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梗怎麼來的,佛系是什麼鬼
2023-04-02 08:23:49 4
佛教是什麼意思?這段時間,網絡上很流行一個詞「佛教」。什麼佛教在90年代誕生,佛教在戀愛,佛教在偶像化……很多人不明所以。那麼,這個佛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佛系」,就是有就能做到,沒有就不去爭取,沒有輸贏,對很多事情樂觀看淡,漠不關心。
佛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與其說是無欲無求,不如說是我不說葡萄酸我就是不吃的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用高級的話叫佛教,用更直白的話叫喪懶!這是年輕人處理壓力和焦慮的常見方式。
佛教的梗是什麼?佛教一詞源於2017年12月12日。微博裡的一個熱搜話題叫做「第一批90後出家了」,是一篇關於90後諸佛生平的微信原創文章,作者是新大陸。其中有佛系朋友圈(贊是愛的鼓勵)、佛系乘客(停在那裡別動我)、佛系愛情(我可以為所欲為)、佛系健身(走在跑步機上可以活到九十九)、佛系食客(中午吃了什麼?請再吃一個昨天的).諸如此類。
佛從何而來?他手裡的保溫杯溫度不冷。辦公室裡的90後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他們宣稱自己是佛。
最近,我經常聽到我的同事們提到「佛教偶像化」和「佛教愛情」這兩個詞。「佛」的大致意思是:有就能做到,沒有就不去爭取,沒有輸贏。
作為一個中年人,我真的不能接受年輕人在我面前看不起這個世界。什麼廢話?
直到有人在辦公室放《大悲咒》,我終於忍不住了。我需要他們向我解釋。
我找了一幫90後,請他們詳細說說自己的佛教生活方式。比如——。
佛乘客:打電話給司機說,別動,我來找你。
健身部:如果下班後去健身房,我會很開心。
佛教徒:朋友圈的贊是愛的鼓勵。
……
把佛無欲無求的觀念偷換到自己身上,其實是喪文化的一種表現。
我不理解這是真正的自暴自棄,而是年輕人在壓力和焦慮下的自我消化。
而且,好像真的很管用。
每次聽到一個故事,我都懷念阿彌陀佛。
我內心感到平靜多了。
第一批90歲老人出家了。
心情好就喜歡喜歡。
我說不出為什麼,可能我覺得那句話挺有道理的,「不要妨礙別人在朋友圈吹牛」。與其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不如給予手邊愛的鼓勵。
但是你自己發朋友圈的話,對自己的p圖一點想法都沒有。現在相機應用不是很多嗎?一秒鐘加一個濾鏡就好。他們的標誌並不顯眼。
朋友圈的熱點文章開頭也會參與,寫下自己的看法。後來就懶了,轉來轉去。
但是,也會被誤解:有一次我翻了一篇關於cosplay的文章,一個不熟悉的學妹過來說,我覺得這些東西不愛國……我能說什麼呢?面對吧:)
朋友圈真正的朋友很少,不用擔心。
用手機叫車,系統定位到胡同口。當一個找不到路的司機打電話來問的時候,我一般會說:你掉頭不方便。就呆在那裡;別動,我來動。
下班回家的司機不想開進巷子,我說,好,我就在這下。
下車時,司機很害怕:能給我打個五星嗎?可以選擇後期評價嗎?我說,好吧,好吧,好吧。
司機不自討苦吃。我很少主動評價。只有在我第二次叫車的時候才付款。跳出彈窗,習慣性打五星。有時候很匆忙。評價完,想起昨天司機態度很差。我想,算了吧。
有時候司機問,走哪條路?我讓他選擇。每次有人出門都要看導航選擇最短路線才能安心。我不會。「人生每一件小事都有輸贏」的感覺太緊張了。
暫時停止吧。只要手機有電,我就可以無憂無慮。
然後坐地鐵。人多的時候可以等3班或者4班。但是我不想擠。有人從後面衝上前去,讓他先走。
機場安檢排隊人數多的時候,我總是去視線內最近的線路,不比較長短快慢(只要手機有電)。「我就知道是時候選右邊第三排了,比我快多了!」我幾乎沒有這種焦慮。
之前和司機吵了一架,理論之後感覺不太好。反而覺得好浪費。
我的朋友說我軟弱,懶惰,逃避,等等。我覺得這是一種選擇。他們對我來說不是原則問題,我真的不想爭論。
2017-12-13佛玩家是什麼意思?佛玩家的梗是什麼?2017-12-13佛祖生肖是什麼意思?佛祖生肖的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