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雕刻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8:22:06

本發明涉及雕刻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雕刻機。
背景技術:
雕塑工藝是中國工藝美術中一項珍貴的藝術遺產,如牙雕、玉雕、木雕等。牙雕、玉雕等工藝由於材料昂貴,做工又十分的精細,所以逐漸從實用品轉變為欣賞品。傳統的人工雕刻存在效率低下、費時費力的問題,而且精度低,廢品率高,目前的雕刻機通過數據輸入也能雕刻出精美的工藝品,但是雕刻過程中缺少對材料的固定,容易發生移位,導致次品率高,造成嚴重的生產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雕刻機,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雕刻機,包括機座,所述機座前後頂面內對等設有第一滑槽,每個所述第一滑槽內滑配式連接有頂部探至所述機座頂面外的鎖合機構,所述第一滑槽內的所述鎖合機構內部設有左右伸長設置的第一螺狀孔,所述第一螺狀孔上方的所述鎖合機構內設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頂部互通設有第一傳送腔,所述第一滑腔內滑配式連接有滑塊,所述第一滑腔右側的所述鎖合機構右側面內設有鎖合滑槽,所述鎖合滑槽內滑配式連接有推滑塊,所述滑塊頂面內固定設置有鎖合驅動裝置,所述鎖合驅動裝置頂部配合連接有探至所述第一傳送腔內的第一錐狀輪,所述第一傳送腔左側上方的所述鎖合機構內設有第二傳送腔,所述鎖合滑槽右側上方的所述鎖合機構內設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二傳送腔右側的所述鎖合機構內設有朝右側伸長設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右側伸長尾部與所述第二滑腔左側上方互通設置,所述第二傳送腔與所述第一傳送腔之間的所述鎖合機構內轉繞配合連接有上下伸長設置的轉繞軸,所述第二滑腔內設有鎖合滑塊,所述鎖合滑塊底部固定設置有穿透所述第二滑腔內底壁且滑配式連接的鎖合件,所述第二滑槽內設有傳送杆,所述傳送杆左側面內設有第二螺狀孔,所述第二螺狀孔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側伸長設置的第二螺狀杆,所述傳送杆右側探至所述第二滑腔內且尾部設有向下伸長設置的下壓端,所述雕刻支柱右側面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的第三螺狀杆,所述第三螺狀杆底部端與所述第三滑槽內底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螺狀杆頂部端與第三驅動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三滑槽頂部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滑槽內滑配式連接有朝左側伸長設置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左側伸長段右底面固定設置有吸塵器,所述吸塵器底面連接有吸塵管道。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螺狀孔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右兩側伸長設置的第一螺狀杆,所述第一螺狀杆左側伸長尾部與所述第一滑槽左側內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狀杆右伸長尾部與第一驅動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右側面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機座右側頂部設有壁板,所述壁板頂部中間設有雕刻支柱,所述壁板左側底部設有防打滑片。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三滑槽內的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第三螺狀杆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滑塊左側伸長段內固定設有雕刻驅動裝置,所述雕刻驅動裝置底部配合連接有雕刻頭。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塊與所述推滑塊之間固定設置有穿透所述第一滑腔與所述鎖合滑槽之間的所述鎖合機構且滑配式連接的推滑杆。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腔左側內壁內設有嵌槽,所述嵌槽左側內壁與所述滑塊左側端之間設有第一壓簧。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傳送腔內底部設有第二錐狀輪,所述轉繞軸頂部伸長段尾部與所述第二錐狀輪固定連接,所述轉繞軸底部伸長尾部探至所述第一傳送腔內且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狀輪配合連接的第四錐狀輪,所述第二傳送腔右側內壁設有與所述第二錐狀輪配合連接的第三錐狀輪,所述第二螺狀杆左側伸長段穿透所述第二傳送腔與所述第二滑槽之間的所述鎖合機構且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狀杆左側伸長尾部探至所述第二傳送腔內與所述第三錐狀輪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鎖合滑塊頂部設有第一斜邊面,所述下壓端底部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邊面配合設置的第二斜邊面,所述鎖合件外側的所述鎖合滑塊底部面內設有圓狀嵌槽,所述圓狀嵌槽內頂壁與所述第二滑腔內底壁之間設有第二壓簧,所述鎖合件底部面設有防打滑部。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鎖合滑槽內底壁與所述機座頂面處於相同面,所述鎖合滑槽右側上方設有引導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腔頂部互通設第一傳送腔,第一滑腔內滑配式連接滑塊,第一滑腔右側的鎖合機構右側面內設鎖合滑槽,鎖合滑槽內滑配式連接推滑塊,滑塊頂面內固設鎖合驅動裝置,鎖合驅動裝置頂部配合連接探至第一傳送腔內的第一錐狀輪,第一傳送腔左側上方的鎖合機構內設第二傳送腔,鎖合滑槽右側上方的鎖合機構內設第二滑腔,第二傳送腔右側的鎖合機構內設朝右側伸長設置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右側伸長尾部與第二滑腔左側上方互通設置,第二傳送腔與第一傳送腔之間的鎖合機構內轉繞配合連接上下伸長設置的轉繞軸,第二滑腔內設鎖合滑塊,鎖合滑塊底部固設穿透第二滑腔內底壁且滑配式連接的鎖合件,第二滑槽內設傳送杆,傳送杆左側面內設第二螺狀孔,第二螺狀孔內配合連接朝左側伸長設置的第二螺狀杆,傳送杆右側探至第二滑腔內且尾部設向下伸長設置的下壓端,從而實現橫向緊固以及上下鎖合的傳送控制連接,實現對不同寬度大小的材料板進行自動穩固鎖合驅動工作。
2.通過滑塊與推滑塊之間固設穿透第一滑腔與鎖合滑槽之間的鎖合機構且滑配式連接的推滑杆,第一滑腔左側內壁內設嵌槽,嵌槽左側內壁與滑塊左側端之間設第一壓簧,從而實現解鎖後自動控制第一錐狀輪與第四錐狀輪自動完成脫離復位工作。
3.通過鎖合滑塊頂部設第一斜邊面,下壓端底部設用以與第一斜邊面配合設置的第二斜邊面,鎖合件外側的鎖合滑塊底部面內設圓狀嵌槽,圓狀嵌槽內頂壁與第二滑腔內底壁之間設第二壓簧,鎖合件底部面設防打滑部,從而實現自動控制下壓端與鎖合滑塊的平滑擠壓配合,使鎖合件探至鎖合滑槽內完成自動控制鎖合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實現自動控制不同寬度大小的材料板橫向鎖合,同時實現上下鎖合的傳送配合連接工作以及上下鎖合工作,省時省力,而且穩定效果高,不容易產生偏差,雕刻的準確性和精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雕刻機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鎖合機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鎖合機構位於第一滑槽最左側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材料板安置位置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推滑塊與材料板抵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一種雕刻機橫向鎖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一種雕刻機上下鎖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第二傳送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雕刻機,包括機座4,所述機座4前後頂面內對等設有第一滑槽44,每個所述第一滑槽44內滑配式連接有頂部探至所述機座4頂面外的鎖合機構5,所述第一滑槽44內的所述鎖合機構5內部設有左右伸長設置的第一螺狀孔51,所述第一螺狀孔51上方的所述鎖合機構5內設有第一滑腔54,所述第一滑腔54頂部互通設有第一傳送腔53,所述第一滑腔54內滑配式連接有滑塊541,所述第一滑腔54右側的所述鎖合機構5右側面內設有鎖合滑槽52,所述鎖合滑槽52內滑配式連接有推滑塊522,所述滑塊541頂面內固定設置有鎖合驅動裝置542,所述鎖合驅動裝置542頂部配合連接有探至所述第一傳送腔53內的第一錐狀輪543,所述第一傳送腔53左側上方的所述鎖合機構5內設有第二傳送腔56,所述鎖合滑槽52右側上方的所述鎖合機構5內設有第二滑腔58,所述第二傳送腔56右側的所述鎖合機構5內設有朝右側伸長設置的第二滑槽57,所述第二滑槽57右側伸長尾部與所述第二滑腔58左側上方互通設置,所述第二傳送腔56與所述第一傳送腔53之間的所述鎖合機構5內轉繞配合連接有上下伸長設置的轉繞軸5621,所述第二滑腔58內設有鎖合滑塊581,所述鎖合滑塊581底部固定設置有穿透所述第二滑腔58內底壁且滑配式連接的鎖合件584,所述第二滑槽57內設有傳送杆571,所述傳送杆571左側面內設有第二螺狀孔752,所述第二螺狀孔752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側伸長設置的第二螺狀杆574,所述傳送杆571右側探至所述第二滑腔58內且尾部設有向下伸長設置的下壓端573,所述雕刻支柱42右側面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的第三滑槽421,所述第三滑槽421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的第三螺狀杆422,所述第三螺狀杆422底部端與所述第三滑槽421內底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螺狀杆422頂部端與第三驅動裝置424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驅動裝置424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三滑槽421頂部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滑槽421內滑配式連接有朝左側伸長設置的第一滑塊423,所述第一滑塊423左側伸長段右底面固定設置有吸塵器31,所述吸塵器31底面連接有吸塵管道32。
其中,所述第一螺狀孔51內配合連接有朝左右兩側伸長設置的第一螺狀杆441,所述第一螺狀杆441左側伸長尾部與所述第一滑槽44左側內壁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狀杆441右伸長尾部與第一驅動裝置442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442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滑槽44右側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調節鎖合機構5的左右移動,滿足不同寬度的材料板鎖合工作。
其中,所述機座4右側頂部設有壁板41,所述壁板41頂部中間設有雕刻支柱42,所述壁板41左側底部設有防打滑片411。
其中,所述第三滑槽421內的所述第一滑塊423與所述第三螺狀杆422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滑塊423左側伸長段內固定設有雕刻驅動裝置6,所述雕刻驅動裝置6底部配合連接有雕刻頭61,從而實現自動控制雕刻頭61升降雕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雕刻穩定性。
其中,所述滑塊541與所述推滑塊522之間固定設置有穿透所述第一滑腔54與所述鎖合滑槽52之間的所述鎖合機構5且滑配式連接的推滑杆523。
其中,所述第一滑腔54左側內壁內設有嵌槽55,所述嵌槽55左側內壁與所述滑塊541左側端之間設有第一壓簧551,從而實現解鎖後自動控制第一錐狀輪543與第四錐狀輪531自動完成脫離復位工作。
其中,所述第二傳送腔56內底部設有第二錐狀輪562,所述轉繞軸5621頂部伸長段尾部與所述第二錐狀輪562固定連接,所述轉繞軸5621底部伸長尾部探至所述第一傳送腔53內且固定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狀輪543配合連接的第四錐狀輪531,所述第二傳送腔56右側內壁設有與所述第二錐狀輪562配合連接的第三錐狀輪561,所述第二螺狀杆574左側伸長段穿透所述第二傳送腔56與所述第二滑槽57之間的所述鎖合機構5且轉繞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狀杆574左側伸長尾部探至所述第二傳送腔56內與所述第三錐狀輪561固定連接,從而實現鎖合驅動裝置542與第三錐狀輪561的動能傳送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鎖合滑塊581頂部設有第一斜邊面582,所述下壓端573底部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斜邊面582配合設置的第二斜邊面5731,所述鎖合件584外側的所述鎖合滑塊581底部面內設有圓狀嵌槽583,所述圓狀嵌槽583內頂壁與所述第二滑腔58內底壁之間設有第二壓簧585,所述鎖合件584底部面設有防打滑部586,從而實現自動控制下壓端573與鎖合滑塊581的平滑擠壓配合,使鎖合件584探至鎖合滑槽52內完成自動控制鎖合工作。
其中,所述鎖合滑槽52內底壁與所述機座4頂面處於相同面,所述鎖合滑槽52右側上方設有引導面521,從而方便實現快速安裝。
初始狀態時,第一滑塊423位於第三滑槽421內的最頂部位置,使雕刻驅動裝置6底部的雕刻頭61最大程度遠離機座4的頂面,同時,通過第一驅動裝置442帶動第一螺狀杆441正向轉繞,由第一螺狀杆441帶動鎖合機構5移動到第一滑槽44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下壓端573位於第二滑腔58內的最右側位置,同時,鎖合滑塊581受到第二壓簧585的頂壓力,使鎖合滑塊581頂部第一斜邊面582左側與下壓端573底部的第二斜邊面5731相抵接,此時,鎖合滑塊581帶動鎖合件584完全位於鎖合滑槽52內頂壁內,同時,滑塊541受到第一壓簧551的頂壓力,使滑塊541位於第一滑腔54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滑塊541頂部的第一錐狀輪543最大程度遠離第四錐狀輪531,同時,滑塊541通過推滑杆523帶動推滑塊522移動到鎖合滑槽52內的右側位置。
當需要鎖合雕刻時,首先將材料板放置在防打滑片411左側的機座4頂面上,使材料板右側面與所述防打滑片411相抵接如圖5所示,然後通過前後第一滑槽44內的第一驅動裝置442帶動前後第一滑槽44內的第一螺狀杆441反向轉繞,使前後第一滑槽44內的第一螺狀杆441帶動前後第一滑槽44內鎖合機構5逐漸沿前後第一滑槽44內的右側方向滑,直至如圖6所示前後鎖合機構5內的推滑塊522右側面同時與材料板遠離防打滑片411一側面相抵接,此時,繼續控制前後第一滑槽44內的第一驅動裝置442帶動前後第一滑槽44內的第一螺狀杆441反向轉繞,此時,使推滑塊522帶動推滑杆523以及推滑杆523左側端的滑塊541克服第一壓簧551的頂壓力逐漸沿第一滑腔54左側方向移動,同時,推滑塊522逐漸沿鎖合滑槽52左側方向內移動,直至如圖7所示推滑塊522移動到鎖合滑槽52內的最左側位置,使防打滑部586底部與鎖合滑槽52內的材料板頂部端處於相對狀態,此時,滑塊541移動到第一滑腔54內的最左側位置,使第一壓簧551完全縮入嵌槽55內,同時,使第一錐狀輪543左側上方與第四錐狀輪531右側下方配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一驅動裝置442停止轉繞,然後通過鎖合驅動裝置542帶動第一錐狀輪543轉繞,由第一錐狀輪543帶動第四錐狀輪531以及第四錐狀輪531頂部的轉繞軸5621轉繞,由轉繞軸5621帶動第二錐狀輪562轉繞,並由第二錐狀輪562帶動第三錐狀輪561以及第二螺狀杆574轉繞,由第二螺狀杆574帶動傳送杆571逐漸沿第二滑槽57左側方向移動,使傳送杆571帶動下壓端573逐漸沿第二滑腔58內的左側方向移動,此時,下壓端573底部的第二斜邊面5731與第一斜邊面582抵壓平滑配合,使鎖合滑塊581克服第二壓簧585的頂壓力逐漸沿第二滑腔58內的底部方向滑,此時鎖合滑塊581帶動鎖合件584逐漸向下移動滑入鎖合滑槽52內,直至如圖8所示下壓端573移動到第二滑腔58內的最左側位置時,此時,使鎖合件584最大程度探至鎖合滑槽52內且鎖合件584底部的防打滑部586與鎖合滑槽52內的材料板頂面頂壓鎖合接合,然後通過第三驅動裝置424帶動第三螺狀杆422轉繞,由第三螺狀杆422帶動第一滑塊423沿第三滑槽421底部方向滑,直至完成雕刻作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腔頂部互通設第一傳送腔,第一滑腔內滑配式連接滑塊,第一滑腔右側的鎖合機構右側面內設鎖合滑槽,鎖合滑槽內滑配式連接推滑塊,滑塊頂面內固設鎖合驅動裝置,鎖合驅動裝置頂部配合連接探至第一傳送腔內的第一錐狀輪,第一傳送腔左側上方的鎖合機構內設第二傳送腔,鎖合滑槽右側上方的鎖合機構內設第二滑腔,第二傳送腔右側的鎖合機構內設朝右側伸長設置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右側伸長尾部與第二滑腔左側上方互通設置,第二傳送腔與第一傳送腔之間的鎖合機構內轉繞配合連接上下伸長設置的轉繞軸,第二滑腔內設鎖合滑塊,鎖合滑塊底部固設穿透第二滑腔內底壁且滑配式連接的鎖合件,第二滑槽內設傳送杆,傳送杆左側面內設第二螺狀孔,第二螺狀孔內配合連接朝左側伸長設置的第二螺狀杆,傳送杆右側探至第二滑腔內且尾部設向下伸長設置的下壓端,從而實現橫向緊固以及上下鎖合的傳送控制連接,實現對不同寬度大小的材料板進行自動穩固鎖合驅動工作。
2.通過滑塊與推滑塊之間固設穿透第一滑腔與鎖合滑槽之間的鎖合機構且滑配式連接的推滑杆,第一滑腔左側內壁內設嵌槽,嵌槽左側內壁與滑塊左側端之間設第一壓簧,從而實現解鎖後自動控制第一錐狀輪與第四錐狀輪自動完成脫離復位工作。
3.通過鎖合滑塊頂部設第一斜邊面,下壓端底部設用以與第一斜邊面配合設置的第二斜邊面,鎖合件外側的鎖合滑塊底部面內設圓狀嵌槽,圓狀嵌槽內頂壁與第二滑腔內底壁之間設第二壓簧,鎖合件底部面設防打滑部,從而實現自動控制下壓端與鎖合滑塊的平滑擠壓配合,使鎖合件探至鎖合滑槽內完成自動控制鎖合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實現自動控制不同寬度大小的材料板橫向鎖合,同時實現上下鎖合的傳送配合連接工作以及上下鎖合工作,省時省力,而且穩定效果高,不容易產生偏差,雕刻的準確性和精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