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方法及收發通信裝置與流程
2024-04-15 20:39:05 1
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方法及收發通信裝置
技術領域
1.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方法及收發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2.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wlan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應用到了各行各業,其中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軌道交通業務列車與地面的無線通信,由於軌道交通子系統多且環境複雜,無線通信的傳輸質量也一直困擾著業務的發展。
3.列車的移動性容易產生頻率的漂移,頻率漂移使得信號傳輸質量變差,也就是常說的都卜勒頻移效應。其次,數據通信時產生的無線信號在隧道內部折射、反射等,使得信號存在多個路逕到達接收端,這些不同的路徑所傳輸的距離不同,到達接收端的時間也不同,同時,這些信號的衰減與相位都不一樣,也就是說接收端會接收到一系列的不同信號,這些不同的信號相互疊加,若這些信號波峰與波峰相互疊加波谷與波谷相互疊加,這種疊加可能對通信影響不大,但由於是移動環境,也很可能會出現波峰波谷相疊加情況,這種疊加會產生信號失真,這種失真的信號接收端可能無法識別,也有可能直接被當作噪聲處理,在數據表現上接收端收到的全是無效數據(亂碼或crc校驗錯等)。另外公網或其他無線系統,也會產生一些帶外的幹擾,也容易使接收端接收到無效數據。
4.傳統wlan的ack重傳方式,是接收端收到多個數據包後,用專門的協議(該協議不帶任何有效數據)返回一次丟包情況,這種模式的弊端是一次傳輸的ack包本身有可能在通信中丟失,ack丟失一方面會產生大量重傳,另一方面發送端設備會逐步調小無線速率,在ack持續丟失情況下,無線速率會調到最小,數據帶寬從幾百兆降低到幾兆,定會出現丟包情況,數據的大量丟包必然會造成數據時延增大,視頻等實時性要求較高的業務就會出現畫面停滯、卡頓現象。
5.在軌道交通這種苛刻無線移動通信環境下,接收端生成的ack大概率不能及時回傳或不能回傳,這種情況下,發送端就不能知道丟包情況,從而造成數據延遲與丟包。而軌道交通業務存在視頻等對無線通信質量(對實時性、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業務,如果不能及時反饋丟包情況就無法及時重傳,會降低無線通信質量差,導致客戶體驗感較差。
6.目前軌道交通行業針對無線丟包重傳大多數是基於業務系統做的,即在業務系統實現重傳功能。隨著科技的發展,軌道交通信息系統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業務系統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對系統性能和用戶的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業務系統實現的重傳方案,使得每更新一個業務系統就要重新修改重傳方案軟體,顯然這種方案不靈活,且通信時延大,滿足不了現代業務系統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7.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在軌道交通列車與地面無線通信領域,有效降低無線通信丟包率,改善無線傳輸性能,提高無線通信質量的基於mac層數據丟包重傳方法及收發通信
裝置。
8.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9.提供一種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0.第一收發裝置從某一業務數據系統通過有線網絡獲取業務數據包,將該業務數據包轉換成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並將該無線數據幀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該標籤信息包含數據包的序列號;
11.第二收發裝置根據無線數據幀中的標籤信息統計丟包數量,若存在丟包情況,則生成丟包標籤信息,再將丟包標籤信息和待發送的其他業務數據生成數據包並發送給第一收發裝置;若不存在丟包情況,則將正確接收到的無線數據幀進行轉換,並通過有線網絡轉發給其他業務系統;
12.第一收發裝置根據第二收發裝置發送的數據包中的丟包標籤信息,將具體的丟包數據重新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
13.接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收發裝置重傳丟包數據時,具體將需要重傳的丟包數據與新的業務數據一起轉換成帶新的標籤信息的數據包;新的標籤信息包括重傳數據的序列號以及該包第一次傳輸的原序列號。
14.接上述技術方案,丟包標籤信息包括標籤信息標誌和標籤信息位,標籤信息標誌記錄數據是否有效,標籤信息位記錄是否發生丟包。
15.接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收發裝置和第二收發裝置之間互發無線數據之前,均會根據無線速率大小計算數據帶寬大小,並根據帶寬大小轉換待發送的業務數據包。
16.接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收發裝置和第二收發裝置之間互發的無線數據包格式為:對於不需要分片的業務數據格式為標準的80211頭+標籤信息+1個或多個業務數據;對於需要分片的業務數據,第一個分片包格式為標準的80211頭+標籤信息+1個或多個業務數據,後續的分片包格式為標籤信息+1個或多個業務數據。
17.接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收發裝置、第二收發裝置與業務系統之間收發的數據包格式符合ieee 802.3規範,支持tcp/ip協議。
18.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系統,包括:
19.第一收發裝置,用於從某一業務數據系統通過有線網絡獲取業務數據包,將該業務數據包轉換成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並將該無線數據幀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該標籤信息包含數據包的序列號;
20.第二收發裝置,用於根據無線數據幀中的標籤信息統計丟包數量,若存在丟包情況,則生成丟包標籤信息,再將丟包標籤信息和待發送的其他業務數據生成數據包並發送給第一收發裝置;若不存在丟包情況,則將正確接收到的無線數據幀進行轉換,並通過有線網絡轉發給其他業務系統;
21.其中,第一收發裝置還用於根據第二收發裝置發送的數據包中的丟包標籤信息,將具體的丟包數據重新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
22.接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收發裝置和第二收發裝置之間互發無線數據之前,均會根據無線速率大小計算數據帶寬大小,並根據帶寬大小轉換待發送的業務數據包。
23.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軌道交通中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系統,包括:
24.第一業務系統,安裝在列車上;
25.第一收發裝置,安裝在列車上,用於從第一業務數據系統通過有線網絡獲取業務數據包,將該業務數據包轉換成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並將該無線數據幀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該標籤信息包含數據包的序列號;
26.第二收發裝置,每隔一段距離安裝在軌道旁,用於根據無線數據幀中的標籤信息統計丟包數量,若存在丟包情況,則生成丟包標籤信息,再將丟包標籤信息和待發送的其他業務數據生成數據包並發送給第一收發裝置;若不存在丟包情況,則將正確接收到的無線數據幀進行轉換,並通過有線網絡轉發給第二業務系統;
27.第二業務系統,每隔一段距離安裝在軌道旁;
28.其中,第一收發裝置還用於根據第二收發裝置發送的數據包中的丟包標籤信息,將具體的丟包數據重新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
29.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出的基於mac層數據丟包重傳方法通過設置兩個收發裝置專門實現丟包重傳的任務,其中一個收發裝置將業務數據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另一個收發裝置,另一個收發裝置收到業務數據後統計丟包信息,然後再和其他的業務數據發送第一個收發裝置,第一個收發裝置在接收業務數據的同時還獲知了丟包信息,根據丟包信息重新發送相應的業務數據,從而實時探測丟包情況,實現在mac層與業務層無關的丟包重傳,可為軌道交通業務系統提供高質量的通信服務。
附圖說明
30.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31.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方法流程圖;
32.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數據包格式,其中(a)為不分片包的數據格式,(b)為分片包的數據格式;
33.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線數據包格式;
34.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業務數據流傳輸流程示意圖一;
35.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業務數據流傳輸流程示意圖二;
36.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業務數據流傳輸流程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37.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38.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9.第一收發裝置從某一業務數據系統通過有線網絡獲取業務數據包,將該業務數據包轉換成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並將該無線數據幀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該標籤信息包含數據包的序列號;
40.第二收發裝置根據無線數據幀中的標籤信息統計丟包數量,若存在丟包情況,則生成丟包標籤信息,再將丟包標籤信息和待發送的其他業務數據生成數據包並發送給第一收發裝置;若不存在丟包情況,則將正確接收到的無線數據幀進行轉換,並通過有線網絡轉發給其他業務系統;
41.第一收發裝置根據第二收發裝置發送的數據包中的丟包標籤信息,將具體的丟包數據重新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
42.因此,本發明可以實現只對沒有正確接收的數據幀進行重傳,正確接收的數據幀不再重傳。且本發明實施例中,業務數據與標籤信息可以一起發送,發送端可以很快知道數據發送丟包情況,實現快速重傳。若接收端某次發送的攜帶標籤信息的數據包被幹擾破壞,沒有成功回送給發送端,則本次未成功發送的標籤信息可與接收端下次需要發送的業務數據一起發送。因此,本發明可以解決軌道交通領域中傳統的ack方式丟包問題處理不佳問題,保證了軌道交通業務系統的無線通信質量。
43.具體地,第一收發裝置重傳丟包數據時,具體將需要重傳的丟包數據與新的業務數據一起轉換成帶新的標籤信息的數據包;新的標籤信息包括重傳數據的序列號以及新的業務數據的序列號。
44.進一步地,丟包標籤信息包括標籤信息標誌和標籤信息位,標籤信息標誌記錄數據是否有效,標籤信息位記錄是否發生丟包。
45.第一收發裝置和第二收發裝置之間互發無線數據之前,均會根據無線速率大小計算數據帶寬大小,並根據帶寬大小轉換待發送的業務數據包。
46.如圖2所示,第一收發裝置和第二收發裝置之間互發的無線數據包格式為:不分片包的格式為標準的80211頭+標籤信息+1個或多個業務數據;分片包的格式為標籤信息+1個或多個業務數據。
47.如圖3所示,第一收發裝置、第二收發裝置與業務系統之間收發的有線數據包格式為標準乙太網頭+tcp/ip協議數據。
48.以軌道交通行業業務數據為例,可將第一收發裝置或者第二收發裝置配置成只發送軌道交通行業業務數據,不接收軌道交通行業業務數據;或者配置成只接收軌道交通行業業務數據,不發送軌道交通行業業務數據;或者配置成既可接收也可發送軌道交通行業業務數據。
49.如圖4-6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系統主要包括第一裝置200和第二裝置207,均作為可收發的裝置。該系統主要用於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其中:
50.第一裝置200用於從某一業務數據系統通過有線網絡獲取業務數據包,將該業務數據包轉換成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並將該無線數據幀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第二裝置;該標籤信息包含數據包的序列號;
51.第二裝置207用於根據無線數據幀中的標籤信息統計丟包數量,若存在丟包情況,則生成丟包標籤信息,再將丟包標籤信息和待發送的其他業務數據生成數據包並發送給第一裝置200;若不存在丟包情況,則將正確接收到的無線數據幀進行轉換,並通過有線網絡轉發給其他業務系統;
52.其中,第一裝置200還用於根據第二裝置207發送的數據包中的丟包標籤信息,將具體的丟包數據重新發送給第二裝置207。
53.如圖4所示,該實施例將第一裝置200配置成只發送業務數據給第二裝置207。主要通過第一裝置207發送數據包給第二裝置207。具體的業務數據發送數據流步驟說明如下:
54.1、業務系統將第二數據包通過有線網絡傳遞給第一裝置200的第一模塊
55.201;其中第二數據包的數據格式如圖3所示;
56.2、第一裝置200的第一模塊201將業務數據包轉發給第二模塊202,第二模塊202生成帶標籤信息的第一數據包,第一數據包的數據格式如圖2所示;
57.3、步驟2生成的第一數據包數據通過第一模塊201發送給第二裝置207,第二裝置207中的第三模塊206負責接收該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二模塊205;
58.4、第二模塊205根據第一數據包中的序列號,統計丟包數量,對於正確接收到的數據包,生成第二數據包傳遞給第一模塊205,通過有線網絡發給相應的業務系統,並根據統計結果生成帶標籤信息的第一數據包。
59.5、第一裝置200中的第三模塊203接收來自步驟4中第二裝置207生成的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二模塊202分析;
60.6、步驟5中第二模塊202根據來自第二裝置207返回的數據包中標籤信息分析出第一裝置發送丟包情況,根據這些分析,決定重傳哪些數據包,將確認丟棄的數據重新發送,未丟棄的數據包不重複發送。
61.7、重複1-6步驟,完成業務數據包發送。
62.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將第一裝置200配置成只接收第二裝置207發送的業務數據,具體的業務數據發送數據流步驟說明如下:
63.1、業務系統將第一數據包數據通過有線網絡傳遞給第二裝置207的第一模塊201;
64.2、第二裝置207的第一模塊204將業務數據包轉發給第二模塊205,第二模塊205生成帶標籤信息的第一數據數據包;
65.3、步驟2生成的第一數據包數據通過第一模塊204發送給第一裝置200,第一裝置200中的第三模塊203負責接收該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一模塊202;
66.4、第二模塊202根據第一數據包中的序列號,統計丟包數量,對於正確接收到的數據包,生成數據包傳遞給第一模塊201,通過有線網絡發給業務系統,並根據統計結果生成帶標籤信息的第一數據包。
67.5、第二接收裝置207中的第三模塊206接收來自步驟4中第一裝置200生成的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二模塊205分析;
68.6、步驟5中第二模塊205根據來自第一裝置回應數據包中標籤信息分析出第二裝置發送丟包情況,根據這些分析,決定重傳哪些數據包,將確認丟棄的數據重新發送,未丟棄的數據包不重複發送;
69.7、重複1-6步驟,第一收發裝置業務數據包發送。
70.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將第一裝置200設置為同時收發業務數據,具體的發送接收數據流步驟說明如下:
71.1、業務系統將第二數據包數據通過有線網絡傳遞給第一裝置200的第一模塊201;
72.2、第一裝置200的第一模塊201將業務數據包轉發給第二模塊202,第二模塊202生成帶標籤信息的第一數據數據包;
73.3、第一模塊201將步驟2生成的第一數據包發送給第二裝置207,第二裝置207中的第三模塊206負責接收該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二模塊205;
74.4、第二裝置207中的第二模塊205判斷標籤信息的標籤有效位是否有效,若無效,則第二裝置207中的第二模塊205直接構建一個標籤信息,該標籤信息指示接收數據包錯誤,並生成帶此標籤信息第一數據包,通過第一模塊204將該第一數據包回應給第一裝置
200;若有效,則根據接收到的數據包序列號分析數據的丟包情況,並根據丟包分析結果生成新的標籤信息,再由第一模塊204將該第一數據包回應給第一裝置200;
75.5、第一接收裝置200中的第三模塊203接收來自步驟4中第二裝置207生成的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二模塊202分析;
76.6、步驟5中第二模塊202根據來自第二裝置回應數據包中標籤信息分析出第一裝置200發送丟包情況,根據這些分析,決定重傳哪些數據包,將確認丟棄的數據與從有線收到新的業務數據一起組成新的第一數據包一起發送,未丟棄的數據包不再重複發送;同時還要根據已確認接收到第二裝置發送的第一數據包序列號,分析第二裝置的丟包情況,並根據丟包分析結果生成新的標籤信息,這新的標籤信息將與業務數據或重傳數據構成第一數據包,並通過第一模塊201發送給第二裝置207。
77.7、步驟6中生成的第一數據包經過第一裝置200中的第一模塊201發送到第二裝置207,第二裝置207中的第三模塊206負責接收該第一數據包,並將該包傳遞給第二模塊205分析第二裝置207發送丟包情況,根據這些分析,決定重傳哪些數據包,將確認丟棄的數據與從有線收到新的業務數據一起組成新的第一數據包一起發送,未丟棄的數據包不再重複發送;同時還要根據已確認接收到第一裝置發送的第一數據包序列號,分析第一裝置的丟包情況,並根據丟包分析結果生成新的標籤信息,這新的標籤信息將與業務數據或重傳數據構成第一數據包,並通過第二裝置207中的第一模塊204發送給第一裝置200。
78.8、重複1-7步驟,完成業務數據包傳遞。
79.需要說明的是,第一裝置200的第一模塊201與第二裝置207的第一模塊204功能相同,主要完成第二數據包的收發與完成第一數據包發送。
80.第一數據包主要指攜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
81.第二數據包主要指有線數據幀。
82.還需要說明的是,第一裝置200的第二模塊202與第二裝置207的第二模塊205功能相同,主要完成對對端數據進行分析,並且構建新的標籤信息,將標籤信息放入第一數據包中。
83.還需要說明的是,第一裝置200的第三模塊203與第二裝置207的第三模塊206主要用於接收來自對端的第一數據包。
84.第一模塊、第二模塊和第三模塊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隻是為了說明本發明實施的功能,並不代表本發明裝置固定這樣劃分模塊,包括所有第一模塊、第二模塊和第三模塊功能可以相互組合。
85.第二裝置207發送業務數據包流程與第一裝置200發送數據流程幾乎相同,在此不贅述。
86.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交通中基於mac層的數據丟包重傳系統,包括:
87.第一業務系統,安裝在列車上;
88.第一收發裝置,安裝在列車上,用於從第一業務數據系統通過有線網絡獲取業務數據包,將該業務數據包轉換成帶標籤信息的無線數據幀,並將該無線數據幀通過無線網絡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該標籤信息包含數據包中每一幀數據的序列號;
89.第二收發裝置,每隔一段距離安裝在軌道旁,用於根據無線數據幀中的標籤信息統計丟包數量,若存在丟包情況,則生成丟包標籤信息,再將丟包標籤信息和待發送的其他
業務數據生成數據包並發送給第一收發裝置;若不存在丟包情況,則將正確接收到的無線數據幀進行轉換,並通過有線網絡轉發給第二業務系統;
90.第二業務系統,每隔一段距離安裝在軌道旁;
91.其中,第一收發裝置還用於根據第二收發裝置發送的數據包中的丟包標籤信息,將具體的丟包數據重新發送給第二收發裝置。
92.下面以控制中心要調取1號車車廂2的攝像機數據為例,來說明業務數據丟包如何利用本發明的收發裝置實現mac層重傳的。
93.控制中心要調取某列車車廂的攝像機數據,假設要調取1號車車廂2的攝像機數據,一般流程是這樣的,控制中心下發一條指令首先通過有線傳輸到1號車所在的軌道旁收發裝置,這條指令經軌道旁收發裝置,發給1號車,1號車收發裝置收到後交給1號車視頻監控伺服器(業務系統)解析指令,再由1號車視頻監控伺服器(業務系統)將視頻數據通過1號車收發裝置,回傳到軌道旁收發裝置,再通過有線傳輸到控制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在控制中心調取1號車車廂2攝像機視頻數據。
94.假設第一收發裝置裝車載上,第二收發裝置裝在軌道沿線,軌道旁第二收發裝置207中的第一模塊204通過有線收到控制中心下發的指令數據包(第二數據包)後,傳遞給第二模塊205中需填充主序列號,子序列號,原主系列號,原子序列號,分片數量,業務數據標誌,標籤信息標誌以及標籤信息位。指令數據包長度一般小於空口實際傳輸能力,沒有包分片,分片數量填0;業務數據標誌填1;每發送一個第一數據包後,主序列號是自動加1,主序列號從0開始,最大到65535,之後繼續從0開始,若沒有分包片,則子序列號始終為0,如果有分片,則子序列號從0開始遞增,一般一個數據包不超過50個分片包。根據上次接收數據統計結果來確定本次要發送的標籤信息位,第二模塊205分析接收到的數據,首先判斷主序列號與分片數量,若主序列號連續且無分片,此時要反饋的標籤信息位填全1;若主序列號不連續,則統計丟失的序號,生成對應的標籤信息位置0,對於接收端成功接收的包,生成對應的標籤信息位置1;若主序列號連續且有分片,子序列號不連續,則統計分析丟失的序號(包括主序列號和子序列號),根據丟失的序列號生成對應的標籤信息位置0,對於接收端成功接收的分片包,生成對應的標籤信息位置1。最後填寫標籤有效標誌0x55aa。至此一條標籤信息就生成了,存儲於一個專門隊列(以下稱為標籤隊列)。
95.第二模塊205將指令數據包,標籤信息,按照第一數據包格式打包,生成新的第一包數據,傳遞給第一模塊204,由第一模塊204發送出去。1號車的第一收發裝置200的第三模塊203接收到數據包後傳遞給第二模塊202處理,202模塊還原成指令數據包(第二數據包),傳遞給第一模塊201,第一模塊201再發送給1號車的視頻監控伺服器(業務系統),1號車的視頻監控伺服器(業務系統)將指令所要求的視頻數據傳遞給第一模塊201,再傳遞給第二模塊202分析,在第一模塊將指令數據包發送給視頻監控伺服器的同時,第二模塊202根據收到的無線數據包,分析其中的序列號與標籤信息標誌,發現沒有丟包,標籤信息位置1,主序列號在原來基礎上加1(此處假設為100),判斷視頻數據包長度與空口傳輸能力大小,上面已經描述了業務數據包小於空口傳輸能力的情況,這裡假設視頻數據包長度大於空口傳輸能力,第二模塊202計算分片的數量,假設這裡需要分成2個分片包(視頻數據包假設被分為視頻1_1數據和視頻1_2數據),分片數量填2,主系列號100,子序列號為0,業務數據標誌為1,標籤信息標誌即標籤有效位為0x55aa,這樣第一分片包的標籤信息就生成了。第二模
塊202根據第一包數據格式將80211頭,標籤信息,視頻1_1數組織好交第一模塊201發送(此處發送數據包定義為分片1),同時將主、次序列號,原主序列號,原子序列號與視頻1_1數據發送位置,存儲到數包發送位置信息表中;準備下次發送的標籤信息,主序列號100不變,子序列號加1,分片數量與第一分片包的相同為2,業務數據標誌為1,因為無丟包標籤信息位置1,標籤有效位為0x55aa,這樣再次生成標籤數據,存儲到標籤隊列,第二模塊202根據第一包數據格式將標籤信息,視頻1_2數組織好交第一模塊201發送(此處發送數據包定義為分片2),同時將主、次序列號,原主序列號,原子序列號與視頻1_2數據發送位置,存儲到數包發送位置信息表中;軌道旁第二收發裝置第三模塊206接收到數據包後交第二模塊205分析處理,第二模塊205先判斷標籤信息標誌是否有效,若無效,則準備填充下次發送的標籤信息位00,表示本次沒有收到數據;若有效,則分析標籤信息,這裡假設無線通信過程中分片1沒有丟失,分片2丟失,那麼根據收到的數據分析統計丟失的數據包對應標籤信息位為0,成功接收的信息位為1,第二模塊205準備下次發送所用的標籤信息位為10,此時接收到的分片1數據包並不直接傳輸給業務數據(數據此時不完整),第二裝置沒有要發送的業務數據,那麼軌道旁第二收發裝置內部產生帶標籤的數據包,填寫發送標籤信息,主序列號加1,子序列號填0,原主序列號填0,原子序列號填0,分片數量填0,業務數據標誌填0,標籤有效位為0x55aa,標籤信息位位10,這樣發送給第一裝置的標籤信息就生成了,再通過第一模塊204發送給第一裝置第三模塊203,203模塊傳遞給第二模塊202分析處理,第二模塊202先判斷標籤信息標誌是否有效,此處是有效的,再檢查分片數量是否大於0,此處為0,沒有分片,分析信息位10,發現分片1發送成功,分片2發送失敗,將視頻1_1數據記錄在發送位置信息表刪除,從發送位置信息表找到視頻1_2數據的發送位置,並將該記錄中主序列號存儲到原主序列號,子序列號存儲到原子序列號,再更新當前的主序列號101,與子序列號0。注意若有重傳,發送位置信息表記錄中的原系列號一直是該數據包最初發送時的主序列號,子序列號也一直是最初分片時的子序列號,並在標籤隊列中取出下次發送的標籤信息,修改其中的業務數據標誌為1,分片數量為2,再將修改後的標籤信息與分片2數據按第一數據格式發送,第二裝置接收分片2的重傳包過程與接收分片1過程相同,不贅述,若軌道旁第二收發裝置收到分片2,將分片2交第二模塊205,合併分片1與分片2,形成完整的數據包並去除80211頭,還原為第二包數據格式由第一模塊204發送給控制中心視頻監控系統,至此完成一次列車視頻監控數據調取。
96.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