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22:23:16
專利名稱: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物料散裝罐車,尤其涉及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 料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粉末類物質(如散裝水泥、粉煤灰等) 一般通過專用的粉物料散裝 罐車進行運輸。罐車的進料口設置於罐體的頂部,由端蓋密封。當罐體內需要 加入粉物料時,由操作工人通過罐身上設置的樓梯爬到罐體頂部,用力將端蓋 打開;粉物料加完後,再由操作人員手動關閉。由於端蓋的開、閉完全是由手 動完成,操作人員必須在罐體上爬上爬下,這樣不僅操作費力,工作效率低, 而且安全性較差,相應地還增加了人工費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自動開、閉端蓋的粉物料 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在罐 體的頂部設置進料口,該進料口由端蓋密封,其關鍵在於A、在所述進料口的旁邊豎直布置一根銷軸,該銷軸上活套有套筒,所述套 筒的外壁與支撐臂的一端固定,該支撐臂的另一端從提升支架中穿過,且提升 支架的中部嵌入支撐臂兩側對應的凹槽中;B、所述提升支架的下端固定在端蓋上,在提升支架內設有一根芯軸,該芯 軸的下端與端蓋的中心固定連接,芯軸的上端從支撐臂頂面上的過孔中伸出, 在所述支撐臂的頂面上焊接凸輪軸支架,該凸輪軸支架和套筒位於提升支架的 同一側,且凸輪軸支架上支撐有凸輪軸;c、所述凸輪軸一端的異形凸輪位於芯軸與提升支架之間,凸輪軸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機構與氣缸的活塞杆鉸接,在氣缸活塞杆的下方支撐有限位支架, 所述氣缸缸體的尾部鉸接支座,該支座通過軸承安裝在軸銷的上端,軸銷的下端固定在罐體的頂面;D、所述氣缸的後腔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一快排閥和第一節流閥後,與二位 五通換向閥的一個出氣口連接,二位五通換向閥的另 一個出氣口通過管路依次 串聯第二節流閥和第二快排閥後,與所述氣缸的前腔連接,所述二位五通換向 閥的進氣口能與汽車底盤氣源連通。以上技術方案中二位五通換向閥為手控式二位五通換向閥,當需要打開端 蓋時,首先開啟罐體球閥(球閥安裝在罐體下端人手容易夠得著的部位),使罐 體內腔中的空氣與大氣連通,以平衡罐體內、外的空氣壓力差,然後控制二位 五通換向閥的開關,使高壓空氣從罐車儲氣缸中依次通過二位五通換向閥、第 一節流閥和第一快排閥,進入氣缸的後腔,此時第一快排閥的排氣口關閉,而 第二快排閥的排氣口開啟,將氣缸前腔內的氣體排出;高壓氣體進入氣缸後腔 推動氣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活塞杆通過轉動連接機構推動凸輪軸繞其軸線旋 轉,異形凸輪隨凸輪軸旋轉的同時,鬆開對芯軸的壓迫,並將提升支架向上頂 起,使端蓋開啟;活塞杆繼續向外伸出,在限位支架的輔助作用下,端蓋和支 撐臂-一起,繞套筒內的銷軸在同一平面內旋轉,直至將進料口完全打開。同理,當需要關閉端蓋時,控制二位五通換向閥的開關,使高壓空氣從罐 車儲氣缸中依次通過二位五通換向閥、第二節流閥和第二快排閥,進入氣缸的 前腔,此時第二快排閥的排氣口關閉,而第一快排閥的排氣口開啟,將氣缸後 腔內的氣體排出;高壓氣體進入汽缸前腔推動氣缸的活塞杆向內回縮,活塞杆 通過轉動連接機構拉動凸輪軸,並在限位支架的輔助作用下,使端蓋和支撐臂 一起,繞套筒內的銷軸在同一平面內朝著進料口的方向旋轉,直至端蓋完全蓋 在進料井上;活塞杆繼續向內回縮,推動凸輪軸繞其軸線旋轉,異形凸輪隨凸 輪軸旋轉的同時,向下壓迫芯軸,使端蓋完全關閉。為了簡化結構,並保證凸輪軸隨氣缸的活塞杆靈活、可靠地運動,上述轉 動連接機構由銷軸、軸承和U型叉組成,其中U型叉的開口端與氣缸的活塞杆 鉸接,U型叉的封閉端通過銷軸和軸承與所述凸輪軸連接。在上述罐體頂面的前部和後部各設有一個進料口 ,每一個進料口均配備有 端蓋和控制端蓋開閉的氣缸,所述兩個氣缸的後腔通過氣管並聯後經過第一快 排閥和第一節流閥與二位五通換向閥的一個出氣口連通,兩個氣缸的前腔通過 氣管並聯後經過第二快排閥和第一節流閥與二位五通換向闊的另一個出氣口相 通。這樣通過同一個二位五通換向閥可以控制兩個進料口的端蓋同時打開或關 閉,可靠性及同步性均很好。為了便於統一布置、集中管理,上述第一快排閥、第一節流閥、第二快排 閥、第二節流閥和二位五通換向閥均容置於控制箱中,該控制箱安裝在罐體前 部的下方。上述手控式二位五通換向閥也可以換成電控式二位五通換向閥,該電控式 二位五通換向閥通過導線與手動開關連接,該導線上並聯有電磁閥,且電磁閥能與罐體的內腔相通。當按下手動開關,使二位五通換向閥通電時,電磁閥也 導通,電磁閥打開,使罐體內腔中的空氣與大氣連通,以平衡罐體內、外的空 氣壓力差,促使端蓋順利開啟。在上述進料口的旁邊固定限位支架,該限位支架和套筒分居在進料口的兩 側。限位支架在端蓋旋轉關閉時起限位作用,以增加關閉時的安全可靠性。在上述進料口的旁邊還安裝有滾輪總成,該滾輪總成和對應的氣缸分居在 進料口與套筒之間的左右兩側。端蓋旋轉打開或關閉時與滾輪總成滾動配合, 這樣端蓋的運動更順暢。在上述滾輪總成及套筒的外側設有限位塊,該限位塊焊接於罐體的頂面。 限位塊在端蓋旋轉打開時起限位作用,以增加打開時的安全可靠性。有益效果採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結構,操作人員在駕駛室內或站在地面 上就能夠控制端蓋自動開啟或關閉,這樣避免了操作人員象以前一樣在罐體上 爬上爬下,不僅性能可靠、操作簡單、控制方便、安全性好,而且有效提高了 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及勞動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圖1的A部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轉動連接機構及其與凸輪軸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配備一個端蓋的手控方式的管線布置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配備一個端蓋的電控方式的管線布置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配備兩個端蓋的手控方式的管線布置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配備兩個端蓋的電控方式的管線布置圖。圖io為本實用新型配備兩個端蓋在罐車上的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在罐體1的頂部設置一個進料口 2,該進 料口 2由端蓋3密封。在進料口 2的後側豎直布置一根銷軸4,該銷軸4的底端 通過加強板焊接於罐體1的頂面,且銷軸4上活套有套筒5,套筒5能相對於銷 軸4轉動。所述套筒5的外壁通過連杆與支撐臂6的一端焊接固定,支撐臂6 的長度大於進料口 2的直徑,該支撐臂6的另一端從提升支架7中穿過。在進 料口 2前側的罐體1上焊接限位支架28,該限位支架28和套筒5分居在進料口 2的前、後兩側,限位支架28在端蓋3繞銷軸4逆時針旋轉進行關閉時,能夠 對支撐臂6遠離銷軸4的一端進行限位,以增加關閉時的安全可靠性。如圖l、圖2、圖3所示,提升支架7近似為中文的"幾"字型,提升支架 7底部的兩端通過螺栓與端蓋3頂面焊接的支座固定,提升支架7的中部嵌入支 撐臂6兩側對應的凹槽中;在提升支架7內豎直布置一根芯軸8,該芯軸8的下 端與端蓋3的中心固定連接,芯軸8的上端從支撐臂6頂面上的過孔中伸出, 在所述支撐臂6的頂面上焊接兩個凸輪軸支架9,該凸輪軸支架9和套筒5位於 提升支架7的同一側,且凸輪軸支架9上支撐有凸輪軸10。如圖1、圖2、圖3、圖5所示,凸輪軸10的一端通過平鍵安裝異形凸輪 11,該異形凸輪11位於芯軸8與提升支架7的頂壁之間,具有兩個凸緣,當端蓋3處於關閉狀態時,異形凸輪ll的一個凸緣壓住芯軸8的頂面,使端蓋3能關緊密封;當需開啟端蓋3時,異形凸輪11的另一個凸緣能將提升支架7向上 頂起,使提升支架7帶動端蓋3在高度方向上與進料口 2脫離;所述凸輪軸IO 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機構與氣缸12的活塞杆連接,轉動連接機構由銷軸25、 軸承26和U型叉27組成,其中U型叉27的開口端與氣缸12的活塞杆鉸接,U 型叉27的封閉端通過銷軸25和軸承26與凸輪軸10連接,在軸承26的作用下, 凸輪軸10能相對於U型叉27轉動。如圖l、圖2、圖3所示,氣缸12位於進料口2的左後方,氣缸12的活塞 杆由限位支架13支撐,限位支架13焊接在罐體1的頂面上,限位支架13起限 位作用,保證端蓋3在繞銷軸4旋轉時,軌跡在同一平面上。在氣缸12缸體的 尾部鉸接支座14,該支座14通過軸承安裝在軸銷15的上端,軸銷15的下端焊 接於罐體1的頂面。在所述進料口 2的右後方的罐體1上還安裝有滾輪總成29, 該滾輪總成29和氣缸12分居在進料口 2與套筒5之間的左右兩側,滾輪總成 29在端蓋3繞銷軸4旋轉時,與端蓋3的底面滾動配合,保證端蓋3的運動更 順暢。在所述滾輪總成29右後方的罐體1上焊接限位塊30,限位塊30在端蓋 3旋轉打開時起限位作用,以增加打開時的安全可靠性。如圖6所示,氣缸12的動作可以由手動控制,即氣缸12的後腔通過管路 依次串聯第一快排閥16和第一節流閥17後,與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一個出氣 口連接,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另一個出氣口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二節流閥19 和第二快排閥20後,與氣缸12的前腔連接,所述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進氣口 通過氣管與氣源31連通,並在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進氣口與氣源31之間的氣 管上安裝球閥32,以便於在出現故障時關閉球閥32進行檢修。如圖7所示,氣缸12的動作也可以由電動控制,其中第一快排閥16、第一 節流閥17、 二位五通換向閥18、第二節流閥19、第二快排閥20和氣缸12各部 件的連接關係與手動控制方式相同,只是二位五通換向閥18通過導線22與手 動開關23連接,該導線22上並聯有電磁閥24,電磁閥24安裝於罐體1頂面的 後端或者其它適合的位置,使罐體l的內腔能與大氣相通。當按動手動開關23, 使二位五通換向閥18通電時,電磁閥24也導通,電磁閥24打開,使罐體l內 腔中的空氣與大氣連通,以平衡罐體l內、外的空氣壓力差,促使端蓋3順利 開啟。從圖10中進一步可知,為了便於統一布置、集中管理,第一快排閥16、第 一節流閥17、第二快排閥20、第二節流閥19和二位五通換向閥18均容置於控 制箱21中,該控制箱21安裝在罐體1前部的下方。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端蓋3自動打開的,手動或電動控制二位五通換向 閥18的開關,使氣源31 (可以是罐車儲氣缸)內的高壓空氣依次通過球閥32、 二位五通換向閥18、第一節流閥17和第一快排閥16,進入氣缸12的後腔,此 時第一快排閥16的排氣口關閉,而第二快排閥20的排氣口開啟,將氣缸12前 腔內的氣體排出;高壓氣體進入汽缸前腔推動氣缸1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活塞 杆通過轉動連接機構推動凸輪軸10繞其軸線旋轉,異形凸輪11隨凸輪軸10旋 轉的同時,鬆開對芯軸8的壓迫,並將提升支架7向上頂起,使端蓋3開啟; 活塞杆繼續向外伸出,在限位支架13的輔助作用下,端蓋3和支撐臂6—起, 繞套筒5內的銷軸4在同一平面內旋轉,直至將進料口 1的埠完全敞開時, 與限位塊30接觸。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端蓋3'自動關閉的,手動或電動控制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開關,使氣源31內的高壓空氣依次通過球閥32、 二位五通換向閥18、 第二節流閥19和第二快排閥20,進入氣缸12的前腔,此時第二快排閥20的排 氣口關閉,而第一快排閥16的排氣口開啟,將氣缸12後腔內的氣體排出;高 壓氣體進入汽缸前腔推動氣缸12的活塞杆向內回縮,活塞杆通過轉動連接機構 拉動凸輪軸IO,並在限位支架13的輔助作用下,使端蓋3和支撐臂6—起,繞 套筒5內的銷軸4在同一平面內朝著進料口 1的方向旋轉,直至端蓋3完全蓋 在進料井1上時,與限位支架28接觸;活塞杆繼續向內回縮,推動凸輪軸10 繞其軸線旋轉,異形凸輪11隨凸輪軸10旋轉的同時,向下壓迫芯軸8,使端蓋 3完全關閉。如圖8、圖9、圖10和圖11所示,罐體1的頂部也可以帶兩個進料口 2, 兩個進料口 2分布在罐體1頂面的前部和後部,每一個進料口 2均配備有端蓋3 和控制端蓋3開閉的氣缸12以及凸輪軸10等相應的連接部件,兩個氣缸12的 後腔通過氣管並聯,再依次串聯第一快排閥16和第一節流閥17後,與二位五 通換向閥18的一個出氣口連接,兩個氣缸12的前腔通過氣管並聯,再依次串 聯第二快排閥20和第二節流閥19後,與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另一個出氣口連 接。兩個進料口 2配備的兩個氣缸的控制方式與一個氣缸的控制方式相同,在 此不做贅述。同理,在罐體1的頂部也可以帶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進料口 2,每一個進料口 2均配備有端蓋3和控制端蓋3開閉的氣缸12以及凸輪軸10等相應的連接部件, 各氣缸12的後腔通過氣管並聯後,與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一個出氣口相通, 各氣缸12的前腔通過氣管並聯後,與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另一個出氣口連通。
權利要求1、一種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在罐體(1)的頂部設置進料口(2),該進料口(2)由端蓋(3)密封,其特徵在於A、在所述進料口(2)的旁邊豎直布置一根銷軸(4),該銷軸(4)上活套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外壁與支撐臂(6)的一端固定,該支撐臂(6)的另一端從提升支架(7)中穿過,且提升支架(7)的中部嵌入支撐臂(6)兩側對應的凹槽中;B、所述提升支架(7)的下端固定在端蓋(3)上,在提升支架(7)內設有一根芯軸(8),該芯軸(8)的下端與端蓋(3)的中心固定連接,芯軸(8)的上端從支撐臂(6)頂面上的過孔中伸出,在所述支撐臂(6)的頂面上焊接凸輪軸支架(9),該凸輪軸支架(9)和套筒(5)位於提升支架(7)的同一側,且凸輪軸支架(9)上支撐有凸輪軸(10);C、所述凸輪軸(10)一端的異形凸輪(11)位於芯軸(8)與提升支架(7)之間,凸輪軸(10)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機構與氣缸(12)的活塞杆鉸接,在氣缸(12)活塞杆的下方支撐有限位支架(13),所述氣缸(12)缸體的尾部鉸接支座(14),該支座(14)通過軸承安裝在軸銷(15)的上端,軸銷(15)的下端固定在罐體(1)的頂面;D、所述氣缸(12)的後腔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一快排閥(16)和第一節流閥(17)後,與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一個出氣口連接,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另一個出氣口通過管路依次串聯第二節流閥(19)和第二快排閥(20)後,與所述氣缸(12)的前腔連接,所述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進氣口能與汽車底盤氣源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動連接機構由銷軸(25)、軸承(26)和U型叉(27)組成,其中U型叉 (27)的開口端與氣缸(12)的活塞杆鉸接,U型叉(27)的封閉端通過銷軸(25) 和軸承(26)與所述凸輪軸(10)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罐體(1)頂面的前部和後部各設有一個進料口 (2),每一個進料口 (2) 均配備有端蓋(3)和控制端蓋(3)開閉的氣缸(12),所述兩個氣缸(12)的 後腔通過氣管並聯後經過第一快排閥(16)和第一節流閥(17)與二位五通換 向閥(18)的一個出氣口連通,兩個氣缸(12)的前腔通過氣管並聯後經過第 二快排閥(20)和第一節流閥(19)與二位五通換向閥(18)的另一個出氣口 相通。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快排閥(16)、第一節流閥(17)、第二快排閥(20)、第二節流閥(19) 和二位五通換向閥(18)均容置於控制箱(21)中,該控制箱(21)安裝在罐 體(1)前部的下方。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 徵在於所述二位五通換向閥(18)通過導線(22)與手動開關(23)連接, 該導線(22)上並聯有電磁閥(24),且電磁閥(24)能與罐體(1)的內腔相 通。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進料口 (2)的旁邊固定限位支架(28),該限位支架(28)和套筒(5)分居在進料口 (2)的兩側。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進料口 (2)的旁邊還安裝有滾輪總成(29),該滾輪總成(29)和 對應的氣缸(12)分居在進料口 (2)與套筒(5)之間的左右兩側。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滾輪總成(29)及套筒(5)的外側設有限位塊(30),該限位塊(30) 焊接於罐體(1)的頂面。
專利摘要一種粉物料散裝罐車全自動進料裝置,在銷軸上活套有套筒,套筒的外壁與支撐臂的一端固定,該支撐臂的另一端從提升支架中穿過;在提升支架內設有一根芯軸,該芯軸的上端從支撐臂頂面上的過孔中伸出,在支撐臂的頂面上焊接凸輪軸支架,該凸輪軸支架和套筒位於提升支架的同一側,且凸輪軸支架上支撐有凸輪軸,凸輪軸一端的異形凸輪位於芯軸與提升支架的頂壁之間,凸輪軸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機構與氣缸的活塞杆鉸接,在氣缸活塞杆的下方支撐有限位支架,氣缸缸體的尾部鉸接支座,該支座通過軸承安裝在軸銷的上端,軸銷的下端固定在罐體的頂面。本實用新型不僅性能可靠、操作簡單、控制方便、安全性好,而且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及勞動成本。
文檔編號B65D90/00GK201128582SQ20072018830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3日
發明者全 趙 申請人:全 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