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咱不做推薦 小談沒卵用的智能設備
2025-03-16 10:16:25
身處移動互聯的時代,如今似乎什麼設備都在努力與智能化沾親帶故,跑步鞋智能、水杯智能、家居智能、電動車也智能了,全然衣食住行全部跟上時代潮流的感覺。作為媒體人,我們自然無可避免的要報導各種智能設備,有實用也有跟著各品牌構築的虛擬使用場景介紹產品。以往呢,我們大多在推薦產品,今天咱換個思路,說一說那些市場很熱但咱們需要理性消費的智能或是新科技設備。
智能手環
產品特點:製造門檻低 售價低 極易普及
主要受眾:數碼、科技控
除了女性的珠寶配飾,大眾在提及手環時可能早已把這個詞認定是智能手環,足以見得其普及程度。我並沒有過多接觸過手環,因為只擁有並使用過1-2天。最開始我們在購買智能手環時一定是這麼期待的:我要用它監督自己健康運動,每天走購多少多少步燃脂、開始重視睡眠的健康,這些基本上是手環的絕大部分功能了,除非你把它當做手機裡電子表的替代者。
知道走多少路大致就可以知道運動量了
通過軟體模擬大致也能算出行走步數
一開始我買手環也想著計算每天的活動量,但簡單接觸1-2次後你會發現其實並沒多大意義,究其原因還是大部分手環(不帶心率監測的手環)的監測能力太過初級,甚至用計步軟體就能代替了。對於我們這種每天活動範圍固定、時間有限的勞資群體而言,根據地圖測算一下步行距離大致就知道有多少活動範圍了,畢竟每天的活動量不會有太大差異。包括睡眠監測也是,你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睡了多少小時這些事情還用它來提醒嗎?手機鬧鈴也能說出個大概啊。
當然呢,也有人會這麼想:一個手環百十來塊錢,買個電子表也不只這麼便宜,而且還能計算每天行走步數,嘰嘰歪歪什麼啊。如果你抱著這種心態說明對手環的看法已經理性很多了,對於這個並不算貴的小傢伙,我的選購建議是如果你知道手環與運動多少和睡眠長短沒有關係、有手腕上全天候帶著配飾的習慣、不太在意這百十塊錢的開銷,那麼就可以購入了。與之相反,如果你認為有了手環就能輔助甚至是督促你監控運動量,抱著使用期待的用戶儘可能放棄手環吧。
掃地機器人
產品特點:掃地無需動手、產品單價高
主要受眾:清掃房間精力有限的年輕人
掃地機器人其實是掃地和機器人兩個訴求,購入它的原始初衷肯定是為了幫我們掃地,在此基礎上,肯定會有人以往加上了「機器人」的修飾後這個清潔工具就會非常聰明、很有未來感。但很多人對掃地機器人加深了解應該是在使用之後才形成的,而且可能使用感受並不會讓你心情愉悅。
掃地機器人的吸塵口面積真心有限
使用吸塵器在室內轉一圈也不會很費事
購入掃地機器人之前你應該對他有一定的潛在認知,主要是要知道他能夠清掃的垃圾範圍比較有限就可以了。掃地機器人因為自身吸塵口口徑太小、風機功率太小的原因造成吸力有限、對吸入物尺寸挑剔的問題,基本上它可以清掃的內容就是地面浮塵或者是類似麥片大小重量相近的「輕小垃圾」,如果是紙團或是果殼不小心丟到了地上,最後還是需要你彎腰撿起或者是使用掃帚掃走。
對於掃地機器人而言,我的選購建議是如果你家裡看起來非常乾淨,但所處環境是那種揚塵比較厲害的地區則可以購買,它能夠幫你定期、自動化的清掃地面塵土,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如果你對掃地機器人有更高的要求,建議還是吸塵器吧,畢竟掃地機這類動輒四位數的新科技屬性電器並不便宜,這個價位甚至可以讓你買到口碑爆棚的戴森吸塵器了,這可是以大吸力為核心賣點的吸塵器行業翹楚,清掃的效果全球公認。
智能微波爐、智能洗衣機等
產品特點:為智能而智能 僅僅為電器增加了聯網屬性
主要受眾:提起體驗未來科技的小部分科技愛好者
不同於智能手環這類告別智能就沒有意義的產品,更多的智能設備都是在原有功能基礎上增加智能模塊來擁抱網際網路的。例如空氣淨化器,通過遠程控制我們可以在回家之前就開啟淨化模式,這樣到家後就能夠吸入潔淨空氣。空調也是類似,到家後溫度也就調節到位了。
但並不是所有的後天「變異」出智能的電器都有意義,例如微波爐,我曾接觸過一個智能的微波爐,說白了就是它多出一套用手機可以操作的虛擬按鍵、以及可以遠程遙控而已。但微波爐的產品屬性是什麼?我們把食物放進內腔、定時加熱等待數分鐘就完事了,不管怎麼著你都需要端著食物進去再拿出來,而且整個過程只有短短幾分鐘,(除非孕婦群體為避開微波爐加熱工作狀態)完全沒有必要在家中使用遠程操控的功能吧?
手機這麼操作真比物理按鍵好嗎
另外,你也可以想想原本使用順手的物理操作按鍵被手機替代後整個加熱食物的時間會增加多少,把食物放在微波爐裡然後解鎖手機去調節時間、火力的智能初衷有些「腦殘」吧,手機操作只會讓微波爐使用流程更為複雜化。
與微波爐相似,洗衣機也是需要拿著衣服進出內筒的,微波爐加熱離家遠程操作會有食物新鮮度的問題、洗衣機則是在高溼度封閉環境下有黴菌滋生的問題,總之呢這類電器基本上都需要在工作完畢就介入人為操作的,所以遠程功能實際並不會發揮什麼卵用。
對於這類電器的選擇,如果它並非因為智能而大幅抬高售價則可以嘗試,如果加價就避而遠之吧。因為更多情況下他們的智能模式僅僅是個擺設,可能整個生命周期下你也用不到幾次。
其實類似上述沒卵用的智能設備還有很多,例如與手環相似的智能水杯,喝了幾杯水的事情除去健忘都能知道吧,最多他就是提醒你喝水而已,手機定個鬧鈴定時喝一杯也行啊。沒用不說,為了智能大幅抬高產品售價的定位也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了,咱就別為家裡多添置這些沒用的玩具了。
由於智能設備遍地開花的覆蓋範圍是在太廣了,咱怎麼介紹也無法把所有沒卵用的智能產品清點乾淨,所以小編也就不流水帳的繼續碼字了。對於智能設備的選擇,如今我們應該不會聽到智能就頭腦發熱了,畢竟它早已不是前言概念,相對來說選擇就會理性很多。
智能設備無外乎是在「傳統設備」的原有基礎上加了一些手機互動,廠商們為了宣傳產品往往會為它定義一些使用場景,咱們在選購時把自己套入場景,看看這些額外的智能附加功能是否真正實用就能大致判斷某一設備智能化是否必要了,而選購與否也就有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