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4:24:46 1

本實用新型石化產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公路建設也保持著每年快速增長的趨勢。公路建設最重要的的材料之一就是瀝青,而在高速、重載的運輸模式下,傳統的重交瀝青鋪設的路面已不能滿足中國高速公路發展的需要。目前中國高速公路的建設要求中面層及上面層必須採用SBS改性瀝青來拌合施工,因此,每年中國公路建設對改性瀝青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
在改性瀝青的生產過程中,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將添加了SBS的溫基質瀝青進行過膠體磨研磨的過程。傳統改性瀝青生產設備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基質瀝青供油泵、配料罐、SBS提升上料機、瀝青出料泵、膠體磨、成品罐。基質瀝青通過換熱器後泵送到到配料罐中,將SBS通過提升裝置,投入到配料罐中,然後瀝青出料泵將SBS與基質瀝青的混合物泵送到膠體磨進行一次研磨後,進入配料罐。待配料罐的瀝青與SBS混合物完全進入配料罐後,再將配料罐的混合物通過瀝青出料泵,經過膠體磨進入成品罐,開始進入發育階段。傳統的改性瀝青生產設備的生產模式下,最大的缺陷就是改性瀝青要通過膠體磨2-3次後,SBS才能被研磨到可以發育的細度,然而改性瀝青的生產效率就會大大降底。由於過磨次數越多,改性瀝青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就會越低。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由於過磨次數過多而導致改性瀝青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降低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及設備。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包括通過管道按瀝青流向順次連接的
換熱器組,設於所述研磨系統的入口處;
第一配料罐,經過基質瀝青進料泵與所述換熱器組相聯通;
膠體磨,經過改性瀝青出料泵與所述配料罐的底部出口相連通;
以及設於所述配料罐附近的SBS提升機,用於投放SBS物料進配料罐。
還包括設於膠體磨下遊並通過管道與膠體磨相連通的成品罐。
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配料罐並聯設置的第二配料罐;
所述第二配料罐的入口經基質瀝青進料泵與所述換熱器組相連通;
所述第二配料罐的出口經改性瀝青出料泵與所述膠體磨相連通。
所述膠體磨的轉速為3000r/min。
所述膠體磨的轉子最大線速度為57米/秒。
所述膠體磨的流量為40噸/小時。
所述成品罐還經基質瀝青進料泵直接與所述換熱器組相連通,當系統內SBS濃度過高時,基質瀝青直接加入到成品罐內。
所述成品罐內設有攪拌槳。
所述攪拌槳為多層。
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設備,採用上述的研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和設備,不僅局限於瀝青,還可應用於煉油殘渣、石油煉製過程的其他附屬產品,或者衍生產品。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基質瀝青通過換熱器進入配料罐,同時SBS通過螺旋輸送的方式進入配料罐,待基質瀝青的數量達到配料罐的計量數量時,停止進料。混合物通過瀝青出料泵,經過剪切機,一次過磨進入成品罐,開始改性瀝青的發育階段,可滿足一次過磨將SBS研磨到可發育的細度。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主要解決了SBS改性瀝青生產過程中,循環返復過磨導致的SBS改性瀝青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通過此發明,改性瀝青的單日產量可提高一倍以上。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是一種可以在SBS改性瀝青生產過程中,提高改性瀝青的過磨效率,可一次過磨後達到改性瀝青可發育細度的生產工藝。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中膠體磨的高轉速、高剪切能和大流量可進一步保證過磨效率的提高。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主要提高了SBS改性瀝青的生產效率,提升了生產效率即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傳統改性瀝青生產過程研磨方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優選實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換熱器組,2-基質瀝青進料泵,3-第一配料罐,4-第二配料罐,5-SBS提升機,6-改性瀝青出料泵,7-膠體磨,8-成品罐,9-攪拌槳。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下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所述最佳實施方式,不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和保護範圍構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或是將本實用新型與其他現有技術的特徵進行組合而得出的任何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產品,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實施例中未註明具體實驗步驟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常規實驗步驟的操作或條件即可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註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購獲得的常規試劑產品。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研磨系統,如圖2所示,所述研磨系統包括通過管道按瀝青流向順次連接的
換熱器組1,設於所述研磨系統的入口處;
第一配料罐3,經過基質瀝青進料泵2與所述換熱器組1相聯通;
膠體磨7,經過改性瀝青出料泵6與所述第一配料罐3的底部出口相連通;
以及設於所述第一配料罐3附近的SBS提升機5,用於投放SBS物料進配料罐。
還包括設於膠體磨7下遊並通過管道與膠體磨7相連通的成品罐8。
使用時,基質瀝青通過換熱器組1進入第一配料罐3,同時約定數量SBS通過螺旋輸送的方式進入第一配料罐3,待基質瀝青的數量達到第一配料罐3的計量數量時,停止進料。混合物通過改性瀝青出料泵6,一次過磨進入成品罐8,開始改性瀝青的發育階段,可滿足一次過磨將SBS研磨到可發育的細度。
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配料罐並聯設置的第二配料罐4;
所述第二配料罐4的入口經基質瀝青進料泵2與所述換熱器組1相連通;
所述第二配料罐4的出口經改性瀝青出料泵6與所述膠體磨7相連通。
兩個配料罐交替配料並輸出改性瀝青混合物,以保證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
所述膠體磨7的轉速為3000r/min。
所述膠體磨7的轉子的最大線速度可達57米/秒。
所述膠體磨7的流量為40噸/小時。
所述成品罐8還通過基質瀝青進料泵2直接與所述換熱器組1相連通,當系統內SBS濃度過高時,基質瀝青直接加入到成品罐8內。
所述成品罐8內設有攪拌槳9以防團聚。
所述攪拌槳9為多層,混合效果更佳。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用於製備SBS改性瀝青的設備,採用上述的研磨系統。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了SBS改性瀝青生產過程中,循環返復過磨導致的SBS改性瀝青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設備改性瀝青的單日產量可提高一倍以上。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