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18:02:14 2
專利名稱: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拉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拉拔包覆焊接較硬芯杆過程中使 用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包覆焊接法生產銅包鋼線,銅包鋁線,都要經過多道次的拉拔變形,當 達到一定變形程度後兩種複合材料才能獲得冶金結合。以包覆焊接生產銅包鋼線為例,尤其芯杆是高碳鋼包覆較薄的銅層,在包覆焊接 後,芯杆與銅層之間有一定間隙,採用常規的拉絲模拉絲會出現以下情況1、包覆銅層在模 口處堆積現象使潤滑油無法進入模孔,在拉拔時拉絲會產生振動、不穩定、不能正常拉絲; 2、拉絲變形量必須小,變形量大了會產生包覆銅層斷開無法進行拉拔。對於包覆焊接法生產銅包鋁線,因為包覆焊接後的焊縫是處於鑄造狀態的晶體, 晶粒粗大,在拉絲變形超出承受極限時,焊縫局部產生小裂痕,隨拉拔道次不斷擴展,此問 題在結合界面沒有冶金結合之前普遍存在。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具 有增壓套,增壓套內設置有油膜,增壓套能夠將潤滑油膜強制送入模芯引入口,使模芯的變 形區與拉絲之間形成較厚的油膜,降低摩擦,從而保證拉絲的質量。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包括基座,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一端部的模芯,另 一端部設置有導引孔,所述模芯的一側設置有增壓套,所述增壓套的型腔內表面設置有一 層油膜,所述導引孔、增壓套、模芯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增壓套的型腔為喇叭狀。這樣拉絲高速運行的過程中,拉絲表面攜帶潤滑液 進入增壓型腔內,潤滑油很容易進入喇叭狀型腔並產生壓力。所述模芯外設置有模套,模芯套設在模套內,模套與增壓套端部止口配合。所述模芯的模腔為錐形設計,模腔的錐形角度α為6° -8°。模腔的引入口為圓 角設計,模腔的變形區的錐形角度α為6° -8°所述導引孔內設置有導套,導套的入口為圓角設計。所述模芯為人造金剛石模芯,延長模芯的使用壽命。所述模芯為鎢鋼模芯。所述基座下方設置有油盒,油盒設置有排出口。油盒接潤滑油並通排出口流入容 器內。還包括緊固增壓套的緊固裝置,緊固裝置為緊固螺釘,緊固螺釘將增壓套緊固在 基座上。所述增壓套上設置有限位凹槽。[0017]採用上述方案,在高速拉絲的過程中,利用潤滑油的粘度,當拉絲通過增壓套腔體 時,由於腔體的喇叭狀設計,拉絲與腔體之間就形成了潤滑液增壓的條件,這樣高速運行的 拉絲表面攜帶潤滑液進入增壓型腔內,在喇叭狀型腔的作用下使潤滑油產生壓力,並在模 芯的引入口形成正壓力,進入模芯的變形區內。拉絲經過模芯變形區由於徑向力的作用,包 覆層大面積的壓縮在芯杆上,與其同時在增壓套的作用下,將潤滑液強制送入模芯引入口, 使模芯的變形區與拉絲之間形成較厚的油膜,在油膜的作用下,模芯的變形區與拉絲外表 面之間不接觸,因此摩擦力較小。本發明同時還增加模芯變形區的長度、減小模腔錐形角 度,這樣與增壓套的結合使用效果更佳。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拉拔出來的拉絲 質量好,不會在拉絲的表面產生任何裂痕,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為模芯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為基座,2為模芯,3為導引孔,4為增壓套,5為油膜,6為模套,7為導套, 8為油盒,9為緊固螺釘,10為限位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3所示,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包括基座1,基座1通過螺釘固定 在拉絲機上,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一端部的模芯2,另一端部設置有導引孔3,模芯2的 一側設置有增壓套4,增壓套4的型腔內表面設置有一層油膜5,導引孔、增壓套、模芯的中 心在同一水平線上。增壓套4的型腔為喇叭狀。模芯外設置有模套6,模芯2設置在模套 6內,模套6與增壓套4端部止口配合。模芯的模腔為錐形設計,模腔的錐形角度為α為 6° -8°。導引孔內設置有導套7,導套7的入口為圓角設計,便於拉絲的進入。模芯為人 造金剛石的模芯,這樣模芯的使用壽命長。基座下方設置有油盒,油盒設置有排出口,油盒 接潤滑油並通排出口流入容器內。還包括緊固增壓套的緊固裝置,緊固裝置為緊固螺釘9, 通過緊固螺釘將增壓套固定在基座上。增壓套上設置有限位凹槽10。下面為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拉模機構進行試驗對比試驗一用現有的拉模機構拉拔包覆焊接後的銅包中碳鋼坯線,包覆銅層厚 0. 38mm,芯杆外徑Φ8. 6mm,坯線外徑Φ 10mm,當一次縮徑面積比在0. 6%時,包覆銅層在模 口處堆積,包覆銅層表面產生斷裂。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拉拔時,當縮徑面積比在35%時,包 覆銅層表面仍處於良好狀態。試驗二用現有的拉模機構拉拔包覆焊接後的鋁包中碳鋼坯線,包覆層鋁厚度為 0. 4mm,芯杆外徑Φ8. 4mm,坯線外徑Φ 10mm,當縮徑比在0. 4%時,鋁層在模口處斷裂無法 進行拉絲。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拉拔時,當縮徑面積比至40%時,鋁包覆層表面仍處於良好狀 態,拉絲順利進行。
權利要求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包括基座,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一端部的模芯,另一端部設置有導引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的一側設置有增壓套,所述增壓套的型腔內表面設置有一層油膜,所述導引孔、增壓套、模芯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增壓套的型 腔為喇叭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外設置 有模套,模芯設置在模套內,模套與增壓套端部止口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的模腔 為錐形設計,模腔的錐形角度為α為6° -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引孔內設 置有導套,導套的入口為圓角設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為人造 金剛石模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模芯為鎢鋼 模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座下方設 置有油盒,油盒設置有排出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緊固增壓 套的緊固裝置,緊固裝置為緊固螺釘。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增壓套上設 置有限位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拉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拉拔包覆焊接較硬芯杆過程中使用的強制潤滑等錐角拉絲模機構,包括基座,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端面一端部的模芯,另一端部設置有導引孔,所述模芯的一側設置有增壓套,所述增壓套的型腔內表面設置有一層油膜,所述導引孔、增壓套、模芯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拉拔出來的拉絲質量好,不會在拉絲的表面產生任何裂痕,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C3/02GK201744514SQ201020233350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吳海濤, 崔曉明 申請人:常州明豪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