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3:05:04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於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及其 製備方法和施用方法。
背景技術:
白癜風是一種獲得性、局限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症。袓國醫學 稱之為"白癜"或"白駁風"。其特點是邊緣清楚,周邊皮膚往往較正常皮膚色 素稍增加。本病易診斷而治療難,由於該病症以病程長、治療效果差和發病 率高而成為皮膚病之王,其危害性是毀容,而且有遺傳性,無特殊發病部位, 發病時,皮膚上常出現一個或多個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純白色斑塊,以後 面積逐漸擴大,數目也逐漸增多,白斑可比原發範圍大,皮損可發生於任何 部位,但較常見於指背、腕、前臂、面頸、生殖器及其周圍。白斑常對稱或 單側分布,甚至如帶狀沿神經分布,白班的境界清楚,斑內毛髮也發白,白 斑表面光滑,無鱗屑或結痂,患者多無自覺症狀,分泌機能正常,唯對日光 較敏感,稍曬即發紅,部分患者有稍癢感,日曬後有灼癢感,病程緩慢,長 期不消退。對該病的病因說法不一,但中醫大多認為是由於情志內傷,肝氣 鬱結,氣機不暢,風血相搏,氣滯血瘀,血不營養肌膚及免疫功能和分泌代 謝紊亂等精神因素引起的黑色素細胞損壞,使色素脫色而發病。目前治療白 癜風的藥物很多,如成藥消斑丸,去白素,白史丸、白班酊等,但這些藥 物治癒率低,復發率高,治療時間長,有的藥物還有過敏及輕微的中毒反應, 也有的藥物易引起肝、脾、腎腫大等副作用,在治療方法中,也有的採用紫外線照射法,但紫外線照射法易引起白內障、皮膚萎縮,甚至誘發皮膚癌等 不利因素,故也很少採用。
關於本病的病因,醫學界對到目前為止還不十分清楚,西醫多數傾向於遺 傳因素、人體微量元素偏低、經常接觸化學物品、免疫功能低下、內分泌功 能紊亂、精神因素六大主要因素。由其一種或多種因素導致局部酶系統的抑 制和色素細胞的破壞,使黑色素細胞在生長和黑化過程中受阻,從而形成白 斑。
中國古代醫學經典《素問》中載雲"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 不得洩",久而血瘀,皮膚失養變白而成此病。《諸病源侯論》謂"風邪搏於 皮膚,血氣不和所生也"。近代研究認為,白癜風的發病是機體內外因素互 相作用的結果,內因為肝脾腎虛,多由肝血虛、腎陽虛、腎氣不足、致 令機體陰陽失衡,氣血失和,在此基礎上溼熱風邪乘虛而入,客入肌膚, 閉阻經絡血脈,肌膚不得溫煦,皮膚毛髮失養致黑色素脫失而成白斑^ 具體分型又有氣血失和說、氣血瘀滯說、氣血兩虧說、風溼致病說、肝腎不 足說、脾胃不足說。
由於本病易診難治,又易復發,目前尚無特效的方法,西醫多用抑制變 異基因DNA的複製,激活酪氨酸酶黑色素細胞活性的內服或外用藥物,如復 方卡力孜然酊、白點康、白癜淨、注射免疫調節劑等,中醫多採用採用 和血祛風、舒肝解鬱、活血化瘀、清熱利溼等方法,也有的分型論治,採用 活血化瘀、益氣活血、補腎益氣等中藥治療。但是上述治療方法效果均不理 想,而且療程長,易復發,還沒有能夠根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本發明是提供一種根治白癜風,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癒率高、復發 率低的複方藥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施用方法。
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該複方藥劑包括中草藥湯劑、 中草藥丸劑、中草藥燻洗藥劑和複方片劑,其中-
A、 中草藥湯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藥配製而成金銀花20 25 份、地丁20 25份、白蒺藜25 30份、姜蠶20 25份、菊花12 18份、 蒲公英18 24份、夏枯草18 22份、節菖蒲18 22份、寸冬18 22份、 生地10 20份、山藥15 25份、蓮藕230 270份、鮮茅草根25 35份;
B、 中草藥丸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藥配製而成當歸1400 1600 份、白蒺藜1400 1600份、紅花480 520份、赤小豆900 1100份、旱蓮 草480 520份、黑芝麻25 35份;
C、 中草藥燻洗藥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藥組成荊芥25 35份、 防風30 40份、白鮮皮15 25份、艾葉30 40份、槐條25 35份、菊花 45 55份、蒼耳子25 35份、浮小麥25 35份、女貞葉25 35份;
D、 複方片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藥片組成當歸片100 150份、三 七片250 300份、葉酸片2 4份、甲氰咪胍片2 4份、維生素B^ 4份、 維生素B。0. 1 0.2份。
本發明複方藥劑的製備方法是
A、中草藥湯劑的製備方法是先按所述配方取中藥材晾乾、清除雜質, 按所述配比混合後,放入不鏽鋼加熱釜中,再按混合藥材總重量的300% 400% 加入純淨水,浸泡30 60分鐘,加熱煮沸後,再用文火熬30 40分鐘,然 後濾去藥渣,製取藥汁即可;B、中草藥丸劑的製備方法是先按所述配方分別取中藥材晾乾、清除雜
質,粉碎過100 150目篩製成粉末,再按所述配比取各種粉末均勻混合後放 入釜中,按常規方法加入純淨水熬製成水丸,水丸的大小可採用5 10克/丸 即為本發明的中草藥丸。
本發明藥劑的施用方法是
1) 根據病情輕重,先內服中藥湯劑3 6天,每天服用1次,每次500 800克;
2) 按所述燻洗藥劑配方配比取各組分藥物,洗淨晾乾,混合均勻,再取 混合藥物400 500克,置入加熱容器內,加入清水2000 3000克,加熱至 沸騰,罩以浴罩,患者進入浴罩內燻蒸30 60分鐘,然後停止加熱,待藥水 晾溫,洗浴患處10 20分鐘,每3天燻洗一次,燻洗4 6次;
3) 在燻洗的同時內服所述中藥丸劑和片劑,其方法是,取所述藥丸80 120克,加入純淨水2000 2800克,加熱熬成1200 1600克藥茶,作為日飲 用量,同時配合所述片劑以藥茶衝服,每天3次,每次4 5克,片劑共服20 30天;
4) 所述中藥丸劑藥茶服用30天為一個療程,共服1 3個療程可以痊癒, 痊癒後再服1 3個療程。
本發明人基於數十年臨床經驗和研究認為白癜風雖以局限性皮膚色素 脫失為特徵,但其病灶根本在於肝、腎、脾、肺,其病機主要在於飲食 失節,恣食甘肥,導致溼熱內盛,又有風、溼、熱內侵,人體肌膚毛孔 閉塞不通,血液不能外榮,致使氣滯血瘀,皮膚失養,外感內熱而致本 病。兼有病後情志抑鬱,淤積日甚,以致病程延綿,雖良醫難於措治。其施治當以清熱解毒,疏通表裡,活血涼血,條理內臟,營養皮膚為根 本,其康復則應疏食牛、羊、雞、魚等大熱食物,情志遂順。由此即可 外治其表,內固其本,剪除其根,使之無由復發。本發明的中藥湯劑以 各組分諸藥清熱解毒,活血涼血,疏通表裡,治其表證;燻洗藥劑則以 諸藥祛風除溼,散其內熱;丸劑諸藥補益肝腎,溫脾,化瘀,以強其本; 片劑藥物意在條理內臟,營養肌膚。四種方劑循序措治,燮理陰陽,內 外並攻,標本兼之,表證既除,更無復發。
按照上述方案製備的複方藥劑,針對白癜風的發病機理,拋開醫界 煩亂冗雜之論說,獨闢蹊徑,按療程分階段採用清、疏、養結合,而且 注重後期的康復性鞏固治療,因而通過內服、燻洗雙管齊下,並以中藥 為主,輔之以西藥治療,使各藥劑、各組分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 治,杜絕復發的良好治療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配伍得當,見效 快、療程短、治療成本低等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複方藥劑的組方是經過發明人數十年來博學我國中醫中藥經 典理論,結合臨床實踐對白癜風進行專門的研究探索所得,並經過長期 的臨床試驗,其治療無不效驗如神,每每受到患者不已讚嘆,有效地解 除了大量白癜風患者的痛苦。該複方藥劑各方劑的藥物組分在下列重量 份配比範圍內均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A、中草藥湯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是金銀花20 25份、地丁 20 25份、白蒺藜25 30份、姜蠶20 25份、菊花12 18份、蒲公英18 24份、夏枯草18 22份、節菖蒲18 22份、寸冬18 22份、生地10 20份、山藥15 25份、蓮藕230 270份、鮮茅草根25 35份;
B、 中草藥丸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是當歸1400 1600份、白 蒺藜1400 1600份、紅花480 520份、赤小豆900 1100份、旱蓮草480 520份、黑芝麻25 35份;
C、 中草藥燻洗藥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是荊芥25 35份、防 風30 40份、白鮮皮15 25份、艾葉30 40份、槐條25 35份、菊花45 55份、蒼耳子25 35份、浮小麥25 35份、女貞葉25 35份、
D、 複方片劑各組分藥片的重量份配比是當歸片100 150份、三七片 250 300份、葉酸片2 4份、甲氰咪胍片2 4份、維生素B^ 4份、維生 素BuO. 1 0.2份。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本發明複方藥劑各方劑的藥物組分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
A、 中草藥湯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金銀花20份、地丁 20份、白蒺藜25份、姜蠶20 25份、20份、菊花12份、蒲公英18份、夏 枯草18份、節菖蒲18份、寸冬18份、生地10份、山藥15份、蓮藕230份、 鮮茅草根25份;
B、 中草藥丸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當歸1400份、白蒺 藜1400份、紅花480份、赤小豆900份、旱蓮草480份、黑芝麻25份;
C、 中草藥燻洗藥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荊芥25份、防 風30份、白鮮皮15份、艾葉30份、槐條25份、菊花45份、蒼耳子25份、 浮小麥25份、女貞葉25份、D、複方片劑各組分藥片的重量份配比是可以當歸片100份、三七片 250份、葉酸片2份、甲氰咪胍片2份、維生素B2份、維生素BW. l份。 該複方藥劑的製備採用以下方法-
A、 中草藥湯劑的製備方法是先按所述配方取中藥材晾乾、清除雜質, 按所述配比混合置於釜內,按混合藥材重量的300% 400%加入純淨水,浸泡 30 60分鐘,煮沸後用文火熬30 40分鐘,濾去藥渣取汁,即為本發明的中 草藥湯劑;
B、 中草藥丸劑的製備方法是先按所述配方取中藥材晾乾、清除雜質, 分別粉碎過100 150目篩製成粉末,再按所述配比取各種粉末均勻混合後置 於釜內,按常規方法製成5 10克/丸大小的水丸,即為本發明的中草藥丸劑。
本發明藥劑的施用方法是
根據病情輕重,先內服中藥湯劑,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500 800克, 視治療效果可服用3 6天,皮膚表面症狀基本消失,即可停止服用。中藥湯 劑服用停後,再用所述燻洗藥劑進行燻洗,燻洗方法是按所述燻洗藥劑配方 配比取各組分藥物,洗淨晾乾,混合均勻,再分取混合藥物400 500克,放 入不鏽鋼或搪瓷鍋或盆等加熱容器內,加入清水2000 3000克,加熱至沸騰, 用浴罩將加熱容器罩在其內,待蒸汽充滿浴罩時,患者即可進入浴罩內,進 行燻蒸,邊加熱邊燻蒸,30 60分鐘停止加熱燻蒸,待藥水晾溫,溫度適中, 以不燙傷皮膚為度,用藥水洗浴患處10 20分鐘,每3天燻洗一次,根據治 療進展情況燻洗4 6次即可。在燻洗的同時,可以開始內服所述中藥丸劑和 片劑,其方法是,取所述藥丸80 120克,在鍋內加入純淨水2000 2800克, 加熱熬成1200 1600克藥茶,作為每日飲用量,同時可以配合內服所述片劑,該藥片可以用所熬製的藥茶衝服,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4 5克,視治療 情況,片劑服用20 30天即可停止。此後,可以單獨服用所述中藥丸熬製的 藥茶,以便鞏固治療效果,杜絕復發,服用藥茶30天為一個療程,根據患者 病情輕重,服用1 3個療程便可痊癒,痊癒後最好再服1 3個療程進行鞏 固性治療,患者便可完全康復,永不復發。 實施例二
本發明複方藥劑各方劑的藥物組分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
A、中草藥湯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金銀花22份、地丁
22份、白蒺藜28份、姜蠶22份、菊花15份、蒲公英20份、夏枯草20份、 節菖蒲20份、寸冬20份、生地15份、山藥20份、蓮藕250份、鮮茅草根 30份;
B、中草藥丸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當歸1500份、白蒺 藜1500份、紅花500份、赤小豆1000份、旱蓮草500份、黑芝麻30份;
C、 中草藥燻洗藥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荊芥30份、防 風35份、白鮮皮20份、艾葉35份、槐條30份、菊花50份、蒼耳子30份、 浮小麥30份、女貞葉30份、
D、 複方片劑各組分藥片的重量份配比是可以當歸片130份、三七片 270份、葉酸片3份、甲氰咪胍片3份、維生素B^份、維生素B』.15份。
其製備方法和治療施用方法與實施例一完全相同,不再贅述。 實施例三
本發明複方藥劑各方劑的藥物組分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
A、中草藥湯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金銀花25份、地丁25份、白蒺藜30份、姜蠶25份、菊花18份、蒲公英24份、夏枯草22份、 節菖蒲22份、寸冬22份、生地20份、山藥25份、蓮藕270份、鮮茅草根 35份;
B、 中草藥丸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當歸1600份、白蒺 藜1600份、紅花520份、赤小豆1100份、旱蓮草520份、黑芝麻35份;
C、 中草藥燻洗藥劑各組分中草藥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荊芥35份、防 風40份、白鮮皮25份、艾葉40份、槐條35份、菊花55份、蒼耳子35份、 浮小麥35份、女貞葉35份、
D、 複方片劑各組分藥片的重量份配比是可以當歸片150份、三七片 300份、葉酸片4份、甲氰咪胍片4份、維生素Bi4份、維生素BW.2份。
其製備方法和治療施用方法與實施例一完全相同,不再贅述。 長期以來,本發明的複方藥劑對白癜風患者進行了大量臨床治療試驗, 有跟蹤記錄者328例,治療效果明顯,表面症狀大部消失者321例,顯效率 達97.9%;徹底痊癒者309例,治癒率達94.2%,痊癒患者中,包括不遵醫囑 沒有忌食大熱或未行鞏固用藥者,有不同程度復發者ll例,復發率為3.5%。 試驗病例1
陳某某,男,25歲,患白癜風已有4年,開始是用刀刮自己的腿前的白 斑,當然那時不知道是白癜風,後來知道後用了外用藥不見好,還引發了其 他部位出現。1998年只是腿和臉部有一點,最多就有豆粒那麼大。可到2000 年病情愈發嚴重,發展到全身35%的皮膚患有白斑,心裡很自卑,不敢找女朋 友,2001年8月,聞信前來本發明人處求治,服用本發明的中草藥湯劑4天, 每天服用1次,每次500克,用本發明的燻洗劑燻洗4次,每3天燻洗1次,又內服本發明的複方片劑,每天3次,每次5克,服用25天,又用本發明的 中草藥丸熬茶,每天按量飲用,2個療程,皮膚表面症狀全部消失,又按醫囑 服用藥茶2個療程,隨訪至今無復發。 試驗病例2
王某某,男,55歲,額部白癜風二年有餘,曾於多處治療,效果欠佳, 白斑反而迅速擴大。1999年來本發明人處就診,額部左側白斑己有lcm2,經 用本發明的複方藥劑,內服藥丸3天,燻洗3天,內服片劑20天,內服藥茶 l個療程,皮表症狀消失,在服藥茶l個療程鞏固治療後,隨訪至今無復發。
試驗病例3
患者常某,男,30歲,患白癜風病9年多了,到處求醫不見好轉, 一次上 班途中偶從別人口中得知,2005年5月慕名來到本發明人處治療,臨床診視, 臉上、身上白斑散布,精神抑鬱,不勝苦惱,經用本發明的藥劑治療,內服 湯劑6天,燻洗5次,服片劑30天,內服藥茶l個療程後,臉上、身上的白 斑開始轉紅,三個療程後膚色逐漸恢復如初。現在他不但重新找回了往曰的 容顏,而且也找回曾一度失去的愛情,昔日的同事再也不必害怕"傳染"而 遠遠躲著他了,他終於重拾起少男的英俊和自信,告別了黑暗,徜徉在美麗 的藍天白雲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其特徵在於該複方藥劑包括中草藥湯劑、中草藥丸劑、中草藥燻洗藥劑和複方片劑,其中A、中草藥湯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藥配製而成金銀花20~25份、地丁20~25份、白蒺藜25~30份、姜蠶20~25份、菊花12~18份、蒲公英18~24份、夏枯草18~22份、節菖蒲18~22份、寸冬18~22份、生地10~20份、山藥15~25份、蓮藕230~270份、鮮茅草根25~35份;B、中草藥丸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藥配製而成當歸1400~1600份、白蒺藜1400~1600份、紅花480~520份、赤小豆900~1100份、旱蓮草480~520份、黑豆40~50份、黑芝麻25~35份;C、中草藥燻洗藥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藥組成荊芥25~35份、防風30~40份、白鮮皮15~25份、艾葉30~40份、槐條25~35份、菊花45~55份、蒼耳子25~35份、浮小麥25~35份、女貞葉25~35份;D、複方片劑是有下列重量份配比的藥片組成當歸片100~150份、三七片250~300份、葉酸片2~4份、甲氰咪胍片2~4份、維生素B12~4份、維生素B120.1~0.2份。
2、 一種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它是按以下步驟進行A、中草藥湯劑的製備方法是先按所述配方取中藥材晾乾、清除雜質, 按所述配比混合後,放入不鏽鋼加熱釜中,再按混合藥材總重量的300% 400% 加入純淨水,浸泡30 60分鐘,加熱煮沸後,再用文火熬30 40分鐘,然 後濾去藥渣,製取藥汁即可;B、中草藥丸劑的製備方法是先按所述配方分別取中藥材晾乾、清除雜 質,粉碎過100 150目篩製成粉末,再按所述配比取各種粉末均勻混合後放 入釜中,按常規方法加入純淨水熬製成水丸,水丸的大小可採用5 10克/丸 即為本發明的中草藥丸。
3、 一種施用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它是按以下步驟進行1) 根據病情輕重,先內服中藥湯劑3 6天,每天服用1次,每次500 800克;2) 按所述燻洗藥劑配方配比取各組分藥物,洗淨晾乾,混合均勻,再取 混合藥物400 500克,置入加熱容器內,加入清水2000 3000克,加熱至 沸騰,罩以浴罩,患者進入浴罩內燻蒸30 60分鐘,然後停止加熱,待藥水 晾溫,洗浴患處10 20分鐘,每3天燻洗一次,燻洗4 6次;3) 在燻洗的同時內服所述中藥丸劑和片劑,其方法是,取所述藥丸80 120克,加入純淨水2000 2800克,加熱熬成1200 1600克藥茶,作為日飲 用量,同時配合所述片劑以藥茶衝服,每天3次,每次4 5克,片劑共服20 30天;4) 所述中藥丸劑服用30天為一個療程,痊癒後再服1 3個療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的複方藥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施用方法,該複方藥劑包括中草藥湯劑、中草藥丸劑、中草藥燻洗藥劑和複方片劑。複方藥劑,針對白癜風的發病機理,拋開醫界煩亂冗雜之論說,獨闢蹊徑,按療程分階段採用清、疏、養結合,而且注重後期的康復性鞏固治療,因而通過內服、燻洗雙管齊下,並以中藥為主,輔之以西藥治療,使各藥劑、各組分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杜絕復發的良好治療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配伍得當,見效快、療程短、治療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K31/4164GK101406641SQ20081023102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4日
發明者峰 萬, 平 萬, 忠 萬, 黃玉英 申請人:黃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