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流開關電源的製作方法
2023-05-05 00:41:26
專利名稱:一種直流開關電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直流開關電源。
背景技術:
目前,直流穩壓電源廣泛應用於油田設備,對智能測量面板、地面儀器等設備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供電裝置。一塊好的開關電源,可以使設備工作正常、抗幹擾能力增強、壽命延長。在現有技術中,開關電源大多為直流24V輸入、單路輸出或三路輸出,如圖1所示。 其不足之處在於輸出支路少;並且,在開關電源的輸入端沒有對輸入電壓進行隔離處理,即輸入輸出電壓關聯。這樣,當前端的輸入電壓瞬時變化時,會導致開關電源輸出端電壓變化,進而影響後端設備工作的穩定性。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輸出支路少、工作穩定性差、故障率高與使用壽命短等缺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直流開關電源,以實現輸出支路多、工作穩定性好、故障率低與使用壽命長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流開關電源,包括 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電源隔離處理單元、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 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與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其中所述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與電源隔離處理單元,依次連接;所述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分別與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及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包括3腳插座J1,電容C112、C113、C115、C116 與C117,電解電容E0、El與E2,自恢復熱敏電阻F0,壓敏電阻ΥΜ0,限流電阻R1,發光二極體D1,穩壓二極體Z01,電感L01,高速整流橋J2,共模電感模塊J3,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其中所述3腳插座Jl的第1引腳,與高速整流橋J2的第2引腳連接,經電容C117後與3腳插座Jl的第2引腳連接,並經壓敏電阻YMO後與3腳插座Jl的第3引腳連接;3腳插座Jl的第3引腳,與高速整流橋J2的第3引腳連接,並經電容C116後與3腳插座Jl的第2引腳連接;所述高速整流橋J2的第1引腳,經限流電阻Rl後與發光二極體Dl的陽極連接, 並經自恢復熱敏電阻FO後與穩壓二極體ZOl的陽極、電解電容EO的正極、電容C112的第一連接端、以及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3連接端連接;高速整流橋J2的第4引腳,與發光二極體Dl的陰極、穩壓二極體ZOl的陰極、電解電容EO的負極、電容C112的第二連接端、以及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1引腳連接;所述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4引腳,與電解電容El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113後與 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2引腳連接,並經電感LOl後與電解電容E2的正極、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1引腳連接;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2引腳,與電解電容El的負極、電解電容E2的負極、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2引腳,並經電容Cl 15後接地;所述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3引腳、第4引腳與第7引腳懸空,DC24V 輸入_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5引腳為GND端,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6引腳為+VO端。進一步地,所述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l與C3,電容C2與C4,型號為LM2575-3. 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1,二極體D2,以及電感Ll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1弓丨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l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2後接地;電解電容Cl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4引腳為+3. 3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3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4後接地,並經電感Ll後與二極體D2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2引腳連接; 二極體D2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 6引腳接地。進一步地,所述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5與C7,電容C6與C8,型號為LM2575-5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二極體D3,以及電感L2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5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6後接地;電解電容C5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4引腳為+5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7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8 後接地,並經電感L2後與二極體D3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3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6引腳接地。進一步地,所述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9與Cll,電容ClO與C12, 型號為LM2575-adj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二極體D4,電阻R2與R3,以及電感L3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9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lO後接地;電解電容C9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為+IO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ll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12後接地,並經電感L3後與二極體D4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2引腳連接; 二極體D4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 6引腳接地;電阻R2連接在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與電解電容Cll的正極之間, 電阻R3連接在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與地之間。進一步地,所述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18與C190,電容C19與C21, 型號為LM2596-12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二極體D6,以及電感L5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18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19後接地;電解電容C18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TO的第3引腳為GND端, 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4引腳為+12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190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21後接地,並經電感L5後與二極體D6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TO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6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6引腳接地。進一步地,所述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阻R7、R8與R9,二極體D7,電解電容C22與C24,電容C23與C25,電感L6,以及型號為ST3406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1引腳、第7引腳與第8引腳連接,並經電阻R7後與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6引腳連接;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6引腳為+VO端,並與電解電容C22的正極連接;電解電容C22的負極為GND端;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4引腳為-12V輸出端,與二極體D7的陽極、電阻R8的第一連接端、電解電容C24的負極、以及電容C25的第一連接端連接,並經電容C23後與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3引腳連接;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2引腳,與二極體D7的陰極連接,並經電感L6後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5引腳,與電阻R8的第二連接端連接,並經電阻R9後接地;電解電容C24的正極為GND端,並與電容C25的第二連接端連接。進一步地,上述直流開關電源還包括7腳插座J4 ;所述7腳插座J4的第1引腳與+3. 3V輸出端連接,第2引腳與+5V輸出端連接,第3引腳與+12V輸出端連接,第4引腳與-12V輸出端連接,第5引腳為+IOV輸出端連接,第6引腳與GND端連接,第7引腳與+VO 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直流開關電源,由於包括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電源隔離處理單元、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與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其中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與電源隔離處理單元,依次連接;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分別與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及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連接;可以採用直流18V-36V輸入,首先換向濾波穩壓,再進行電源隔離處理,然後是各個輸出電壓的開關晶片電路,最終輸出6路直流電壓,總電壓提供功率為30W ;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輸出支路少、工作穩定性差、故障率高與使用壽命短的缺陷,以實現輸出支路多、工作穩定性好、故障率低與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直流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電源隔離處理單元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的電氣原理示意圖;圖9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直流開關電源中7腳插座的電氣原理示意圖。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1-DC18-36V輸入電路;2_換向濾波穩壓電路;3_電源隔離處理單元;4_直流3. 3V 處理輸出電路;5-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6-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7-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8-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2-圖9所示,提供了一種直流開關電源。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DC12/24V輸入電路1、換向濾波穩壓電路2、電源隔離處理單元3、直流 3. 3V處理輸出電路4、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5、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6、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7與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8,其中DC12/24V輸入電路1、換向濾波穩壓電路2與電源隔離處理單元3,依次連接;電源隔離處理單元3,分別與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4、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5、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6、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7及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8連接。如圖3所示,上述電源隔離處理單元3包括3腳插座J1,電容C112、C113、C115、 C116與C117,電解電容E0、E1與E2,自恢復熱敏電阻F0,壓敏電阻ΥΜ0,限流電阻R1,發光二極體Dl,穩壓二極體Z01,電感LO1,高速整流橋J2,共模電感模塊J3,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在圖3中,上述3腳插座Jl的第1引腳,與高速整流橋J2的第2引腳連接,經電容C117後與3腳插座Jl的第2引腳連接,並經壓敏電阻YMO後與3腳插座Jl的第3弓丨腳連接;3腳插座Jl的第3引腳,與高速整流橋J2的第3引腳連接,並經電容C116後與3腳插座Jl的第2引腳連接。在圖3中,上述高速整流橋J2的第1引腳,經限流電阻Rl後與發光二極體Dl的陽極連接,並經自恢復熱敏電阻FO後與穩壓二極體ZOl的陽極、電解電容EO的正極、電容 C112的第一連接端、以及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3連接端連接;高速整流橋J2的第4引腳, 與發光二極體Dl的陰極、穩壓二極體ZOl的陰極、電解電容EO的負極、電容C112的第二連接端、以及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1引腳連接。在圖3中,上述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4引腳,與電解電容El的正極連接,經電容
7C113後與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2引腳連接,並經電感LOl後與電解電容E2 的正極、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1引腳連接;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2引腳,與電解電容El的負極、電解電容E2的負極、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2 引腳,並經電容C115後接地。在圖3中,上述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3引腳、第4引腳與第7弓丨腳懸空,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5引腳為GND端,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 的第6引腳為+VO端。在圖3中,電源隔離處理單元3是電源的前端部分也是對輸入電源進行處理的部分,DC24/12V電有Jl的1、3輸入,正負端點沒有要求,因後面J2模塊是高速整流橋,可以快速穩定的將電壓方向改變,Jl的2腳與殼體相連;C116、C117、YM0是對輸入電壓突發高點的吸收;Rl與LED形成電源的指示,可以告之使用者電源是否處於工作狀態;FO是一個自恢復熱敏電阻,當功率過大後會斷開保護,功率降低後恢復接通;J3是共模電感和E0、C112、 C113、C115、L01、E1、E2共同完成對電壓的濾波和穩壓;U4是一個DC24V輸入DC24V輸出隔離模塊,其的隔離電壓為1500VdC/lmin/lmA,開關頻率為330KHZ,具有短路自恢復功能。如圖4所示,上述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4包括電解電容Cl與C3,電容C2與C4, 型號為LM2575-3. 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二極體D2,以及電感Li。在圖4中,上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l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2後接地;電解電容Cl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3引腳為 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4引腳為+3. 3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3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4後接地,並經電感Ll後與二極體D2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2 引腳連接;二極體D2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6引腳接地。在圖4中,型號為LM2575-3. 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是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生產的IA集成穩壓電路,它內部集成了一個固定的振蕩器,與外圍幾個器件便構成一高效的穩壓電路;並有完善的保護電路,包括電流限制及熱關斷電路等。如圖5所示,上述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5包括電解電容C5與C7,電容C6與C8, 型號為LM2575-5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二極體D3,以及電感L2。在圖5中,上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5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6後接地;電解電容C5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3引腳為 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4引腳為+5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7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8後接地,並經電感L2後與二極體D3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3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 U2的第6引腳接地。在圖5中,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5的主要特性與圖4相似,只是輸出電壓同。如圖6所示,上述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6包括電解電容C9與C11,電容ClO與 C12,型號為LM2575-adj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二極體D4,電阻R2與R3,以及電感L3。在圖6中,上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9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io後接地;電解電容C9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3引腳為 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為+IO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ll的正極CN 連接,經電容C12後接地,並經電感L3後與二極體D4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 2引腳連接;二極體D4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6引腳接地;電阻R2連接在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與電解電容Cll 的正極之間,電阻R3連接在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與地之間。在圖6中,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6的主要特性與圖4相似,但在其輸出方面可以按照需要調節電阻R2與電阻R3的阻值來改變輸出端的電壓值;可以方便使用者輸出不常規電壓值,圖4輸出電壓即為DC10V。如圖7所示,上述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7包括電解電容C18與C190,電容C19與 C21,型號為LM2596-12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二極體D6,以及電感L5。在圖7中,上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18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19後接地;電解電容C18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TO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4引腳為+12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190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21後接地,並經電感L5後與二極體D6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6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TO的第6引腳接地。在圖7中,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7的主要特性與圖4相似,只是輸出電壓同。如圖8所示,上述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8包括電阻R7、R8與R9,二極體D7,電解電容C22與C24,電容C23與C25,電感L6,以及型號為ST3406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在圖8中,上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1引腳、第7引腳與第8引腳連接,並經電阻R7後與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6引腳連接;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6引腳為 +VO端,並與電解電容C22的正極連接;電解電容C22的負極為GND端;開關穩壓集成晶片 U6的第4引腳為-12V輸出端,與二極體D7的陽極、電阻R8的第一連接端、電解電容C24的負極、以及電容C25的第一連接端連接,並經電容C23後與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3引腳連接;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2引腳,與二極體D7的陰極連接,並經電感L6後接地; 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5引腳,與電阻R8的第二連接端連接,並經電阻R9後接地;電解電容C24的正極為GND端,並與電容C25的第二連接端連接。在圖8中,型號為ST3406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是一單片雙極型線性集成電路,專用於DC-DC變換器控制部分;片內包含溫度補償帶隙基準源、一個佔空比周期控制振蕩器、驅動器和大電流輸出開關,可以輸出1. 5A的開關電流;其與少量外部電路連接輸出 DC-12V。如圖9所示,上述直流開關電源還包括7腳插座J4 ;7腳插座J4的第1引腳與 +3. 3V輸出端連接,第2引腳與+5V輸出端連接,第3引腳與+12V輸出端連接,第4引腳與-12V輸出端連接,第5引腳為+IOV輸出端連接,第6引腳與GND端連接,第7引腳與+VO 端連接。上述實施例的直流開關電源,是將原來的直流電源所需輸入源要在DC24V左右改進為可以達到DC18-36V的寬壓輸入;將原有的簡單濾波改進為濾波、穩壓、高壓隔離一些列處理,保證開關電源輸出電壓的純淨性;將原有輸入電壓區分正負極性改進為無需估計極性由電源內部高速整流橋處理;將原有的單路或三路輸出改進為六路輸出;該直流開關電源可使用車載電瓶提供的DC24V,也可使用替他形式電源,其電壓輸入範圍是18V-36V,輸出5路不同的直流電壓;該直流開關電源將原有簡單單路或三路輸出的開關電源改進為 六路輸出防反向耐高壓隔離開關電源,是後端的產品工作更加穩定,降低故障率,延長整套 產品的壽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直流開關電源,由於包括DC18-36V輸入電路、 換向濾波穩壓電路、電源隔離處理單元、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 流10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與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其中DC18-36V輸 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與電源隔離處理單元,依次連接;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分別與直 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0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 電路及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連接;可以採用直流18V--36V輸入,首先換向濾波穩壓,再 進行電源隔離處理,然後是各個輸出電壓的開關晶片電路,最終輸出6路直流電壓,總電壓 提供功率為30W ;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輸出支路少、工作穩定性差、故障率高與使用壽 命短的缺陷,以實現輸出支路多、工作穩定性好、故障率低與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 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 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 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包括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電源隔離處理單元、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與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其中所述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與電源隔離處理單元,依次連接;所述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分別與直流3. 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及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包括3腳插座Jl,電容C112、C113、C115、C116與C117,電解電容E0、El與E2,自恢復熱敏電阻F0, 壓敏電阻ΥΜ0,限流電阻R1,發光二極體D1,穩壓二極體Z01,電感L01,高速整流橋J2,共模電感模塊J3,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 ;其中所述3腳插座Jl的第1引腳,與高速整流橋J2的第2引腳連接,經電容C117後與3 腳插座Jl的第2引腳連接,並經壓敏電阻YMO後與3腳插座Jl的第3引腳連接;3腳插座 Jl的第3引腳,與高速整流橋J2的第3引腳連接,並經電容C116後與3腳插座Jl的第2 引腳連接;所述高速整流橋J2的第1引腳,經限流電阻Rl後與發光二極體Dl的陽極連接,並經自恢復熱敏電阻FO後與穩壓二極體ZOl的陽極、電解電容EO的正極、電容C112的第一連接端、以及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3連接端連接;高速整流橋J2的第4引腳,與發光二極體 Dl的陰極、穩壓二極體ZOl的陰極、電解電容EO的負極、電容C112的第二連接端、以及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1引腳連接;所述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4引腳,與電解電容El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113後與DC24V 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2引腳連接,並經電感LOl後與電解電容E2的正極、以及DC24V 輸入_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1引腳連接;共模電感模塊J3的第2引腳,與電解電容El的負極、電解電容E2的負極、以及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2引腳,並經電容C115 後接地;所述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3引腳、第4引腳與第7引腳懸空,DC24V輸入_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5引腳為GND端,DC24V輸入-輸出隔離模塊U4的第6引腳為 +VO 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3.3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l與C3,電容C2與C4,型號為LM2575-3. 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1,二極體D2, 以及電感Ll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l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 C2後接地;電解電容Cl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 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4引腳為+3. 3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3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4 後接地,並經電感Ll後與二極體D2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2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l的第6引腳接地。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5與C7,電容C6與C8,型號為LM2575-5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二極體D3,以及電感L2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5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 C6後接地;電解電容C5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4引腳為+5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7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8後接地, 並經電感L2後與二極體D3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3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2的第6引腳接地。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IO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9與C11,電容ClO與C12,型號為LM2575-adj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二極體 D4,電阻R2與R3,以及電感L3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9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 ClO後接地;電解電容C9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 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為+IO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ll的正極連接,經電容C12 後接地,並經電感L3後與二極體D4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2引腳連接;二極體D4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6引腳接地;電阻R2連接在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與電解電容Cll的正極之間,電阻 R3連接在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3的第4引腳與地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解電容C18與C190,電容C19與C21,型號為LM2596-12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二極體 D6,以及電感L5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1引腳為+VO端,與電解電容C18的正極連接,並經電容C19後接地;電解電容C18的負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3引腳為GND端,並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4引腳為+12V輸出端,與電解電容C190的正極連接,經電容 C21後接地,並經電感L5後與二極體D6的陰極及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2引腳連接; 二極體D6的正極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3引腳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5的第 6引腳接地。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包括電阻R7、R8與R9,二極體D7,電解電容C22與C24,電容C23與C25,電感L6,以及型號為 ST34063的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 ;其中所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1引腳、第7引腳與第8引腳連接,並經電阻R7後與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6引腳連接;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6引腳為+VO端,並與電解電容C22的正極連接;電解電容C22的負極為GND端;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4引腳為-12V輸出端,與二極體D7的陽極、電阻R8的第一連接端、電解電容C24的負極、以及電容C25的第一連接端連接,並經電容C23後與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3引腳連接;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2引腳,與二極體D7的陰極連接,並經電感L6後接地;開關穩壓集成晶片U6的第5引腳,與電阻R8的第二連接端連接,並經電阻R9後接地;電解電容C24的正極為GND端,並與電容C25的第二連接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2-7之一所述的直流開關電源,其特徵在於,該直流開關電源還包括 7腳插座J4 ;所述7腳插座J4的第1引腳與+3. 3V輸出端連接,第2引腳與+5V輸出端連接,第3引腳與+12V輸出端連接,第4引腳與-12V輸出端連接,第5引腳為+IOV輸出端連接,第6引腳與GND端連接,第7引腳與+VO端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流開關電源,包括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電源隔離處理單元、直流3.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0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與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DC18-36V輸入電路、換向濾波穩壓電路與電源隔離處理單元,依次連接;電源隔離處理單元,分別與直流3.3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5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0V處理輸出電路、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及直流-12V處理輸出電路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流開關電源,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輸出支路少與工作穩定性差等缺陷,以實現輸出支路多、工作穩定性好、故障率低與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H02M3/335GK202160113SQ20112029806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6日
發明者張立偉 申請人:廊坊開發區新賽浦石油設備有限公司