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0:01:34 3
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它包括以下組分並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組成:茯苓12-18份、薏仁10-15份、當歸12-18份、川芎11-16份、桃仁10-14份、木瓜8-13份、紅花12-16份、白芍8-13份、獨活8-13份、五靈脂7-11份、香附7-12份、川牛膝10-15份、秦艽8-12份、地龍7-10份、全蠍7-10份、威靈仙7-11份、路路通7-12份、甘草9-13份。該中藥對坐骨神經痛的治療,見效快、標本兼治、不易復發、無毒副作用。將各中藥組分通過現代製藥技術製成成品製劑,具有普適性強、使用方便等顯著的技術優勢。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布區域疼痛為主的症候群。坐骨神經痛大多數為單側,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為持續性,亦可為發作性,椎管壓力增加時症狀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經徑路放射。坐骨神經幹壓痛明顯,腓腸肌壓痛存在;疼痛與肌無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較重,而肌無力多不明顯,急性期由於疼痛判斷運動功能較為困難,可檢出足下垂,腓腸肌、脛前肌萎縮;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淺感覺障礙明顯。
[0003]中醫學對坐骨神經痛早有認識,古代文獻中稱為「坐臀風」、「腿股風」、「腰腿痛」等。在《靈樞?經脈》篇記載足太陽膀胱經的病候中有「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結,端(立旁換成月旁)如裂……」,形象地描述了此病的臨床表現。認為腰部閃挫、勞損、外傷等原因可損傷筋脈,導致氣血瘀滯,不通則痛;久居溼地,或涉水、冒雨,衣著單薄、汗出當風,風寒溼邪人侵,痺阻腰腿部;或溼熱邪氣侵淫,或溼濁鬱久化熱,或機體內蘊溼熱,流注足太陽、少陽經脈.均可導致腰腿痛。主要屬足太陽、足少陽經脈及經筋病症。中醫還認為坐骨神經痛與肝腎虧虛有關。如果病人血氣虛弱,肝腎虧虛,加上勞累過度或有外感寒溼之邪導致寒溼閉阻經脈,血氣瘀滯而形成坐骨神經痛。中醫的治療方法是採用清熱利溼,舒筋活絡,益肝腎。
[0004]對於坐骨神經痛的治療,西醫多根據症狀施治,往往治標不治本,副作用大,易復發;特別是對於誘因複雜的坐骨神經痛,效果很差。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是從辨證出發,採用補益、疏導、祛溼邪的方法,往往標本兼治,治病除根,不易復發,具有顯著的治療優勢。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彌補現代醫學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標、本同治、副作用小、療效好、使用方便的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
[0006]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發明人根據自身多年的從醫經驗,通過反覆的臨床摸索和實踐,根據中國傳統醫學對中藥材的認知和對坐骨神經痛這種骨病的辨證,精心配伍藥材獲得一個有著顯著療效的中藥組方,並利用現代的製藥技術製成成品的中藥製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該中藥製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材組成:茯苓12-18份、薏仁10-15份、當歸12-18份、川芎11-16份、桃仁10-14份、木瓜8-13份、紅花12-16份、白芍8-13份、獨活8-13份、五靈脂7-11份、香附7_12份、川牛膝10-15份、秦究8-12份、地龍7-10份、全蠍7-10份、威靈仙7-11份、路路通7-12份、甘草9_13份。
[0007]其中,最優配比一是:獲苓15份、薏仁12份、當歸15份、川彎14份、桃仁12份、木瓜10份、紅花14份、白芍10份、獨活11份、五靈脂10份、香附10份、川牛膝12份、秦艽10份、地龍9份、全蠍9份、威靈仙8份、路路通10份、甘草12份;[0008]最優配比二是:獲苓13份、薏仁14份、當歸13份、川彎12份、桃仁12份、木瓜12份、紅花13份、白芍10份、獨活12份、五靈脂9份、香附11份、川牛膝13份、秦艽10份、地龍8份、全蠍9份、威靈仙9份、路路通9份、甘草10份。
[0009]該中藥製劑的製備方法是:
[0010](I)、按組方配比準確稱取茯苓、薏仁、當歸、川芎、桃仁、木瓜、紅花、白芍、獨活、五靈脂、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龍、全蠍、威靈仙、路路通、甘草等所有藥材,分別粉碎,備用。
[0011](2)、將茯苓、薏仁、當歸、川芎、桃仁、木瓜、白芍、獨活、五靈脂、秦艽、路路通、甘草混合在一起加7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5小時,過濾,獲得濾液a ;
[0012](3)、將⑵中濾渣再加入3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I小時,過濾,獲得濾液b ;
[0013](4)、重複⑶操作,獲得濾液c ;
[0014](5)、將濾液a、b、c混合,減壓蒸餾,使總體積縮減為原來的1/4,即為提取液I ;
[0015](6)、將香附、川牛膝、地龍、全蠍、威靈仙、紅花混合在一起,加入6倍重量的60%的乙醇,回流加熱(保持90-95°C ) 2小時,冷卻過濾;將濾渣再回流加熱兩次,每次加入初始藥材3倍重量的60%的乙醇,回流加熱(保持90-95°C ) 1.5小時,冷卻過濾;將三次濾液混合在一起,通過真空蒸餾除去乙醇,獲得提取液2 ;
[0016](7)、將濃縮液I和濃縮液2混合,攪拌均勻,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15-1.20 (75-80。。測),即為中藥濃縮液;
[0017](8)、將中藥濃縮液製成口服液或者乾燥製成顆粒劑、丸劑,即為成品。
[0018]本發明所用中藥材的性質、特點、功用和組方解析:
[0019]茯苓:開散降洩,祛溼熱,解毒涼血。
[0020]薏仁:有健脾利溼,清熱排膿的功能。溫中散寒、補益氣血。
[0021]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0022]川彎:性溫,歸肝、膽、心經,氣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
[0023]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0024]木瓜:性溫,味酸;能平肝和胃,舒筋祛溼。
[0025]紅花:具有活血化瘀,散溼去腫的功效。
[0026]白芍:補氣益血、滋養調理血氣,疏通人的肝部平復肝部虛火,止痛消炎。
[0027]獨活:祛風勝溼;散寒止痛。用於風寒溼痺;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0028]五靈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0029]香附: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
[0030]川牛膝:活血散瘀,祛溼利尿,清熱解毒。
[0031]秦艽:用於風溼痺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0032]地龍: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溼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塗丹毒、漆瘡等症。
[0033]全蠍: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溼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
[0034]威靈仙:祛風除溼,通絡止痛,消痰水,散癖積。主治痛風頑痺、風溼痺痛,肢體麻木,膝冷痛,筋脈拘攣,屈 伸不利。[0035]路路通: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用於關節痺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
[0036]甘草: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毒。
[0037]本發明中藥組方是以威靈仙、路路通、秦艽、地龍、全蠍為君藥,祛風除溼,通絡止痛;以薏仁、五靈脂、川牛膝、紅花、獨活為臣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以茯苓、桃仁、白芍、當歸為佐藥,補氣益血,解毒涼血;以川芎、木瓜、香附為使藥,活血行氣,疏肝通絡;以甘草調和諸藥,從而是整個方劑達到清熱利溼、舒筋活絡、散寒止痛、補氣益血、疏肝通絡等功效,對坐骨神經痛有標本兼治的顯著效果。
[003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藥製劑有以下顯著的技術優勢:
[0039]1、本發明中藥製劑見效快、標本兼治、不易復發、無任何毒副作用。
[0040]2、本發明中藥製劑普適性強、方便攜帶使用、易於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一、本發明中藥製劑,其實施時原料配比(按重量計)如下表所示:
[0042]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有以下組分按重量份配比組成:獲茶12-18份、薏仁10-15份、當歸12-18份、川彎11-16份、桃仁10-14份、木瓜8-13份、紅花12-16份、白芍8-13份、獨活8_13份、五靈脂7_11份、香附7_12份、川牛膝10-15份、秦艽8-12份、地龍7-10份、全蠍7_10份、威靈仙7_11份、路路通7_12份、甘草9-13份。
2.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有以下組分按重量份配比組成:茯苓15份、薏仁12份、當歸15份、川芎14份、桃仁12份、木瓜10份、紅花14份、白芍10份、獨活11份、五靈脂10份、香附10份、川牛膝12份、秦艽10份、地龍9份、全蠍9份、威靈仙8份、路路通10份、甘草12份。
3.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有以下組分按重量份配比組成:茯苓13份、薏仁14份、當歸13份、川芎12份、桃仁12份、木瓜12份、紅花13份、白芍10份、獨活12份、五靈脂9份、香附11份、川牛膝13份、秦艽10份、地龍8份、全蠍9份、威靈仙9份、路路通9份、甘草10份。
4.如權利要求1所 示的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通過以下方法製得: (1)、按本發明中藥材配比準確稱取茯苓、薏仁、當歸、川芎、桃仁、木瓜、紅花、白芍、獨活、五靈脂、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龍、全蠍、威靈仙、路路通、甘草等所有藥材,分別粉碎,備用; (2)、將茯苓、薏仁、當歸、川芎、桃仁、木瓜、白芍、獨活、五靈脂、秦艽、路路通、甘草混合在一起加7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1.5小時,過濾,獲得濾液a ; (3)、將(2)中濾渣再加入3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I小時,過濾,獲得濾液b; (4)、重複(3)操作,獲得濾液c; (5)、將濾液a、b、c混合,減壓蒸餾,使總體積縮減為原來的1/4,即為提取液I; (6)、將香附、川牛膝、地龍、全蠍、威靈仙、紅花混合在一起,加入6倍重量的60%的乙醇,回流加熱(保持90-95°C ) 2小時,冷卻過濾;將濾渣再回流加熱兩次,每次加入初始藥材3倍重量的60%的乙醇,回流加熱(保持90-95°C ) 1.5小時,冷卻過濾;將三次濾液混合在一起,通過真空蒸餾除去乙醇,獲得提取液2 ; (7)、將濃縮液I和濃縮液2混合,攪拌均勻,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1.20 (75-80。。測),即為中藥濃縮液; (8)、將中藥濃縮液製成成品。
5.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製劑可以製成口服液、丸劑或顆粒劑。
【文檔編號】A61P25/02GK104001076SQ201410228811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8日
【發明者】高倫 申請人:高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