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考古發現

勝王龍:印度大型恐龍(長6.5米/眼睛上長角冠)

勝王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阿貝力龍科恐龍,誕生於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屬於肉食恐龍中的大型物種,體長普遍可以達到6.5米,和瑪君龍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屬於原始物種,最大的特點就是眼睛上長有角冠,第一批化石是在亞洲的印度半島發現的。 勝王龍的體型 勝王龍成年之後的體長可以達到6.5米,體重也

瑞氏普爾塔龍:擁有最寬蜥腳類脊椎(寬1.6米/體長30米)

瑞氏普爾塔龍是一種蜥腳亞目下的泰坦巨龍類恐龍,誕生於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大多可以達到25-30米,屬於蜥腳類恐龍中最大的一種,甚至被專家稱之為恐龍之王,只有南美最大的恐龍阿根廷龍才能與之相比。 瑞氏普爾塔龍的體型 瑞氏普爾塔龍的體型不僅在蜥腳類恐龍中算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在目前已經發現

鯊齒龍科的五大恐龍:第一最長14.5米(被稱第四大肉食龍)

鯊齒龍科恐龍誕生於1.5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曾經岡瓦納大陸和勞亞大陸上最大的頂級掠食者就是這類恐龍,足跡幾乎遍布全球,比如亞洲的假鯊齒龍、南美洲的南方巨獸龍等,最大的體型可以達到14.5米,下面就跟著探秘志小編一起來看看鯊齒龍科中到底有哪五大恐龍吧! 鯊齒龍科的五大恐龍 1. 馬普龍 馬普龍是

髂鱷龍:英國中型恐龍(長5米/髂骨保存最完好)

髂鱷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超科恐龍,誕生於1.69億年前-1.64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它屬於中型肉食恐龍的一種,成年後的體長普遍可以達到4-5.2米,被認為是暴龍類恐龍中的原始物種,最早一批化石是在英國發現的。 髂鱷龍的體型 髂鱷龍在肉食恐龍中並不算非常大的物種,它的平均體長只有4-5.2米左

阿萊龍:中國中型恐龍(長5米/出土於內蒙古)

阿萊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類恐龍,誕生於8300萬年前-74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它的體型相比其他暴龍類都小很多,體長只有5米左右,它的後肢第三指骨非常短,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國內蒙古地區發現的。 阿萊龍的體型 阿萊龍和它的近親暴龍超科恐龍相比,它的平均體長僅僅只有一半,也就是5米左右,而最

鯊齒龍vs棘背龍:白堊紀霸主的爭奪戰(咬合力誰更強)

鯊齒龍是非洲發現的體型最大的肉食恐龍,雖然腦容量不足,比較莽撞,但是它的攻擊力確實很強的,1.6米的大嘴能夠瞬間撕碎獵物,而棘背龍和它生活於同一時代,體型也非常相當,那麼到底鯊齒龍VS棘背龍會產生什麼神奇的結果呢?下面就跟著探秘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鯊齒龍vs棘背龍 1. 體型比較 鯊齒龍曾因為

奧沙拉龍:巴西大型恐龍(長14米/長有高聳背棘)

奧沙拉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棘龍科恐龍,誕生於9800萬年前-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晚期,屬於大型肉食恐龍,是棘龍科中與棘龍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它的體長普遍可達11-14米,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巴西發現的。 奧沙拉龍的體型 整體來看奧沙拉龍的身高並不高,但是它的體長最多卻可以達到14米,體重更

阿克獵龍:歐洲中型角鼻龍類(長6米/於普羅旺斯出土)

阿克獵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角鼻龍類恐龍,誕生於74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這也是第一個在歐洲正式命名的阿貝力龍科恐龍,屬於中型恐龍的一種,體長普遍可達6米左右,第一批化石出土於法國境內。 阿克獵龍的體型 阿克獵龍雖然被認為和瑪君龍這種大型阿貝力龍科恐龍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但是它的體型並不大,成

白堊紀十大最強恐龍:第一最長14.7米(擁有20萬牛咬力)

白堊紀時期正好是恐龍數量最鼎盛的時期,因此也湧現了不少強悍的肉食恐龍,它們大多體型龐大,擁有著鋒利的指爪和尖牙,不管是在陸地還是水中都能夠遊刃有餘,如果不是小行星,它們幾乎一直都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下面就跟著探秘志小編一起來看看白堊紀十大最強恐龍到底有哪些吧! 白堊紀十大最強恐龍 1. 霸王龍

吐魯茨龍:蒙古小型恐龍(僅1米長/處於疑名狀態)

吐魯茨龍是一種獸腳亞目下的暴龍超科恐龍,誕生於白堊紀早期,屬於迷你型的肉食恐龍的一種,體長普遍只有1米左右,目前被認為是暴龍科的祖先,但是現在還是屬於無資格名稱的狀態,並沒有正式的描述和命名。 吐魯茨龍的體型 吐魯茨龍在暴龍類恐龍中屬於微型恐龍,畢竟暴龍類中最大的物種-霸王龍的體長最多可以達到1

白楊山角龍:北美大型角龍類(長9米/擁有方形頸盾)

白楊山角龍是一種角龍類中的開角龍亞科恐龍,誕生於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它的外形非常類似三角龍,但是它的頸盾呈現方形,很可能是三角龍的直系近親,體長普遍可以達到9米左右,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發現的。 白楊山角龍的體型 白楊山角龍屬於大型角龍類恐龍,平均體長可以達到9米,這意味著它的體長几乎相

足羽龍:中國小型恐龍(長1米/比始祖鳥還原始)

足羽龍是一種手盜龍類恐龍,誕生於1.68億年前-1.4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體長普遍只有1米,全身遍布羽毛,屬於小型恐龍的一種,比始祖鳥還要更加原始早期,最大的特點就是第二趾較短,沒有鐮刀指爪,第一批足羽龍化石是在中國的道虎溝發現的。 足羽龍的體型 足羽龍屬於小型有羽恐龍,體長可達1米,在目前已經

葉牙龍:葡萄牙小型恐龍(長1-2米/牙齒呈樹葉狀)

葉牙龍是一種鳥臀目恐龍,誕生於1.5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由於化石僅出土了一塊齒骨、下頜骨和牙齒等,所以目前還無法估算出葉牙龍的體型,只能說它和大部分稜齒龍類一樣,體長可能達到了1-2米,第一批化石是在葡萄牙發現的。 葉牙龍的體型 葉牙龍是一種稜齒龍類恐龍,雖然因為化石稀少並不能準確的估算出它的體

準角龍: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龍(長6米/距今7000萬年前)

在恐龍時代,二氧化碳濃度高,地球上覆蓋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再加上大體型更安全,所以食草恐龍一般都很大,比如阿根廷龍、腕龍,還有今天要介紹的準角龍等。準角龍體長可達6米,它臉部有三隻角,頭後有長的頭盾,是種體型奇特的大型食草恐龍,接下來一起去了解看看。 準角龍基本資料 準角龍是一種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

道羅齒龍:歐洲大型食草恐龍(長6米/距今1.25億年前)

說到恐龍,大家會到霸王龍、棘龍等,它們都是許多影視劇中出現的恐龍。不過在恐龍世界,恐龍的種類是很多的,除了那些出名的外,還有很多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道羅齒龍,它體長可達6米,是種大型食草恐龍,生活在1.25億年前的歐洲,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道羅齒龍基本資料 道羅齒龍是一種歐洲的大

野蠻盜龍:加拿大小型食肉恐龍(長0.7米/6500萬年前)

在很多人心中,恐龍都是很巨大的存在,它們隨便一個都有現代的二層樓高。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在恐龍時代,小型恐龍種類及數量是最多的,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野蠻盜龍,它體長僅0.7米,是種小型食肉恐龍,因為體型小的緣故,食肉恐龍都不怕它,接下來一起去了解看看。 野蠻盜龍基本資料 野蠻盜龍是一種北美洲的

土倫階滅絕事件:海洋缺氧證據確鑿(滄龍科發展壯大)

土倫階滅絕事件是指發生在9300-9400萬年前的第二個因海洋缺氧導致的生物大滅絕事件。目前導致缺氧的具體原因並不清楚,但是通過分析巖層的沉積層物質,發現這裡有著大量的黑色沉積物,厚達數十米到百米,從而得出這場導致上龍和魚龍等大型海洋生物滅絕的事件確實是因為海洋缺氧導致的。 土倫階滅絕事件 土倫

暴龍超科的恐龍有哪些?多達數十種(霸王龍最強)

暴龍超科恐龍有很多,幾乎遍布整個北半球,包括了暴龍科和其他更原始的近親,其中包括了始暴龍、霸王龍、特暴龍、帝龍、蛇發女怪龍、獨龍、艾伯塔龍、懼龍、暴龍、傷龍以及小掠龍等數十種恐龍。其中咬合力最大的就是霸王龍。 暴龍超科的恐龍有哪些 暴龍超科恐龍基本上都具有三個相同特徵,一是它們的前肢都非常短小,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小冰河期2020年是真的嗎

小冰河期的溫度大多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因為在我國的明朝就已經出現了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也使得我國遭受了極為嚴重的自然災害,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小冰河期到底有多少℃ 小冰河期其實就是指相對較冷的時代,但是也沒

始鴨嘴龍:最古老的鴨嘴龍類(長6米/生於9500萬年前)

始鴨嘴龍是一種鳥腳亞目下的禽龍類恐龍,誕生於9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體長普遍為4.6-6米,屬於中型恐龍的一種,算是鴨嘴龍類恐龍中最原始的一種,有著非常典型的前端無牙鴨嘴,主要以低矮植物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國德州發現的。 始鴨嘴龍的體型 始鴨嘴龍比其他多數的鴨嘴龍出現的都要早,所以它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