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程質量比較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8:08:59 2
大量程質量比較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量程質量比較儀,包括一方形的主秤體、一與該主秤體相同的副秤體、及六個位於同一平面上的數字傳感器,所述主秤體與副秤體並列連接形成一方形秤體,其中兩所述數字傳感器安裝於主秤體與副秤體的連接處,且另外四個所述數字傳感器分別安裝於方形秤體的四個角處。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不僅操作方便、準確度較高,而且能夠實現對較大的量值進行比對。
【專利說明】大量程質量比較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砝碼檢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大量程質量比較儀。
【【背景技術】】
[0002]質量比較儀是一種特殊的電子天平,主要用於對精度要求較高的砝碼或物體的質量比較。其英文為Comparator,源自拉丁語,意為「比較」。一般來說,質量比較儀不能直接讀出砝碼的質量,若我們已知標準砝碼的質量,則可通過質量比較儀將被測砝碼與標準砝碼進行多次比較,得出被測與標準的差值,從而得到被測砝碼的值。由於質量比較儀具有極高的分度數和非常好的重複性,所以即使被測砝碼與標準砝碼的差值很小,也能得到準確的數值。
[0003]質量比較儀主要應用於國家標準質量實驗室、法定的計量檢定機構,校準實驗室等等。目前大衡器檢測過程中對大質量砝碼進行先期檢測時,最常用的質量比較儀為2t比較儀,其結構為:包括一秤體及三個應變或電磁傳感器,該三個傳感器的依次連線形成一三角形;該比較儀在應用時需要將砝碼放置於傳感器的正上方才能獲得準確的量值,即砝碼的放置位置是特定的,而在實際操作中,砝碼的放置位置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偏差,從而導致了量值的不準確性,此外,該比較儀最大量程為2t,無法對更大的量值進行比對,因此,研究一種準確度較高且能夠對較大的量值進行比較的質量比較儀是從業人員所迫切期望地。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大量程質量比較儀,不僅操作方便、準確度較高,而且能夠對較大的量值進行比對。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大量程質量比較儀,包括一方形的主秤體、一與該主秤體相同的副秤體、及六個位於同一平面上的數字傳感器,所述主秤體與副秤體並列連接形成一方形秤體,其中兩所述數字傳感器安裝於主秤體與副秤體的連接處,且另外四個所述數字傳感器分別安裝於方形秤體的四個角處。
[0006]進一步地,所述方形秤體的檯面上均勻布設有兩列用以放置砝碼的凸臺,且每列凸臺的數量為6個。
[0007]本實用新型大量程質量比較儀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同時設置主秤體與副秤體使得該質量比較儀具有多個臺面,且結合數字傳感器的布設,使本實用新型質量比較儀在應用時只需將砝碼或檢定物放置於秤體上即可,即砝碼的放置位置並非是特定的,從而操作起來更為方便,此外,該質量比較儀還具有準確度較高、及能夠對較大的量值進行比對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大量程質量比較儀的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中A部分的主視放大圖。
[0011]圖3是圖1中B部分的主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請結合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大量程質量比較儀,包括一方形的主秤體1、一與該主秤體I相同的副秤體2、及六個位於同一平面上的數字傳感器3,所述主秤體I與副秤體2並列連接形成一方形秤體100,其中兩所述數字傳感器3安裝於主秤體I與副秤體2的連接處,且另外四個所述數字傳感器3分別安裝於方形秤體100的四個角處。
[0013]另外,方形秤體100的檯面上均勻布設有兩列用以放置砝碼的凸臺4,且每列凸臺4的數量為6個,凸臺4的設置是為了保證定值砝碼與檢定裝置(均未圖示)的放置位置一致,避免了因二者放置位置不一致而產生的角差,即確保得出的量值更為準確。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同時設置主秤體與副秤體使得該質量比較儀具有多個臺面,且結合數字傳感器的布設,使本實用新型質量比較儀在應用時只需將砝碼或檢定物放置於秤體上即可,即砝碼的放置位置並非是特定的,從而操作起來更為方便,此外,該質量比較儀還具有準確度較高、及能夠對較大的量值進行比對的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大量程質量比較儀,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方形的主秤體、一與該主秤體相同的副秤體、及六個位於同一平面上的數字傳感器,所述主秤體與副秤體並列連接形成一方形秤體,其中兩所述數字傳感器安裝於主秤體與副秤體的連接處,且另外四個所述數字傳感器分別安裝於方形秤體的四個角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量程質量比較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方形秤體的檯面上均勻布設有兩列用以放置砝碼的凸臺,且每列凸臺的數量為6個。
【文檔編號】G01G21/22GK204064432SQ20142034014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4日
【發明者】姚進輝, 郭貴勇, 王秀榮, 賴徵創, 梁偉, 程建瀛 申請人: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