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18 12:00:29 1
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包括收集瓶,收集瓶蓋,過濾裝置,收集瓶蓋上方設置有組織收集器連接管,所述收集瓶和收集瓶蓋採用拉環結構連接,所述過濾裝置內部設置有抗返流裝置。所述抗返流裝置為由軟片組成的環狀結構,其上端固定在過濾裝置內部,下端相互接觸,呈倒置圓錐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減少組織從負壓瓶向膀胱反流,提高工作效率;(2)將易拉罐的設計引入該組織收集器,在負壓球和衝洗管連接處設計為不可反覆組裝的易拉罐結構,一旦拆開組織收集器取出前列腺組織,即不可再次組裝使用,有效減少醫療器械的反覆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專利說明】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
【背景技術】
[0002]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在全國各大醫院已廣泛開展,該手術由於創傷小,電切下來的人體組織碎片及血凝塊通過流動的衝洗液帶出體外,然後經過濾將標本和液體分離。
[0003]目前使用的負壓球收集裝置均為國外進口產品,在前列腺電切標本採集過程中,先將一個負壓球裝置與膀胱鏡(電切鏡)相連,通過反覆擠壓及鬆開負壓球,藉助負壓及虹吸作用,將切碎的前列腺組織吸入負壓球,經濾網收集前列腺組織標本,醫護人員需要一直不斷重複上述過程,直至將人體組織碎片及血凝塊全部衝出體外。但是,目前的負壓球組織收集裝置缺乏有效的抗反流裝置,導致前列腺電切組織在擠壓-鬆弛負壓球的過程中,通過膀胱鏡反覆在膀胱-負壓球之間隨衝洗液流動,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4]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負壓球收集裝置通過機械裝置將負壓球與衝洗導管相連,使得部分醫療單位為了降低醫療成本,將該裝置反覆使用,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未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包括收集瓶(6),收集瓶蓋(2),設置在收集瓶(6)開口端的過濾裝置(4),收集瓶蓋(2 )上方設置有組織收集器連接管(1),所述收集瓶(6 )和收集瓶蓋(2 )採用拉環結構(3 )連接,所述過濾裝置(4 )內部設置有抗返流裝置(5 ),所述抗返流裝置(5)為由軟片組成的環狀結構,其上端固定在過濾裝置內部,下端相互接觸,呈倒置圓錐狀。
[0007]本實用新型中,組織收集器連接管的作用是藉此將衝洗機組織收集器與電切鏡相連;收集瓶和收集瓶蓋採用拉環結構連接,使得收集瓶和收集瓶蓋一旦打開取出組織即自毀,不可再次使用;設置在過濾裝置(4)中的抗返流裝置(5)可以減少切碎的前列腺組織隨壓力的變化反覆在膀胱-負壓球之間隨衝洗液流動,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減少組織從負壓瓶向膀胱反流,提高工作效率;(2)將易拉罐的設計引入該組織收集器,在負壓球和衝洗管連接處設計為不可反覆組裝的易拉罐結構,一旦拆開組織收集器取出前列腺組織,即不可再次組裝使用,有效減少醫療器械的反覆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0010]其中①組織收集器連接管;②收集器瓶蓋;③拉環結構;④過濾裝置;⑤抗反流裝置;⑥收集瓶。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說明。
[0012]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包括收集瓶(6),收集瓶蓋(2),設置在收集瓶(6)開口端的過濾裝置(4),收集瓶蓋(2)上方設置有組織收集器連接管(1),其特徵在於:所述收集瓶(6 )和收集瓶蓋(2 )採用拉環結構(3 )連接,所述過濾裝置(4 )內部設置有抗返流裝置(5),所述抗返流裝置(5)為由軟片組成的環狀結構,其上端固定在過濾裝置內部,下端相互接觸,呈倒置圓錐狀。
[0013]本實用新型中,組織收集器連接管的作用是藉此將衝洗機組織收集器與電切鏡相連;收集瓶和收集瓶蓋採用拉環結構連接,使得收集瓶和收集瓶蓋一旦打開取出組織即自毀,不可再次使用;設置在過濾裝置(4)中的抗返流裝置(5)可以減少切碎的前列腺組織隨壓力的變化反覆在膀胱-負壓球之間隨衝洗液流動,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增加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返流前列腺組織收集器,包括收集瓶(6),收集瓶蓋(2),設置在收集瓶(6)開口端的過濾裝置(4),收集瓶蓋(2)上方設置有組織收集器連接管(1),其特徵在於:所述收集瓶(6 )和收集瓶蓋(2 )採用拉環結構(3 )連接,所述過濾裝置(4 )內部設置有抗返流裝置(5),所述抗返流裝置(5)為由軟片組成的環狀結構,其上端固定在過濾裝置內部,下端相互接觸,呈倒置圓錐狀。
【文檔編號】A61B10/02GK204121078SQ201420218333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王行環, 王懷雄 申請人: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