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06:05:0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各大汽車製造廠對各類緊固件的生產技術和品種要求越來越高,而根據汽車緊固件尺寸特性的控制要求,常常還需大量的非標產品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如某轎車專用的一款異形件產品,圖1是現有的一種異形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異形件的圓柱形本體的中段要求呈弧形內凹。按照現有工藝,先鐓鍛出圓柱形直坯,然後再進行機工,不僅造成了材料的浪費,產品精度也難以保證,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其具有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和生產成本低的特點,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異形件生產存在的上述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包括衝頭,所述下模包括模殼,所述模殼內設置有中間套,所述中間套外壁與所述模殼之間設置有蝶形彈簧,所述中間套內設置有頂針組件且其底部通過鎖緊墊塊定位,所述模殼內於所述中間套的上方設置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包括具有錐形內孔的錐度套,所述錐形內孔中可上下移動地設置有若干個扇形片模,所述扇形片模的兩側均開設有裝配槽,相鄰兩個扇形片模之間的裝配槽內設置有螺旋彈簧,所有扇形片模合模時形成配合異形件外形的成型腔,所述錐度套的上方裝配用於對扇形片模限位的擋圈,所述模殼頂部向內側延伸有用於對錐度套限位的限位臺階。
特別地,所述頂針組件包括套筒墊塊、上錐形墊塊和下錐形墊塊,所述套筒墊塊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其設置於所述中間套內,所述中間套的頂部內孔為錐形孔,所述中間套內於所述套筒墊塊的上方設置上錐形墊塊,所述下錐形墊塊設置於所述中間套下方的螺母內,所述鎖緊墊塊具有配合所述下錐形墊塊外形的錐形內孔,所述下錐形墊塊與所述鎖緊墊塊之間通過螺絲固定,所述上錐形墊塊和下錐形墊塊均具有內孔,所述上錐形墊塊和下錐形墊塊的內孔中分別穿設有上頂針和下頂針,所述套筒墊塊內設置雙頭墊塊,所述上頂針的底部抵靠於所述雙頭墊塊的頂端,所述雙頭墊塊的下方設置有圓柱形墊塊,所述下頂針的頂部抵靠於所述圓柱形墊塊的底部,所述上頂針外套有頂針推管,所述頂針推管位於所述上錐形墊塊的上方且底部為配合中間套內孔的錐形結構。
特別地,所述錐度套的端面上均布有四個螺紋孔,對應所述擋圈上開設有固定孔,固定螺釘穿過所述固定孔鎖緊於螺紋孔內將擋圈固定於所述錐度套上。
特別地,所述扇形片模設置為三個。
特別地,所述雙頭墊塊的中部設置有卡簧。
特別地,所述衝頭內設置有衝頭頂針,所述衝頭頂針外套設置有套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具有如下優點:
1)對異形件可以直接冷鐓成型,無需機加工車削,無廢料產生,節約了成本,有利於環保;
2)加工精度高,冷鐓成型的產品精度符合要求,同一批次個體差異很小;
3)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可以進行流水線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一種異形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的成型模的爆炸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的成型模的開模的狀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的成型模的合模的狀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1提供的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的產品頂出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請參閱圖2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一種異形件鐓鍛成型模具包括對應設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衝頭1,所述衝頭1內設置有衝頭頂針2,所述衝頭頂針2外套設置有套管3。
所述下模包括模殼4,所述模殼4內設置有中間套5,所述中間套5的底部設置凸臺且其外壁與所述模殼4之間設置有蝶形彈簧6,所述模殼4內於所述中間套5的上方設置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包括具有錐形內孔6的錐度套7,所述錐形內孔6中可上下移動地設置有三個扇形片模8,所述三個扇形片模8的外壁為配合錐形內孔6孔壁的錐形結構,且所述扇形片模8的兩側均開設有裝配槽9,相鄰兩個扇形片模8之間的裝配槽9內設置有螺旋彈簧10,每個扇形片模8的內壁配合成型後的異形件的外形設置,所有扇形片模8合模時形成配合異形件11外形的成型腔,本實施例中,異形件11為轎車專用的一款堵頭產品。所述錐度套7的端面上裝配用於在上部對扇形片模8限位的擋圈12,所述錐度套7的端面上均布有四個螺紋孔13,對應於所述擋圈12上開設有固定孔14,固定螺釘15穿過所述固定孔14鎖緊於螺紋孔13內將擋圈12固定於所述錐度套7上,所述模殼4頂部向內側延伸有用於對錐度套7限位的限位臺階16。
所述中間套5內設置有頂針組件且其底部通過鎖緊墊塊17定位,所述頂針組件包括套筒墊塊18、上錐形墊塊19和下錐形墊塊20,所述套筒墊塊18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其設置於所述中間套5內,所述中間套5的頂部內孔為錐形孔,所述中間套5內於所述套筒墊塊18的上方設置上錐形墊塊19,所述下錐形墊塊20設置於所述中間套5下方的鎖緊墊塊17內,所述鎖緊墊塊17具有配合所述下錐形墊塊20外形的錐形內孔,所述下錐形墊塊20與所述鎖緊墊塊17之間通過螺絲27固定,所述上錐形墊塊19和下錐形墊塊20均具有內孔,所述上錐形墊塊19和下錐形墊塊20的內孔中分別穿設有上頂針21和下頂針22,所述套筒墊塊18內設置雙頭墊塊23,所述上頂針21的底部抵靠於所述雙頭墊塊23的頂端,所述雙頭墊塊23的下方設置有圓柱形墊塊24,所述下頂針22的頂部抵靠於所述圓柱形墊塊24的底部,所述上頂針21外套有頂針推管25,所述頂針推管25位於所述上錐形墊塊19的上方且底部為配合中間套5內孔的錐形結構。所述雙頭墊塊23的中部設置有卡簧26。
所述成型模的動作過程為:當其上端不受力時,扇形片模8由於螺旋彈簧10的彈力作用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並等分張開,方便產品進入。每兩片扇形片模8之間的間隙等距,內孔增大,保證有足夠空間供產品進入。當成型模上端受外力作用時,三個扇形片模8在錐度套7的約束下向下移動逐漸合攏,產品受力鐓鍛成型。
工作時,由於扇形片模8內部螺旋彈簧10彈力的作用,三片扇形片模8受力張開,並均布。其上表面保持在同一表面上,擋圈12的作用是防止扇形片模8滑出錐度套7,此時,扇形片模8處於張開狀態,這就保證了異形件11在打制之前其尾部可以進入模具。打制過程中,異形件11進入開合模具,扇形片模8受力沿錐度套7下移,三片扇形片模8逐漸合攏,開合模具的核心部分在壓力的作用下下移壓縮蝶形彈簧6,異形件11中段受力擠壓變形,形成內凹,當撤去外力,下頂針22向上運動,蝶形彈簧6伸張,成型模向上移動頂住模殼4。上頂針21受力將異形件11頂向外部,扇形片模8受內部螺旋彈簧10與異形件11的牽引力作用,向上移動等分張開,直至與擋圈12接觸,異形件11與模具分離。產品鐓鍛成型。
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