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腳扶正夾具及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
2023-10-04 18:46:34 3
引腳扶正夾具及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引腳扶正夾具及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中引腳扶正夾具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於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上述引腳扶正夾具能夠對元件引腳進行扶正,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
【專利說明】引腳扶正夾具及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引腳扶正夾具及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子裝配領域中,經常涉及到電路板組件的裝配,電路板(印製板)上往往需要裝配上電阻、電容、晶片、三極體或者連接器等等帶引腳元件,通過壓接或焊接完成帶引腳元件與電路板的機械連接和電氣連接,從而實現相應的電路功能或者用來實現與外界其他元器件的電氣連接。但是,帶引腳元件在封裝製造、運輸、周轉、拆封等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元件引腳折彎變形的情況,安裝時,變形的元件引腳將無法與電路板上的插裝孔一一對應,導致裝配困難或者無法裝配。特別是對於元件引腳較多的帶引腳元件,例如連接器,即使只有一隻元件引腳折彎變形,整個元件的裝配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若在裝配過程中直接用手扶正變形元件引腳,必將影響裝配速度和生產效率,還會對裝配質量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元件引腳折斷或接觸不良。對於同時有多隻元件引腳變形的元件,需要同時將多隻元件引腳全部對齊,操作十分不便,給裝配作業帶來很大困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引腳扶正夾具,能夠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該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
[0004]本發明中引腳扶正夾具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引腳扶正夾具,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所述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所述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於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
[0005]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一邊緣梳齒,所述第一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一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
[0006]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二邊緣梳齒,所述第二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二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
[0007]所述第一梳形板與第二梳形板的厚度之和小於元件引腳的長度。
[0008]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一梳形板的梳柄,各所述第二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二梳形板的梳柄。
[0009]本發明中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帶引腳元件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一梳形板上對應兩行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使相應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並且使帶引腳元件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二梳形板上對應的兩列第二梳齒之間,使相應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
[0010]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一邊緣梳齒,所述第一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一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還包括使列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穿過第一梳形板上第一邊緣梳齒和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以使各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的步驟。
[0011]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二邊緣梳齒,所述第二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二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還包括使行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穿過第二梳形板上第二邊緣梳齒和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的間隔以使各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的步驟。
[0012]所述第一梳形板與第二梳形板的厚度之和小於元件引腳的長度,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沿元件弓I腳的長度方向重疊布置。
[0013]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一梳形板的梳柄,各所述第二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二梳形板的梳柄,所述行方向和列方向相互垂直。
[0014]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引腳扶正夾具的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所述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引腳扶正夾具的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所述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於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因此,裝配帶引腳元件時,通過引腳扶正夾具可以使帶引腳元件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一梳形板上對應兩行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使相應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並且使帶引腳元件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二梳形板上對應的兩列第二梳齒之間,使相應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從而使對應的元件引腳對準電路板上或元件上的插裝孔,從而方便地實現帶引腳元件的裝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梳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梳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6]圖中各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0_第一梳形板,11-第一梳柄,12-第一梳齒,13-第一邊緣梳齒,20-第二梳形板,21-第二梳柄,22-第二梳齒,23-第二邊緣梳齒,30-兀件引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發明中引腳扶正夾具的一個實施例如圖f圖3所示,是一種用於將印製板矩形連接器安裝到印製板上的引腳扶正夾具,該印製板矩形連接器上的引腳以矩形陣列的形式設置有沿行方向排列的多行和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列,各行與各列相互垂直。該夾具為組件形式,由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構成。
[0018]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均為平板形狀。第一梳形板10包括第一梳柄11,第一梳柄11上懸伸固定有一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12,所述第一梳齒12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30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12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30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在第一梳齒12的間隔排列方向上,第一梳形板10的兩端還設有用於扶正成列元件引腳30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的第一邊緣梳齒13,所述第一邊緣梳齒13與所述第一梳齒12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13與相鄰的第一梳齒12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30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並且第一邊緣梳齒13的寬度與第一梳齒12的寬度相同。當然,對於在列方向上個數較小的元件引腳30,相應的第一梳齒12也能夠作為第一邊緣梳齒13使用。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邊緣梳齒13的寬度也可以大於或小於第一梳齒12的寬度。
[0019]第二梳形板20包括第二梳柄21,第二梳柄21上懸伸固定有一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22,所述第二梳齒22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30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22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30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在第二梳齒22的間隔排列方向上,第二梳形板20的兩端還設有用於扶正成列元件引腳30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的第二邊緣梳齒23,所述第二邊緣梳齒23與所述第二梳齒22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23與相鄰的第二梳齒22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30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並且第二邊緣梳齒23的寬度與第二梳齒22的寬度相同。當然,對於在行方向上個數較小的元件引腳30,相應的第二梳齒22也能夠作為第二邊緣梳齒23使用。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邊緣梳齒23的寬度也可以大於或小於第二梳齒22的寬度。
[0020]上述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均採用鋼製材料製成並在經過機械加工後做回火處理,具有足夠的剛度,能夠較好地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較大變形。另外,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均進行了表面處理,以避免在存放和使用過程中出現表面氧化。根據帶引腳元件的引腳長度確定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的厚度,為保證兩塊鋼質梳型板重疊並放入插座管腳行列之後,元件引腳30仍然能夠露出一定長度,同時也為保持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有一定的韌性,本實施例中帶引腳元件長度為4.5mm,本實施例中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的厚度均為I mm,便於安裝到印製板上對應的焊盤過孔內;同時,合適的厚度能夠使梳齒與元件引腳30具有更大的接觸面,從而更好地起到扶正作用。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各梳形板的厚度也可以根據元件引腳30的長度和裝配需求進行增減。
[0021]使用時,在將印製板矩形連接器向印製板上安裝之前,使帶引腳元件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30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一梳形板10上對應兩行第一梳齒12之間的間隔,使相應元件引腳30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同時使列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穿過第一梳形板10上第一邊緣梳齒13和相鄰的第一梳齒12之間的間隔,使各列元件引腳30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並且,使帶引腳元件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30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二梳形板20上對應的兩列第二梳齒22之間,使相應元件引腳30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同時使行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穿過第二梳形板20上第二邊緣梳齒23和相鄰的第二梳齒22之間的間隔,使各行元件引腳30的最外側元件引腳30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
[0022]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的安裝順序不受限制,安裝到元件引腳30陣列中的方式也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先將第一梳形板10沿行方向插入元件引腳30陣列中,再將第二梳形板20沿列方向插入元件引腳30陣列中,使第二梳形板20重疊到第一梳形板10上;再如先將第二梳形板20沿元件引腳30的長度方向嵌入元件引腳30陣列中,再將第一梳形板10沿元件引腳30的長度方向嵌入元件引腳30陣列中,使第一梳形板10重疊到第二梳形板20上。插入過程中可以用手或撥動工具輔助將變形的元件引腳30撥正,便於相應梳形板的插入。為便於作業,所述第一梳形齒和第二梳形齒的前端均設有倒角結構,能夠對梳形板的安裝起到導向作用。第一梳形板10和第二梳形板20安裝到元件引腳30陣列上以後,每個元件引腳30均定位在第一梳齒12和第二梳齒22的空隙交叉處,通過第一梳齒12和第二梳齒22保持元件引腳30的扶正狀態,各元件引腳30間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沿原有設計方向延伸並以原有設計位置排列,能夠方便地與印製板上的插裝孔一一對應,裝配方便,作業效率高,能夠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可靠性,減少或避免手工安裝連接器時因元件引腳變形導致的連接器或印製板損壞的問題。連接器裝配完畢後,第一梳形板10能夠輕鬆地沿行方向抽出,第二梳形板20能夠輕鬆地沿列方向抽出,使用方便。
[0023]上述使用方法也是本發明中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的一個實施例。
[0024]在上述實施例中,帶引腳元件是元件引腳30以行列垂直的矩陣形式排列的連接器,第一梳形板10的梳齒均垂直於梳柄設置且長度相等,第二梳形板20的梳齒均垂直於梳柄設置且長度相等。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引腳扶正夾具也可以用於連接器之外的帶引腳元件的裝配或者元件引腳30按其他排列方式設置的連接器的裝配,例如元件引腳30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不垂直的連接器的裝配,此時梳柄與梳齒可以呈對應的夾角設置。
【權利要求】
1.引腳扶正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梳齒,所述第一梳齒具有與相鄰兩行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兩隻以上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梳齒,所述第二梳齒具有與相鄰兩列元件引腳之間的設計間距相等的寬度,相鄰的兩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的厚度均小於相應元件引腳的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扶正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一邊緣梳齒,所述第一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一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扶正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二邊緣梳齒,所述第二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二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腳扶正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梳形板與第二梳形板的厚度之和小於元件引腳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引腳扶正夾具,其特徵在於: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一梳形板的梳柄,各所述第二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二梳形板的梳柄。
6.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腳扶正夾具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帶引腳元件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一梳形板上對應兩行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使相應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並且使帶引腳元件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對應元件引腳穿過引腳扶正夾具中第二梳形板上對應的兩列第二梳齒之間,使相應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一邊緣梳齒,所述第一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一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一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列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還包括使列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穿過第一梳形板上第一邊緣梳齒和相鄰的第一梳齒之間的間隔以使各列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在行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的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梳形板上設有用於扶正成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的第二邊緣梳齒,所述第二邊緣梳齒與所述第二梳齒在同一平面內平行間隔設置,第二邊緣梳齒與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具有與元件引腳在成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的間距,所述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還包括使行方向上的最外側元件引腳穿過第二梳形板上第二邊緣梳齒和相鄰的第二梳齒之間的間隔以使各行元件引腳的最外側元件引腳在列方向上保持扶正狀態的步驟。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梳形板與第二梳形板的厚度之和小於元件引腳的長度,所述第一梳形板和第二梳形板沿元件引腳的長度方向重疊布置。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帶引腳元件裝配方法,其特徵在於: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一梳形板的梳柄,各所述第二梳齒的長度均相等並且均垂直於所述第二梳形板的梳柄,所述行方向和列方向相互垂直。
【文檔編號】H05K13/04GK104363746SQ20141068471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九峰, 熊宇, 郝彬, 崔淑娟, 吳曉鳴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