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阿儂
清朝末年,江西有徐姓,家中二子,長子少波行商,幼子天霞業儒。哪知光緒三十二年,清廷發布諭旨宣布廢除科舉,徐天霞十年寒窗成了無用功,當地也沒有新學堂,他一時間茫然不知所措。 哥哥徐少波回家見弟弟無所事事,而自己的生意正好要人幫忙,就讓徐天霞隨自己學做生意。 這一年,徐天霞跟隨兄長來到了廣西某地
燕子
錫伯族民間故事,流傳於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講述了燕子報恩的故事。 西鄰老太太家裡來了一隻受傷的燕子,老太太給它治了傷後放飛。 第二年春天,那燕子給老太太丟下一棵南瓜籽。老太太把南瓜籽種在後院裡,秋天結了一個裝滿金銀的大南瓜。 從此,西鄰的窮老太太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東鄰的富老
火鍊金丹
早年間。曹州有個知府,外號"花霸",他平時按刮民脂民膏不算,又用牡丹花發財。他一方面大量霸佔名貴花卉,一方面又讓百姓攤錢組織賽花會。比賽的時候,誰的花好誰就得這筆錢財。可連著兩年都被他"不見絕色,難以發獎"的藉口自得了去。第三年他又加碼,賽花獲勝者,獎銀十千兩,金匾一面,並謄為"牡丹王"
九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九個哥哥每天出去打獵,出門前哥哥們囑咐妹妹千萬不要摘花池裡的花朵。 有一天,妹妹做好飯菜,把花池裡的花摘來,插在桌子的花瓶裡。 從此九個哥哥變成九隻烏鴉在屋頂上盤旋不止。夜間哥哥們託夢給妹妹,只要白日內不哭不笑不說話,百日後就能恢復人形。 妹妹堅持百天,不說一句話,使哥哥們現了原形
畫中牡丹
這事出在啥時候,沒人記得清,這事出在啥地方?有人說得明。就出在曹州牡丹園。有個老花農,整天伺候牡丹;還是看不夠。冬天咋看呢?他有辦法:春天拿張紙,拿杆筆把牡丹畫下來。從幼芽出土就畫。一天畫一張,一直畫到落葉。因為他年年畫,時間長了競畫了幾箱子,地裡沒了社丹,就看紙上的。有人要買他的畫,他
連心溪的故事
相傳,疏勒國王子在山中打獵受傷,被一名叫鶄的貌美牧羊女所救,便經常藉故打獵約會牧羊女子;牧羊女也被王子的真誠情義所動,愛上了王子。疏勒王知道這件事後大怒,他瞞著王子將牧羊女囚困在疏勒國後山的迷谷裡。牧羊女在山谷中因思念王子,整日悲傷流淚,可她也沒有辦法走出迷谷。 王子知道後,隻身來到山
花二喬的傳說
在曹州牡丹園裡,有一種叫『花二喬"的牡丹,花朵有兩種顏色,鮮豔美麗。很受遊人喜愛。若說起這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 很久以前,曹州有—對同胞姐妹,姐姐叫大喬,妹妹叫小喬。倆人整天形影不離,相處的—直很好。她們倆都非常喜歡牡丹,一有空就跑到牡丹園裡,為牡丹鬆土、施肥、澆水。 當姐妹
一雞變千雞的故事
衛拉特方言傳說故事。流傳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講述窮苦人想當喇嘛未果而養著千隻雞變日的故事。有一次老活佛去到窮人家時,該家的兩個兒子把唯一的一個白雞宰了招待了活佛。活佛吃過雞肉後,將吃剩的的雞骨頭一吹變成了一千隻雞。正當兩個兒子放牧著雞群的時候,他們的父親回來了。父親了解了情況後立即趕到
荷苞牡丹
在牡丹鄉,至今還流傳著一個關於荷苞牡丹來歷的故事。 相傳,在明朗時,曹州牡丹早巳繁花似錦,但那時並沒有荷苞牡丹。曹州牡丹鄉有一個名叫趙安的花農。女兒春蕊,年方十八,聰明伶俐,眉目俊秀,是個十分的人才。她在花叢中行走,百花總是垂頭掩面,自愧醜陋,人們都叫她"羞百花".姑娘還十分勤勞,每天
巴拉根倉的故事
《巴拉根倉的故事》是以巴拉根倉為主人公的蒙古族民間大型諷刺幽默故事群。"巴拉根倉"是人名,蒙古語意為"豐富的語言"或"智慧的寶庫".《巴拉根倉的故事》是蒙古族民間諷刺文學的代表作,它和藏族的《阿古頓巴的故事》、維吾爾族的《阿凡提的故事》同屬一類。巴拉根倉並非實有其人,他是蒙古族勞動人民根
葛巾
常大用,河南洛陽人,平生最愛牡丹。他聽說曹州牡丹甲天下,心中非常嚮往,渴望能有機會去一飽眼福。有一次,正好因為有一件事情要到曹州去,常大用非常高興,多年夙願可以了卻了。 到了曹州,常大用專門找了一官宦人家住下,因為他家有一處在當地很有名氣的花園。求得主人的允許,常大用就在花園中住下了。
歹劉黃的傳說
古時候,洛陽附近有一個後生,姓劉名丹亭。他自小愛花如命,種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院前層後種了許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為他花種得好,常遭頑童襲騷。他非常生氣,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輕者罰勞作一晌,重則打板數下。因此,當地頑童便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歹劉".這樣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
天仙配
相傳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玉帝與瑤姬的女兒,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
李白沉香亭詠牡丹
盛唐大詩人李白的沉香亭詠牡丹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說的是一天唐玄宗與楊貴在沉香亭觀賞牡丹,歌手李龜年領著一班子弟奏樂歌唱。唐玄宗對李龜年說:"賞名花,對豔妃,你們怎麼演唱舊詞?這樣吧,你快召李白來寫新詞。"李龜年趕到長安大街有名的酒樓尋覓,果然李白正和幾個文人暢飲,已經喝得酩
董永和七仙女
一見鍾情 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宮孤獨寂寞而思慕人間生活。一日隨六位姐姐往凌虛臺遊玩,偶見下界賣身葬父的青年農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而萌發愛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顧天宮戒律森嚴,助其下凡。臨行之時又贈難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時焚香求助。七仙女來到人間,經土地爺說合,槐蔭樹
石林的形成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陸良壩子和路南壩子連年乾旱,巴江乾涸斷流,田地無水灌溉,人和牲畜沒有水喝,渴死餓死了不少人;那時,南山有個撒尼漢子,名叫金芬若嘎,他看到鄉親們遭難,心裡非常難過,決心要找到水源,開溝引水,使兩個壩子種出莊稼,讓人們都能吃飽飯,於是他鑽管溝,爬懸崖,到處找水源。他走了一山
女神巨蟒勇士相隨
患難與共型 現代人在現實中很難經歷到所謂天地不容的愛情,但遭遇家人的反對也是在所難免,有同樣經歷的情侶們,到三清山走走逛逛,看看兩大絕景———司春女神和巨蟒出山,在傳說中有這樣一段愛情,與你們的經歷又些許的相似,但他們從未放棄。 愛情傳說:三清山司春女神和巨蟒出山絕景世間絕無。相傳,
寒山寺
有一對孤兒兄弟,自小失散。長大後,弟弟聽說哥哥在一座寺廟裡做了和尚,就決心要去尋找他。風霜雪雨,寒冬酷暑,一路風塵,弟弟無怨無悔,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哥哥。 這一天,已經累得面黃肌瘦的弟弟來到了蘇州城。一打聽,人家告訴他說:有啊,是有個北方來的和尚,就在城外楓橋邊的一座寺中修行,身材模樣
媽祖顯靈的傳說故事,天后顯靈的故事
其一:甘泉濟師 據記載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軍水師提督施琅奉旨率三萬水兵駐紮莆田平海鎮,等待乘風東渡臺灣。當時正遇到乾旱,軍中缺水。平海天后宮旁有一被填廢井,施琅命令挖掘,並暗向媽祖祈禱,井挖好後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難,泉水從此不竭。施琅以為這是神賜甘泉濟師,親書"師泉"二字
梁祝同穴化蝶
歡喜冤家型 你的生命中有沒有這樣一個人,他的想法與你總是相似、他的觀點與你不謀而合,但你卻不由自主地與他唱反調,兩個人互相爭辯、互相欣賞,同時也互相產生了愛戀,喜歡與他鬥嘴的感覺,因為那已經是你們獨有的相處方式,一種無人可以替代的方式…… 故事 可能是受到《天外飛仙》演繹過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