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片、具有其的鋼板彈簧總成及車輛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0:27:45 1
專利名稱:板簧片、具有其的鋼板彈簧總成及車輛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製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板簧片、具有其的鋼板彈簧總成, 以及具有該鋼板彈簧總成的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鋼板彈簧採用板簧夾箍及中心螺栓對多個板簧片限位。在雙後橋系列車型中,後鋼板彈簧承受較大的縱向力及橫向力,經常出現中心螺栓受到剪切力而被切斷、 以及夾箍斷裂等現象,致使多個板簧片之間出現錯位而影響使用,使得鋼板彈簧的質量降低,三包故障率踞高不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板簧片,多個所述板簧片彼此疊合組成鋼板彈簧總成時,可防止各板簧片之間的縱向錯位和橫向錯位,從而實現了多個板簧片之間的多自由度約束。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有所述板簧片的鋼板彈簧總成。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有所述鋼板彈簧總成的車輛。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一種板簧片,包括板簧片本體,所述板簧片本體沿縱向延伸設置;至少一個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形成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中央的上表面上;至少一個定位凸臺,所述定位凸臺形成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中央的下表面上 』沿縱向延伸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分別設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縱向兩端的下表面上;以及沿縱向延伸的定位筋槽,所述定位筋槽分別形成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縱向兩端的上表面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板簧片,在多個板簧片彼此疊合組成鋼板彈簧總成時, 通過設置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可在縱向方向上定位,而設置定位凸筋和定位筋槽則可在橫向方向上定位,防止各板簧片之間的縱向錯位和橫向錯位,從而實現了多個板簧片之間的多自由度約束。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板簧片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所述定位凹槽和所述定位凸臺通過將所述板簧片本體的一部分沿著豎向向下衝壓而一體形成。所述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分別為一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一種鋼板彈簧總成,包括多個板簧片,所述多個板簧片沿著豎向依次疊置且從上到下的縱向長度逐漸增加,其中相鄰兩個板簧片的其中一個上設有定位凸臺而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臺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以及板簧緊固件,所述板簧緊固件將多個所述板簧片聯接在一起。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通過相鄰兩個板簧片之間的定位凸臺和定位凹槽相互配合以逐個將多個板簧片定位,以防止多個板簧片之間縱向方向的錯位。所述定位凸臺為圓柱形、方柱形、截頭圓錐形或者多面柱體形。所述定位凹槽形成在所述相鄰兩個板簧片的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定位凸臺形成在所述相鄰兩個板簧片的較上側的板簧片的下表面上。相鄰兩個板簧片的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上表面的兩端進一步形成有定位筋槽,且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下表面的兩端進一步形成有與所述定位筋槽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筋槽與所述定位凸筋配合以在橫向上定位所述多個板簧片。可選地,所述定位筋槽形成在所述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上表面的邊沿,並沿著縱向朝向所述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中央延伸;所述定位凸筋形成在所述較上側的板簧片的下表面的邊沿,並沿著縱向朝向所述較上側的板簧片的中央延伸;其中,所述定位筋槽沿著縱向朝向所述下板簧片的中央延伸的長度構造成恰使得所述定位凸筋定位在所述定位筋槽內。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通過設置上述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以在縱向方向上定位,以及設置定位凸筋和定位筋槽以在橫向方向上定位,再通過板簧緊固件將多個板簧片聯接在一起,從而使得鋼板彈簧總成側面的平面度得到改善,在結構上消除了傳統結構的板簧片歪斜現象而造成裝配困難和使用噪聲的問題。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可將其所承受的縱向力及橫向力,分解到各個板簧片間來承擔, 從而提高了整體側向剛度,消除了沿縱向的板簧片的滑移,適用重載、扭曲路面等工況。所述板簧緊固件包括中心螺栓,所述中心螺栓依次穿設過多個板簧片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以將所述多個板簧片聯接。所述多個板簧的寬度相等且所述多個板簧片的厚度相等。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通過設置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以在縱向方向上定位、以及設置定位凸筋和定位筋槽以在橫向方向上定位,再通過中心螺栓將多個板簧片聯接在一起,實現了多個自由度的約束,不僅可防止多個板簧片的橫向錯位與縱向錯位,防止了中心螺栓受到剪切力而切斷或者斷裂,從而降低了鋼板彈簧總成中中心螺栓的故障率,提高了鋼板彈簧總成的質量。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實施例的一種車輛,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中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板簧片的局部剖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的示意圖;和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央」、「縱向」、「橫向」、「上」、「下」、 「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下面參考圖1-圖2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一種板簧片。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板簧片1,包括板簧片本體11和在其上設置的至少一個定位凹槽12、至少一個定位凸臺13、沿縱向延伸的定位凸筋14以及沿縱向延伸的定位筋槽15。如圖1-圖2所示,板簧片本體11沿縱向延伸設置,定位凹槽12形成在板簧片本體11的中央的上表面上,定位凸臺13形成在板簧片本體11的中央的下表面上,定位凸筋 14分別設在板簧片本體11的縱向兩端的下表面上,且定位筋槽15分別形成在板簧片本體 11的縱向兩端的上表面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板簧片,在多個板簧片1彼此疊合組成鋼板彈簧總成時,通過設置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可在縱向方向上定位,而設置定位凸筋14和定位筋槽15則可在橫向方向上定位,防止各板簧片之間的縱向錯位和橫向錯位,從而實現了多個板簧片之間的多自由度約束。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通過將板簧片本體11 的一部分沿著豎向向下衝壓而一體形成,如圖1所示。可選地,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分別為一個,即在板簧片1的中央的上表面形成有定位凹槽12,而在其相應的下表面處形成有定位凸臺13,當然,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也可以通過將板簧片本體11的一部分向下衝壓而形成。下面參考圖3-圖4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一種鋼板彈簧總成。如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包括多個板簧片1和板簧緊固件,其中多個板簧片1沿著豎向依次疊置且從上到下的縱向長度逐漸增加,其中相鄰兩個板簧片1的其中一個上設有定位凸臺13、而另一個上設有與定位凸臺13相配合的定位凹槽12。板簧緊固件將多個板簧片1聯接在一起。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通過相鄰兩個板簧片1之間的定位凸臺13和定位凹槽12相互配合以逐個將多個板簧片1定位,以防止多個板簧片1之間縱向方向的錯位。可選地,定位凸臺13為圓柱形,定位凹槽12也相應地為圓柱形。當然,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此,定位凸臺13還可以是方柱形、截頭圓錐形或者多面柱體形等其他類似形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當定位凸臺13的形狀為方柱形或多面柱體形(即沿縱向切開的截面形狀為方形或多邊形)時,定位凸臺13和相應形狀的定位凹槽12 之間的配合還可以輔助實現橫向方向的定位。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定位凹槽12形成在相鄰兩個板簧片1的較下側的板簧片1的上表面上,且定位凸臺13形成在相鄰兩個板簧片1的較上側的板簧片1的下表面上。由此,多個板簧片1疊合後最下側的板簧片1上的定位凸臺13適於放置到其他部件上的凹部內。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4中所示,相鄰兩個板簧片1的較下側的板簧片1的上表面的兩端進一步形成有定位筋槽15,且較下側的板簧片1的下表面的兩端進一步形成有與定位筋槽15的定位凸筋14,定位筋槽15與定位凸筋14配合以在橫向上定位多個板簧片1。具體地,定位筋槽15形成在較下側的板簧片1的上表面的邊沿,並沿著縱向朝向較下側的板簧片1的中央延伸,定位凸筋14形成在較上側的板簧片1的下表面的邊沿,並沿著縱向朝向較上側的板簧片1的中央延伸,其中,定位筋槽15沿著縱向朝向下板簧片1 的中央延伸的長度構造成恰使得定位凸筋14定位在定位筋槽15內。由此,通過相鄰兩個板簧片1之間的定位筋槽15和定位凸筋14相互配合以逐個將多個板簧片1橫向定位,以防止多個板簧片1之間沿橫向方向的錯位。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通過設置上述的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以在縱向方向上定位,以及設置定位凸筋14和定位筋槽15以在橫向方向上定位,再通過板簧緊固件將多個板簧片1聯接在一起,從而使得鋼板彈簧總成側面的平面度得到改善,在結構上消除了傳統結構的板簧片歪斜現象而造成裝配困難和使用噪聲的問題。另外,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可將其所承受的縱向力及橫向力,分解到各個板簧片間來承擔,從而提高了整體側向剛度,消除了沿縱向的板簧片的滑移,適用重載、扭曲路面等工況。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板簧緊固件包括中心螺栓2,中心螺栓2依次穿設過多個板簧片1的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以將多個板簧片1聯接。如圖2中所示,中心螺栓2從下向上穿設多個板簧片1,以使得與其配合的螺母可落入到最上方的板簧片1的定位凹槽12中,節省了佔用空間。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板彈簧總成,通過設置定位凹槽12和定位凸臺13以在縱向方向上定位、以及設置定位凸筋14和定位筋槽15以在橫向方向上定位,再通過中心螺栓2將多個板簧片1聯接在一起,實現了多個自由度的約束,不僅可防止多個板簧片1的橫向錯位與縱向錯位,防止了中心螺栓2受到剪切力而切斷或者斷裂,從而降低了鋼板彈簧總成中中心螺栓2的故障率,提高了鋼板彈簧總成的質量。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板簧的寬度相等且多個板簧片1的厚度相 等。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實施例的一種車輛,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中描述的鋼板彈簧總成。由於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的其他構成例如傳動系統、行駛系統及制動系統等以及操作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裡不再詳細描述。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 「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板簧片,其特徵在於,包括板簧片本體,所述板簧片本體沿縱向延伸設置;至少一個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形成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中央的上表面上;至少一個定位凸臺,所述定位凸臺形成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中央的下表面上;沿縱向延伸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分別設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縱向兩端的下表面上;以及沿縱向延伸的定位筋槽,所述定位筋槽分別形成在所述板簧片本體的縱向兩端的上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凹槽和所述定位凸臺通過將所述板簧片本體的一部分沿著豎向向下衝壓而一體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分別為一個。
4.一種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包括多個板簧片,所述多個板簧片沿著豎向依次疊置且從上到下的縱向長度逐漸增加,其中相鄰兩個板簧片的其中一個上設有定位凸臺而另一個上設有與所述定位凸臺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以及板簧緊固件,所述板簧緊固件將多個所述板簧片聯接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凸臺為圓柱形、方柱形、截頭圓錐形或者多面柱體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凹槽形成在所述相鄰兩個板簧片的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定位凸臺形成在所述相鄰兩個板簧片的較上側的板簧片的下表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相鄰兩個板簧片的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上表面的兩端進一步形成有定位筋槽,且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下表面的兩端進一步形成有與所述定位筋槽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筋槽與所述定位凸筋配合以在橫向上定位所述多個板簧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筋槽形成在所述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上表面的邊沿,並沿著縱向朝向所述較下側的板簧片的中央延伸;所述定位凸筋形成在所述較上側的板簧片的下表面的邊沿,並沿著縱向朝向所述較上側的板簧片的中央延伸;其中,所述定位筋槽沿著縱向朝向所述下板簧片的中央延伸的長度構造成恰使得所述定位凸筋定位在所述定位筋槽內。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板簧緊固件包括中心螺栓, 所述中心螺栓依次穿設過多個板簧片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臺以將所述多個板簧片聯接。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板簧的寬度相等且所述多個板簧片的厚度相等。
11.一種車輛,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4-10中所述的鋼板彈簧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板簧片,包括沿縱向延伸設置的板簧片本體;至少一個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形成在板簧片本體的中央的上表面上;至少一個定位凸臺,所述定位凸臺形成在板簧片本體的中央的下表面上;沿縱向延伸的定位凸筋,所述定位凸筋分別設在板簧片本體的縱向兩端的下表面上;以及沿縱向延伸的定位筋槽,所述定位筋槽分別形成在板簧片本體的縱向兩端的上表面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板簧片,在多個板簧片彼此疊合組成鋼板彈簧總成時,可在縱向和橫向方向上將多個板簧片定位,防止了各板簧片之間的縱向錯位和橫向錯位,從而實現了多個板簧片之間的多自由度約束。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所述板簧片的鋼板彈簧總成及具有其的車輛。
文檔編號F16F1/26GK202082325SQ2011201320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明者崔春剛, 李名祥, 王建軍, 韓培華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