曲,使球頭部得以嵌入所述第二連接部91的容置空間912。待擋片910恢復原樣,所述球頭部即被擋片910 限制於容置空間912中而無法拔出。因此,反射鏡8得以通過所述銜接件9與連杆7的結合而裝設於車體上。同時,所述連杆7的球頭部可適度於容置空間912內活動,故反射鏡8 可視需求調整其角度。然而,由於所述銜接件9為塑膠射出成形的構件,對於衝擊的耐受力不足,在與連杆7組立的過程中,將容易有破損之虞。故,有必要提供一種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透過固定片與固定座的組合提供反射鏡與連杆更強韌的銜接結構。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供組設於一反射鏡的連結柱一與一連杆之間,其包含一固定座,包含一球頭容室、一第一凸環、一第二凸環、一嵌片空間及兩狹縫,所述球頭容室供前述連杆的球頭部嵌入;所述第一凸環底部設有兩側柱;所述第二凸環連接所述兩側柱;所述嵌片空間形成於第一凸環與所述第二凸環之間;所述兩狹縫分別形成於所述兩側柱與所述第一凸環的連接處;以及一固定片,組設於前述嵌片空間內,並具有一限位部及兩定位部,所述限位部包含一通孔及至少兩夾片,其中所述通孔對應前述球頭容室而供前述連杆的球頭部貫穿,所述兩夾片設於所述通孔內緣而供夾鉗所述球頭部;所述兩定位部連接所述限位部並分別對應穿過前述固定座的狹縫,且各定位部內側設有一卡扣片。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進一步包含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一體連接所述第二凸環而供組接前述反射鏡的連結柱。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嵌片空間連通所述球頭容室。[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的夾片及卡扣片為彈性結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的夾片內緣間距小於前述連杆的球頭部的外徑。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每一夾片與通孔內緣的銜接處設有補強部。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的夾片自所述通孔內緣斜向凸伸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每一定位部的卡扣片自其所屬定位部的表面斜向凸伸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為一鋼片。利用上述本實用新型來銜接反射鏡與定位於車殼的連杆,確可有效增加組裝的強韌度,同時保有可調整反射鏡角度的彈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圖3是圖2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與連杆結合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局部剖視圖。圖5是圖4的平面局部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一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狀態圖。圖7是現有的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件的側視圖。圖8是現有的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件的實施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特徵及優點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再者,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 「前」、「後」、「左」、「右」、「內」、「外」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實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請先參考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1是供組設於一反射鏡2 的連結柱20與一連杆3之間。所述反射鏡2為一般車燈用的反射鏡。所述連杆3則固設於一車體,用以透過本實用新型的銜接組件1而與前述反射鏡2銜接,以使反射鏡2得以安裝於車體上。請參考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含一固定座11及一固定片12。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1呈圓柱狀,且為一塑膠射出成型的構件。所述固定座 11包含有一球頭容室111、一第一凸環112、一第二凸環113、一嵌片空間114、兩狹縫116 以及一連接部117。所述球頭容室111供前述連杆3的球頭部30嵌入,而容納所述球頭部 30。所述第一凸環112底部設有兩側柱115,所述兩側柱115彼此相對而圍繞所述球頭容室111。所述第二凸環113—體連接所述兩側柱115。所述嵌片空間114形成於第一凸環 112所述第二凸環113之間,並連通所述球頭容室111。所述兩狹縫116分別形成於所述兩側柱115與所述第一凸環112的連接處。所述連接部117 —體連接所述第二凸環而供連接前述反射鏡2的連結柱20,其連接方式可以是螺接或卡接等方式,但不在此限。所述固定片12為金屬材質,在本實施例中則為一鋼片,組設於前述固定座11的嵌片空間114內。所述固定片12包含一限位部121及兩定位部122。所述限位部121略呈方形,其包含一通孔123及至少兩夾片124。所述通孔123對應前述球頭容室111而供前述連杆3的球頭部30貫穿。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12包含兩夾片,其中所述兩夾片1 設於所述通孔123內緣上而彼此相對,且所述兩夾片124內緣之間的間距小於前述連杆3的球頭部30的外徑。再者,本實施例中,每一夾片124自所述通孔123內緣斜向凸伸出而為一彈性結構,且每一夾片IM與所述通孔123內緣的銜接處通過衝壓手段設有補強部126,以強化夾片124與固定片12的連接。所述兩定位部122 —體連接所述限位部121並分別對應穿過前述固定座11的狹縫116。各定位部122的內側設有一卡扣片125。本實施例中,每一卡扣片125自其所屬定位部122的表面斜向凸伸出而為一彈性結構。當所述固定片12與所述固定座11組合時,固定片12的限位部121伸入固定座11 的嵌片空間114,同時間固定片12的定位部122則分別對應穿過前述固定座11的狹縫116, 其中各定位部122的卡扣片125受力彎曲而通過狹縫116,並在通過狹縫116後恢復原狀, 進而扣住所述固定座11的側柱115,而使所述固定片12定位於所述固定座11的嵌片空間 114 內。請參考如圖4、圖5及圖6所示,前述固定座11的連接部117先連接反射鏡2的連結柱20,所述反射鏡2再透過本實用新型的銜接組件1裝設於連杆3的球頭部30上。其中連杆3的球頭部30在穿進固定座11的球頭容室111時,順向推擠所述固定片12的夾片 124,待外徑較大的球頭部30通過後,所述夾片IM恢復至原狀進而夾鉗所述球頭部30,使球頭部30限位於球頭容室111內,並可適度於球頭容室111內活動。相較於習知的塑膠射出成型的銜接件對衝擊的耐受力不足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將一固定座與一固定片組合,通過金屬材質的固定片與連杆的球頭部組接。由於金屬材質的固定片對於衝擊的耐受力較高而不易損壞,因此本實用新型可相對提供反射鏡與連杆之間更穩固強韌的銜接效果。本實用新型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開的實施例並未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相反地,包含於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及範圍的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供組設於一反射鏡的連結柱與一連杆之間,其特徵在於所述銜接組件包含;一固定座,包含一球頭容室、一第一凸環、一第二凸環、一嵌片空間及兩狹縫,所述球頭容室供前述連杆的球頭部嵌入;所述第一凸環底部設有兩側柱;所述第二凸環連接所述兩側柱;所述嵌片空間形成於所述第一凸環與所述第二凸環之間;所述兩狹縫分別形成於所述兩側柱與所述第一凸環的連接處;以及一固定片,組設於前述嵌片空間內,並具有一限位部及兩定位部,所述限位部包含一通孔及至少兩夾片,其中所述通孔對應前述球頭容室而供前述連杆的球頭部貫穿,所述兩夾片設於所述通孔內緣上;所述兩定位部連接所述限位部並分別對應穿過前述固定座的狹縫,且各定位部內側設有一卡扣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座進一步包含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一體連接所述第二凸環而供組接前述反射鏡的連結柱。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座的嵌片空間連通所述球頭容室。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片的夾片內緣間距小於前述連杆的球頭部的外徑。
5.如權利要求3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片的夾片內緣間距小於前述連杆的球頭部的外徑。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每一夾片與通孔內緣的銜接處設有補強部。
7.如權利要求3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每一夾片與通孔內緣的銜接處設有補強部。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片的夾片自所述通孔內緣斜向凸伸出。
9.如權利要求3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片的夾片自所述通孔內緣斜向凸伸出。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其特徵在於每一定位部的卡扣片自其所屬定位部的表面斜向凸伸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反射鏡與連杆的銜接組件,包含一固定座及一固定片,所述固定座具有一供連杆的球頭部嵌入的球頭容室以及一形成於兩凸環之間的嵌片空間;所述固定片設於所述嵌片空間內並具有一限位部及兩定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一供前述球頭部貫穿的通孔及至少兩夾片,所述兩夾片設於所述通孔內緣而供夾鉗嵌入球頭容室的球頭部。本實用新型的銜接組件可提供反射鏡與連杆更強韌的銜接結構。
文檔編號F16C11/06GK202165392SQ20112021154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1日
發明者吳金華, 蔡政剛, 謝富喬 申請人: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