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經典同行徵文600字【優秀篇】
2025-02-08 06:53:08
導語:經典,伴我行,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體會、方法。小編整理閱讀與經典同行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幾年前,一個小女孩捧著一本注音讀本,縮在牆角一字一句地讀著。幾年後,那個小女孩捧著一本外國名著,在同樣的地方一字一句地默念。她的讀書之路不需要他人見證,時間老人將一切銘記在心。
似是從悽婉的故事中回過神來,她將目光投向那一塵不染的紅木書架,唇邊揚起一道弧度。陳列在書架上的每一本圖書都是她的摯愛,每一本都是她窮儘自己的零花錢所換來的。時間風化了她的記憶,愛上閱讀?她已經忘記是何時了。但她想,必定是懵懂的童年,像影子中的植物悄然生長,直至遮天蔽日。點滴感受,酸甜苦辣,她,還銘記於心。
在她的日記本上,記錄著這樣的一段文字:書籍是耐心的教師,為我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紅樓夢》的嬉笑怒罵皆為兩行辛酸淚,《三國》的風起雲湧終歸幾度夕陽紅;《悲慘世界》展現的是悲憫和滄桑,《簡·愛》教給我勇敢和堅強;冷峻而憂傷的月光是卡夫卡,酣暢淋漓的美酒是大仲馬;莊周的灑脫不羈,杜甫的憂國憂民;人世百態,悲歡離合,浮生若夢,盡收眼底,此時的閱讀對我來說,是精神的導師。
她明白,走過的路雖漫長,但對於前方未知的路來說,根本就是滄海一粟。只有她自己明白,一眼望不到頭的書路是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的,在她的心頭只刻下了兩個字——無悔。她願意用她的一生來實現她所珍愛的書夢。
我相信,在幾年後,那個小女孩還會捧著一本書,縮在牆角,靜靜徜徉在智慧之河。我相信,時間老人也會一直替她見證,直到她走完那一條漫漫書路……
第二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在文字的海洋裡學會成長,在書本的燦爛中品位人生,在知識的國度裡參透生活。其實,書籍給了我許多,除了知識,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
可以說,書是我忠實的朋友,無論是在緊張地學習中還是在閒來無事時,與書相伴,是段快樂而有充滿詩意的日子。也許這就是古書所說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吧。
泡一杯清茶,倚在門前的楊樹下,正是讀書的好季節。望飄揚而下的花絮,或許你也會不覺地吟應到:「楊花落盡子規啼」之類悠然的詩句吧!書,傳承的不僅僅限於中國的悠久長遠的歷史,也著實隱含著一個個深情而意長的故事。在我所品讀與學習的詩詞中,也體會得到世界的人情冷暖,滄桑變化,無不震撼人心,發人深思。
與書為伴,是一個人值得驕傲的事,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偉大的周總理造就了中國的輝煌。一切都源於書籍的力量,也無疑地證實知識能改變命運,也讓人們相信,書本的確能創造未來。
與書同行,讓我改變許多,從一個隻字不懂得孩童成為一個學識充盈的少年,從一個頭腦簡單的幼稚的小傢伙變為一個有思想有見解的人,從一個不善思考的學生變為勤於動腦的學者。書,就像一塊多稜鏡,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效果。也就是所謂的:舉一隅以三隅反。
與書同行,讓我收穫許多,不僅是在生活中,我開始能深入的了解一件事。從書中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書教會我用不同的角度解析一件事,一個人,教會我如何辨別是非曲直,也教會我怎樣面對難以承受的打擊。是書本傳授我為人之道,也正因如此,造就了這樣一個我。
也許是在夏雨朦朧時,找一本感傷的詩集去拜讀一下。不知不覺就會進入忘我的境界,細細品味筆者憂鬱而傷感的情懷,你也不禁會有一些創作靈感吧。書帶我進入多愁善感的世界,這裡充滿了回憶,思緒一直與一點點悲涼交接,告訴我們要有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也不要忘卻揮淚的過去。
與書同行,我的精神世界日益升華,是書告訴我:決不輕言放棄,否則對不起自己。所以我一直期待著,盼望著,也努力著——是書告訴我:成熟不是心變老,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所以我盡我所能地堅強著,勇敢著——是書告訴我:寧願笑著流淚也不哭著說後悔。所以我一直在體內保留那份倔強,一直捍衛著這永不發黴的真理。書告訴我: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回答道;我還不想成為老者。於是,書與我的故事繼續著,不會有絲毫的蒼白——
在書的國度裡,我可以變換每一個角色,因為不懂生活的苦,所以書把我幻化成賣火柴的小女孩,體驗一番饑寒交迫,無人問津的輪迴。因為孤獨,書讓我與另外六個小矮人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享受友誼所帶來的溫暖打破原有的冷漠。因為懶惰,所以書把我放在了他的身邊,讓我與他共同完成聞雞起舞這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有書,我可以暢遊世界,覽閱文學之顛。
書是銘記歷史的印章,更是撥響未來的華章,書是那動人的音符,譜寫人類的一切,與書同行,一切都將永遠燦爛著!
第三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經典,伴我行,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體會、方法。
每周的經典詩文、詩句伴著我們的學習生活。經典的詩文,精煉的句子,它教會我做人的道理,端正了我的一言一行,讓我成為一個舉止優雅、文明禮貌的學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與藝。」……這些文化的精髓,使我感觸很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是選自《論語》的經典名句,在我們學習生活、同學相處中,我們必須像曾子那樣多次檢查自己:給人辦事情是否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老師交給的知識、技能是否複習實踐了嗎?就像句子說的,只有做到這三點,我們的知識才牢固,朋友之間的友誼才更堅固,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才深刻。
是啊!這句話對我們是非常有用的,回頭想想,在我們校園生活中,需要的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精神風貌,使我們的校園風氣更和諧、美好和向上。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激勵著我們,時刻提醒著我們的學習。像句子裡說的:經常溫習已經學習過得知識,從中領會再收穫更多的新知識,作為一種學習的方法,就像老師一樣了。這樣,學習的知識才牢固,從中領悟更多的新知識,不就是一舉兩得了嗎?
這些句子讓我感觸很深,它教我做人要文明禮貌,不恥下問,虛心請教。有「禮」、「仁」「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尊重、愛戴。這些句子還讓我知道了學習不論有多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行。
我與經典同行,經典與我們共同成長。
第四篇:閱讀與經典同行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而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曾子就曾說過這麼一句經典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是否忠心?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學業是否時常溫習?曾子說的很有道理,每天反省自己,就是在自我督促,使自己的學業大有進步,也會擁有更多的朋友。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是五年級上學期的事。那時候,我每上完英語課,回到家裡是從來不讀的,甚至連書也懶得打開,結果到了期末英語考試那天,我一篇課文也讀不下來。同學們的嘲笑聲此起彼伏,深深地傷透了我,我甚至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可人總是要面對現實的。我一直按照那句「傳不習乎」來督促自己,到了下半學期,我幾乎上完英語課回家,沒有哪天不跟著磁帶一遍遍地讀地課文的,我不為什麼,只因為那些嘲笑我的同學點燃了我的鬥志,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我能學好英語!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我在講臺上流利地讀完幾篇課文後,臺下的同學的眼睛瞪得比牛眼還大。是的,我最終的成績從B直接跳到了A!如果我當時沒有溫習功課,那麼最終的結果會讓那些嘲笑我的同學更看不起我的,不是嗎?
其實,古人還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句,如「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像這樣的的句子還有很多很多,我也從中受益匪淺,如從「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中我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我懂得了友情的分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明白了趁我們年少的時候要多努力學習,將來,當我們回首往事之時,就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多讀經典,能對身心有益,對古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不是更能提高我們的修養嗎?讓我們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吧!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