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呼吸方法有哪些?如何掌握練拳時的呼吸
2025-08-02 04:41:09
大家應該都知道不論進行什麼運動或是拳術,都是需要配合呼吸,練習太極拳也是如此,太極拳更注重的是內功的武術,調節呼吸是太極拳運動最特殊的作用,如果正確的呼吸方式可以促使呼吸與動作、意識緊密結合,拳打得更加的沉穩有力,為健身和技擊創造良好的條件。那麼你知道太極拳的呼吸方法有哪些嗎?如何掌握呢?太極拳呼吸包括靜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意呼吸法等,如何你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太極拳呼吸法有哪幾種
一、靜呼吸法
所謂「靜」,是指練功者精神活動相對安靜的狀態。常用的靜呼吸法有以下三種:
1、自然呼吸法
練功者思想上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呼氣和吸氣,要在身體放鬆,排除雜念,心神寧靜的狀態下以自己的意念活動逐步使呼吸柔和、均勻、細緩、深長,進而達到「意氣相隨」。
2、深長呼吸法
這種呼吸法比較常見也比較容易,它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之上加以深化形成的,較之自然呼吸法呼吸更為深長。深長呼吸法需要你以舌頭抵住上齒,並且口齒輕閉,以意引導呼吸,在自然地進行停頓之後在緩緩的呼氣。呼氣時注意口齒微張,舌頭自然,之後也需要微微的停頓。
3、數息呼吸法
一呼一吸為「一息」。數息,就是用數呼吸次數的方法對呼吸進行鍛鍊。當吸氣時,口齒輕閉,以鼻吸氣(鼻孔通氣不暢時也可口鼻兼用),默數呼吸次數,以意將氣緩緩引至中丹田,氣達丹田後,自然地稍做停頓,隨後進行呼氣。呼氣時口齒微開一小縫將氣緩緩從口呼出,同時默讀「呼」字;呼吸時只注意呼氣,不注意吸氣,這就是說,吸氣時將氣引至丹田,同時默數呼吸次數,呼氣時將身體放鬆,同時默念:「呼」字,如此一呼,二呼,三呼……地默數下去。初學者可以數到20、30次(約2~3分鐘)時休息片刻。每次鍛鍊呼息次數可以逐漸增加到l00次(約10分鐘左右。當練到每分鐘呼吸次數只有5次左右時,每次練習數息50次左右即可。
二、腹式呼吸法
這是隨著吸氣和呼氣的運動,有意識地形成一種小腹部一張一縮的呼吸。這種呼吸法,對胃腸運動和消化功能具有顯著改善作用,同時這種呼吸法由於橫膈肌上下活動幅度的增大和腹壁前後活動幅度的增大,可以對內臟器官起到「按摩」作用,並可通過神經系統的反射作用,對大腦皮層的功能產生有益的影響。
1、順呼吸法
此法也叫「正呼吸法」。吸氣時(鼻吸或鼻口兼用)舌體輕舐上顎(用舌尖的稍後方自然地輕舐上顎,舌尖輕舐下門齒內側),口齒輕閉,將氣息緩緩地引至「丹田」,自然地稍做停頓(停頓時意守丹田),小腹隨著吸氣慢慢鼓起。隨後將舌體放鬆,口齒微開,把氣緩緩呼出。呼氣後也自然地稍做停頓(也是意守丹田)隨著呼氣,同時將小腹慢慢地縮回,呼氣後也自然地稍做停頓(也是意守丹田).如此一呼一吸。小腹一起一伏地反覆練。吸氣後與呼氣後的停頓必須自然,不可過於勉強,更不能用憋氣的辦法作深呼吸鍛鍊。
2、逆呼吸法
此法也叫「反呼吸法」。這種呼吸法的小腹運動方法,正好與「順呼吸法」相反。吸氣時將舌體輕舐上顎,舌尖部輕舐下門齒內側,口齒輕閉,將氣緩緩引至「丹田」,同時隨吸氣將小腹慢慢地向裡縮回。吸氣後自然地稍做停頓,並意守丹田,舌舐上顎不動,隨後,將舌體放鬆,口齒微開,再將氣自丹田經鼻緩緩呼出,同時隨呼氣將縮回的小腹慢慢向外鼓起;呼氣後,也自然地稍做停頓,停頓時意守丹田。如此一呼一吸,小腹一起一伏地反覆練習。
3、停頓呼吸法
這是一種「以意領氣」結合默念字句和呼吸的停閉(有意識的停頓呼吸)以增強鍛鍊腹式呼吸強度的方法。該法有如下兩種練法:
(1)呼吸停法
此法也叫「軟呼吸法」。可以用鼻呼鼻吸,也可鼻口兼用。具體練法:吸氣時,舌舐上顎,舌尖輕輕地舐下門齒內側,口齒輕閉,默念第一個字(如「自己靜」的「自」字),同時自然地將氣以意引至小腹部的「氣海穴」處,隨吸氣的同時將小腹慢慢鼓起,但不可用力,隨後進行呼氣,呼氣時將舌體放鬆,口齒微開,默念第二個字(如「自己靜」的「己」字),同時將氣緩緩呼出,呼氣的同時,將鼓起的小腹慢慢縮回,呼氣後,進行呼吸的自然停頓,停頓時舌體及縮回的小腹不動,並默念最後一個字(如「自己靜」的「靜」字),如此按照「吸,呼,停」的次序反覆練習。
(2)吸停呼法
此法也稱「硬呼吸法」。可以用鼻呼鼻吸,也可以鼻吸口呼,也可以鼻口兼用。具體練法是:吸氣時舌舐上顎,舌尖輕舐下門齒內側,口齒輕閉,默念第一個字(如「自己靜」的「自」字),同時將氣緩緩吸入,以意將氣引至小腹部的「氣海穴」處,小腹也隨吸氣慢慢鼓起,吸氣後,進行呼吸的自然停頓,舌舐上顎不動,默念中間的字(如「自己靜」的「己」字,)小腹的運動也隨呼吸的停頓而不動,但停頓時要自然,不可憋氣。停頓後將舌體放鬆,口齒微開,默念最的一個字(如「自己靜」的「靜」字),同時隨呼氣將鼓起的小腹慢慢縮回。如此,按照「吸,停,呼」的次序反覆練習。
三、意呼吸法
這是在能夠利用自己的意念之後可以學習的一種呼吸法。意呼吸法即指你在意念的引導下,自然的進行呼吸運動,並且在呼吸的同時,對你的呼吸以及內氣加以鍛鍊的方法。意呼吸法的練習可能比較有難度,量力而行。意呼吸法有以下四種鍛鍊方法:
1、胎息法此法也叫「丹田呼吸法」,「先天呼吸法」或「臍呼吸法」
具體練法
意守丹田,吸氣時,意想「氣」自丹田吸入,自覺有氣自丹田向內收合感覺,這時小腹隨吸氣自然地向裡收縮,吸氣後自然地稍做停頓,隨後將氣緩緩呼出。呼出時,意想氣自丹田呼出,自覺有氣自丹田向外擴散的感覺。這時小腹隨呼氣自然地向外鼓起,呼氣後也自然地稍做停頓,隨後再將氣緩緩地吸入,如此一呼一吸,吸氣微微,呼氣綿綿,同時意想丹田,一合一開,反覆練習。
2、開合呼吸法此法也叫「體呼吸法」
它是在「胎息法」的基礎上進行鍛鍊的。有如下兩種練法:
(1)氣感呼吸法
意守丹田,吸氣時意想「氣息」從身體的各部由遠及近地向丹田聚集(向丹田內收合)意守片刻,並自然地做相應的停頓,隨後進行呼氣。呼氣時,意想「氣息」自丹田由近及遠地向身體各部擴散,充盈,在呼氣後,仍自然地稍做停頓,久之,隨著呼吸的進行,即可感到有一陣陣的「氣感」均勻地向身體各部充盈的感覺。
(2)氣孔呼吸法
意守丹田,隨著呼氣意想「氣息」向身體各部充盈,同時意想全身的氣孔也隨著呼氣而開張。隨後進行吸氣,在吸氣時,同時意想全身的氣孔隨吸氣在收合。如此,隨呼吸的進行,意想全身氣孔在一併一合,似乎全身的氣孔都有「氣息」充盈開合的感覺。
3、踵息法
「踵息」是深息的意思。這是結合「意守」進行深長呼吸鍛鍊的一種方法。但是,「踵息法」和一般深長呼吸法在鍛鍊上是不同的。這就是:「踵息」是在呼吸時把氣息引導到腳心的湧泉處。具體練法是:吸氣時,以意將「氣」引導到丹田,靜守片刻,呼吸也自然地做相應的停頓,隨後進行呼氣,呼氣時,以意將「氣」自丹田經氣海、關元、會陰穴,沿兩腿內側弓l導到兩腳湧泉處,靜守片刻,呼吸也自然地做相應的停頓,隨後進行吸氣。吸氣時,以意將「氣」自湧泉穴經大腿的後側沿尾骶骨(長強穴)、命門引導到丹田處。即隨呼氣,將「氣」引導到湧泉穴。隨吸氣,將「氣」引導到丹田。如此,一呼一吸,氣息一降一升地緩緩練習。練習此法時,呼吸要緩慢、均勻、柔和。
4、讀字呼吸法
此法是以默讀字音進行呼吸鍛鍊的方法。又稱為「六字呼吸法」、「六字氣訣」或「祛病延年六字法」。它是一種在進行呼吸鍛鍊時,結合默讀六個字音,以調整內臟功能的方法。這六個字是:噓、呵、咽、吹、呼、嘻。六字讀法:「噓(讀"XUi,);呵(讀「he」);咽(讀「si」);嘻(讀「xi」字音);「吹」與「呼」同一般讀音。」
四、六字單練法
顧名思義,這種方法就是通過某一個字單獨的進行練習。對於六字單練法,其中選擇哪個字進行練習是需要根據情況來決定的,而不是盲目的進行練習。首先要考慮的是你自身的身體情況,其次需要考慮的是季節與氣候狀態的不同。
按四時季節的練法
春季練「噓」字(因噓字配屬於肝,春季主於肝);夏季練「呵」字(因「呵」字配屬於心,夏季主於心);秋季練「咽」字(因「咽」字配屬於肺,秋季主於肺);冬季練「吹」字(因「吹」字配屬於腎,冬季主於腎)。六字順序練法是:六字呼吸每次也可以全練。全練時按照五臟相生的順序,即咽(屬肺金,金生水),吹(屬腎水,水生木),噓(屬肝木,木生火),呵(屬心火,火生土),呼(屬脾土),嘻(屬三焦,主調達氣脈)。
太極拳呼吸方式階段性
太極拳神、意、氣,是構成其內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氣與呼吸法, 既是練好內功,又是學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對整體技術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至關重要。拳論說: 「能呼吸然後能靈活」。那麼,練拳時應循序漸進,分階段修煉,掌握與運用好呼吸。
一、自然呼吸階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學或習拳兩三年者均應採取此種呼吸方法。修煉太極拳時,按自己平時的習慣,自然呼吸,不必受動作約束。動作時,當吸則吸,當呼則呼,一切通暢自然。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 「重形不重意」,「練形不鍊氣」。如過早的關注呼吸配合動作,易出現憋氣,對健康和學動作不利。本階段,應著重用心把握好動作規格,把動作學準確,將功架學紮實,打好形體基礎,這是學好拳的關鍵一步。
二、意識介入呼吸階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習拳的基礎上,意識適當介入呼吸與動作的配合。本階段,拳架應比較熟練, 打拳完整協調, 連貫圓活, 和諧流暢不 「斷勁」。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 「以意導體」, 「以體導氣」, 「開關利氣」。形成「先外後內」, 「以外導內」之拳勢。這時,意識能夠主導整體動作的部分要素,大腦皮層可以兼顧呼吸運動,在意識的引導下,對一些簡單和開合明顯的動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時,採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動作開始時吸氣,動作完成時呼氣, 即「開吸合呼」。並在套路中逐步增加呼吸配合動作的比例。進而,按動作要領,反覆修煉, 以形體引導,促關節經穴開啟,達內氣流注,使呼吸與動作自然結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勢呼吸」 (這時,意、氣與勁、形還不夠協調統一)。本階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動作。正確的做法是, 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記「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
三、拳勢呼吸階段
「拳勢呼吸」是指呼吸與動作 (肢體的展收、勁力的蓄髮、攻防意識的表現等)緊密配合的呼吸運動,是習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種呼吸方法。本階段, 動作已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 動作規範, 已由「以外導內」,達「以內引外」的拳法要求。這一階段,意氣形的技術特點是 「以意御氣」, 「以氣運身」,「重意不重形」。這時,意識已是主導整體動作各要素的主帥,在意識支配導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動作,動作導引呼吸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了 「意到氣到, 氣到勁隨」、 「內外相合」,與神、意、氣、勁、形相統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勢呼吸。呼吸要以鼻吸氣, 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短暫過渡。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地自然換接。
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規律是:動作時肢體上舉,後收時吸氣, 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 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在發明勁時,一般採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氣蓄力,再以氣催力。即結合肢體動作,吸氣聚力於丹田;發力時,藉助呼氣催促,將內蓄的氣感、勁力爆發出去。本階段, 以拳勢呼吸為主, 自然呼吸為輔(起調節作用)。太極拳不是按呼吸規律編排的,呼吸與套路結構不可能處處相配合。練拳時,絕不能因動作而限制呼吸。應銘記「氣以直養而無害」。
如何掌握太極拳呼吸方法?
《太極拳論》關於呼吸的主張,有氣沉丹田、氣宜鼓蕩、氣遍全身等等之說。總之要以意行氣,用意識引導呼吸,似乎有徐徐送人腹部臍下的感覺。
通俗點談,太極拳講究的是腹式呼吸和拳勢呼吸。腹式呼吸是以念調息的深呼吸。在套路中較多的是拳勢呼吸,即呼吸隨著套路動作的變化進行呼與吸的配合。「拳勢呼吸」是指呼吸與動作(肢體的展收、勁力的蓄髮、攻防意識的表現等)緊密配合的呼吸運動,是習拳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種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以鼻吸氣,以鼻呼氣或口鼻同時呼氣,不可用口吸氣;呼吸要領為深、長、均、細、緩;呼與吸交換時,有個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暫短過渡,此時,呼或吸要柔緩、輕細、圓滑的自然換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規律是「動作時肢體上舉、後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動作時肢體上舉、後收時吸氣,向下、向前時呼氣;胸腔舒張時吸氣,胸腔收縮時呼氣;隨勁力蓄收時吸氣,隨勁力發放時呼氣。
太極拳動作緩慢,動作一起一落,呼吸也隨之變化,所以說拳勢呼吸也是在緩慢深沉的腹式呼吸基礎上的提高拳勢呼吸雖然基本七貫穿了整個太極拳套路的演練過程,但一也不能拘泥於此。
因為太極拳動作並不是每一個都按照起落開合排列,尤其是某一個動作組合,也很難用拳勢呼吸的標準去衡量,若實踐中呆板地套用拳勢呼吸,反而使呼吸緊張而達不到練習的目的。所以在太極拳套路熟練後,起吸落呼、開吸合呼的拳勢呼吸原則要使動作和呼吸自然地配合起來,達到呼吸自然,切勿勉強。腹式呼吸、拳勢呼吸要自然,從而逐漸做到深、長、細、緩、勻、柔的太極拳呼吸要求。
在練太極拳時,還遵循一條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靜和松與呼吸相結合。這對兩種呼吸方法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在練拳時要慢慢入靜,頭腦無雜念,這樣呼吸時才能氣順,再加上全身放鬆那就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就會時入氣功態,當然任督二脈也就任轉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