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為什麼容易上火?夏天養生需注意哪些要點?
2025-07-23 14:56:12
夏天陽氣足,再加上天熱、煩躁,吃不好,睡不好,自然人的肝火就旺,若不注意飲食的挑選,人就容易上火。容易引起喉嚨痛、嘴巴起泡、長痘痘、流鼻血等症狀,那麼夏天為什麼容易上火?夏天養生需注意幾個要點?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夏季去火秘訣?
夏天養生需注意幾個要點
1.夏季失水多,應多喝水
喝多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身體要隨時保持水分和補充水分,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頭髮、骨骼、牙齒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會比較多,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另外礦泉水、冷茶,牛奶,蘋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飲料。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溼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2.飲食清補,多吃「苦」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在飲食滋補方面,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
甘涼清潤的食物:小麥、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馬鈴薯、白菜、萵苣、龍鬚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紅柿、胡蘿蔔、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桑椹、蛤蜊,鵝肉、青魚、鯽魚、鰱魚、大麥粉等。
祛暑利溼、清熱解毒的食物:蠶豆、赤小豆、黃豆、生蘿蔔、茄子、白菜、芹菜、荸薺、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甜瓜、苦瓜、菊花、荷葉、茶水等。
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涼拌又能肉炒、燒魚,清嫩爽口,別具風味。苦瓜具有增食慾、助消化、除熱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葉、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選用。應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過量,否則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
3.補充鹽分、鉀和維生素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等症候。
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蔥、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人體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鈉損失比較多,故應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注意補充鹽分。每天可飲用一些鹽開水,以保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相對穩定。
4.食生冷不宜太恣意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夏天氣溫高,人體會產生一系列熱的生理反應。出汗多,飲水多,胃酸易被衝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欲不振,這時,若能在膳食上合理安排,適當吃些冷飲,不僅能消暑解渴,還可幫助消化,促進食慾,有益於健康。但如果不加以節制就容易損傷脾胃陽氣,不僅違背了「春夏養陽」的原則,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陽氣已逐漸衰退,過食生冷會進一步傷及腎陽,造成洞瀉不止。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易感暑熱溼邪,如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激凌、飲料等,糖分又高,極易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出現長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異常等症狀,如果不從飲食上進行糾正,聽之任之,就會造成胃腸疾病,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女性有經、帶、胎、產的特殊生理過程,容易氣虛血虧,血的特性是喜溫惡寒,所以女性更不能恣食生冷,尤其是經期、產後更要注意,過食生冷不僅傷害脾胃,更可以造成子宮寒症引起白帶過多,痛經,甚至不孕。中醫治療不孕症首先要求忌生冷,所以夏季吃生冷一定要節制。
[NextPage]夏天容易上火的原因
1、疲勞旅遊。
旅遊生活不規律,導致睡眠不飲食不規律,心緒不寧、食欲不振等症狀,所以夏天出門旅遊要注意勞逸結合。
2、高溫作業。
夏季天氣很熱,有些人每天頭頂烈日的工作,會出很多汗,造成體內水分嚴重丟失,精神萎靡不振。所以夏天高溫作業者一定要注意膳食調節,多喝水。
3、熬夜打電遊。
現在酷愛打電腦遊戲的人很多,還經常連續幾天熬夜「作戰」,弄得兩眼紅得和兔子眼睛一樣,還經常會流鼻血。所以夏天熬夜會導致肝火上升,容易出現上火症狀。
4、情緒波動。
因夏季的炎熱,有些人睡不好、沒食慾吃不下,心煩易怒或神經緊張。醫生提醒,中醫有「七情化火」之說,意思是憂鬱、憤怒、思慮過度都會使身體機能失去平衡狀態而生「火氣」。
5、健身過度。
很多減肥人士認為,夏季人體消耗量大,是減肥的好季節。於是,經常去健身,希望大量的排汗能夠提高減肥效果,但確感到乏力、喉嚨腫痛 。醫生提醒,體力消耗過大也會引起上火。
6、愛吃麻辣。
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解饞。可是吃完之後,不僅嘴唇上起了皰皰,可能臉上也會長痘痘。醫生提醒,辛辣刺激的飲食,會給腸胃增加負擔,過量進食又會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也會導致「熱氣」。
[NextPage] 夏季去火秘訣1.口角或口腔長泡
切幾片生薑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臨睡前洗好臉,擠點眼藥膏塗在口唇疼痛處,翌日疼痛就會減輕,繼續敷用幾天,可使疼痛消失。
2.鼻塞難通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臥位或右側臥位,右手撐住右後頸,掌根靠近耳垂,託起頭部,面向右側,肘關節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遠越好。由於經絡的舒展作用,少則十幾秒,多則幾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氣。如右側鼻塞,可以相反動作治之。兩側同時鼻塞,可先後輪換動作治之。
3.嘴唇乾裂
推薦:黃瓜獼猴桃汁
做法:黃瓜200克、獼猴桃30克、涼開水200毫升、蜂蜜兩小匙。黃瓜洗淨去籽,留皮切成小塊,獼猴桃去皮切塊,一起放入榨汁機,加入涼開水攪拌,倒出加入蜂蜜於餐前一小時飲用。
黃瓜性甘涼,能入脾胃經,能清熱解毒,利水。可治療身熱、煩渴、咽喉腫痛。而獼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腎和胃經,功能解熱止渴,所以兩種合用能潤口唇。其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紅柿、柚子等。
4.咽喉腫痛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減輕痛苦;嫩絲瓜搗爛擠汁,頻頻含漱;咽喉疼痛時,可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吐出,連續3-4次,有療效。
5.皮膚幹癢
推薦:紅薯炒乳瓜(幼嫩黃瓜)
做法:紅薯300克、乳瓜100克、香菜葉、蔥段、蒜末。紅薯、乳瓜切成塊;油四成熱時放入蒜末、蔥段,倒入紅薯塊煸炒五成熟時再放入乳瓜炒勻,加入適量清水、鹽、雞精,湯汁收幹即可。
點評:紅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及鐵等,其性甘平無毒,能補虛健脾強腎,而嫩黃瓜也含有大量維生素,所以對皮膚有一定的好處。
提醒:皮膚癢時不要使勁撓,撓破了容易感染。
6.咽喉幹腫
推薦: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用榨汁機榨成梨汁,加入適量蜂蜜,以文火熬製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熱去火、生津潤喉。
點評: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腸經,能潤腸通便,補肺潤喉,又能解毒。梨甘微酸涼,入肺脾經,能治口渴咳嗽便秘。所以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潤喉的作用。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綠茶、梨、胡蘿蔔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7.鼻子出血
推薦:水果西米露
做法:西米洗淨後,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把西米和熱水隔開;再煮一鍋沸水,將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將沸水都倒去;煮一小鍋牛奶並加少許糖;將西米倒進牛奶中煮至開鍋;將煮好的西米牛奶晾涼,加入水果丁,即可。
採用一些清涼的水果如梨、橘子、蘋果、獼猴桃、香蕉清解燥熱,加上西米和牛奶的補養脾胃,是春季調理的好方法。吃性冷的食物,如蘿蔔、蓮子、松花蛋等可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