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6:17:27 1
專利名稱: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新型涉及到鐵道車輛試驗臺,特別是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
背景技術:
鐵路客運不斷向高速方向發展,高速運行不但對機車的輪重偏差提出嚴格要求,同樣對客車的輪重偏差也要嚴格要求,以減少震動和各種磨耗。,使客車性能穩定,避免事故的發生,為此客車出廠前須進行稱重調簧工序。現有稱重試驗臺僅能完成稱重功能,且稱重和走行都是利用車輪踏面部分,這樣車輛進入試驗臺對稱重臺產生較大水平衝擊力,力傳感器壽命降低,同時對不同軌距、軸距、定距的車輛要重新對稱重臺和過渡軌進行吊裝組合,勞動強度大,繁瑣,費時,工作效率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試驗臺不足之處而設計的一種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設計方案來完成,4~5個驅動滑臺在基坑內縱向均勻鋪設,在每兩個驅動滑臺1之間均勻鋪設3~5個支承滑臺4,在驅動滑臺1和支承滑臺4上平行鋪設兩條秤臺梁6、8,兩輪緣軌7分別固定在秤臺梁6、8內側,8個稱重臺3延縱向按車體的定距、軸距對稱布置在兩輪緣軌7的外側,在稱重臺3外側是液壓系統、電控系統的傳輸拖鏈裝置。驅動滑臺1的滑座42上兩端裝滑臺溜板40、44,兩滑臺板之間裝限位塊43,滑座42內水平方向裝油缸41,活塞杆45與滑臺溜板44連接。支承滑臺4的滑座42上兩端裝滑臺溜板40、47,兩滑臺溜板之間裝限位塊43。
秤臺梁8固定在驅動滑臺1的滑臺溜板40和支承滑臺4的滑臺溜板40上,秤臺梁6固定在驅動滑臺1的滑臺溜板44和支承滑臺4的滑臺溜板47上。
輪緣軌7的軌道梁9上部固定輪緣軌槽板10,其上面延縱向製成輪緣走行槽11供輪緣走行。稱重臺3下部的稱重臺下基座15底面的T形螺栓在秤臺梁6、8上面的T形槽中,稱重臺下基座內裝油缸12,在稱重臺上基座17上固定4個導向杆14,導向杆下部由導向杆固定板13連接,導向杆14外側裝拉杆18,拉杆下端裝擋塊組16,構成稱重臺3的升降機構。秤重臺座25的中心孔與油缸12頂上接頭的中心銷軸26配合,秤臺座25與稱重臺上基座17之間裝三個等腰三角形布置的力傳感器19,等腰三角形重心與油缸中心重合,秤臺座25上有加墊機構和對中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用車輪的輪緣行走,車輛運行時產生的水平衝擊力對稱重臺無影響,力傳感器壽命長,試驗精度高,由於稱重臺能前後左右移動,對不同的定距、軸距、軌距的車輛做試驗,不用重新吊裝組合,試驗準備工作簡單,方便,、效率高。
圖1-本實用新型俯視圖(右半側)。
圖2-圖1的右端部份圖。
圖3-圖2的A-A視圖。
圖4-圖2的B向視圖。
圖5-圖4的C向視圖。
圖6-圖4的D-D視圖。
圖7-圖6的E-E視圖。
圖8-加墊機構圖。
圖9-圖8的俯視圖。
圖10-驅動滑臺主視圖。
圖11-圖10的F視圖。
圖12-支承滑臺俯視圖。
實施方案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進行說明附圖1、2、3、4,10、11、12,4個驅動滑臺1在基坑內延縱向均勻鋪設,在每兩個驅動滑臺1之間均勻鋪設4個支承滑臺4,在驅動滑臺1和支承滑臺4上平行鋪設兩條秤臺梁6、8,兩輪緣軌7分別固定在秤臺梁6、8內側,8個稱重臺3延縱向按車體的定距、軸距對稱布置在兩輪緣軌7的外側,在稱重臺3外側是液壓系統、電控系統的傳輸拖鏈裝置5。驅動滑臺1的滑座42上兩端裝滑臺溜板40、44,兩滑臺板之間裝限位塊43,滑座42內水平方向裝油缸41,活塞杆45與滑臺溜板44連接。支承滑臺4的滑座42上兩端裝滑臺溜板40、47,兩滑臺溜板之間裝限位塊43。
秤臺梁8固定在驅動滑臺1的滑臺溜板40和支承滑臺4的滑臺溜板40上,秤臺梁6固定在驅動滑臺1的滑臺溜板44和支承滑臺4的滑臺溜板47上。秤臺梁6在油缸41同步推拉作橫向移動,以適應不同軌距車輛的需要。
輪緣軌7的軌道梁9上部固定輪緣軌槽板10,其上面延縱向製成輪緣走行槽11,實現車輪輪緣用於走行,車輪踏面用於稱重,車輛進入試驗臺時產生的水平衝擊力對稱重臺3無影響。輪緣軌7兩端與普通軌之間是過渡軌48,過渡軌作用是使車輛用踏面在普通軌上走行,逐步達到用輪緣在輪緣軌7上走行的目的。
附圖4、5、6、7,稱重臺3下部的稱重臺下基座15內裝油缸12,在稱重臺上基座17上固定4個導向杆14,導向杆下部由導向杆固定板13連接,導向杆14外側裝拉杆18,拉杆下端裝擋塊組16。秤臺座25的中心孔與油缸12頂上接頭的中心銷軸26配合,秤臺座25與稱重臺上基座17之間裝三個等腰三角形布置的力傳感器19,等腰三角形重心與油缸中心重合,這樣油缸12的力的方向始終保持在一個垂直中心線上,等腰三角形布置的力傳感器19的重心與油缸中心重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用4個力傳感器受力不均衡,壽命降低,稱重誤差大等缺點。
稱重臺3下部的稱重臺下基座15底面與秤臺梁之間裝蝶簧、滾子軸承和T形螺栓,T形螺栓在秤臺梁6、8上面的T形槽中,當為了滿足不同定距、軸距車輛的需要,稱重臺要縱向移動,鬆開T形螺栓,稱重臺3底部四角的蝶簧升起,由滾子軸承支撐著沿T形槽縱向移動,實現定距、軸距的變化,稱重臺移動距離由裝在秤臺梁側面的鋼尺來測量。
8個稱重臺可以單個升降、同側同步升降或全部同步升降,所以能完成現有稱重臺所不能完成的均衡試驗和柔性試驗。
附圖5、6、7、8、9,秤臺座25中部上凹面與秤臺面21的下凸面相配合,構成加減墊位置34,秤臺面21兩側裝傳動板27,傳動板下部與拉杆31連接,拉杆中間是移動螺母28,移動螺母與手輪螺杆30配合,手輪螺杆30及移動螺母28裝在固定於秤臺座25的支座32上,傳動板27中部由銷軸33連接在秤臺座25上,傳動板27前端通過銷軸37與秤臺面21連接,彈簧36兩端分別裝在銷軸35、37上,組成加減墊機構。當加或減墊時,順時針旋轉手輪螺杆30移動螺母28帶動拉杆31移動,傳動板27以銷軸33為中心向上擺動使秤臺板21抬起,加或減墊工作完成後反向旋轉手輪螺杆,秤臺板21落下。
加墊機構的作用通過加墊將該處輪子向上移動,相當於一系彈簧位移了一個墊厚的高度,近似於在輪重較小的彈簧下加墊,增加該處輪重,反之減墊可以減少該處的輪重,比採用傳統的經驗判斷進行各車輪的輪重均衡調整時,省去了繁瑣的頂軸箱,於彈簧下方反覆加墊、試調的工作。如果增加二系彈簧位移測量,可以方便地對原始狀態和加墊後的狀態進行比較計算,得出一、二系彈簧應加墊的最佳厚度。大大節省了調簧時間,提高了調簧質量。
秤臺座25兩邊是支承輪座20,支承輪座20底面與秤臺座25上面的燕尾槽相配合,支承輪座20上面裝支承塊22,兩支承輪座20由彈簧導杆24及彈簧23與秤臺座25組裝在一起,組成對中機構。
當秤臺座低壓升起時,對中機構的左右支承塊22可以推動車輛輪子在輪緣軌走行槽11中滾動到車輪中心與稱重臺中心線重合的位置,左、右支承輪座20彈簧導杆24和彈簧23構成一個柔性限位區間,支承輪座20沿著與秤臺座25相配的燕尾槽移動,由左右支承塊22相對於固定於稱臺座25上鋼尺49的移動距離可以計算出該車輛的實際定距和軸距。
權利要求1.由滑臺、秤臺梁、輪緣軌、稱重臺、過渡軌、液壓系統、電氣控制構成的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其特徵在於4~5個驅動滑臺(1)在基坑內延縱向均勻鋪設,在每兩個滑臺(1)之間均勻鋪設3~5個支承滑臺(4),在驅動滑臺(1)、支承滑臺(4)上兩端平行鋪設兩條秤臺梁(6、8),兩輪緣軌(7)分別固定在秤臺梁(6、8)內側,8個稱重臺(3)延縱向按車體的定距、軸距對稱布置在兩輪緣軌(7)的外側,在稱重臺(3)的外側是液壓系統、電氣控制的拖鏈裝置(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其特徵在於驅動滑臺(1)的滑座42上兩端裝滑臺溜板(40、44),兩滑臺溜板之間裝限位塊(43),滑座內水平方向裝油缸(41),活塞杆(45)與滑臺溜板(44)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其特徵在於支承滑臺(4)的滑座(42)上兩端裝滑臺溜板(40、47),兩滑臺溜板之間裝限位塊(4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3所述的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其特徵在於秤臺梁(8)固定在驅動滑臺(1)的滑臺溜板(40)和支承滑臺(4)的滑臺溜板(40)上,秤臺梁(6)固定在驅動滑臺(1)上的滑臺溜板(44)和支承滑臺(4)的滑臺溜板(47)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其特徵在於輪緣軌(7)的軌道梁(9)上部固定輪緣軌槽板(10),其上面延縱向製成輪緣走行槽(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道車輛稱重調簧均衡試驗臺,其特徵在於稱重臺(3)下部的稱重臺下基座(15)底面的T形螺栓在秤臺梁(6、8)上面的T形槽中,稱重臺下基座內裝油缸(12),在稱重臺上基座(17)上固定4個導向杆(14),導向杆下部由導向杆固定板(13)連接,導向杆(14)外側裝拉杆(18),拉杆下端裝擋塊組(16),秤臺座(25)的中心孔與油缸(12)頂上接頭的中心銷軸(26)配合,秤臺座(25)與稱重臺上基座(17)之間裝三個力傳感器(19),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等腰三角形重心與油缸中心重合,秤臺座(25)中部上凹面與秤臺面(21)的下凸面相配合,秤臺面(21)兩側裝傳動板(27),傳動板下部與拉杆(31)連接,拉杆中間是移動螺母(28),移動螺母與手輪螺杆(30)配合,手輪螺杆(30)及移動螺母(28)裝在固定於秤臺座(25)的支座(32)上,傳動板(27)中部由銷軸(33)連接在秤臺座(25)上,傳動板(27)前端通過銷軸(37)與秤臺面(21)連接,彈簧(36)兩端分別裝在銷軸(35、37)上,組成加墊機構,秤臺座(25)兩邊裝支承輪座(20),支承輪座(20)底面與秤臺座(25)上面的燕尾槽相配合,支承輪座(20)上面裝支承塊(22),兩支承輪座(20)由彈簧導杆(24)及彈簧(23)與秤臺座(25)組裝在一起,組成對中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鐵路客車城軌車稱重均衡試驗臺,驅動滑臺1和支承滑臺4上兩端鋪設秤臺梁6、8,兩輪緣軌組成7分別固定在秤臺梁6、8內側,8個彈簧稱重臺3延縱向按車體的定距、軸距對稱布置在兩輪緣軌組成7的外側,秤臺梁8是固定在滑臺1、4上,而秤臺梁6在驅動滑臺1和支承滑臺4上是橫向移動的,輪緣軌10的軌頭上有供輪緣走行的下凹的槽11。稱重臺3下部裝液壓缸12,上方是加墊機構和支承輪座20,稱重臺3在秤臺梁6上能縱向移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用車輪的輪緣行走,車輛運行時產生的水平衝擊力對稱臺無影響,力傳感器壽命長,試驗精度高,對不同的定距、軸距、軌距的車輛做試驗不用重新吊裝組合,試驗準備工作簡單、強度低、效率高。
文檔編號G01G19/02GK2786572SQ20042005083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0日
發明者劉玉泉, 李樹海, 劉順華, 吳春復, 嶽峰, 孫巍, 餘天佑, 劉喜梅, 宋建輝 申請人:中鐵建廠工程局設計院涿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