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最好吃的三種做法 有什麼食用禁忌需要注意?
2023-03-30 13:58:36 2
羅氏沼蝦,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卻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羅氏沼蝦的養殖,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海鮮,羅氏沼蝦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做法也十分簡單,可以紅燒,可以下鍋焗,但在食用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一些禁忌。
羅氏沼蝦介紹:
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於東南亞。它具有生長快、食性廣、肉質營養成份好,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自本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羅氏沼蝦以來,發展迅速,現東南亞國家和其他一些地區養殖此蝦比較普遍。我國自1976年引進此蝦,現已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蘇、上海、浙江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進行養殖,一般畝產可達70~100公斤,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羅氏沼蝦外形特徵:
羅氏沼蝦,體肥大,青褐色。每節腹部有附肢1對,尾部附肢變化為尾扇。頭胸部粗大,腹部起向後逐漸變細。頭胸部包括頭部6節,胸部8節,由一個外殼包圍。腹部7節,每節各有一殼包圍。附肢每節1對,變化較大,由前向後分別為兩對觸角,3對顎,3對顎足,5對步足,5對遊泳足,1對尾扇。成蝦個體一般雄性大於雌性,最大個體雄性體長可達40釐米,重600克;雌性體長可達25釐米,重200克。雄性第二步足特別大,呈蔚藍色
羅氏沼蝦的功效:
羅氏沼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對於通乳作用也較強,並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羅氏沼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適宜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洩、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羅氏沼蝦的做法:
一、紅燒羅氏沼蝦
1.羅氏蝦洗淨後,用廚房紙吸乾水份。
2.鍋中放入比平時炒菜多二三倍的油,燒熱後,加入蝦中火稍炸片刻,撈出用吸油紙稍吸油份。
3.另起一鍋,放入炸好的蝦,並加入適量的水,料酒,蒸魚豉油和鹽,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蝦入味,即可。
二、豉油王焗羅氏蝦
1.將蝦洗淨煎去手手腳腳,背後來一刀去掉蝦腸,也為了能更入味。
2.起油鍋,爆香姜蔥,然後將蝦下鍋中小火煎至兩面變紅。
3.加入醬油,將蝦焗熟就行了。
4.香味濃鬱的豉油王焗羅氏蝦就做好了。
三、雙味羅氏蝦
1.將羅氏蝦的蝦爪、蝦槍剪淨,切開頭、身洗淨,將蝦身的蝦殼去掉留蝦尾,用刀改成蝦球,露筍洗淨切段。
2.將蛋白、食粉、幹生粉、精鹽2克,味精放在湯窩裡調成糊狀,放入吸乾水分的蝦球撈勻,醃約半小時備用。將芡湯、溼生粉、麻油、胡椒粉調成碗芡備用。
3.燒鑊下油,將蝦頭炸熟至脆撈起,去油,放蒜茸、椒米、椒鹽、蝦頭爆至幹香盛於碟中備用。
4.起鑊下生油,放入露筍,烹紹酒、放精鹽將露筍煸炒至僅熟,瀝乾水。將鑊洗淨,再燒鑊用猛鑊陰油的方法將蝦球拉油至七成熟撈起,去清油分,隨即放入蒜茸、姜花、露筍、蝦球,烹紹酒,碗芡炒勻至熟,加尾油後倒在碟中,蝦頭拼邊。
羅氏沼蝦的食用禁忌:
1.蝦背上的蝦線,是蝦未排洩完的廢物,假如吃到口內有泥腥味,影響食慾,所以應除掉。
2.色發紅,身軟,掉頭的蝦不新鮮,儘量不買。腐敗變質的蝦一定不能吃。
3.蝦與部分水果同時吃時應注重,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若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柿子、山楂、石榴、葡萄等同吃,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結合形成鞣酸鈣後刺激胃腸,惹起不適,出現嘔吐、頭暈、腹瀉腹痛等症狀。
4.食用海鮮時最好不要大量喝啤酒,因為那樣會產生過多的尿酸,而惹起痛風。吃海鮮時應配以乾白葡萄酒,因為其中的果酸具有殺菌與去腥的作用。
5.蝦的背部呈青黑色是新鮮的表現。一般蝦殼堅硬,頭部完整,體部硬朗、彎曲、個頭大的蝦味道比較鮮美。
6.對吃蝦過敏及患有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哮喘患著,應慎食。
7.要保存小幹蝦時,為防止蝦乾燥和氧化,儘量把蝦裝入黑色塑膠袋內或密封的容器內冷藏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