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3:07:07 1

本發明涉及陶瓷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
背景技術:
陶瓷粉料通過料鬥布置在模板槽中後,將模板槽中的粉料抹平後送入壓機內,再由壓機壓製成陶瓷坯體,最後進行燒結、打磨。現有技術中,陶瓷粉料從料鬥中布置在模板槽中及將模板槽中的粉料抹平為分開的兩個過程,需要多種儀器完成,佔地面積大,操作不夠方便,並且布料和抹平時不同顏色的粉料會出現部分混合,會影響後續成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載物臺,所述載物臺的上端對稱設有四個模板槽,所述載物臺的上端設有工字型擋板,所述底座的兩側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每個所述支撐塊的上端均設有第一驅動電機,每個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遠離支撐塊的一側設有伸縮杆,每個所述伸縮杆的一端貫穿第一驅動電機和支撐塊並向下延伸,且伸縮杆位於第一驅動電機內部的杆體與第一驅動電機的驅動端連接,每個所述伸縮杆遠離第一驅動電機的一端設有第二驅動電機,兩個第二驅動電機相對的一側均設有軸承,兩個軸承之間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均位於軸承內且與第二驅動電機的驅動端連接,所述轉軸上焊接有固定臺,所述固定臺的上端對稱設有四個進料漏鬥,所述固定臺的下端對稱設有四個連接杆,每個所述連接杆遠離固定臺的一端均設有壓塊。
優選地,所述進料漏鬥由圓形倉體和錐形倉體組成,所述圓形倉體位於固定臺的上端,所述圓形倉體遠離固定臺的一端設有錐形倉體,每個所述錐形倉體上均傾斜設有進料管。
優選地,所述進料漏鬥與模板槽的位置一一對應,且進料漏鬥均位於模板槽的上方。
優選地,所述壓塊與模板槽的位置一一對應,且壓塊均位於模板槽的上方。
本發明中,當操作者準備使用該裝置時,先利用第二驅動電機驅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固定臺轉動,固定臺轉動至進料漏鬥的落料端位於模板槽的正上方,隨後便通過進料管往進料漏鬥內注入陶瓷粉料,陶瓷粉料便通過進料漏鬥注入到模板槽內,待模板槽內的陶瓷粉料達到一定量時,停止注料,再利用第二驅動電機驅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固定臺轉動,直至壓塊位於模板槽的正上方,最後利用第一驅動電機驅動伸縮杆不斷的下移和上移,進一步帶動壓塊下移和上移,從而使壓塊對模板槽內的陶瓷粉料形成按壓和抹平效果(伸縮杆帶動第二驅動電機運動,第二驅動電機通過轉軸帶動固定臺運動,固定臺通過連接杆帶動壓塊運動),待陶瓷粉料布料和抹平後,先拆下工字型擋板,再將載物臺從底座上拆下,將載物臺取至下一工序即可;此裝置設有四個進料漏鬥,可同時進行四種顏色陶瓷粉料的布料和抹平,效率高的同時省時省力。本發明同時具有陶瓷粉料布料和抹平的功能,工作效率高,佔地面積不大,操作便捷,省時省力,並且不易出現不同顏色粉料混合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工字型擋板、3載物臺、4模板槽、5軸承、6轉軸、7進料漏鬥、8進料管、9第二驅動電機、10連接杆、11壓塊、12伸縮杆、13第一驅動電機、14支撐塊、15固定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設有載物臺3,載物臺3的上端對稱設有四個模板槽4,載物臺3的上端設有工字型擋板2,底座1的兩側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14,每個支撐塊14的上端均設有第一驅動電機13,每個第一驅動電機13遠離支撐塊14的一側設有伸縮杆12,每個伸縮杆12的一端貫穿第一驅動電機13和支撐塊14並向下延伸,且伸縮杆12位於第一驅動電機13內部的杆體與第一驅動電機13的驅動端連接,每個伸縮杆12遠離第一驅動電機13的一端設有第二驅動電機9,兩個第二驅動電機9相對的一側均設有軸承5,兩個軸承5之間設有轉軸6,轉軸6的兩端均位於軸承5內且與第二驅動電機9的驅動端連接,轉軸5上焊接有固定臺15,固定臺15的上端對稱設有四個進料漏鬥7,進料漏鬥7由圓形倉體和錐形倉體組成,圓形倉體位於固定臺15的上端,圓形倉體遠離固定臺15的一端設有錐形倉體,每個錐形倉體上均傾斜設有進料管8,進料漏鬥7與模板槽4的位置一一對應,且進料漏鬥7均位於模板槽4的上方,固定臺15的下端對稱設有四個連接杆10,每個連接杆10遠離固定臺15的一端均設有壓塊11,壓塊11與模板槽4的位置一一對應,且壓塊11均位於模板槽4的上方。
本發明中,當操作者準備使用該裝置時,先利用第二驅動電機9驅動轉軸6轉動,進而帶動固定臺15轉動,固定臺15轉動至進料漏鬥7的落料端位於模板槽4的正上方,隨後便通過進料管8往進料漏鬥7內注入陶瓷粉料,陶瓷粉料便通過進料漏鬥7注入到模板槽4內,待模板槽4內的陶瓷粉料達到一定量時,停止注料,再利用第二驅動電機9驅動轉軸6轉動,進而帶動固定臺15轉動,直至壓塊11位於模板槽4的正上方,最後利用第一驅動電機13驅動伸縮杆12不斷的下移和上移,進一步帶動壓塊11下移和上移,從而使壓塊11對模板槽4內的陶瓷粉料形成按壓和抹平效果(伸縮杆12帶動第二驅動電機9運動,第二驅動電機9通過轉軸6帶動固定臺15運動,固定臺15通過連接杆10帶動壓塊11運動),待陶瓷粉料布料和抹平後,先拆下工字型擋板2,再將載物臺3從底座1上拆下,將載物臺3取至下一工序即可;此裝置設有四個進料漏鬥7,可同時進行四種顏色陶瓷粉料的布料和抹平,效率高的同時省時省力;工字型擋板2的設置,避免布料和抹平時不同顏色的粉料會混合;連接杆10的設置,起固定壓塊11的作用;進料管8的設置,方便進料;支撐塊14的設置,起到支撐第一驅動電機13和限定伸縮杆12位置的作用;軸承5的設置,起到穩固轉軸6位置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陶瓷生產用布料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載物臺,所述載物臺的上端對稱設有四個模板槽,所述載物臺的上端設有工字型擋板,所述底座的兩側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每個所述支撐塊的上端均設有第一驅動電機,每個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遠離支撐塊的一側設有伸縮杆,每個所述伸縮杆的一端貫穿第一驅動電機和支撐塊並向下延伸,每個所述伸縮杆遠離第一驅動電機的一端設有第二驅動電機,兩個第二驅動電機相對的一側均設有軸承,兩個軸承之間設有轉軸。本發明同時具有陶瓷粉料布料和抹平的功能,工作效率高,佔地面積不大,操作便捷,省時省力,並且不易出現不同顏色粉料混合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技術研發人員:張雲林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重慶市永恆玻陶工藝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6.11.18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