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15:17:11 3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屬於氣體檢測技術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紅外氣體傳感器是一種基於不同氣體分子的近紅外光譜選擇吸收特性,利用氣體濃度與吸收強度關係鑑別氣體組分並確定其濃度的氣體傳感裝置。
現有技術中,氣體傳感器大部分仍然是催化燃燒原理或電化學原理的微型氣體傳感器,催化燃燒原理的氣體傳感器壽命短,容易中毒;電化學原理的微型氣體傳感器容易受外界化學因素影響,同樣存在著壽命短,漏液等缺點,且現有技術中紅外氣體傳感器體積都比較大,適用範圍小,所以現有技術中的氣體傳感器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急需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來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壽命長,體積小巧,適用範圍廣,精度高,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包括主體組件、電源線夾緊機構以及備用供電機構,所述主體組件由殼體、安裝板、固定孔、紅外氣體傳感器、報警燈、故障燈以及工作指示燈組成,所述殼體裝配在安裝板上端面,所述固定孔開設在安裝板上端面,所述紅外氣體傳感器安裝在殼體前端面上,所述報警燈、故障燈以及工作指示燈均設置在殼體上端面,所述故障燈安裝在報警燈左側,所述工作指示燈安裝在故障燈左側,所述電源線夾緊機構裝配在殼體左端面上,所述電源線夾緊機構由螺絲、上夾片、凹槽、下夾片以及電源線進口組成,所述電源線進口安裝在殼體左端面,所述下夾片安裝在殼體內部左端面,所述上夾片安裝在下夾片上側,所述下夾片上端面開設有兩組凹槽,所述上夾片下端面開設有兩組凹槽,所述螺絲安裝在上夾片上端面,所述螺絲下端穿過上夾片裝配在下夾片上端面,所述備用供電機構設置在殼體內部,所述備用供電機構由銅片一、開關盒、按鈕、連接杆、銅杆、銅片二以及蓄電池組成,所述按鈕安裝在殼體前端面,所述開關盒裝配在按鈕左側,所述連接杆右端安裝在按鈕左端面上,所述連接杆左端安裝在銅杆環形側面中部位置,所述銅片一設置在開關盒內部右端面,所述銅片二設置在開關盒內部左端面,所述蓄電池裝配在殼體內部,所述銅片一通過導線與蓄電池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銅片二通過導線與紅外氣體傳感器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孔裝配有四組,四組所述固定孔分別布置在安裝板上端面四個稜角處。
進一步地,所述螺絲設置有兩組,所述螺絲對稱安裝在上夾片上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線進口上裝配有堵頭。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內裝配有橡膠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螺絲、上夾片、凹槽、下夾片以及電源線進口,該設計解決了原有紅外氣體傳感器電源線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現脫落和虛接的問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供電的可靠性,避免了突然斷電造成設備的損壞情況的發生。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銅片一、開關盒、按鈕、連接杆、銅杆、銅片二以及蓄電池組,該設計解決了原有紅外氣體傳感器設計存在缺陷,無備用電能的問題,實現了本實用新型在斷電的情況下可繼續工作的目的,避免檢測數據在斷電時出現中斷。
因本實用新型添加了堵頭,該設計避免雜物進入本實用新型內部,另添加了橡膠墊,該設計保障了電源線在夾緊時不被損壞,本實用新型使用壽命長,體積小巧,適用範圍廣,精度高,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中裝置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中電源線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中備用供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電源線夾緊機構、3-安裝板、4-固定孔、5-備用供電機構、6-紅外氣體傳感器、7-報警燈、8-故障燈、9-工作指示燈、21-螺絲、22-上夾片、23-凹槽、24-下夾片、25-電源線進口、51-銅片一、52-開關盒、53-按鈕、54-連接杆、55-銅杆、56-銅片二、57-蓄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微型智能紅外氣體傳感器,包括主體組件、電源線夾緊機構2以及備用供電機構5,主體組件由殼體1、安裝板3、固定孔4、紅外氣體傳感器6、報警燈7、故障燈8以及工作指示燈9組成,殼體1裝配在安裝板3上端面,固定孔4開設在安裝板3上端面,紅外氣體傳感器6安裝在殼體1前端面上,報警燈7、故障燈8以及工作指示燈9均設置在殼體1上端面,故障燈8安裝在報警燈7左側,工作指示燈9安裝在故障燈8左側。
電源線夾緊機構2裝配在殼體1左端面上,電源線夾緊機構2由螺絲21、上夾片22、凹槽23、下夾片24以及電源線進口25組成,電源線進口25安裝在殼體1左端面,下夾片24安裝在殼體1內部左端面,上夾片22安裝在下夾片24上側,下夾片24上端面開設有兩組凹槽23,上夾片22下端面開設有兩組凹槽23,螺絲21安裝在上夾片22上端面,螺絲21下端穿過上夾片22裝配在下夾片24上端面,該設計解決了原有紅外氣體傳感器電源線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現脫落和虛接的問題。
備用供電機構5設置在殼體1內部,備用供電機構5由銅片一51、開關盒52、按鈕53、連接杆54、銅杆55、銅片二56以及蓄電池57組成,按鈕53安裝在殼體1前端面,開關盒52裝配在按鈕53左側,連接杆54右端安裝在按鈕53左端面上,連接杆54左端安裝在銅杆55環形側面中部位置,銅片一51設置在開關盒52內部右端面,銅片二56設置在開關盒52內部左端面,蓄電池57裝配在殼體1內部,銅片一51通過導線與蓄電池57相連接,該設計解決了原有紅外氣體傳感器設計存在缺陷,無備用電能的問題。
銅片二56通過導線與紅外氣體傳感器6相連接,固定孔4裝配有四組,四組固定孔4分別布置在安裝板3上端面四個稜角處,螺絲21設置有兩組,螺絲21對稱安裝在上夾片22上端面,電源線進口25上裝配有堵頭,凹槽23內裝配有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首先,使用人員檢查本實用新型有無損壞,若無損壞可繼續使用,使用人員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所需位置後,將電源線通過電源線進口25插進殼體1內部,然後將電源線接頭裝配在凹槽23內,使用人員擰動螺絲21,進而螺絲21使上夾片22與下夾片24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小,當緊度合適後,使用人員停止擰動螺絲21,以此到底緊固電源線的目的,防止鬆脫。
當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出現突然斷電,使用人員按壓按鈕53,按鈕53帶動連接杆54運動,連接杆54帶動銅杆55運動,進而銅杆55分別與銅片一51和銅片二56相互接觸,接通蓄電池57與紅外氣體傳感器6之間的電路,蓄電池57將電能傳送至紅外氣體傳感器6,以此達到持續為紅外氣體傳感器6供電的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