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4:25:31
專利名稱: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
背景技術:
以往,應用於經濟動物的禽畜飼料添加劑中,大多以抗生素為大宗,但是抗生素濫用的結果,誘發了病原菌產生抗藥性,使得藥物治療失效,無法有效遏止傳染疾病爆發,而且殘存的抗生素在人類食用後,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如四環黴素造成骨骼鈣化不完全或一線抗生素無法使用造成近年肺結核或感染性病害再次肆虐。另外豬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也會造成消費者帶來肥胖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目前國內、外有關單位開始檢討藥物濫用的問題,因此擬推動一些非藥物禽畜飼料添加劑來取代抗生素藥物例如;益生菌被視為可以幫助宿主腸胃道中食物的消化。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發明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的益生菌組成份主要包括有a.奶粉(15-25wt%);b.玉米澱粉(25-30wt%);c.改質澱粉(8-15wt%);d.乙基纖維素(10-15wt%);e.菌體(5-10wt%);f.滑石粉(10-15wt%)所組成,該腸溶性益生菌的菌株經過特殊包覆材料包覆並作噴霧乾燥,於65℃把水份乾燥而進行包覆完成產品,其生菌劑即進行微膠囊化,其生菌劑在於動物餵食後該生菌劑在腸道中滋長繁殖,同時會抑制病原細菌的存活,又可以幫助動物分解食物,增加消化率,並產生維生素及增加禽畜的抵抗力及發育等功能,由於腸溶性微膠囊化,大多應用於人用藥物產品上,目前臺灣尚未有此種劑型的本土性畜產用的生菌劑商業化,本發明即篩選益生菌的腸溶性生菌菌諸,以特殊包覆材料包覆並作噴霧乾燥完成。
本發明的產品具有可耐酸腸溶性及生菌劑存活力提高的最佳效果,又具有產品的抑菌性與穩定性,並且具有抗溼性及高滑動性不會因潮溼環境而結塊。
圖1為本發明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通過胃酸侵蝕情形;
圖2-1為本發明以5000倍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微膠囊在酸性(pH 1.5)水溶液中的結構緊密圖;圖2-2為本發明以5000倍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微膠囊置於中性(pH 7.4)水溶液中則發生崩散現象。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為一種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主要由奶粉(milk powder)(15-20wt%)、玉米澱粉(corn starch)(25-30wt%)、改質澱粉(capsul starch)(8-15wt%)、乙基纖維素(ethylcellulose)(10-15wt%)、菌體(bacterial broth)(5-10wt%)及滑石粉(talc)(10-15wt%)及包覆材料所組成,如表4所示為微膠囊化包覆益生菌的配方,其中配方取1份體積的菌液(PS551),置入10份體積的MRS(Man Rogosa Sharpa)培養基,並同時置入500ml的玻璃三角瓶內,在37℃及進行16小時的培養,其中該包覆材料至少包括有甲醯化纖維素類修飾衍生物,該菌體指乳酸桿菌,該配方中可分成兩類,一種類為含有修飾澱粉配方,另一則含有纖維素配方,其包覆微膠囊化將益生菌的菌液以水溶且腸溶性包覆材料及賦型劑攪拌成混合液,再將混合液以同步噴霧乾燥法(co-spray drying),而獲得圓球狀粉劑。
另外,包覆材料在酸性中不會溶解,其中所包覆的生菌劑叢不會被胃酸及胃中酵素影響,當達到小腸後圓球狀粉劑的腸溶性組成份速溶(pH 6.8->7),但仍有部份非腸溶性結構維持圓型骨架,而益生菌叢即可由骨架縫隙中釋出,其利用高分子包覆材料將小粒子的微生生菌劑包藏,粒子的大小由nm至數mm,由於殼膜的厚度、硬度或如溶解特性可自主性調節,故可在適當時間及必要處釋放出生菌劑叢。
圖1所示,為通過胃酸侵蝕情形,其微膠囊在不同酸鹼度下釋放內部抗原的狀況,其腸道在pH 6.8-7時,其釋放率(Released%)M.hyopneumoniae會隨時間(Time)而上升,如圖2-1及圖2-2所示,為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生菌劑在腸液中溶解實例,以電子顯微鏡觀察微膠囊崩裂的情形,5000倍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微膠囊在酸性(pH 1.5)水溶液中的結構緊密如圖2-1所示,而當置於中性(pH 7.4)水溶液中則發生崩散現象如圖2-2所示此為腸溶性佐證之一。
以下實施例將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只是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悉此項技藝的人士,可輕易達成的修飾及改變,均涵蓋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實施例1取益生菌的菌液以水溶且腸溶性包覆材料並賦型劑攪拌成混合液,再將混合液以同步噴霧乾燥法,而獲得圓球狀粉劑,其包覆材料在酸性中不會溶解,其經由噴霧乾燥後檢測其生菌數,如下表1指以不同包覆材所製得的微膠囊化生菌劑產品的產出值,其中由表4的配方EC-0其包覆率達到80-81%,對於製備含有內生孢子的L103其存活率達到100%,但對於菌種(PS551)則存活率只有67%,若在配方中添加ECN-7(乙基纖維素)約0.5%,則立刻增加其存活率(%)至92%,其添加愈多的ECN-7(乙烯纖維素)則存活率愈高,由下表更得知採配方EC-2所含ECN-7(乙基纖維素)達到2%其存活率達到100%。
表1
注菌落形成單位(CFU,Colony Forming Unit)
實施例2依據實驗1所述益生菌以包覆材料包覆後以噴霧乾燥法而獲得所需形狀的粉劑,本實驗即以益生菌種(PS551)進行微膠囊化之後所進行的抗胃酸(鹽酸)的結果如表2,其中經由溶離試驗發現PS551以實驗1的配方EC-0,1,2,4,41研製後不具有抗酸性,雖然菌體在包覆後不會在酸性液崩散,但是在0.03N HCL鹽酸仍能滲入微膠囊中,會將PS551殺死(存活率.02-0.3%),因此在配方中加入制酸劑(Antacid)取於商品(Magaldrate)4g,則EC-4M在0.01N HCl 1小時其存活率仍在99%,在0.03N HCl 1小時其存活力仍在33%。
表2
比較例1一般生菌劑產品(乳酸菌類)生菌數量及抗酸菌,例如A、育佳產品(8種活性乳酸菌×6種強力消化酵素);B、腸美健;C、本發明PS551微膠囊化的產品。上述利用序列稀釋及MRSager培養,比較三組產品(1)-(3)於酸處理前後的殘存生菌數,其結果為育佳及腸美健確實如規格所示,但都不具備抗酸性,而育佳產品中有制酸劑滲雜在產品,其產品一旦稀釋後但不再具備制酸作用,其育佳及腸美健兩種產品都非抗酸包覆,因此死亡率極高,而本發明的產品因有經過微膠囊化其具有抑菌性如下表3所列表3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由表4配方組成份另加入提高乙基纖維素則可以增加以包覆材包覆後的微膠囊化益生菌的存活率(Survival rate)如表1,另加入制酸劑所形成以菌種(PS551)進行微膠囊化後所進行的抗胃酸(鹽酸)的情形如表2所示。
表4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包括有奶粉(15-20wt%)、玉米澱粉(25-30wt%)、改質澱粉(8-15wt%)、乙基纖維素(10-15wt%)、菌體(5-15wt%)及滑石粉(10-15wt%)及包覆材料所組成,並經過包覆材料的包覆賦型劑攪拌成混合液,再將混合液以同步噴霧乾燥法製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益生菌組成份,其特徵在於所述菌體指乳酸桿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益生菌組成份,其特徵在於所述包覆材料指甲醯化纖維素類修飾衍生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益生菌組成份,其特徵在於所述包覆材料會形成圓球狀粉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益生菌組成份,其特徵在於所述益生菌加入制酸劑以提高活存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具有腸溶性耐胃酸包覆的益生菌組成份,主要包括奶粉(milkpowder)(15-20wt%)、玉米澱粉(corn starch)(25-30wt%)、改質澱料(modifiedstarch)(8-15wt%)、乙基纖維素(ethyl cellulose)(10-15wt%)、菌體(bacterialbroth)(5-10wt%)及滑石粉(talc)(10-15wt%)所組成,該微膠囊化腸溶性生菌劑,經過包覆材的包覆後,使本發明的產品具有可耐酸腸溶性及生菌劑存活力提高的最佳效果,又具有產品的抑菌性與穩定性,並且具有抗溼性及高滑動性不會因潮溼環境而結塊,可應用於禽畜飼養的食料添加使用。
文檔編號A23K1/16GK101077123SQ20061008104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3日
發明者陳良榮 申請人: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