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送布曲柄的鑽床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0:33:19 4

本實用新型涉及鑽床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送布曲柄的鑽床。
背景技術:
鑽床是指主要用鑽頭在工件上加工孔的工具機。通常鑽頭旋轉為主運動,鑽頭軸向移動為進給運動。鑽床結構簡單,可鑽通孔、盲孔或進行攻絲等加工。
現有技術中的送布曲柄鑽床通常採用鑽孔機構對每個孔逐個進行鑽孔,進行每個鑽孔時都需要將曲柄安裝在曲柄夾具上,曲柄夾具包括固定塊、設於固定塊上的導向柱、以及套接在導向柱上的夾緊塊,在固定塊和夾緊塊上均設置有用於容納曲柄的容納槽,夾緊塊受氣缸驅動在導向柱上滑動以將曲柄夾緊在容納槽中,但在實際操作中,工作人員為提高工作效率,緊緊將曲柄放置在容納槽中而不再去試探曲柄是否在容納槽中被夾緊塊夾緊,若曲柄沒有被夾緊,在進行鑽孔加工時,容易使得曲柄在容納槽中產生抖動,從而使得鑽孔位置鑽偏,因而這種曲柄夾具存在一定的改進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送布曲柄的鑽床,在曲柄沒有被夾緊塊夾緊時,能及時警示工作人員。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用於送布曲柄的鑽床,包括機架、設於機架上的鑽孔機構、以及位於鑽孔機構下方的加工平臺,所述加工平臺上設置有曲柄夾具,所述曲柄夾具包括基座、設於基座上的固定塊和氣缸,所述固定塊上設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上套接有夾緊塊,所述夾緊塊連接在氣缸的輸出杆上,所述固定塊和夾緊塊上均設有用於容納曲柄的容納槽,還包括壓力檢測裝置和警示裝置;
所述壓力檢測裝置,用於檢測曲柄與容納槽之間的壓力情況以輸出壓力檢測信號;
所述警示裝置,其耦接於壓力檢測裝置以接收壓力檢測信號,並響應於壓力檢測信號以實現警示。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壓力檢測裝置用於檢測曲柄與容納槽槽壁之間的壓力情況,在曲柄與容納槽槽壁之間的壓力不夠時,即曲柄沒有完全收容在容納槽中,或者氣缸驅動夾緊塊對曲柄的夾緊力度較低,此時,沒有被夾緊的曲柄在鑽孔機構下進行鑽孔,容易導致曲柄產生晃動,影響曲柄鑽孔的精度;本實用新型,在曲柄沒有被夾緊時,通過警示裝置進行指示,警示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調試,以滿足工作需求,因此,整體智能化程度高、控制可靠性較好。
優選的,所述壓力檢測裝置包括:
壓力檢測部,設於容納槽的槽壁上,用於檢測曲柄與容納槽之間的壓力情況以輸出壓力檢測值;
比較部,耦接於壓力檢測部以接收壓力檢測值,並將壓力檢測值與預設的基準值進行比較,以根據比較結果輸出相應的壓力檢測信號。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比較部能夠將壓力檢測部獲得的壓力檢測值與預設的基準值進行比較後輸出壓力檢測信號至警示裝置,使得檢測過程更加精準,且反應實時快速,精確度高。
優選的,所述壓力檢測部包括:
第十一電阻,其一端耦接於電壓VCC;
力敏電阻,其一端耦接於第十一電阻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力敏電阻採用正係數的力敏電阻,根據力敏電阻的特性,在力敏電阻受到壓力時,其自身的阻值會上升,與力敏電阻構成分壓電路的第十一電阻,第十一電阻的阻值不變,從而力敏電阻上的電壓將升高,電路結構簡單,且檢測精度較高。
優選的,所述比較部包括:
比較器,其反相端耦接於第十一電阻與力敏電阻之間的連接點上;
第十二電阻,其一端耦接於電壓VDD,其另一端耦接於比較器的同相端;
可變電阻器,其一端耦接於第十二電阻與比較器的同相端之間的連接點上,其另一端接地。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自第十二電阻與可變電阻器之間的連接點產生所述的基準值,及基準值取自可變電阻器上的電位,當壓力檢測值大於基準值時(曲柄對容納槽足夠的壓力),比較器將輸出低電平的壓力檢測信號;反之,當壓力檢測值小於基準值時(曲柄放偏,使其沒有對容納槽造成足夠的壓力),比較器輸出高電平的壓力檢測信號;可變電阻器的設置,能達到調節基準值的目的,從而提高電路的實用性。
優選的,所述警示裝置包括:
第十三電阻,其一端耦接於比較器的輸出端;
三極體,其基極耦接於第十三電阻的另一端,其發射極接地;
警示燈,其一端耦接於電壓VCC,其另一端耦接於三極體的集電極。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警示燈發生警示的方式更加醒目,從而更加容易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以保證警示裝置的警示效果;並且警示燈警示的方式在工作人員安拆曲柄時即可發現,且不會干擾工作人員的注意力。
優選的,所述夾緊塊相對於氣缸的側壁上開設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內滑移連接有燕尾塊,所述氣缸的輸出杆連接在燕尾塊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於夾緊塊需要運動去將曲柄抵緊在容納槽中,因此位於夾緊塊中容納槽的槽邊容易產生卷邊,在夾緊塊夾取曲柄超過一千次以上後,需要對夾緊塊進行更換,以避免造成夾緊塊造成曲柄夾緊力度的下降,以影響鑽孔的精度;通過將夾緊塊從導向柱上取下,向一側滑動夾緊塊,使得燕尾塊從燕尾槽中脫離,即可完成夾緊塊的安拆過程,操作簡單、方便。
優選的,所述加工平臺上設有橫向移動機構、以及設於橫向移動機構上的縱向移動機構,所述曲柄夾具設置在縱向移動機構上,所述鑽孔機構設置有多個,多個鑽孔機構沿機架的橫向方向並排設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縫紉機的曲柄放置在曲柄夾具上,曲柄夾具在橫向移動機構和縱向移動機構的作用下,在加工平臺上橫向、縱向移動,逐一移動到每個鑽孔機構的下方,鑽孔機構逐一對其進行鑽孔,使得曲柄鑽出不同孔徑的通孔,從而免去了曲柄在曲柄夾具上不斷安裝拆下進行加工的步驟,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並且避免了曲柄在曲柄夾具上不斷安拆的過程中,以避免曲柄在曲柄夾具上夾住的位置產生移位,使得整體的鑽孔精度降低,本實用新型整體一次性鑽孔成型,有效提高了鑽孔的精度。
優選的,所述橫向移動機構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電機、設於第一底座上可沿第一底座滑動的第一工作檯、以及與第一電機相聯接用於驅動第一工作檯滑動的第一驅動軸,所述縱向移動機構設置在第一工作檯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電機驅使第一驅動軸轉動,第一驅動軸驅動第一工作檯在第一底座上滑動,從而達到縱向移動機構及曲柄夾具橫向移動的目的,機械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
優選的,所述縱向移動機構包括設於第一工作檯上的第二底座、第二電機、設於第二底座上可沿第二底座滑動的第二工作檯、以及與第二電機相聯接用於驅動第二工作檯滑動的第二驅動軸,所述曲柄夾具設置在第二工作檯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二電機驅使第二驅動軸轉動,第二驅動軸驅動第二工作檯在第二底座上滑動,從而達曲柄夾具縱向移動的目的,機械結構簡單、傳動效率高。
優選的,所述鑽孔機構的一側設置有用於曲柄鑽完孔後進行攻絲的攻絲機構。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鑽孔完後,通過攻絲機構對其進行攻絲,整體加工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曲柄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壓力檢測裝置、警示裝置的電路圖;
圖6為穩壓電路的電路圖。
附圖標記:1、機架;2、鑽孔機構;201、安裝架;202、伸縮裝置;203、鑽頭組件;2031、夾塊;2032、鎖緊塊;2033、鑽頭;3、加工平臺;4、橫向移動機構;401、第一底座;402、第一電機;403、第一工作檯;404、第一驅動軸;5、縱向移動機構;501、第二底座;502、第二電機;503、第二工作檯;504、第二驅動軸;6、曲柄夾具;601、基座;602、固定塊;603、氣缸;604、導向柱;605、夾緊塊;606、容納槽;7、燕尾塊;8、燕尾槽;9、壓力檢測裝置;901、壓力檢測部;R11、第十一電阻;RL1、力敏電阻;902、比較部;N1、比較器;R12、第十二電阻;RP1、可變電阻器;10、警示裝置;R13、第十三電阻;Q1、三極體;H1、警示燈;11、攻絲機構;12、切削液噴出管;13、伸縮套;14、工控機;15、穩壓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3所示,一種用於送布曲柄的鑽床,包括機架1、設於機架1上的鑽孔機構2、以及位於鑽孔機構2下方的加工平臺3,加工平臺3上依次設置有橫向移動機構4、縱向移動機構5、以及曲柄夾具6。
鑽孔機構2設置有多個,多個鑽孔機構2沿機架1的橫向方向並排設置,本實施例優選鑽孔機構2的數量為四個,每個所述鑽孔機構2均包括安裝架201、設於安裝架201上的伸縮裝置202、以及受控於伸縮裝置202實現上下運動的鑽頭組件203;在一個實施例中,伸縮裝置202可以採用氣缸驅動的方式;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伸縮裝置202可採用油缸驅動的方式。
結合圖3和圖4所示,鑽頭組件203受電機驅動轉動,鑽頭組件203包括夾塊2031、鎖緊塊2032和鑽頭2033,鑽頭2033插設於夾塊2031內,夾塊2031安裝於鎖緊塊2032內,鎖緊塊2032轉動連接於伸縮裝置202;曲柄安裝在曲柄夾具6上,因而需要對曲柄鑽出不同孔徑的孔,每個鑽孔機構2均包括一鑽頭2033,每個鑽頭2033的直徑大小均不相同,從而達到對曲柄鑽出不同孔徑的目的,且鑽孔工序依次成型。
在鑽孔機構2的一側還設置有攻絲機構11,攻絲機構11與多個鑽孔機構2並排設置,攻絲機構11相應包括一安裝架、設於安裝架上的伸縮裝置、以及受控於伸縮裝置實現上下運動的攻絲組件,攻絲組件受電機驅動轉動,攻絲組件包括夾塊、鎖緊塊和攻絲頭,攻絲頭插設於夾塊內,夾塊安裝於鎖緊塊內,鎖緊塊轉動連接於伸縮裝置;在曲柄鑽孔完成後,曲柄被橫向移動機構4和縱向移動機構5移送到攻絲機構11的下方,攻絲組件在伸縮裝置的驅動下對曲柄鑽完孔後進行攻絲。
橫向移動機構4包括第一底座401、第一電機402、設於第一底座401上可沿第一底座401滑動的第一工作檯403、以及與第一電機402相聯接用於驅動第一工作檯403滑動的第一驅動軸404,第一驅動軸404穿設於第一工作檯403且其外表面開設有內螺紋,在第一工作檯403上設置有與第一驅動軸404的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從而第一電機402驅使第一驅動軸404旋轉,第一工作檯403得以在第一底座401上滑動;其中縱向移動機構5及曲柄夾具6均設置在第一工作檯403上;第一電機402優選採用伺服電機。
縱向移動機構5包括設於第一工作檯403上的第二底座501、第二電機502、設於第二底座501上可沿第二底座501滑動的第二工作檯503、以及與第二電機502相聯接用於驅動第二工作檯503滑動的第二驅動軸504,第二驅動軸504穿設於第二工作檯503且其外表面開設有內螺紋,在第二工作檯503上設置有與第二驅動軸504的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從而第二電機502驅使第二驅動軸504旋轉,第二工作檯503得以在第二底座501上滑動;其中曲柄夾具6設置在第二工作檯503上;第二電機502優選採用伺服電機
如圖2所示,曲柄夾具6包括基座601、設於基座601上的固定塊602、氣缸603,固定塊602上設有導向柱604,導向柱604上套接有夾緊塊605,夾緊塊605相對於氣缸603的側壁上開設有燕尾槽8,在燕尾槽8內滑移連接有燕尾塊7,燕尾槽8沿夾緊塊605的高度方向延伸,氣缸603的輸出杆連接在燕尾塊7上,本實施例中導向柱604的數量優選為兩個,兩個導向柱604對稱分布在夾緊塊605的兩側,從而夾緊塊605在氣缸603的驅動下,在導向柱604上滑動更加平穩;固定塊602和夾緊塊605上均設有容納槽606,容納槽606的形狀大小與曲柄相適配,將曲柄放置在容納槽606中,氣缸603驅動夾緊塊605在導向柱604上滑動,夾緊塊605與固定塊602相抵,使得曲柄在容納槽606中被抵緊。
結合圖2和圖5所示,還包括壓力檢測裝置9和警示裝置10;壓力檢測裝置9,用於檢測曲柄與容納槽606之間的壓力情況以輸出壓力檢測信號;警示裝置10,耦接於壓力檢測裝置9以接收壓力檢測信號,並響應於壓力檢測信號以實現警示。
壓力檢測裝置9包括:壓力檢測部901,設於容納槽606的槽壁上,用於檢測曲柄與容納槽606之間的壓力情況以輸出壓力檢測值;比較部902,耦接於壓力檢測部901以接收壓力檢測值,並與預設的基準值進行比較,以根據比較結果輸出相應的壓力檢測信號。
壓力檢測部901包括:第十一電阻R11,其一端耦接於電壓VCC;力敏電阻RL1,其一端耦接於第十一電阻R11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接地。力敏電阻RL1採用正係數貼片式的力敏電阻RL1,即在力敏電阻RL1受力時,力敏電阻RL1的阻值將會上升,本實施例優選採用力敏電阻RL1貼合在容納槽606的槽壁上,如圖2所示。
比較部902包括:比較器N1,其反相端耦接於第十一電阻R11與力敏電阻RL1之間的連接點上;第十二電阻R12,其一端耦接於電壓VDD,其另一端耦接於比較器N1的同相端;可變電阻器RP1,其一端耦接於第十二電阻R12與比較器N1的同相端之間的連接點上,其另一端接地。
警示裝置10包括:第十三電阻R13,其一端耦接於比較器N1的輸出端;三極體Q1,其基極耦接於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其發射極接地;警示燈H1,其一端耦接於電壓VCC,其另一端耦接於三極體Q1的集電極。
通過壓力檢測裝置9來檢測曲柄在容納槽606有沒有被夾緊,若曲柄沒有被夾緊時,通過警示裝置10進行指示,警示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調試,以滿足工作需求,因此,整體智能化程度高、控制可靠性較好。
其中,壓力檢測裝置9、警示裝置10均需要電壓VCC或VDD進行供電,如圖6所示為電壓VCC的穩壓電路15,將輸入接口J1上的交流電通過AC/DC轉換器轉換為直流電後,通過穩壓電路15轉換為穩定的工作電壓VCC,供以上電路進行使用。
其中,結合圖1和圖4所示,在曲柄夾具6上還設有切削液噴出管12,切削液噴出管12用於對曲柄鑽孔時冷卻降溫,但切削液噴出管12中的液體容易導致力敏電阻RL1短路,本實施例採用在力敏電阻RL1上塗抹防水膠來防止切削液對力敏電阻RL1造成的影響;
並且在切削液長期噴淋下,容易導致橫向移動機構4、縱向移動機構5產生鏽蝕,從而使得曲柄夾具6橫向及縱向滑動不夠順暢,本實施採用在橫向移動機構4及縱向移動機構5的兩端上套接伸縮套13,伸縮套13包括若干相互穿設的滑套,伸縮套13能阻擋切削液進入到橫向移動機構4和縱向移動機構5中,並且在橫向移動機構4及縱向移動機構5移動時,伸縮套13不影響橫向移動機構4、縱向移動機構5停留位置的精確性。
本實施例中,若干鑽孔機構2、攻絲機構11、第一電機402、第二電機502、氣缸603均連接一工控機14;
工作過程:
啟動工控機14,工控機14驅動橫向移動機構4和縱向移動機構5復位,停留在第一個鑽孔機構2的下方,工作人員將曲柄放置在容納槽606中,氣缸603驅動夾緊塊605夾緊曲柄,工控機14控制橫向移動機構4、縱向移動機構5移動,控制若干鑽孔機構2逐一對曲柄進行加工,加工完畢後,控制攻絲機構11對鑽出的孔進行攻絲;
其中,工作人員將曲柄放置在容納槽606中時,由於曲柄沒有對容納槽606的槽壁造成足夠的壓力,使得壓力檢測值小於預設的基準值,比較器N1輸出高電平的壓力檢測信號至三極體Q1的基極,三極體Q1導通,控制警示燈H1得電發出警示;在氣缸603驅使夾緊塊605夾緊曲柄時,曲柄對容納槽606的槽壁造成了足夠的壓力,使得壓力檢測值大於預設的基準值,比較器N1輸出低電平的壓力檢測信號至三極體Q1的基極,三極體Q1截止,警示燈H1失電不發光。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示範性實施方式,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