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的製造方法
2023-11-06 23:29:37 1
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包括:塔體,其內腔的下端設置有貯水槽,所述貯水槽設置有水位調節室;該塔體的內腔的上端設置有進水管及進氣管;該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氣管,該出氣管高於所述貯水槽的水面;託盤,若干個該託盤自上而下等距地設置於所述塔體內;該託盤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所述塔體的內壁之間留有空隙;以及導流漏鬥,每個所述託盤的下方對應設置有一個該導流漏鬥,該導流漏鬥的上端為較大一端,且其上端與所述塔體的內壁密封連接;該導流漏鬥的下端與一個直流管的上端連接。本發明能夠增加煙氣與水體的衝擊,使煙氣中的粉塵更多地被吸收,提高除塵效果。
【專利說明】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煙氣脫硫除塵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
【背景技術】
[0002] 水膜脫硫除塵器是通過在除塵器器內形成自上向下流動的水膜,並利用煙氣旋轉 的慣性力將塵粒拋向水膜而被水流帶走,從而達到除塵的目的。現有的水膜除塵器的煙氣 在除塵室內流動時,主要是使塵粒在慣性力的作用下粘在水膜上,在煙氣流動過程中缺乏 煙氣與水膜之間的衝擊,從而很難進一步提高除塵效果,要達到理想的除塵效果,需要增加 除塵室的高度或通過多個除塵室進行組合使用,這樣會導致結構複雜、體積較大,並會增加 成本。
[0003] 公開於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 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從而克服現有的水膜脫硫除 塵器對煙氣的衝擊不足而影響除塵效果的缺點。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中,包括:塔體,其 內腔的下端設置有貯水槽,所述貯水槽設置有水位調節室;該塔體的內腔的上端設置有進 水管及進氣管;該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氣管,該出氣管高於所述貯水槽的水面;託盤,若干 個該託盤自上而下等距地設置於所述塔體內;該託盤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所述塔體的內壁之 間留有空隙;以及導流漏鬥,每個所述託盤的下方對應設置有一個該導流漏鬥,該導流漏鬥 的上端為較大一端,且其上端與所述塔體的內壁密封連接;該導流漏鬥的下端與一個直流 管的上端連接;最上方的所述託盤的上端低於所述進水管及進氣管的下端,其他所述託盤 的上端低於其所對應的所述直流管的下端;與最下方的所述導流漏鬥連接的所述直流管的 下端高於所述貯水槽的水面。
[0006]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進氣管與進水管位於所述塔體上端的中間。
[0007]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託盤的左右兩端與所述塔體的內壁之間的距離相 等。
[0008]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託盤為五個。
[0009]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若干個交錯設置於所述出氣管與最下方的所述 直流管之間的上擋板及下擋板,所述上擋板的上端與最下方的所述導流漏鬥連接且其下端 高於所述貯水槽的水面;所述下擋板的上端低於所述導流漏鬥且高於所述上擋板的下端, 且該下擋板的下端延伸入所述貯水槽的水面內。
[001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 本發明的煙氣先衝擊託盤上的水面,然後再流經導流漏鬥被水膜進一步淨化,通 過多個託盤與導流漏鬥的作用,使煙氣能夠被充分的衝擊以提高除塵效果,結構簡單,除塵 成本較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3]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14] 1-塔體,2-貯水槽,3-進氣管,4-進水管,5-託盤,6-導流漏鬥,7-直流管,8-出 氣管,9-上擋板,10-下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 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16]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 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並未排除其它 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0017]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包括:塔 體1、貯水槽2、進氣管3、進水管4、託盤5、導流漏鬥6、直流管7及出氣管8,塔體1的下端 設置有貯水槽2,貯水槽2內貯存有適量的水,且貯水槽2設置有用於保持貯水槽2的水面 高度的水位調節室(圖未視),當貯水槽2的水面高出預設位置時,貯水槽2的水會溢流到 水位調節室。塔體1的底部的側壁上設置有出氣管8,出氣管8高於貯水槽2的水面。塔體 1的上端設置有進氣管3和進水管4,優選地,進氣管3和進水管4相鄰且位於塔體1的上 端的中間,以方便同時從塔體1的上端進行持續進氣和進水。
[0018] 如圖1所示,若干個託盤5自上而下等距地設置於塔體1內,每個託盤5的左右兩 端分別與塔體1的內壁的左右兩側之間留有空隙。優選地,為使氣流及水流平穩均勻地流 動,每個託盤5的左右兩端與塔體1的左右側內壁之間的距離相通,且塔體1內自上至下等 距分布地設置有五個託盤5。每個託盤5的下方對應設置有一個導流漏鬥6,導流漏鬥6的 上端為較大的一端,且其上端與塔體1的內壁密封連接;託盤5的側壁平行於導流漏鬥6的 側壁,每個導流漏鬥6的下端與一個直流管7的上端連接;最上方的託盤5的上端低於進氣 管3及進水管4的下端,其他託盤5的上端低於其所對應的直流管7的下端;與最下方的導 流漏鬥6連接的直流管7的下端高於貯水槽2的水面。導流漏鬥6用於收集由託盤5流下 來的氣流和水流,以形成水膜對氣流進行淨化,氣流和水流在直流管7處聚集後繼續集中 向下衝擊下一個託盤5的水面,以防止氣流和水流分散,增加衝擊力。
[0019]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還包括若干個交錯設置於出氣管8與最下方的直流管7之 間的上擋板9及下擋板10,上擋板9的上端與最下方的導流漏鬥6連接且其下端高於貯水 槽2的水面;下擋板10的上端低於導流漏鬥6且高於上擋板9的下端,且該下擋板10的下 端延伸入貯水槽2的水面內。上擋板9與下擋板10的交錯分布,使最下方的直流管7與出 氣管8之間形成折彎通道,煙氣最後流經這些通道時能夠繼續衝擊貯水槽2內的水面。
[0020] 在本發明中,當從進水管4向塔體1內持續進水時,水從上至下依次流入和經過所 有的託盤5和導流漏鬥6,在上一個託盤5中填滿水後,水溢出到其下方對應的導流漏鬥6 上,再由導流漏鬥6及直流管7流入到下一個託盤5中,以形成水膜。煙氣從進氣管3進入 後,衝擊最上方的託盤5的水面,然後再從最上方的託盤5的左右兩端向下流動到導流漏鬥 6,並由水膜對煙氣進行淨化,在持續進氣過程中,煙氣不斷地自上至下衝擊各個託盤5的 水面並被各個導流漏鬥6中形成的水膜進一步淨化。且煙氣最後流經上下擋板所圍成的通 道時進一步衝擊貯水槽2的水面。本發明結構簡單,且增加了煙氣在塔體1內流動時與水 體的衝擊次數和衝擊程度,從而使煙氣中的粉塵被充分吸收,提高除塵效果。
[0021]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 並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並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 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於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 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並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 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範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塔體,其內腔的下端設置有貯水槽,所述貯水槽設置有水位調節室;該塔體的內腔的 上端設置有進水管及進氣管;該塔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氣管,該出氣管高於所述貯水槽的水 面; 託盤,若干個該託盤自上而下等距地設置於所述塔體內;該託盤的左右兩端分別與所 述塔體的內壁之間留有空隙;以及 導流漏鬥,每個所述託盤的下方對應設置有一個該導流漏鬥,該導流漏鬥的上端為較 大一端,且其上端與所述塔體的內壁密封連接;該導流漏鬥的下端與一直流管的上端連 接; 最上方的所述託盤的上端低於所述進水管及進氣管的下端,其他所述託盤的上端低於 其所對應的所述直流管的下端;與最下方的所述導流漏鬥連接的所述直流管的下端高於所 述貯水槽的水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管與進水管 位於所述塔體上端的中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託盤的左右兩端 與所述塔體的內壁之間的距離相等。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託盤為五個。
5. 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衝擊式水膜脫硫除塵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若 幹個交錯設置於所述出氣管與最下方的所述直流管之間的上擋板及下擋板,所述上擋板的 上端與最下方的所述導流漏鬥連接且其下端高於所述貯水槽的水面;所述下擋板的上端 低於所述導流漏鬥且高於所述上擋板的下端,且該下擋板的下端延伸入所述貯水槽的水面 內。
【文檔編號】B01D47/02GK104083967SQ201410365698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林天祥, 蔡子才, 林斌銓, 譚曉宏, 羅成東, 郭展榮 申請人:廣西南寧中嘉環保閥門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