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和平臺與流程
2023-10-11 23:00:29 2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和平臺,特別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和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和平臺已經成為了決定檢測設備的性能是否能夠滿足要求的重要依據。
在軟體設計方法出現以前,針對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多數採用手動測量,設計過程十分不規範,需要制定一種簡潔、有效合理的方法,這就需要找到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
目前,傳統的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平臺只是針對檢測設備的模擬部分的指標進行校準,特別是抗擾性部分及跳頻部分涉及的就更少了,如何針對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抗擾性部分及跳頻部分的校準,建立可應用於多種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平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和平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包括軟體設計方法和硬體電路設計方法,分別由步驟S1和S2,共2個步驟完成,其中:
所述步驟S1為軟體設計方法,用以完成校準計劃制定軟體設計、自動校準軟體設計;
所述步驟S2為硬體電路設計方法,用以完成校準源模件電路設計、接口單元模件設計,整體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1還包含有步驟S11、S12、S1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1完成校準軟體設計,根據校準方法,完整自動化校準操作;
所述步驟S12完成用戶使用軟體設計,對用戶登錄,用戶管理,報告管理實現合理控制;
所述步驟S13完成驅動軟體設計,對儀表的控制達到自動化控制的功能。
所述S2還包含有步驟S21、S22和S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1完成校準源模件電路設計,根據指標要求,進行跳頻源、定頻源、高穩晶振設計;
所述步驟S22完成接口單元模件電路設計,根據校準測試的要求,進行開關控制板電路設計,同軸開關通道電路設計,遙控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23完成整體電路設計,根據整體要求對整體進行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11,還包含有步驟S111、S112,共2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11確定校準計劃的周期,制定方法;
所述步驟S112確定校準軟體的校準方法,根據校準對校準採用自動化軟體設計。
所述步驟S12,還包含有步驟S121、S122、S1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21完成區分非法用戶和合法用戶,以及合法用戶的權限;
所述步驟S122完成按照條件進行查詢,查詢完成後可以刪除報告或者列印報告;
所述步驟S123完成按照條件查找用戶信息、修改用戶信息、增加用戶信息和刪除用戶信息。
所述步驟S21,還包含有步驟S211、S212、S21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11完成高穩晶振電路的設計,提供標準的頻率信號;
所述步驟S212完成跳頻信號源的設計;
所述步驟S213完成定頻信號源的設計;
所述步驟S22,還包含有步驟S221、S222、S2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21完成接口單元模件中開關控制部分的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222完成同軸開關通路設計;
所述步驟S223遙控電路設計。
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平臺,包括主控模件1、接口單元模件2、校準源模件3、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專用示波器模件5和專用電源模件6共6部分,且主控模件1與接口單元模件2、校準源模件3、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專用示波器模件5和專用電源模件6均呈雙向連接,接口單元模件4與校準源模件3、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和專用示波器模件5呈雙向連接,校準源模件3與電源模件6雙向連接,相結合構成一個整體。其中:
所述主控模件1為模塊化結構,還包括有Inter處理器11,串口處理模塊12,AC/DC轉換電路13,網口處理模塊14,用以完成對程序的處理,對其他模件的控制及與其他模件的信息交互。
所述接口單元模件2為模塊化結構,還包括有單片機處理器21,DC/DC轉換電路22,開關處理模塊23,用以各種射頻通路的轉換,對其他模件的射頻信號進行路由。
所述校準源模件3為模塊化結構,包括高穩晶振模塊31,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定頻射頻信號模塊33,時間頻率處理模塊34,用以提供標準的跳頻信號,定頻信號,以及產生所需的各類頻率。所述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為整體模件結構,用以完成測試信號在頻域上的處理與顯示。
所述專用示波器模件5為整體模件結構,用以完成測試信號在時域上的處理與顯示。
所述專用電源模件6為整體模件結構,用以對所述校準源模件3的提供內部模塊電路所需的各類電壓。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
1.本發明屬於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和平臺,承擔著電臺檢測設備的計量校準工作,測試時,平臺和被測設備相連之後,便可以自動化測試。
2.本發明工作時,對被測設備進行遙控,平臺給被測設備下達各類遙控測試命令。
3.總的來說,本發明作為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校準方法和平臺,針對被測設備的通信體制及特性,配置內部專用測試資源,完成了傳統的校準方法和平臺不能完成的校準測試任務,提高了平臺的利用效率,同時,本發明解決了目前普通電臺檢測設備不能完成的抗擾性及數傳的校準,並且本發明還留有各類模擬接口,可以根據被測設備完全定製,使對通用檢測設備的自動測試實現更加容易,是以往的校準方法和平臺不可比擬的。總之,具有設計合理,檢測快鍵,使用靈活,安裝方便,操作簡單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軟體和硬體整體設計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軟體設計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校準軟體設計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用戶使用軟體設計流程圖。
圖5是本發明硬體設計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校準源模件設計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接口單元模件設計流程圖。
圖8是本發明整機架構電原理圖。
圖9是本發明主控模件電原理圖。
圖10是本發明接口單元模件電原理圖。
圖11是本發明校準源模件電原理圖。
圖中符號說明:
1為主控模件,
11為Inter處理器(Core i5),
111為SSD固態存儲器,
112為DDR3內存儲器,
12為串口處理模塊,
121為串口接口電路,
122為串口接口電路,
13為AC/DC轉換電路,
14為網口處理模塊,
141為網口接口電路,
142為網口接口電路,
143為網口接口電路,
144為網口接口電路;
2為接口單元模件,
21為單片機處理器(C8051f022),
211為網口處理電路,
22為DC/DC轉換電路,
23為開關處理模塊,
231為同軸開關電路,
232為同軸開關電路
233為同軸開關電路;
3為校準源模件,
31為高穩晶振模塊,
32為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
321為綜合業務電路,
322為中頻/頻合電路,
323為射頻處理電路,
324為音頻處理電路,
33為定頻射頻信號模塊,
34為時間頻率處理模塊;
4為專用實時頻譜模件;
5為專用示波器模件;
6為專用電源模件。
具體實時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11所示,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
從圖1至圖7可以看出:
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方法,包括軟體設計方法和硬體電路設計方法,分別由步驟S1和S2,共2個步驟完成,其中:
所述步驟S1為軟體設計方法,用以完成校準計劃制定軟體設計、自動校準軟體設計;
所述步驟S2為硬體電路設計方法,用以完成校準源模件電路設計、接口單元模件設計,整體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1還包含有步驟S11、S12、S1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1完成校準軟體設計,根據校準方法,完整自動化校準操作;
所述步驟S12完成用戶使用軟體設計,對用戶登錄,用戶管理,報告管理實現合理控制;
所述步驟S13完成驅動軟體設計,對儀表的控制達到自動化控制的功能。
所述S2還包含有步驟S21、S22和S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1完成校準源模件電路設計,根據指標要求,進行跳頻源、定頻源、高穩晶振設計;
所述步驟S22完成接口單元模件電路設計,根據校準測試的要求,進行開關控制板電路設計,同軸開關通道電路設計,遙控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23完成整體電路設計,根據整體要求對整體進行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11,還包含有步驟S111、S112,共2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11確定校準計劃的周期,制定方法;
所述步驟S112確定校準軟體的校準方法,根據校準對校準採用自動化軟體設計。
所述步驟S12,還包含有步驟S121、S122、S1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21完成區分非法用戶和合法用戶,以及合法用戶的權限;
所述步驟S122完成按照條件進行查詢,查詢完成後可以刪除報告或者列印報告;
所述步驟S123完成按照條件查找用戶信息、修改用戶信息、增加用戶信息和刪除用戶信息。
所述步驟S21,還包含有步驟S211、S212、S21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11完成高穩晶振電路的設計,提供標準的頻率信號;
所述步驟S212完成跳頻信號源的設計;
所述步驟S213完成定頻信號源的設計;
所述步驟S22,還包含有步驟S221、S222、S2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21完成接口單元模件中開關控制部分的電路設計;
所述步驟S222完成同軸開關通路設計;
所述步驟S223遙控電路設計。
從圖8可以看出:
本發明為一種基於網際網路VHF頻段跳頻電臺檢測設備的校準平臺,包括主控模件1、接口單元模件2、校準源模件3、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專用示波器模件5和專用電源模件6共6部分,且主控模件1與接口單元模件2、校準源模件3、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專用示波器模件5和專用電源模件6均呈雙向連接,接口單元模件4與校準源模件3、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和專用示波器模件5呈雙向連接,校準源模件3與電源模件6雙向連接,相結合構成一個整體。
結合圖8和圖9可以看出:
所述主控模件1為模塊化結構,還包括有Inter處理器11,串口處理模塊12,AC/DC轉換電路13,網口處理模塊14,其中:
所述Inter處理器11的第16腳至22腳,依次分別與所述串口處理模塊12的第6腳至12腳相連接,用以進行晶片間的數據通信。
所述Inter處理器11的第220腳至224腳,依次分別與所述AC/DC轉換電路13的第0腳至4腳相連接,同時所述串口處理模塊12的第0腳至4腳依次與所述AC/DC轉換電路13的第0腳至4腳相連接,用以對Inter處理器11和串口處理模塊12提供所需的各路電源。
所述Inter處理器11的第150腳至160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網口處理模塊14的第0腳至10腳相連接,用以進行晶片間的數據通信。
所述Inter處理器11,還包括有SSD固態存儲器111,DDR3內存儲器112,其中:
所述Inter處理器11的第0腳至7腳,依次分別與所述SSD固態存儲器111的第0腳至7腳相連接,所述Inter處理器11的第8腳至15腳依次分別與所述DDR3內存儲器112相連接,用以完成Inter處理器11工作時的數據讀取和存儲。
所述SSD固態存儲器111,用以存放程序及數據。
所述DDR3內存儲器112,用以所述Inter處理器11工作時數據的存放和讀取。所述串口處理模塊12包括串口接口電路121,串口接口電路122其中:
所述串口處理模塊12的第14腳至23腳與所述串口接口電路121的第0至9腳相連接,同時又與所述串口接口電路122的第0至9腳依次並聯,用以完成對所述串口接口電路121和所述串口接口電路122的串口數據處理。
所述串口接口電路121的第10至19腳,與接插件XP5相連接,用以與所述校準源模件3串口通信。
所述串口接口電路122的第10至19腳,與接插件XP6相連接,用以與所述接口單元模件2串口通信。
所述網口處理模塊14包括網口接口電路141,網口接口電路142,網口接口電路143,網口接口電路144其中:
所述網口處理模塊14的第10至18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1的第1至8腳相連接,用以完成對所述的網口接口電路141的網絡數據處理。
所述網口處理模塊14的第19至27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2的第1至8腳相連接,用以完成對所述的網口接口電路142的網絡數據處理。
所述網口處理模塊14的第28至36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3的第1至8腳相連接,用以完成對所述的網口接口電路143的網絡數據處理。
所述網口處理模塊14的第37至45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4的第1至8腳相連接,用以完成對所述的網口接口電路144的網絡數據處理。
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1的第9至16腳,與接插件XP2相連接,用以與專用電源模件6互連。
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2的第9至16腳,與接插件XP3相連接,用以與專用示波器模件5互連。
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3的第9至16腳,與接插件XP4相連接,用以與專用實時頻譜模件件4互連。
所述網口接口電路144的第9至16腳,與接插件XP5相連接,用以與校準源模件3互連。
結合圖8和圖10可以看出:
所述接口單元模件2為模塊化結構,還包括有單片機處理器21,DC/DC轉換電路22,開關處理模塊23,其中:
所述單片機處理器21的第1腳至2腳,依次分別與所述DC/DC轉換電路22的第1至2腳相連接,同時所述DC/DC轉換電路22的第3至4腳依次分別與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1腳至2腳相連接,用以給所述單片機處理器21和開關處理模塊23提供各種電源。
所述單片機處理器21的第9腳至15腳,依次分別與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3至9腳相連接,用以與所述開關系統23數據通信。
所述單片機處理器21包括網口處理電路211,其中:所述單片機處理器21的第3至8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網口晶片211的第0至5腳相連接。所述網口晶片211,與接插件XP1相連接,用以與所述主控模件1相連接。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還包括有同軸開關電路231,同軸開關電路232,同軸開關電路233其中: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10腳至15腳,依次分別與所述同軸開關電路231的第0腳至5腳相連接,用以同軸開關的控制。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16腳至18腳,依次分別與所述同軸開關電路232的第0腳至3腳相連接,用以同軸開關的控制。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19腳至21腳,依次分別與所述同軸開關電路233的第0腳至3腳相連接,用以同軸開關的控制。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30腳至31腳,與接插件XP5相連接,用以與被測設備的互連。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32腳至45腳,與接插件XP6相連接,用以與被測設備的互連。
所述開關處理模塊23的第46腳至50腳,與接插件XP7相連接,用以與被測設備的互連。
所述同軸開關電路231的第6腳至11腳,與接插件XP2相連接,用以與所述校準源模件3互連。
所述同軸開關電路232的第6腳至11腳,與接插件XP3相連接,用以與所述專用實時頻譜模件4互連。
所述同軸開關電路233的第6腳至11腳,與接插件XP4相連接,用以與所述專用示波器模件5互連。
結合圖8和圖11可以看出:
所述校準源模件3為模塊化結構,包括高穩晶振模塊31,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定頻射頻信號模塊33,時間頻率處理模塊34,其中:
所述高穩晶振模塊31的第1腳與2腳,依次分別與所述信號源33的第2腳至3腳相連接,用以提供標準頻率源。
所述高穩晶振模塊31的第3腳與4腳,依次分別與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2腳至3腳相連接,用以提供標準頻率源。
所述高穩晶振模塊31的第5腳與6腳,依次分別與所述時間頻率處理模塊34的第2腳至3腳相連接,用以提供標準頻率源。
所述高穩晶振模塊31的第7腳與8腳,與接插件XP1相連接,用以與所述專用電源模件6互連。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還包括有綜合業務電路321,中頻/頻合電路322,射頻處理電路323,音頻處理電路324,其中: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5至10腳,依次分別與所述綜合業務電路321的第1腳至6腳相連接,用以AD/DA轉換。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11至25腳,依次分別與所述中頻/頻合電路322的第20腳至34腳相連接,用以產生一中頻和二中頻信號。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26至45腳,依次分別與所述射頻處理電路323的第15腳至34腳相連接,用以射頻信號的放大的發射。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77至110腳,依次分別與所述音頻處理電路324的第18腳至51腳相連接,用以完車音頻信號的採樣。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48至55腳,與接插件XP5相連接,用以與所述主控模件1互連。
所述跳頻數傳射頻源模塊32的第150至160腳,與接插件XP3相連接,用以與所述接口單元模件2互連。
所述定頻射頻信號模塊33的第7腳至15腳,與接插件XP4相連接,用以與所述主控模件1互連。
所述定頻射頻信號模塊33的第3腳至4腳,與接插件XP1相連接,用以與所述電源模件6互連。
所述時間頻率處理模塊34的第5腳至10腳,與接插件XP1相連接,用以與所述電源模件6互連。
所述時間頻率處理模塊34的第11腳至16腳,與接插件XP2相連接,用以與所述接口單元模件2互連。
本發明主要模塊型號依次分別為:Inter處理器11為Corei5,單片機處理器21為C8051f022,高穩晶振模塊31為SYN3303,其餘為工業級通用件。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例而已,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和可實施性,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申請專利權利;同時以上的描述,對於熟知本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應可明了並加以實施,因此,其他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前提下所完成的等效的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所述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