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壓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18 03:29:41
胸外按壓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胸外按壓器,包括真空吸盤、活塞體和按壓手柄,所述真空吸盤為碗狀彈性體,所述真空吸盤上設有中空槽,中空槽內放置所述活塞體,所述活塞體為柱形體,中間中空,中空部位設有一壓杆,壓杆上套接有彈簧,所述壓杆頂部具有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位於所述按壓手柄的空腔內,所述按壓手柄具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與所述限位突起配合。本實用新型的胸外按壓器結構簡單,體積小,便於攜帶使用。
【專利說明】胸外按壓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胸外按壓器。
【背景技術】
[0002]胸外按壓是通過在心肺復甦期間增加胸內壓或直接擠壓心臟產生血液流動,通過心臟按壓使血液流向肺臟,並輔以適當通氣,為腦或其他重要器官提供相當量的氧氣,以便進行電除顫。胸外按壓一般通過施救著雙手疊加按壓患者胸部,費力,且存在用力不當造成不良後果的風險。而現有的胸外按壓儀器通常體積大,不便攜帶。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便於攜帶使用的胸外按壓器。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胸外按壓器,包括真空吸盤、活塞體和按壓手柄,所述真空吸盤為碗狀彈性體,所述真空吸盤上設有中空槽,中空槽內放置所述活塞體,所述活塞體為柱形體,中間中空,中空部位設有一壓杆,壓杆上套接有彈簧,所述壓杆頂部具有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位於所述按壓手柄的空腔內,所述按壓手柄具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與所述限位突起配
口 ο
[0006]所述按壓手柄上設有壓力指針,所述壓力指針與一壓力傳感器相連。
[0007]所述活塞體內設有一節拍器。
[0008]所述真空吸盤圓周設有一圈矽膠密封圈。
[0009]所述真空吸盤的材質為橡膠或橡塑。
[0010]所述按壓手柄為矩形,下表面設有凹陷。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於:本實用新型的胸外按壓器結構簡單,便於攜帶,通過按壓手柄對真空吸盤進行主動加壓-減壓,達到心肺復甦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胸外按壓器;2真空吸盤;21中空槽;3活塞體;31壓杆;32彈簧;33限位突起;4按壓手柄;41限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的介紹。
[0015]如圖1所示的一種胸外按壓器1,包括真空吸盤2、活塞體3和按壓手柄4,真空吸盤2為碗狀彈性體,真空吸盤2上設有中空槽21,中空槽21內放置活塞體3,活塞體3為柱形體,中間中空,中空部位設有一壓杆31,壓杆31上套接有彈簧32,壓杆31頂部具有限位突起33,限位突起33位於按壓手柄4的空腔內,按壓手柄4具有一限位孔41,限位孔41與限位突起33配合。按壓手柄上設有壓力指針,壓力指針與一壓力傳感器相連。壓力指針的讀數為操作人員進行按壓和擴張提供適當的指導。活塞體內設有一節拍器,節拍器確保操作人員按壓頻率準確高效。真空吸盤的材質為橡膠或橡塑,真空吸盤圓周設有一圈矽膠密封圈,矽膠密封圈可適應各種不同的胸部基礎。按壓手柄為矩形,下表面設有凹陷,凹陷適合人手抓握,按壓與提拉無須屈臂,且保證每次按壓的方向與胸骨垂直。
[0016]使用時,矽膠密封圈置於胸部上,操作者握住按壓手柄的兩側凹槽處,根據壓力指針的指示向下垂直用力,然後通過彈簧復位。
[001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胸外按壓器,其特徵在於,包括真空吸盤、活塞體和按壓手柄,所述真空吸盤為碗狀彈性體,所述真空吸盤上設有中空槽,中空槽內放置所述活塞體,所述活塞體為柱形體,中間中空,中空部位設有一壓杆,壓杆上套接有彈簧,所述壓杆頂部具有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位於所述按壓手柄的空腔內,所述按壓手柄具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與所述限位突起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外按壓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按壓手柄上設有壓力指針,所述壓力指針與一壓力傳感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外按壓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體內設有一節拍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外按壓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真空吸盤圓周設有一圈娃膠密封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外按壓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真空吸盤的材質為橡膠或橡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胸外按壓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按壓手柄為矩形,下表面設有凹陷。
【文檔編號】A61H31/00GK203524966SQ20132066034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宋正權 申請人:南京市秦淮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