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來了 你知道該如何進補嗎?
2025-07-22 06:21:08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季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氣溫會更低,天氣更加惡劣,因此如何做好身體保暖保健工作更加重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冬至時節如何進補,如何養生,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冬至養生的一些相關事宜。
冬至該如何進補
宜於冬至進補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為平補、溫補、滋補三大類。一般說來,溫補宜用熱性食物,用於氣虛;滋補宜用寒性食物,用於血虛;無氣虛血虛則宜用平性食物,是謂平補。
平補:豬肉及其肝、腎、肺等,蛋類、母雞、鴨、豆腐等,芹菜、蘿蔔、桂圓、蘑菇類,蜂蜜、蜂乳等。
滋補:甲魚、鯽魚、淡菜、海帶、海蜇、梨、橘、蘋果、香蕉、百合、芝麻、綠豆、赤豆、豌豆、黃花菜、銀耳、燕窩等。
溫補: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內臟,狗肉,公雞,鵝,海參,烏賊,鹿肉,大棗、核桃、扁豆,薯芋類,蔥、蒜、韭、姜,蠶豆,小麥粉,酒類等。
冬至為什麼要注重進補
醫學專家介紹說,進補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
冬至氣溫過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的分解,產生更多的能量,以適應機體的需要。因此,應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同時,寒冷也影響人的泌尿系統,促使排尿增加,較多的鈉、鉀、鈣等無機鹽隨尿排出,因此要補充相應的食物。專家建議,在多吃蔬菜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動物內臟、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有條件的還可多吃甲魚、羊肉、桂圓、荔枝、胡桃肉等食品,這些食品味道鮮美,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不僅能補充因寒冷而過度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對身體虛弱者尤為適宜。
冬至進補的食療食譜
1、麻油拌菠菜。配料: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菠菜洗淨,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2、炒雙菇。配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冬至養生的注意事項
冬至養生涵蓋的可不止食補,它包括飲食起居、精神調理等各個方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除去食補的其他方面吧。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冬至節氣不適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鍊,這樣可以避免損傷陽氣,可以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動靜結合的運動。
二、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
因此,這個季節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要遵循一下原則: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藥食並舉,因勢利導。這有遵循這些用藥原則,才可以真正做到補偏救弊,防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