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溜冰鞋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3:24:57 2
一種多功能溜冰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溜冰鞋,所述溜冰鞋包括鞋身和固定於所述鞋身底部的底座,所述鞋身包括鞋底膠件、鞋面膠件、綁腿膠件和綁腿後領口膠件,所述鞋面膠件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上,所述綁腿膠件設置於所述鞋底膠件及鞋面膠件後部,所述綁腿後領口膠件連接於綁腿膠件後上部,所述鞋面膠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磨片;所述鞋底膠件和綁腿膠件均為硬質材料層,所述鞋面膠件和綁腿後領口膠件為軟質材料層。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穿著舒適、結構簡單、連接牢固。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溜冰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溜冰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硬度塑膠材料、多功能的溜冰鞋。
【背景技術】
[0002]溜冰是許多青少年或兒童喜歡的一項運動,因為該運動既有一定的技巧性,又能夠帶給使用者一定的運動刺激感受,所以擁有一雙好的溜冰鞋就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0003]目前市場上已知的溜冰鞋種類繁多、功能不同、款式形形色色,如平穩性好的多輪並列式溜冰鞋,速度快的直排式溜冰鞋,以及需要轉彎技巧的冰刀式溜冰鞋等。然而目前廠商對溜冰鞋的設計主要關注於溜冰鞋的外觀和款式,對溜冰鞋的性能關注較少;而隨著科技研究的發展以及特殊領域的需要,如體育運動等領域對溜冰鞋的性能和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規的溜冰鞋並不能滿足相應的需求,能滿足要求的溜冰鞋成本較高。同時,普通的溜冰鞋設計形式並未考慮人體腳部穿著舒服性的特點,導致了穿著時疼痛以致長時間穿著導致腳部變形的問題。
[0004]再者,人們在穿上溜冰鞋進行溜冰的時候,一般地,溜冰時溜冰鞋是傾斜的,當傾斜過多時,就會導致鞋體與地面發生摩擦,久而久之,會使得鞋面磨損,尤其是經常從事溜冰運動項目的使用者需要經常更換溜冰鞋,增加了經濟壓力,同時也不利於節約資源。
[0005]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溜冰鞋,其穿著舒適、結構簡單、連接牢固。
[0007]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所述溜冰鞋包括鞋身和固定於所述鞋身底部的底座,所述鞋身包括鞋底膠件、鞋面膠件、綁腿膠件和綁腿後領口膠件,
[0008]所述鞋面膠件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上,所述綁腿膠件設置於所述鞋底膠件和鞋面膠件的後部,所述綁腿後領口膠件連接於綁腿膠件後上部,所述鞋面膠件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磨片;
[0009]所述鞋底膠件和綁腿膠件均為硬質材料層,所述鞋面膠件和綁腿後領口膠件為軟質材料層。
[0010]進一步的,所述防磨片位於鞋面膠件的前部側面。
[0011]進一步的,所述防磨片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個防磨片對稱設置於所述鞋面膠件上。
[0012]進一步的,所述硬質材料層為塑膠層。
[0013]進一步的,所述軟質材料層為塑膠層、樹脂層、織物層、發泡棉層和皮革層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4]進一步的,所述鞋面膠件與所述鞋底膠件相縫合、粘貼連接或注塑成型連接。
[0015]進一步的,所述鞋底膠件的底部設置有沉孔,所述底座通過沉孔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上。
[0016]進一步的,所述鞋底膠件和鞋面膠件與所述綁腿膠件通過香菇扣或對鎖螺絲連接。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具有如下優點:
[0018](I)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採用雙硬度結構舒適性好,連接牢固、安全可靠,能為滑行者提供更好的滑行體驗。
[0019](2)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功能選擇多樣,可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功能需求,包含:雙硬度雙色模式、雙硬度單色模式、半軟模式、單硬度雙色模式、單硬度單色模式。
[0020](3)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底座具有置換性,能方便地置換塑膠、鋁等不同材質的底座;也可置換並排式等不同運動項目的底座或其它運動裝置。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溜冰鞋的分解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溜冰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圖2的剖視圖。
[0024]其中,I鞋底膠件,2-鞋面膠件,3-綁腿膠件,4-防磨片,5-綁腿後領口膠件,31-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6]請參閱圖1至圖3,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溜冰鞋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溜冰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剖視圖。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溜冰鞋包括鞋身和固定於所述鞋身底部的底座(未圖示),所述鞋身包括鞋底膠件1、鞋面膠件2、綁腿膠件3和綁腿後領口膠件5。
[0027]所述鞋面膠件2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I上。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鞋面膠件2與所述鞋底膠件I為注塑成型連接,將先成型好的鞋底膠件I嵌入鞋面膠件2的模具內實施注塑成型,使所述鞋面膠件2與所述鞋底膠件I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在兩層不同硬度的材料結合部位設置有使兩層不同硬度材料相互銜接的溝槽及圓孔,保證兩種不同硬度的材料牢固的結合與固定,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兩種不同硬度材料的顏色可隨意搭配。
[0028]所述綁腿膠件3設置於所述鞋底膠件I與鞋面膠件2後部。所述綁腿膠件3上設置有連接孔31,採用對鎖螺絲或香菇扣通過連接孔將綁腿膠件3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I和鞋面膠件2上。
[0029]所述鞋面膠件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磨片4。所述防磨片4位於鞋面膠件2的前部側面。所述防磨片4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個防磨片對稱設置於所述鞋面膠件2上。
[0030]所述綁腿後領口膠件5連接於綁腿膠件3後上部,將先成型好的綁腿膠件3嵌入綁腿後領口膠件5的模具內再次實施注塑成型,使所述綁腿後領口膠件5與所述綁腿膠件3相連接。本實用新型中,與所述鞋面膠件2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I一樣,在兩層不同硬度的材料結合部位設置有使兩層不同硬度材料相互銜接的溝槽及圓孔,保證兩種不同硬度的材料牢固的結合與固定,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兩種不同硬度材料的顏色可隨意搭配。
[003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鞋底膠件I和綁腿膠件3均為硬質材料層,所述硬質材料層為塑膠層。本實用新型鞋底膠件1、鞋面膠件2、綁腿膠件3和綁腿後領口膠件5分別採用模具注塑而成,位於外層的鞋底膠件I和綁腿膠件3均為硬質塑膠層,能為整個鞋身起到高強度的支撐作用。所述鞋面膠件2和綁腿後領口膠件5為軟質材料層,所述軟質材料層為低硬度塑膠或樹脂層,內層腳部穿著的鞋面膠件2為軟質環保樹脂層,從而給腳部提供更好的包裹性。
[003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鞋底膠件I和綁腿膠件3均為塑膠層。所述鞋面膠件為軟質材料層,所述軟質材料層為低硬度塑膠層、環保樹脂層、織物層、發泡棉層和皮革層中的一種或多種。
[0033]所述鞋底膠件I的底部設置有沉孔(未圖示),所述底座(未圖示)通過沉孔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I的底面。本實用新型的底座具有置換性,可根據需要置換塑膠、鋁等不同材質的底座,由於底座是通過連接件與鞋身連接的,也可置換並排式等不同運動項目的底座或其他運動裝置。
[003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具有如下優點:
[0035](I)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採用雙硬度結構包裹性好,舒適性好,連接牢固、安全可靠,能為滑行者提供更好的滑行體驗。
[0036](2)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功能選擇多樣,可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功能需求,包含:雙硬度雙色模式、雙硬度單色模式、半軟模式、單硬度雙色模式、單硬度單色模式。
[0037](3)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溜冰鞋,其底座具有置換性,能方便地置換塑膠、鋁等不同材質的底座;也可置換並排式等不同運動項目的底座或其它運動裝置。
[0038]上述說明已經充分揭露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動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的範圍。相應地,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範圍也並不僅僅局限於前述【具體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溜冰鞋包括鞋身和固定於所述鞋身底部的底座,所述鞋身包括鞋底膠件(I)、鞋面膠件(2)、綁腿膠件(3)和綁腿後領口膠件(5), 所述鞋面膠件(2)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I)上,所述綁腿膠件(3)設置於所述鞋底膠件(I)和鞋面膠件(2)後部,所述綁腿後領口膠件(5)連接於綁腿膠件(3)後上部,所述鞋面膠件(2)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防磨片(4); 所述鞋底膠件(I)和綁腿膠件(3)均為硬質材料層,所述鞋面膠件(2)和綁腿後領口膠件(5)為軟質材料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磨片(4)位於鞋面膠件(2)的前部側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磨片(4)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個防磨片對稱設置於所述鞋面膠件(2)上。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硬質材料層為塑膠層。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軟質材料層為塑膠層、樹脂層、織物層、發泡棉層和皮革層中的一種或多種。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面膠件(2)與所述鞋底膠件(I)相縫合、粘貼連接或注塑成型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膠件(I)的底部設置有沉孔,所述底座通過沉孔連接於所述鞋底膠件(I)上。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溜冰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膠件(I)和鞋面膠件與所述綁腿膠件(3)通過香菇扣或對鎖螺絲連接。
【文檔編號】A43B13/04GK205728324SQ201620437468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鄭嘉樂, 雷剛軍
【申請人】鄭嘉樂, 雷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