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清明節作文800字
2025-02-06 22:50:09
導語:關於清明節,許多著名的詩人寫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其中有這麼一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表明清明節前後陰雨綿綿,路上行人紛紛回鄉祭祖,寄託對先輩的哀思。小編整理有關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家鄉的清明節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們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著細細的小雨。我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祭品,有的拿著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箇心曠神怡啊!我們順著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前,我們要給敬愛的爺爺掃墓了。
奶奶和媽媽忙著給爺爺上香,擺祭品,我和爸爸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正正,你割得真認真呀!」媽媽誇讚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沒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許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我們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媽媽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第二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似乎讓清明節帶上了永遠抹不掉的憂傷情調。可是,從小到大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家鄉過的每一個清明節都洋溢著快意融融的氣氛。
我的家鄉在青海省樂都縣的一個小村莊,村裡每年清明節前一天,男女老少都從四處趕回來,家家團聚,殺雞宰羊煮肉,準備踏青祭祖。
清明節的前一天,各家的婦女們就將殺好的就雞用繩子捆成俯臥狀煮好,還要準備許多第二天吃的食物;老人們還要剪很多的紙錢和紙吊用竹竿綁好備用。清明節這天早上,吃過早飯,小孩們就打起紙吊和大人們一起向山上走去。聽奶奶說這種紙吊的作用和紙錢是一樣的,是供死去的人們在天堂買東西用的。現在條件好的人家也買一些印好的紙幣燒給死去的親人,表達人們對逝去的親人的崇敬和懷念。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按陽曆來說,他是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清明時節人們踏青掃墓兩不誤。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明節這天,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紙吊等物品,一路上聽著鳥鳴,欣賞著山色美景,有說有笑的來到墓地,為墳墓除草,培上新土,再把黃紙密密地壓在墳頭上,把紙吊插在墳頂上,然後在墓前點上香,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鞭炮,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有的家族覺得這樣祭祖不夠盡興,就乾脆在祖墳前「野炊」。男女老少傾巢出動,抬著豬羊雞肉,挑著新鮮蔬菜,端著大鍋小盆,來到墳前開灶做飯。年輕人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小孩們悠閒地放風箏,捉小蟲;老人們則在旁邊指點,自得其樂。山野上紙旗飄揚,香菸繚繞,鞭炮聲在山谷傳響。有時相鄰的幾家還把自家好吃的東西送來相互交換,一派其樂融融的快樂景象。
家鄉的清明節,給我帶來很多的啟示,團結、和諧、和睦。我們要好好的生活,熱愛家鄉,熱愛環境,熱愛大自然留給我們的一切……
第三篇:家鄉的清明節
春天來了,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一到,一般都會下濛濛細雨,所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不管天下不下雨,人們都會上山拜墓的。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媽媽、爸爸就把還在睡意濃濃的我從床上拉了起來,二話不說,拉著我就往外跑。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今天是什麼日子?幹啥這麼早就起來,我還沒睡夠呢?」,媽媽笑著對我說:「你忘啦?今天是清明節呀。」,「什麼?今天是清明節!」我欣喜地望著媽媽,媽媽就說:「是呀,還不快走!」,「沒問題!」就這樣,我們一家人踏上了祭拜親人的旅程。一路上,我可沒少看見祭拜親人的人們,只見他們有的提著火鍋,有的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還有的拿著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食物。我見了,好奇心油然而生:大包小包的東西是什麼呢?那些祭拜親人的人為什麼拿著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食物呢?,於是我請教「百科全書」---爸爸。爸爸說:「食物是獻給死去的親人的,大包小包的東西是紙做的給不在世的親人的「金子」、「銀子」。過了一會兒,我們上了山,只見好幾個親朋好友早已等候在墓地那兒了。看見我們來了,就說:大家開始吧!。於是,我們分成三組,我和哥哥負責把帶來的花種子種到墓旁的土裡,媽媽和舅母找來柴禾負責燒火做飯,爸爸、舅舅、叔叔負責清理墓地。小組分好了以後,爸爸一聲令下「各就各位」,於是大家就開始幹活了。我和哥哥先用小鐵揪鏟了好幾個洞,把花種子一一撒入洞內;媽媽和舅母把找來的柴禾點燃,又將火鍋放在上面,倒入適量的水,待水開後將食物放入鍋內。一會兒,一頓美餐就出來了,爸爸、舅舅、叔叔也把活幹完了,於是大家把一些食物打出來,用紙盒裝著,放在親人墓前,然後磕了頭跪拜。磕完頭後,大家又回憶起去世親人在世時候的事,想著想著,不由得淚流滿面。這時,一股香味飄來----該吃中午飯了,於是大家吃起美味的食物,可臉上卻沒有笑容。吃完飯,我們就下山了。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我想:但願我和哥哥種的小花快點長大陪伴在親人身旁!
第四篇:家鄉的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許多著名的詩人寫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其中有這麼一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表明清明節前後陰雨綿綿,路上行人紛紛回鄉祭祖,寄託對先輩的哀思。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也回到了老家。一路上車來人往,祭祖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故鄉。我們走了很長時間的山路,終於到達了山腰的祖墳。野花遍地都是,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蝴蝶和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風中送來陣陣花的清香;小草隨風搖擺,像在向我招手;周圍的松樹上結了好多松果,小松鼠竄上竄下,還偶爾偷偷看看我;鳥兒在空中發出清脆的叫聲……好美啊!
老家上墳有很多儀式。我們在家族中長者的引導下先去拜山神,聽說以前是要到山上做飯的,現在為了保護環境,都在各自家裡準備好貢品,再上山祭拜。我看到四老太從背簍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貢品,有雞、有魚、有糖、有茶、有香菸,還有香和紙錢,她嘴裡念念有詞,說著許多祝福的話。接著是分頭到自家墳上祭拜,我們也到了太太的墳前。前年太太因生病去世了,太太是個很慈祥的人,一直很疼愛我,想起太太對我的好,我心裡好難過,我好想念她。四老太領我們先把墳周圍的雜草除乾淨,我和哥哥、姐姐們找來松枝將墳周圍的地方打掃乾淨,接著四老太又擺上貢品,我們開始祭拜太太了,先是爺爺、奶奶,接著是大爹、大媽,然後是爸爸、媽媽和我,最後是叔叔、阿姨們,我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太太在天堂能過得快樂和幸福。
祭祖儀式結束了,下山時,我看見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拖著一枝松枝,有的背簍裡背著一些松果,沒有人空著手下山。我奇怪了,問爸爸:「為什麼下山時每個人都要帶點東西回家?」爸爸說:「農村裡有個說法,清明節上墳,返回家時,帶點柴火回家,這叫『空手出門,飽柴回家』。『飽柴』的美好寓意就是『飽財』這是大家的美好願望,希望財源不斷,生活美滿。」哦,原來如此!
下山的路上,小鳥還在我身邊歌唱,小花和小草還在向我招手,可我無心留戀周圍的美景,帶著對太太的思念我下山了,我在心裡想:「太太,我明年還會再來看您的!」
第五篇:家鄉的清明節
我的家鄉在格爾木市河西農場,我們這裡的風景雖稱不上秀麗壯美,但也是四季明朗,各具千秋。
春天,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微笑著窺探辛勤耕耘的人們;夏天,金燦燦的油菜花,滿樹的沙棗花,香味瀰漫著整個村子,仿佛置身與花的海洋;秋天,收穫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飽滿的麥粒、小紅燈籠似的枸杞是這裡最美麗的風景;冬天的這裡到處一片白茫茫的,下雪的時候,銀色的冬裝更加增添了這裡的寧靜與和諧。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的時候清明節也就到了,沉睡的大地也喚醒了人們心底最深沉的思念。從我記事開始,母親每年的清明節這天都要帶著我,拿著黃色的紙錢,備上好多好吃的給爺爺上墳,說是去看望爺爺,給他老人家送些好吃的,送些錢去。雖然我不太懂這樣做爺爺會不會收到,這樣的錢管不管用,但我願意這樣做。
爺爺的墳在山那邊,離家有些距離,媽媽舅舅們總是聚在一起開著拖拉機去,坐在車上的我起初滿心歡喜,好像趕集一樣,看到媽媽的臉上比較凝重,我便再沒有了高興的感覺。顛簸了一會兒,到了爺爺的墳了,媽媽舅舅們便拿出帶著的鐵鍬往爺爺的墳上添土,嘴裡還不停的說著一些我聽不太懂得話,這時我發現遠處山上也有人像我們一樣,來上墳祭奠的人家。山上多處飄著的青煙,夾雜著濃濃的柏香味,也讓我隨著風飄到了爺爺的記憶中,想著爺爺小時候對我的疼愛,爺爺的慈祥、和順,一種說不上的難過湧了上來,跪在爺爺的墳前,聽著媽媽對爺爺的叨念:爸,你在的時候沒吃上啥好的,一輩子省吃儉用,現在好了我給你做了好多好吃的,你慢慢吃,還給你捎去了好多錢,別省著缺啥買上,買點高檔的煙抽著,那樣不傷肺,……此時的媽媽的眼裡沁滿了淚花。我也好想哭,我也好想念爺爺啊。
風吹大了,像是知道了我們的哀思,伴著下起了點點的雨滴,我的心裡在吶喊:爺爺啊,你在那邊要過的好好地,我會想念你的,我會好好學習,我會把對您的想念全部寫進心裡,好好的愛護媽媽爸爸,成為您的驕傲。不知不覺天下起了大雨,真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