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排號管理方法及系統與流程
2023-12-10 11:10:12 1

本發明涉及智能管理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智能排號管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消費者去很多場合進行消費均需要排隊,比較常見的為銀行、餐飲和娛樂場合等,消費者到相關場合後,領取一個排隊紙片,排隊紙片上顯示排隊號碼和前面需要等待多少位,消費者按照排隊號碼順序進行等待。
網際網路的發展,消費者也通常在線上進行排隊預約,但消費者對進行排隊的場合併不了解,雖然能及時知悉自己的排隊號碼和前面需要等待多少位,但對於需要等待多長時間,由於各商戶的領域和經營模式的差異,無法形成一個統一的等待時間,因而,時間存在不準確性,出現提前很早到達或者晚到,對於銀行、餐飲或娛樂場合,提供服務的商戶是能獲取並計算出相應時間的。
針對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目前沒有較好的技術手段來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因排隊時間不確定而出現晚到或提前很早到達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準確計算排隊需等待時間的智能排號管理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智能排號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獲取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和待發生事件;
獲取事件平均所需時間;
獲取事件的第一排號,計算所述第一排號與待發生事件的排號之間的序號差值,結合所述事件已發生時間和所述事件平均所需時間計算出所述第一排號需等待時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在獲取事件已發生時間之前,生成所述第一排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事件包括多種事件類型,根據所述第一排號,分類所述第一排號的事件類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獲取的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為根據該相同事件的最先發生時間進行計算。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獲取的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為根據該相同事件的平均已發生時間進行計算。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排號管理系統,包括
第一時間模塊,用於獲取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和待發生事件;
第二時間模塊,用於獲取事件平均所需時間;
第三時間模塊,用於獲取事件的第一排號,計算所述第一排號與待發生事件的排號之間的序號差值,結合所述事件已發生時間和所述事件平均所需時間計算出所述第一排號需等待時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包括排號模塊,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間模塊進行獲取之前,生成第一排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包括分類模塊,所述事件包括多種事件類型,所述分類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排號,分類所述第一排號的事件類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時間模塊獲取的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根據該相同事件的最先發生時間進行計算。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時間模塊獲取的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根據該相同事件的平均已發生時間進行計算。
本發明通過獲取事件已發生時間、事件平均所需時間、第一排號、待發生事件最先事件序號,採用相關算法計算出第一排號所需要等待時間,並反饋至第一排號的相應消費者,利於該消費者合理安排時間,具有較強可控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智能排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智能排號管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請參閱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智能排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中所述事件是指在銀行、餐飲和娛樂場合,由商戶提供的一項具體的服務,如辦理銀行卡、轉帳、三人用餐、兩人用餐、按摩、射擊等項目,具體根據商戶提供的服務項目確定,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以餐飲商戶提供的部分服務項目來進行描述,如一個人、兩個人和八個人就餐,即為事件類型,其中,以兩個人用餐為事件進行具體描述。
所述智能排號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生成第一排號
消費者在餐飲實體店內或線上商城選擇所需服務,以消費者在線上商城選擇所需服務為例,如選擇兩個人用餐,則線上商城根據消費者的選擇,生成所述第一排號,生成的所述第一排號相關信息中還包括生成時間、所述第一排號數值m和用餐人數,所述第一排號以文字方式顯示,或者以二維碼形式顯示,用於當消費者掃描二維碼時,則獲取所述第一排號的相關最新信息。
s2獲取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和待發生事件
當消費者確認為兩個人用餐,根據指令,在商戶的資料庫中進行大數據篩選,篩選出兩個人用餐的所有的有效排號,有效排號是指在所述第一排號數值m之前的未消費完畢的排號,包括等待消費的和正在消費的。
等待消費的即為待發生事件,獲取到待發生事件的數量和最先事件,計算出所述第一排號的數值m之前的待發生事件數量,將待發生事件按照排號的數值順序進行排序,記錄所述待發生事件中最先的事件的排號數值n即序號。
正在消費的即為已發生事件,從商戶資料庫中篩選出正在消費的兩個人用餐的事件數量,結合所述商戶能承擔的兩個人用餐事件的能力,同時,獲取每一個已發生事件開始的時間,結合現今時間,計算出正在發生的兩個人用餐的所有事件的已發生時間。
選擇兩個人用餐事件之中已發生事件中的最先發生時間t1作為計算事件已發生時間t2的根據,其中,事件已發生時間t2為現今時間相減最先發生時間t1。
s3獲取事件平均所需時間
在商戶的資料庫中對所有發生完成的兩個人用餐的事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出兩個人用餐的事件平均所需時間t3,所述平均所需時間t3可以為所有兩個人用餐的事件時間除事件數量,也可以為通過排除非正常時間計算出的,還可以為根據消費者的消費信息進行權重分配後計算出的。
事件平均所需時間也可以在另一伺服器中進行計算,通過數據通信傳輸至商戶的資料庫。
s4獲取事件的第一排號,計算所述第一排號與已發生事件的排號之間的序號差值,結合所述最先事件已發生時間t2和所述事件平均所需時間t3計算出所述第一排號需等待時間
根據步驟s1中獲取的兩個人用餐事件的第一排號數值m和步驟s2中兩個人用餐事件之中待發生事件中最先發生的排號數值n,計算出第一排號數值m與所述待發生事件n的最先序號之間的差值,即m-n。
再結合選擇出待發生事件中最先發生事件已經發生時間t2和兩個人用餐事件平均所需時間t3。
在系統中自動計算出所述第一排號需等待時間t=(t3-t2)+(m-n+1)*t3,並將計算得出的結果顯示於排隊紙件或二維碼信息中,消費者掃描二維碼時,獲取到其需等待時間,其中,等待時間為變動數值,隨著時間和消費者的變動,等待時間發生相應變化,進而,消費者能實時跟進到其排號信息。
在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2中獲取的事件已發生時間為所有兩個人用餐事件中正在發生的事件的平均已發生時間,利於計算時間的準確性,同時利於消費者有一定的可調節時間。
請參閱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智能排號管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智能排號管理系統1包括排號模塊11、第一時間模塊13、第二時間模塊15、第三時間模塊17和分類模塊19。所述第三時間模塊17與所述排號模塊11、所述第一時間模塊13、所述第二時間模塊15、所述分類模塊19均存在數據關係。
所述排號模塊11用於商戶進行排號管理以及生成排號信息,生成的排號信息包括需等待序號數、用餐人數、排號數值、排號時間等信息。
通過所述排號模塊11生成第一排號,以二維碼形式顯示第一排號相關信息。
所述第一時間模塊13以所述第一排號生成時間、用餐人數和排號數值為根據,從資料庫中獲取相同用餐人數待發生事件數量、待發生事件中最先發生事件序號數值、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
其中,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為根據正發生的相同事件中最先發生事件的時間和現今時間計算而來。
在另一實施例中,正發生事件已發生時間為根據正發生的相同事件中平均已發生時間和現今時間進行計算而來。
所述用餐人數由所述分類模塊19進行分類,即存在多種事件類型,如一個人用餐、兩個人用餐和八個人用餐,通過從所述第一排號中獲取信息,進行對所述第一排號的事件類型分類,如為兩個人用餐。
所述第二時間模塊15用於從資料庫中獲取兩個人用餐事件平均所需時間,平均所需時間在資料庫中有進行統計分析,由所述第二時間模塊15根據類型進行調取即可。
所述第三時間模塊17從所述排號模塊11獲取第一排號數值、從所述第一時間模塊13獲取待發生事件數量和待發生事件中最先發生事件序號等、從所述第二時間模塊15獲取事件平均所需時間、以及現今時間,計算出所述第一排號所需要等待時間。
本發明通過獲取事件已發生時間、事件平均所需時間、第一排號、待發生事件中最先發生事件序號,採用相關算法計算出第一排號所需要等待時間,並反饋至第一排號的相應消費者,利於該消費者合理安排時間,具有較強可控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