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芯及過濾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6 18:26:36
濾芯及過濾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濾芯及過濾裝置。能夠利用一個襯墊來獲得較高的防漏液效果。板以覆蓋外筒及內筒的端部的方式設置,在板上設有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襯墊,在外筒與內筒之間設有過濾材料。襯墊與具有同外殼的板平行的面和同內筒平行的面的筒狀的流出部抵接。
【專利說明】濾芯及過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濾芯及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有蓋帽件與容器主體的密封部由插設到凹設於蓋帽件的頭部外周面的環狀凹槽內的第一O型環與插設到剖面呈大致三角形狀的隔室內的第二O型環構成的筒式過濾器殼體中的密封構造,該隔室由形成於蓋帽件的頭部下端緣的斜面部、形成於容器主體的內側的水平狀的臺階部及垂直壁形成。
[0003]在先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53112號公報
[0006]實用新型概要
[0007]實用新型要解決的課題
[0008]在專利文獻I所述的發明中,由於兩個O型環(襯墊)的壓縮方向各自不同,因此提高了防漏液效果。然而,在專利文獻I所述的發明中,存在有不得不設置兩個襯墊這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是鑑於這樣的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能夠利用一個襯墊來獲得較高的防漏液效果的濾芯及過濾裝置。
[0010]解決方案
[0011]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實用新型的濾芯例如具備: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外筒,其在兩端具有開口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內筒,其設於所述外筒的內部,且在兩端具有開口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過濾材料,其設於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板,其以覆蓋所述外筒及所述內筒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設有所述過濾材料;及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襯墊,其設於所述板的底面外側,所述濾芯的特徵在於,該濾芯設於過濾器外殼的內部,當該濾芯設於所述過濾器外殼內部時,所述襯墊的同所述板抵接的面的相反側的面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同所述板平行的面抵接,所述襯墊的內周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抵接。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濾芯,在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板上設置的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襯墊與過濾器外殼的同板平行的面抵接,並且與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內筒的內側且同內筒平行的面抵接,該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板以覆蓋外筒及內筒的端部的方式設置,在外筒和內筒之間設有過濾材料。由此,能夠利用一個襯墊來獲得較高的防漏液效果。
[0013]在此,也可以在所述板的底面上形成孔,在所述襯墊的與所述板抵接的面上形成向所述孔插入的插入部。由此,襯墊與板成為一體,因此能夠使濾芯的組裝變得容易。
[0014]在此,也可以在所述襯墊的內周形成向周向內側突出的凸部,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與所述凸部抵接。由此,增強襯墊按壓與內筒平行的面的力,能夠提高密封效果。
[0015]在此,也可以在所述襯墊的形成有所述插入部的面的相反側的面上形成多個突起。由此,增強襯墊按壓過濾器外殼中的同板平行的面的力,能夠提高密封效果。
[0016]在此,也可以在所述襯墊的內周形成向周向內側突出的凸部,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與所述凸部抵接,在所述襯墊的形成有所述插入部的面的相反側的面上形成多個突起。由此,增強襯墊按壓同內筒平行的面及過濾器外殼中的同板平行的面的力,能夠提高密封效果。
[0017]在此,也可以使所述插入部具有大致圓筒形的筒狀部,在所述筒狀部形成有多個沿著徑向貫穿該筒狀部的切口。由此,在將插入部插入於孔時,容易將插入部插入,組裝性提聞。
[0018]在此,也可以在所述襯墊的形成有所述插入部的面上形成圍繞所述插入部的槽。由此,即使向板的底面內側塗敷的粘合劑(液體)洩露,由於粘合劑向槽流入,因此也能夠防止粘合劑向外部流出。
[0019]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實用新型的過濾裝置例如具備濾芯與將所述濾芯設於內部的過濾器外殼,所述濾芯具備: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外筒,其在兩端具有開口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內筒,其設於所述外筒的內部,且在兩端具有開口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過濾材料,其設於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板,其以覆蓋所述外筒及所述內筒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設有所述過濾材料;及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襯墊,其設於所述板的底面外側,當所述濾芯設於所述過濾器外殼內部時,所述襯墊的同所述板抵接的面的相反側的面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同所述板平行的面抵接,所述襯墊的內周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抵接。由此,能夠利用一個襯墊來獲得較高的防漏液效果。
[0020]實用新型效果
[0021]根據本實用新型,能夠利用一個襯墊來獲得較高的防漏液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表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例的過濾裝置I的概要的圖。
[0023]圖2是密封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3是表示襯墊的變形例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7]1:過濾裝置
[0028]2:濾芯
[0029]3:過濾器外殼
[0030]10:外筒
[0031]11:內筒
[0032]12:板
[0033]12b:底面
[0034]12c:孔
[0035]13:板
[0036]14:襯墊
[0037]14a:插入部
[0038]14b:凸部
[0039]14c:突起
[0040]14d:槽
[0041]14e:底面
[0042]16:過濾材料
[0043]20:外殼
[0044]20a:底部
[0045]21:外殼流入部
[0046]22:外殼流出部
[0047]22a:外周面
[0048]23:蓋
[0049]24: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50]以下,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過濾裝置I的概要的圖。過濾裝置I使用過濾器來去除油、水等液體所含的塵埃等,主要具有濾芯2與過濾器外殼3。在圖1中,剖面顯示過濾器外殼3及濾芯2的右半部分。
[0051]濾芯2主要具有外筒10、內筒11、設於外筒10及內筒11的兩端的板12和13、襯墊14、過濾材料16。
[0052]外筒10及內筒11是在兩端具有開口的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構件。外筒10及內筒11使用耐腐蝕性高的材料(例如為不鏽鋼)形成。在外筒10及內筒11的大致整個區域形成有多個孔(未圖示)。
[0053]內筒11設於外筒10的內部。在外筒10與內筒11之間設有過濾材料16。過濾材料16是在徑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中空圓筒形狀。過濾材料16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說明。
[0054]在外筒10及內筒11的一方的端部設置板12,在另一方的端部設置板13。板12及板13是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構件,使用耐腐蝕性高的材料(例如為不鏽鋼)形成。板12及板13設置為覆蓋外筒10及內筒11的端部(開口),在外筒10與內筒11之間設有過濾材料16。換言之,在板12的內側設有外筒10、內筒11及過濾材料16,在板13的內側設有外筒10、內筒11及過濾材料16。
[0055]在板12上設置襯墊14,在板13上設置未圖示的襯墊。板12主要具有側面12a_l、12a-2與底面12b (參照圖2,詳見後述)。
[0056]襯墊14設於板12的底面12b外側。襯墊14是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構件。襯墊14是防止流體向外部洩露的密封構件。襯墊14使用具有彈性的材料、例如丁腈橡膠(NBR)、氟橡膠(FKM)等合成橡膠、樹脂等而形成。關於襯墊14,詳見後述。
[0057]外筒10、內筒11、板12、板13、襯墊14及過濾材料16作為濾芯2而形成為一體。濾芯2設於過濾器外殼3的內部。
[0058]過濾器外殼3具有外殼20、外殼流入部21、外殼流出部22、蓋23、蓋24。
[0059]在外殼20的側面設置外殼流入部21。另外,在外殼20的與板12平行的面(在此為底部20a)上設置具有與外筒10或者內筒11平行的面的外殼流出部22。另外,在外殼20的上部以覆蓋開口部的方式隔著未圖示的襯墊而設置蓋23。
[0060]蓋24設於外筒10的一方的端部。在蓋23與蓋24之間設有彈簧(未圖不)。蓋24、即濾芯2被彈簧向圖1下方向(從蓋23朝向底部20a的方向)施力。由此,濾芯2維持在過濾器外殼3內的姿勢。
[0061]圖1中的箭頭表示液體的流動。應過濾的液體從外殼流入部21朝外殼20內部流入。朝外殼20內部流入的液體經由形成於外筒10的孔、過濾材料16及形成於內筒11的孔,並向內筒11的內部流出。向內筒11的內部流入的液體從外殼流出部22流出。
[0062]外殼20及外殼流出部22與濾芯2被襯墊14密封。為此,被過濾材料16過濾後的液體不會從過濾器外殼3洩露而從外殼流出部22流出。
[0063]以下,對於密封的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圖2是密封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在襯墊14上主要形成插入部14a、凸部14b、突起14c、槽14d。
[0064]插入部14a是形成為從端面突出的大致圓柱形。插入部14a插入到形成於底面12b的孔12c。插入部14a的與孔12c卡合的部分的直徑比其他部分小。
[0065]凸部14b以向周向內側突出的方式形成於襯墊14的內周面。凸部14b與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抵接並按壓,從而確保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中的密封性。
[0066]在本實施方式中,凸部14b為大致半球形狀,但只要是凸部14b與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進行線接觸的形狀即可,凸部14b的形狀並不限於此。例如凸部14b的剖面也可以為大致三角形。另外,凸部14b也可以為大致矩形,使得凸部14b的面整體與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抵接。但是,為了提高密封效果,期望使凸部14b與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進行線接觸。
[0067]突起14c設置在形成有插入部14a的端面的相反側的端面上。突起14c與底部20a的內表面20b抵接並按壓,從而確保底部20a的內表面20b中的密封性。在本實施方式中,突起14c的剖面為大致半圓形。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觀察設有突起14c的端面整體時,突起14c為直徑不同的兩個圓形。
[0068]需要說明的是,只要是突起14c與內表面20b進行線接觸的形狀,則突起14c的形狀並不限於此。例如,突起14c的剖面也可以為大致三角形。另外,突起14c並不是必須的。也可以通過將襯墊14的底面14e整體與內表面20b接觸,從而確保與外殼20的密封性。但是,為了提高密封效果,期望設置突起14c。
[0069]槽14d形成為圍繞插入部14a。在本實施方式中,槽14d的剖面為大致矩形形狀,槽14d的形狀並不限於此。另外,槽14d不是必須的。
[0070]需要說明的是,襯墊14的形狀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襯墊14的下側形成有切口 14f,但切口 14f不是必須的。
[0071]接下來,對於過濾裝置I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0072]當將插入部14a向形成於板12的底面12b的孔12c中插入時,在板12上安裝襯墊14。插入部14a的與孔12c卡合的部分的直徑小於其他部分的直徑,因此在將插入部14a插入到孔12c時,插入部14a的直徑較大的部分覆蓋孔12c。因而,防止襯墊14從板12脫落。
[0073]在將襯墊14安裝於板12之後,在底面12b的內側(圖2中的底面12b的上側)塗敷粘合劑(未圖示)。然後,在插入有過濾材料16的外筒10及內筒11的端面上安裝塗敷有粘合劑的板12及襯墊14。另外,在插入有過濾材料16的外筒10及內筒11的端面上安裝塗敷有粘合劑的板13。其結果是,在外筒10與內筒11之間設置過濾材料16。需要說明的是,粘合劑在塗敷時為液體,之後固化而成為固體,但在組裝過濾裝置I的期間為液體。
[0074]此時,過濾材料16與插入部14a的前端抵接。由於襯墊14具有彈性,因此即便在過濾材料16的長度上存在誤差,通過使插入部14a的高度變得較低,能夠吸收誤差量。
[0075]在板12的底面內側塗敷的粘合劑的一部分有可能從孔12c使粘合劑向板12的外部流出。然而,由於以圍繞插入部14a的方式形成有槽14d,因此向板12的外部流出的粘合劑流入槽14d。由此,防止粘合劑從板12與襯墊14之間流出而使粘合劑附著於外部。
[0076]將如此組裝好的濾芯2安裝於過濾器外殼3內部。當將濾芯2插入外殼20時,夕卜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與凸部14b抵接,並且底部20a的內表面20b與突起14c抵接。
[0077]然後,在蓋23與蓋24之間設置未圖示的彈簧,將蓋23安裝於外殼20。利用未圖示的彈簧,在設於板13的未圖示的襯墊上按壓蓋24,因此防止液體從濾芯2與蓋24之間流出。
[0078]另外,由於利用未圖示的彈簧使濾芯2朝向底部20a按壓,因此突起14c向突起14c的高度變低的方向發生變形。由此,防止液體從板12 (襯墊14)與底部20a之間向外部洩露。
[0079]另外,通過使外周面22a與凸部14b抵接,凸部14b向襯墊14的徑向外側發生變形,因此防止液體從板12 (襯墊14)與外殼流出部22之間向外部洩露。需要說明的是,在將濾芯2插入外殼20時,由於外周面22a與凸部14b抵接並插入,因此期望凸部14b為大致半球形狀。
[0080]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將濾芯2安裝於過濾器外殼3內部時,襯墊14與過濾器外殼3 (在此為外殼20及外殼流出部22)在多處位置接觸,襯墊14在多個方向上發生變形,因此能夠利用一個襯墊14來獲得較高的防漏液效果。另外,通過使襯墊的凸部14b與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的外周抵接,從而增強凸部14b的變形量、即襯墊14按壓外殼流出部22的外周面22a的力,能夠提高密封效果。另外,通過使外殼20的底部20a與突起14c抵接,增強襯墊14按壓外殼20的底部20a的力,能夠提高密封效果。
[0081]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由於在形成於板12的孔12c中插入襯墊14的一部分,因此組裝較為容易。另外,由於在板12的底面內側塗敷粘合劑,因此能夠將板12與過濾材料16粘合,並且將襯墊14與板12粘合。
[008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形成於板12的孔12c中插入襯墊14的插入部14a,將襯墊14設於板12的底面外側,但將襯墊14設於板12的底面12b外側的形態並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不形成插入部14a,對板12的底面12b外側與襯墊14的端面進行粘合。
[0083]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插入部14a為大致圓柱形狀,但插入部14a的形狀並不限定於此。圖3、4是表示具有插入部14a-l的襯墊14A的詳細內容的圖。圖3是襯墊14A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襯墊14與襯墊14A的差異僅在於插入部14a_l的形狀,因此對襯墊14A的其他部分省略說明。
[0084]插入部14a_l插入到在底面12b形成的孔12c。與插入部14a同樣地、插入部14a_l的與孔12c卡合的部分的直徑(外周)變得比其他部分小。
[0085]插入部14a_l具有以從端面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大致圓筒形的筒狀部14ax。另外,在筒狀部14ax形成有多個沿著徑向貫穿筒狀部14ax的切口 14ay。在本實施方式中,切口14ay呈大致十字形(交叉形)地形成有四處,但切口 14ay的位置以及數量並不限定於此。
[0086]通過在筒狀部14ax形成多個切口 14ay,使插入部14a_l能夠向徑向內側(參照圖4箭頭)發生變形。其結果是,在將插入部14a-l插入於孔12c時,容易將插入部14a-l插入,組裝性提聞。
[0087]以上,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具體的結構並不限於該實施方式,也包含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主旨的範圍內的設計變更等。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大致」、「附近」是指,不僅包含嚴格來說等同的情況、也包含不喪失等同性的程度的誤差或變形的概念。
【權利要求】
1.一種濾芯,其具備: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外筒,其在兩端具有開口 ;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內筒,其設於所述外筒的內部,且在兩端具有開口 ;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過濾材料,其設於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 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板,其以覆蓋所述外筒及所述內筒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設有所述過濾材料;及 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襯墊,其設於所述板的底面外側, 所述濾芯的特徵在於, 該濾芯設於過濾器外殼的內部, 當該濾芯設於所述過濾器外殼內部時,所述襯墊的同所述板抵接的面的相反側的面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同所述板平行的面抵接,所述襯墊的內周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抵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濾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板的底面上形成孔, 在所述襯墊的與所述板抵接的面上形成向所述孔插入的插入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濾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襯墊的內周形成向周向內側突出的凸部, 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與所述凸部抵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濾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襯墊的形成有所述插入部的面的相反側的面上形成多個突起。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濾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襯墊的內周形成向周向內側突出的凸部, 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與所述凸部抵接, 在所述襯墊的形成有所述插入部的面的相反側的面上形成多個突起。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濾芯,其特徵在於, 所述插入部具有大致圓筒形的筒狀部, 在所述筒狀部形成有多個沿著徑向貫穿該筒狀部的切口。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濾芯,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襯墊的形成有所述插入部的面上形成圍繞所述插入部的槽。
8.—種過濾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過濾裝置具備濾芯和將所述濾芯設於內部的過濾器外殼, 所述濾芯具備: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外筒,其在兩端具有開口 ;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內筒,其設於所述外筒的內部,且在兩端具有開口 ; 大致中空圓筒形狀的過濾材料,其設於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 有底大致圓筒形狀的板,其以覆蓋所述外筒及所述內筒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設有所述過濾材料;及 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的襯墊,其設於所述板的底面外側, 當所述濾芯設於所述過濾器外殼內部時,所述襯墊的同所述板抵接的面的相反側的面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同所述板平行的面抵接,所述襯墊的內周與所述過濾器外殼中的設於所述內筒的內側且同所述內筒平行的面抵接。
【文檔編號】B01D29/11GK204147622SQ201420290509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日
【發明者】卓明鋒, 中岡英雄 申請人:雅瑪信過濾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