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馬雲、太極拳老師王佔海:太極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
2023-04-05 14:08:11 1
理念契合 太極文化撐起「三人行」在接受導報記者專訪前,王佔海剛剛與馬雲在杭州小聚。談及其與馬雲的「太極之緣」,還要追溯到8年前。「2008年前,馬雲託人找到我,說想請我去教他學拳。但對我而言,太極都是『群學群練』,因此當時被我以『不單獨給人開小灶』婉拒了。」王佔海透露。到了2008年,華誼的王中軍攜李連杰欲拍一部有關太極拳的電影,一行人來到「太極之鄉」河南溫縣陳家溝考察,當時馬雲也隨行參訪,而負責接待的恰恰是王佔海。王佔海說,馬雲對太極有極大的熱情。「他以前練楊氏,後來跟我改學陳氏,到後面還自己創編了一套雲手,目的就是想把太極拳和太極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既然都對推動太極文化有興趣且又熱愛,因此當時想通過一個平臺把太極拳推廣傳播出去的構思便一拍即合。」王佔海表示,一方面馬雲作為一名企業家,對太極文化的熱愛,利用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可助力太極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他自己經常也私底下跟我講,阿里巴巴文化也就是太極文化」;另外,他也想從馬雲那兒得到一個好的推廣平臺和推廣方式。「因為有共同的理念支撐,所以就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王佔海說。
生活方式 太極拳目標人群年輕化推廣的第一站,就選在了阿里的總部杭州。王佔海說,杭州阿里巴巴園區本身有幾萬名員工,所以最先藉助馬雲的地盤在那裡搞了一個太極拳試點,讓年輕的員工了解中國的太極文化。從2008年到2010年的兩年多時間裡,馬雲、李連杰、王佔海三人經常聚在一起探討太極拳文化、推廣模式、「練太極拳為何是中老年群體偏多」以及「將來要開發推廣的群體著力點在哪兒」等問題,三個人把自己的理念、夢想以及太極拳未來的發展走向,做了推心置腹的交談。「當時在一起聊出來的結果就是太極拳不應該局限於只是公園老頭老太太們健身的一種方式,應讓更多年齡段的群體參與進來。」王佔海說,三人所商談的成果就是通過成立一家專門傳播教授太極的機構,致力於將太極拳的目標人群年輕化。為此,2010年,主旨為健康快樂的「太極禪」公司在北京應運而生。「太極是中國的哲學文化,一來為大家帶來健康;禪,是生活方式,二為大家帶來快樂。標準量化 進行段位制設置王佔海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這麼多年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每個門派水準參差不齊,誰都自詡是各個流派的開宗始祖,沒有一個標準量化的尺度。「而我們所致力的就是要把太極簡單化,因為複雜的東西不利於推廣傳播;第二,讓它年輕化,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任何一個引領時代潮流的,都是年輕人;最後,標準化,只有標準化了才能可複製化。」王佔海透露,他們在太極拳標準化體系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段位制的設置——太極拳雲手段位制。「中國傳統的太極拳傳授方式是先學套路再學招式,而我們現在的創新教學模式正好反過來,通過借鑑西方的教育方式來進行太極拳的標準化教學。」王佔海說,他這幾年除了一直在推廣太極拳的標準化教學外,還致力於太極拳的公益教學。「我們在北京的一些打工子弟學校進行試點,至今覆蓋的學生人群已近60萬。」王佔海希望,通過太極拳的公益培訓,一來傳承中國文化;二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第三,也能資助一些貧困兒童去接觸這些新鮮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