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22:29:07 8
專利名稱: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訊產品的天線組裝治具,屬於組裝治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目前市面上生產的一些通訊類產品所用的天線大多都是採用吸附式,即通過FPC背膠的方式粘合在產品表面。此類天線在體積和穩定性方面有它自身的優勢,但是在實際裝配過程中卻很難控制它的準確性。傳統的裝配方式大多是由人工手動黏貼上去,在粘貼的過程中對於天線的準確定位位置沒辦法保證,產品加工精度較低,造成產品返工,同時採用人工方式加工,工作效率很低,無法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通訊類產品天線採用人工手動黏貼上去,工作效率很低,無法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同時產品加工精度較低,造成產品返工,增加企業成本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的的天線自動壓合裝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包括底座、氣缸和真空發生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上模、下模、上真空吸盤和下真空吸盤,在底座的上方設置有用於放置彈性軟膠的下模,位於底座內部的氣缸的活塞杆穿過底座與下模相連接,在下模內設置有下真空吸盤,在下模上方設置有上模,在上模內設置有用於放置產品的型腔,在型腔上方設置有上真空吸盤,所述上真空吸盤和下真空吸盤與真空發生器相連接。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模型腔中設置有起導向作用的定位塊。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模上設置有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放入型腔的光纖感應器。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模與下模之間分別設置有一根起導向作用的導向軸。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下模內設置有用於定位彈性軟膠的減震定位柱。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為內部中空的箱體,箱體由頂面、底面和四個側面拼接組成。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箱體的側面上設置有用於搬運天線自動壓合裝置的摺疊把手。前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一個側面能夠旋轉打開,在該側面上設置有用於鎖合該側面的鎖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感應器自動靈活的控制真空吸力,並採用彈性軟膠作為天線的載體從而可以避免對產品的摩擦和損壞。本發明只需將產品放入指定位置,其餘一切動作均由系統控制,大大提高了原來完全由人工來完成的工作效率,並且定位準確極大地減少產品組裝的不良,降低了產品的返工率。
圖1是本發明天線自動壓合裝置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側面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天線自動壓合裝置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含義如下1、摺疊把手;2、鎖扣;3、氣缸控制按鈕;4、停止按鈕;5、真空區I控制按鈕;6、真空區2控制按鈕;7、真空區3控制按鈕;8、產品定位塊;9、導向軸;10、上真空吸盤;11、光纖感應器;12、氣缸;13、減震定位柱;14、彈性軟膠;15、底座;16、上模;17、下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包括上真空吸盤10、下真空吸盤、氣缸12、底座15、上模16、下模17和真空發生器。在底座15的上方設置有用於放置彈性軟膠14的下模17,位於底座15內部的氣缸12的活塞杆穿過底座15與下模17相連接,在下模17內設置有下真空吸盤,在下模17內還設置有用於定位彈性軟膠14的減震定位柱13。在下模17上方設置有上模16,在上模16內設置有用於放置產品的型腔,在型腔上方設置有上真空吸盤10,所述上真空吸盤10和下真空吸盤與真空發生器相連接。在上模16與下模17之間分別設置有一根起導向作用的導向軸9。在上模16型腔中設置有起導向作用的產品定位塊8。在上模16上設置有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放入型腔的光纖感應器11。底座15為內部中空的箱體,箱體由頂面、底面和四個側面拼在箱體的側面上設置有用於搬運天線自動壓合裝置的摺疊把手I。設計時,底座15的一個側面能夠旋轉打開,這樣便於氣缸12的維修和更換,同時在該側面上設置有用於鎖合該側面的鎖扣2,這樣箱體在工作時,不會打開,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工作時,1、把產品放入上模16型腔中,產品定位塊8會有一個導向的作用,將產品順利的放入型腔中。此時光纖感應器11會感應到產品是否已經放入上模16型腔內。2、如果確定已放入,真空發生器工作,通過上真空吸盤10把產品牢牢吸附在上模16型腔內。3、把天線的三個不同部分放在彈性軟膠14對應的地方,天線通過減震定位柱13的定位能夠放到準確的位置。此時按下下模17上真空區I控制按鈕5,真空區2控制按鈕6,真空區3控制按鈕7。4、真空發生器工作,下真空吸盤產生真空吸力,將天線吸附在彈性軟膠14上。5、手工撕去天線背面的膠紙。6、按下氣缸控制按鈕3,氣缸12會推動下模17向上運動,通過導向軸9的導向作用使得天線和產品準確的粘合在一起。7、按下下模17上設置的停止按鈕4,治具復位。綜上所述本發明採用彈性軟膠作為天線的載體從而可以避免對產品的摩擦和損壞。工作時只需將產品放入指定位置,其餘一切動作均由系統控制,大大提高了原來完全由人工來完成的工作效率,並且定位準確極大地減少產品組裝的不良,降低了產品的返工率。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及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包括底座、氣缸和真空發生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上模、下模、上真空吸盤和下真空吸盤,在底座的上方設置有用於放置彈性軟膠的下模,位於底座內部的氣缸的活塞杆穿過底座與下模相連接,在下模內設置有下真空吸盤,在下模上方設置有上模,在上模內設置有用於放置產品的型腔,在型腔上方設置有上真空吸盤,所述上真空吸盤和下真空吸盤與真空發生器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模型腔中設置有起導向作用的定位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模上設置有用於檢測產品是否放入型腔的光纖感應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模與下模之間分別設置有一根起導向作用的導向軸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下模內設置有用於定位彈性軟膠的減震定位柱。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為內部中空的箱體,箱體由頂面、底面和四個側面拼接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箱體的側面上設置有用於搬運天線自動壓合裝置的摺疊把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一個側面能夠旋轉打開,在該側面上設置有用於鎖合該側面的鎖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天線自動壓合裝置,包括底座、氣缸和真空發生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上模、下模、上真空吸盤和下真空吸盤,在底座的上方設置有用於放置彈性軟膠的下模,位於底座內部的氣缸的活塞杆穿過底座與下模相連接,在下模內設置有下真空吸盤,在下模上方設置有上模,在上模內設置有用於放置產品的型腔,在型腔上方設置有上真空吸盤,所述上真空吸盤和下真空吸盤與真空發生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通訊類產品天線採用人工手動黏貼上去,工作效率很低,無法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同時產品加工精度較低,造成產品返工,增加企業成本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的天線自動壓合裝置。
文檔編號B32B37/12GK202911263SQ20122031266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陳豔飛 申請人:崑山邁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